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对吴国有卓越贡献,为何最终孙权会逼死他?

作者&投稿:偶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陆逊是吴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的陆逊,出身望族,自幼熟读兵书,对于周瑜之后的吴国来说,陆逊居功甚伟。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对吴国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 ,后来却被孙权逼死,这其中有种种缘故,首当其中的便是他牵扯到了立嗣问题。
立嗣、望族之争,是历来统治阶级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未来的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一时之间陆逊风头无两。随后,陆逊与孙权在立长还是立贤上产生了争执,这件事是孙权与陆逊产生隔阂的主要问题。
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但凡大臣涉嫌皇帝立嗣这等事中,必然会遭到皇帝的猜忌。孙权对于陆逊的猜忌只有更深,没有最深。一方面,陆逊自己就是辅佐太子孙登的大臣,也就是太子的师傅,这个位置本身就有诸多敏感之处。另一方面,争夺太子之位的问题说到底是皇家的私事,一个外人掺和其中,也是左右不是人。
对于孙权来说,陆逊无疑是个晚辈,这个时候孙权明显年纪大了,而陆逊却还风度翩翩正年富力强。这本来是件好事,要说孙权会更加倚重这位,以便扶持年轻太子。但问题就出在这里,陆逊于军事与内政之上,贡献十分突出,权利也越来越大。
当时孙陆两家都是江南的望族,而且有点势均力敌。而孙家只不过是世家推选出来的领头羊。尤其是在东吴的权力分配上,孙陆两家甚至可以说是竞争关系。于是在孙权内心,陆逊的贡献值越大,对孙家的执政地位威胁就越大,这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
再对照自己的邻居刘备的情况,陆逊颇有点诸葛孔明的风骨,孙权想想就有点后怕,这就是孙权敢于不顾后果碾压陆逊的根本因素。
再加上孙权拥有几乎每个上位者的通病——疑心重重,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孙权对东吴的未来充满疑虑,进而对自己的接班人更加难以确认。恰巧在这个时候,孙权亲自钦点的太子遭人陷害,渐渐失宠。陆逊本就是正直之人,于是便坦言相劝。然而这陆逊虽是忠心,但他的上书举止却刺激了孙权的敏感心事,他可是太子的老师啊!于是面对此时的陆逊,孙权很是反感。
不愿蒙受不白冤屈,最终他郁郁而终
孙权的反感很快转化为行动,只不过,念在陆逊战功卓著,对东吴的贡献值颇高,于情于理,孙权都不应当对陆逊下手。思前想后,孙权便想对陆逊的身边人下手,以此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孙权将陆逊的几个侄子先后以莫须有的罪名问题、流放,陆逊的好友吾粲也因他被打入大牢,最凄惨死去。
陆逊这般聪明之人,怎么不知道孙权的用意何在,只是他实在有些冤枉,明明自身一片忠心赤胆,如今却蒙受这般不白之冤。一股股冤屈在陆逊心里盘桓不散,他心想和孙权再怎么说也是四十年的老交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总是吧?到如今受到这般冷遇,悲愤和屈辱油然而生。
不久之后,在孙权残酷的精神压榨之下,愤懑之情满溢的陆逊终于郁郁而终,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东吴,告别了自己的老友。
