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群比已婚人群有更高的自杀风险,为什么?(请从社会学的角度)

作者&投稿:顾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单身人群比已婚人群有更高的自杀风险,为什么?(请从社会学的角度)~

搜一下:单身人群比已婚人群有更高的自杀风险,为什么?(请从社会学的角度)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究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由社会转型、社会隔离、社会模仿、民族文化、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社会因素导致的。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受社会转型期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面对激烈地社会竞争大学生就会感到空虚无助,在生活上失去目标。例如,一些大学生受到充斥着暴力和轻生信息的网络文化影响,会使思想极端的他们走上轻生之路。其次是我国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问题,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地位的悬殊,心理会产生严重的失衡感和自卑感。久而久之,轻者影响学业,重者则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最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震惊也是转型期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
①与同辈群体的隔离。当代大学生与父母辈的大学时代相比存在很多差异。父母辈在大学时代的时候大多都是追求共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频繁,所以自杀率低。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多数很少与同辈群体交流,甚至有些群体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都喜欢不走寻常路,时间久了就会养成孤僻的性格,因而自杀率较父母辈高。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曾经就指出防治利己型自杀这一病根的唯一方法是恢复社会组织的统一性, 使它能把个人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使个人产生依恋集体的感情[3]。②与社会环境的隔离。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都是‘应试’型教育,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几乎与社会脱节,使得很多毕业生步入社会因无法适应社会的生活而被社会淘汰。而一些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目睹了学长学姐找工作的困难后对生活产生恐惧和绝望。③生活环境变化导致的隔离。很多学生初到学校因生活环境的差异,尤其是从南方来到北方或北方来到南方的学生,再加上老师与同学之间的陌生,就难以适应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初始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家庭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以后生活的成败。但由于现在社会竞争加剧,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导致了两种极端方式教育孩子:一种是溺爱,孩子做错任何事都包容;一种是过分严格要求孩子,经常当着孩子面与其他家成绩优异的孩子做对比来贬低自己的孩子。更甚者,有些家长因为目标置换的原因而疏离,殴打自己的孩子。所谓目标置换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现有的目标被其他目标取代而无法达到原有的目标。出现目标置换家庭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所定的目标而产生恐惧和失落,有的选择了离家出走,有的则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所以,家庭的环境影响对每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都非常重要。
学校在教育方面存在过失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率升高的一大原因。
预防:
(1)社会方面
增强学校与社会外界的合作。外界的社会组织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让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有机会能够到一些组织实践,帮助他们在毕业前了解社会。同时也能让大学生得到锻炼,增强个人自信心。例如,有些城市的每年都会到各高校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假期在部门挂职,在录用学生时要通过笔试和面试层层筛选,这样就能让大学生毕业工作前了解一些求职信息,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降低因求职不成导致的不良后果。加强社会整合,避免社会失范和文化震惊。社会学提倡的整合包括文化,制度和规范整合。这些不同的整合对当代大学生影响重大。从文化整合方面来看,文化震惊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导致社会失范的原因,而多种文化整合可以避免因文化震惊导致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因此,高校应改善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大学生“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培养。从制度整合方面看,高校不能为了应试教育而出台一些只注重表面功夫的制度,要多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来改善当前的制度,减轻大学生的负担,降低自杀率。从规范整合方面来看,高校应制定大学生群体共同遵守的规范。在社会学刚创立的时候,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将社会学研究对象定位社会事实。社会学家卢克斯将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划分成了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
[6]
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包括道德、规范、价值、意识形态等。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机械团结被有机团结所取代,即过去紧靠自发的集体意识维系的人际关系被社会规范所取代。从涂尔干的说法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在刚进学校时因为个人自身价值观念的不同都会有各自的一套规范,而当自己的规范与他人的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对此做出反抗,要么反抗他人,要么反抗自己。反抗自己的群体可能会因内心的冲动自我排斥而选择自杀。所以学校应制定一些大学生群体共同遵守的规范来使每位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2)家庭方面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子女今后在学校或社会上的成败多是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方式。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重身体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长期下去问题少年就会不断增多且对社会产生危害。子女有问题许多家长还把责任推向校方,殊不知其子女成长时期的挫折教育是如此重要。挫折教育可以克服因目标置换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许多大学生自杀的案例中,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恋爱受挫、人际关系不佳引发的自杀问题不计其数。所以家长应多重视对子女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3)学校方面
建立合理的校园“安全阀”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是由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塞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是一个单位,平时遇到什么问题,倘若不把矛盾提出来,长期积压下去就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一个气氛和谐,学风正派的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校园的安全阀,在这样的校园中生活,它可以帮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出去。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的疏泻可以把不快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痛苦、悲哀等情绪得到缓和。
(4)个人方面
积极加入学校的社团活动。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应该积极加入这些社团活动。如学生会、社联、艺术团等组织的趣味竞赛、辩论赛、文艺节目等等。通过加入这些社会团组织,不仅可以锻炼自我还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学会与人沟通。经调查发现,在校期间积极加入社团组织的学生比不积极参加的学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得到领导的赏识。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与校园的生活差异性很大,为了毕业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每位学生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能使自我得到锻炼,还能消除毕业后步入社会的不适应感。综上,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高素质的群体,选择自杀可能是由于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倘若这一关键时期有人从中干预对其进行疏导,一定能够杜绝悲剧的发生。但要做好对大学生自杀预防的相关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学生本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做出共同努力。

