介子推被谁烧于绵山?

作者&投稿:淫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介子推和绵山的关系~

介子推 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周晋(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介子推和绵山的关系是他是在绵山被烧死的。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这就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晋文公(重耳);
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寒食节。
可参考百科
介子推:http://baike.baidu.com/view/19414.htm
寒食节:http://baike.baidu.com/view/643282.htm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重耳。是后来的晋文公。

晋文公
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

晋文公重耳


介子推是谁
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 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 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晋文公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后,介子推就和母亲隐居到了绵山。晋文公派人去请,可他始终不肯相见。于是,晋文公就想了个办法,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下山。可介子推依然不肯下山,和自己的母亲死在了一棵烧焦的柳树下。晋文公大哭一场,将介子推母子葬在柳树下,然后下令将烧山的日子...

有寒食节的传说
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

晋文公放火烧绵山,真的只是为了逼介子推出来做官吗?
不离不弃。在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甚至割肉喂食重耳,深得重耳的感激。6. 重耳在公元前636年返回晋国,并成为晋国国君。介子推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7. 介子推在晋文公即位后,却选择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请他出山,采用了错误的方法,结果导致介子推与母亲一同被烧死。

介子推割肉喂太子,而太子登基后为什么却放火烧他?
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自己只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可是晋文公真的太想报答介子推了,介子推不仅当年救了自己的性命,流亡在外的这么多年也是尽心的保护自己,为了让介子推出山接受官职,晋文公便命人放火,可惜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来。

割股啖君的介子推与寒食节的由来
3. 辞官归隐 重耳流亡19年后回国即位,介子推却因不满功禄分配,选择辞官归隐,与母一同隐居于绵山。4. 报树而死 介子推不愿受赏,晋文公却误以为他割股肉是欺骗。传闻晋文公为找介子推,下令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不幸遇难。晋文公深感悲痛,将绵山改称介山,并建祠堂纪念。5. 寒食节由来 为...

寒食节为什么要禁火寒食
2. 重耳未能意识到介子推的离去,后来意识到错误,派遣使者召唤介子推下山。然而,根据传说,介子推坚决不愿下山,最终在绵山被烧死。3. 介子推的死让重耳深感悲痛,他下令在五月五日禁止烧火,以纪念介子推。这一习俗在晋国流传开来。4. 尽管这些故事被视为传说,但它们反映了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

重耳登基之后,为何下令杀死恩人介子推?
经历了19年的逃亡生涯后,重耳复国成功,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便是晋文公。在分封诸臣子的时候,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重耳无奈,便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可谁知,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

介子推的简介
遗憾的是,他的确切生年已不可考,但他的生命终结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这一事件广为人知。据说,当晋文公回国后,介子推选择淡泊名利,主动放弃官禄,隐居于绵山。晋文公试图请他出山,但未能如愿。在一次尝试中,晋文公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然而他宁死不屈,抱树而亡。另一种记载则称...

寒食节与古时候的哪位名人有关?
寒食节典故,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

颍泉区13640472116: 介子推故事 -
邬侍苏复:[答案] 介子推的故事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

颍泉区13640472116: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名人
邬侍苏复: 清明节最早用于纪念介子推,后来广泛用于祭祀.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子推,被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人以“伐股奉君”“不言”的壮举隐居...

颍泉区13640472116: 与清明节有关的一个我国古代历史名人 -
邬侍苏复: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

颍泉区13640472116: 关于重耳、介子推的故事 -
邬侍苏复: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重耳很是感慨,表示将来即位后一定重加封赏介子推.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

颍泉区13640472116: 我想知道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名称 -
邬侍苏复: 清明节的历史故事: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弹尽粮绝不能继续赶路,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

颍泉区13640472116: 清明节的由来380字数 -
邬侍苏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

颍泉区13640472116: 介之推是在哪个绵山上被烧死的 -
邬侍苏复: 山西介休绵山..

颍泉区13640472116: 介子推是怎么死的呀? -
邬侍苏复: 介子推,一说是生于运城闻喜户头村,还有一说是生于运城夏县裴介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名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于是,其生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颍泉区13640472116: 清明节的来历20字简短(清明节的来历20字)
邬侍苏复: 1、春秋时期,当晋文公重耳被流放时,他在途中又累又饿.介子推和他的大臣一起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准备给重耳做汤.重耳得知后非常感激.晋文公即位,赏赐大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要名利住绵山,重耳后悔烧了绵山去找.事后,他发现介子推已背着母亲死在一棵老枯树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心,但愿!”2、第二年,晋文公爬山祭奠时,柳树复活,老柳树取名清明柳,寒食节后的第二天取名清明柳.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越了节气的含义,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各地发展了不同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是基本主题.

颍泉区13640472116: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介之推 吗 -
邬侍苏复: 是的 介子推 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