逊去世后,失去陆逊的东吴远不如从前那般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逐渐对当初自身所为感到后悔,然而斯人已逝,说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直到公元251年,孙权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召回了陆逊的儿子陆抗,提起陈年往事,孙权很是愧疚但又无话可说,只是交代叫陆抗把自己昔日打发宦官责问陆逊的卷宗给拿走,省得自己看这东西心里难受。
由此可以窥探到,对于陆逊,孙权确实是满满的愧疚。更可以看出,对于陆逊来说,他们俩既是君臣,又胜似兄弟。他们是朋友,更是挚友诤友。在东吴的利益和生死攸关的事情上,他们是同志,更是战友!
在年龄上,孙权是大哥,陆逊是小兄弟,对一些东西尽管有时候看法不一致,但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历史上看,孙权和陆逊毫无疑问是东吴的脊梁,他们对东汉末年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名标青史。
其实,孙权的内心何尝不知道陆逊的存在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的重要意义有两点
出身显赫,陆逊军事才能卓绝
出身于位列吴郡四姓之一的陆逊,祖上世代为官,在江南也算是名门望族。由于这样的社会基础和家庭地位,陆逊的军事才能卓绝。
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陆逊入孙权幕府,开始了他的幕僚生涯。在随后的时间里,陆逊在治理地方颇有新意,在征讨山越的表现更是叫孙权大为赞誉。陆逊的文武兼备的天赋渐渐凸显,以至于孙权将侄女许配给了陆逊。这虽是利用联姻加深双方的关系,好生把控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另一方面来看,更显示出孙权对陆逊的厚望和器重。
而后,东吴人口连年逐减,孙权突发奇想,打算去台湾海南岛掠夺人口。对于这个方案,陆逊显然不赞同。原因有二,一是兴师动众,得不偿失,二是虏来的人口也不见得能满足吴国的需求。后来孙权一意孤行,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收效甚微,与陆逊之前的预料一模一样。由此之后,孙权时常问计与陆逊,得益匪浅,愈发倚重。
外放大都督,陆逊绽放军事奇才。
随着鲁肃、吕蒙这些人物相继离世,陆逊被推到了历史前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陆逊在军事帅才上更是叫他的前任黯淡无光。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数万人,奔袭吴国,这就是后来史称夷陵之战。毫无疑问,夷陵之战是陆逊的得意之作,也奠定了他在吴国军事政治上的核心领导地位。
陆逊通过实地调研,根据刘备求胜心切的心理状态,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才止住脚步,转入防御,并调集兵力部署,伺机决战。
陆逊与刘备相持几个月的时间,先是示弱,而后是火烧连营,也算是继承了周瑜诸葛亮的衣钵,终于夷陵一战大败蜀汉军,蜀汉由此一蹶不振。以至于到次年四月,刘备仍对夷陵惨败耿耿于怀,心结郁闷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病故。
如此一来,陆逊与孙权君臣相交四十余年,之前是幕僚,之后又统领吴国军政十几年,自然是深得孙权所器重。陆逊的才能虽说在周瑜之下,但也算得上是深谋远虑,尤其难得的是,陆逊忠诚刚直,可以用出将入相这四个字来概括一生,以至于被当世赞誉为社稷之臣。
我们不妨做一些遐想,如果陆逊健在的话,东吴不会这么早就被曹魏给灭掉;如果陆逊健在的话,三国的局面未必就像历史一样;如果陆逊健在的话,东吴的内乱恐怕会推迟的很久,孙权的夙愿也许会早一天实现。
当然,所有的这些只是遐想。