迪尔凯姆《自杀论》上面的结论吗?
已婚人群社会整合度更高,从其个体来说隶属于一个结婚的家庭,是家庭成员中的一份子,在家庭内部和其他成员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有婚姻、血缘和情感纽带维系,同时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同家庭成员一同克服和分担,个人承受的压力较小,经常的互动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沟通互动。另外一方面,已婚人群的情绪或行为倾向私密性较差,容易为其他家庭成员所觉察,这有助于他人的疏解。
单身人群虽然家庭以外的社会交往范围会比较广,但是没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深度和频度。家庭目前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组成元,能够满足个体的各种物质、情感需求。单身人群的行为受到的牵绊和维系度较差,因此更容易造成自杀事实。整合度较低。

首先,单身能把日子过得很好的概率远比已婚要大得多,已婚就不一样,要考虑各种因素,考虑柴米油盐,单身成本往往比已婚的低很多,面对着的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场景,但人往往就是如此,越是安逸,就越要求高!相反,你若是在一直有事情做的事情下,越不会胡思乱想了。


单身久了会伤身吗
单身久了不会伤身。单身久了不仅不会伤身,而且会比有伴侣的人更少生病。美国单身行为研究者DePaulo称经过观察,单身人群的健康指数远远高于结婚和长期同居者。数据显示,长期单身人士在每年会感冒4.56次,而有伴侣人士每年会感冒8.12次。另一项侧重于比较已婚妇女和单身女性对自己身体照顾程度差异的研究,...

为什么现代社会的单身人群这么多?
三、婚姻观的变化 婚姻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所改变。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婚姻视为一种平等的伴侣关系,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家庭责任和传宗接代的方式。这样的婚姻观也促进了单身人群的增加。四、交际圈子变小 随着人们工作时间的增加,社交圈也变得越来越小。繁忙的工作生活使人们难以找到时间去...

中国熬夜晚睡的年轻人有多少边熬夜边保养是年轻人生活现状
晚睡党中,一线城市人群占比约30.8%,二线城市人群占比近43.0%,此外,三线及以下城市人群比例也达到了26.2%。调研结果显示,一线城市晚睡党身处快速变化、压力山大的城市环境中,于24:00后入睡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日常睡饱比例更低,失眠概率更大,总是因为加班工作、喝了提神饮品和睡眠时间不足而睡...

对比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到底哪个群体在心理上是最孤单的?
男性和女性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女性在感到抑郁时,男性则在愤怒中寻求解脱或消退孤独。此外,多项研究显示,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在已婚人群中,女性的孤独感远高于男性。但有一个群体是例外,那就是单身群体。在单身群体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Shelley Boris认为女性比男性...

为什么现代的单身人群越来越多了?
现代社会中,单身人群的数量增加有多个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1. 教育和职业发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机会的增加,人们可能会更加专注于个人的发展和事业成功,从而推迟或放弃建立婚姻关系的计划。2. 社会观念的变化:过去,结婚被认为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演变,越来越多的...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单身?
据说单身其实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单身的人常常是他们生活的城、镇各类活动的中心人物。他们通常会参与更多的社团及公共活动,参与更多的艺术、音乐课程,也会更加频繁的外出吃饭。单身人士,相比已婚人群,也会参与更多的志愿服务义工活动等等。甚至很多调查报告说,单身的人通常更有自信,比已婚夫妇会经历...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概念呢?
已婚人群的自杀率之所以比单身人群的低,正是因为已婚人群的社会整合度较高,与这个社会有更多的联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世间的牵挂更多,因此更不容易自杀。女性的自杀率比男性更低也能用同样的理论解释,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不论家庭还是朋友,都投入更多,因此社会整合度更高,导致较低的自杀率。

单身社会是什么意思?
"单身社会"是指一个社会中女性和男性的婚姻和恋人关系很少或没有,而是更多地以个人单身状态存在。这种情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常见,尤其是那些实行自由性别角色和婚姻观念的社会中。单身社会对女性和男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女性的职场机会、家庭生活和个人成长的影响。单身社会也可能导致女性的单身...

单身的人有什么特点
二、单身人群的特点 1. 独立性:单身者通常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他们习惯于自主生活和决策,对依赖他人或传统家庭结构持有保留态度。2. 自我价值认识:单身者往往对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不依赖于婚姻来定义自己的身份或价值。3. 婚姻观念:他们对婚姻的看法可能与传统观念不同,认为婚姻并非...

单身VS恋爱结婚,哪个状态更幸福?
较单身人群而言,已婚人群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更高。那些像夫妇一样生活,但实则未婚的人群,幸福程度则与已婚人群更为相似。而这一结论并非仅适用于所谓的婚姻蜜月期,而是长期稳定关系直至暮年。即使结婚多年,已婚人群的满意程度依旧比单身人群高。这表明了在婚姻的各个阶段,从新婚阶段到老夫老妻,均存在...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