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原文的意思及出处
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死后葬在...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卅...

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都有哪些呀?
2、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为郡吏,举孝廉。后从孙坚起兵,为别部司马。继从孙策、孙权征战。为安抚山越,曾相继任九县令长,杀不法官吏,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他善于驭众,爱护士卒。赤壁一战,建议火攻,并领满载薪草、灌有膏油的船只数十艘诈降,乘机因风纵火,大...

说说陆逊吧!三国最爱 陆逊
周、鲁、陆皆为江东大户,孙氏政权立足江东,对江东大族由最初的屠戮到而后的任用,才使诸人得以成其功名,同时也使吴国得以长久不败。 “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 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

东吴四英将文言文
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3. 《东吴四英杰》翻译 原文: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

评三国人物 陆逊
▓吕蒙: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三国志·吴书十三》▓刘备: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三国志·吴书十三》▓孙桓: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三国志·吴书十三》▓诸葛瑾: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三国志·吴书十三》▓曹丕:彼有人焉,...

吴国占据江东三分天下,后期有哪些大将?
吴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2、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

谁能帮我列举一下《三国》里的主要人物及其职位?
他先后击败了刘繇、严白虎、王朗等地方势力,创建了东吴政权,并占据了江东的半壁江山。他年少轻狂,最终命丧匹夫之手。03.孙坚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是...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徐庶(字元直),荆州俊杰,曾效力于刘备麾下,后因其母被曹操俘虏,而被迫加入曹营。 曹操(字孟德),以汉天子的名义...

如果没有陆逊,吴国会蜀国被灭掉吗?
刘备自己带军来,本身就屡战屡败,如果没有陆逊,只能是不会输的这么惨或者呈胶着状态。如呈现胶着状态,由川中运粮路途遥远坎坷,后援不济。对于汉中之战樊城之战报有仇怨的曹操不会干坐着,若有举动,刘备军又必定回师,届时遭到追击或者两家并一家,刘备军是没有胜算的,所以不可能灭吴国,不被...

陆逊原名陆议,是孙权改名有何用意
原因是太子事件,请看陆逊之死:“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 。“累”字说明孙权是对这位功臣动火了(可能对陆逊的切谏早有怀恨,这次是爆发点而已)而且对陆逊身后事相当刻薄,按照他的功劳封个...

从魏蜀吴三国名将中选取一人发表见解
刘备收集败将残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后,大为惭恚,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并于次年四月病亡。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即,由诸葛亮辅政,诸葛亮仍采取联合的策略,与东吴和好,恢复了吴蜀联盟。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意见陆...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
丹荷奇谷: 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最后权令逊代顾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东吴的陆逊为何会投效孙权
丹荷奇谷: 陆康是病死的. 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东吴君主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是什么 -
丹荷奇谷: 孙策死后,孙权继任领导地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陆逊应召,成为孙权的幕僚.孙权爱才,多次询问陆逊的意见,更对其赞赏有加,还将自己哥哥孙策的次女许配于他.后在陆逊夷陵之战中大胜,从而成为史上积极防御成功的代表战例.在大将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魏军的支柱,但孙权虽然看中他的军事才能,却不肯给他军政权利.就像当初将侄女嫁与陆逊一样,表面上拉拢,其实内里并不想重用.最终陆逊在晚年卷入立嗣之争,因为力保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厌弃,履加责备,终于在245年,陆逊忧愤而亡,被葬于苏州,至今苏州仍有地名陆墓.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三国演义里陆逊是怎么死的 -
丹荷奇谷: 陆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因愤怒不平而终. 具体经过: 孙权孙和父子关系恶化后,孙和的役使曾藏于孙权的床下,监听到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孙和恐惧,于是秘密召见亲信陆胤,请他乘到武昌的机会请族父陆逊为自己出面申...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陆逊会被孙权逼死仅仅是因为功高震主?
丹荷奇谷: 最正统的原因有几点: 1.功高震主(这个就不用说明了~~) 2.声名至隆,就是说在民间和朝野的声望都很高,搞到几乎超越孙权的地步 3.还有就是在朝廷的姻亲关系复杂,这样就容易被孙权猜忌结党营私 4.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孙权很清楚自己的孩子里边没有一个能够驾驭的了陆逊这样的高才之士 不过在<陆逊专>里边陆逊可是被气死的...所以一切都是浮云~~Maybe是因为一个穿越了一千八百年的女子也不一定呢~~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陆逊为何而死呢? -
丹荷奇谷: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是开创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的女婿.从21岁步入吴国政坛后,他先后多次领兵敉平吴国不服从孙吴号令的山越部众.夷陵大战前,陆逊已任宜都太守、抚边将军,战后加封荆州牧、辅国将军.228年,陆逊...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孙权后期对于陆逊的处置是怎样的呢 -
丹荷奇谷: 公元244(赤乌七年)正月,孙权在前任丞相顾雍死后,任命陆逊为丞相.下诏说:“朕以无德之人,承应天命,登上大位,天下尚未统一,奸乱之徒充塞道路,朕朝夕忧恐,顾不上休息.惟你天资聪颖,美德显著,担任上将重职,辅佐朝廷除...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以陆逊的才能,为何到晚年古稀之时才做到丞相之位?
丹荷奇谷: 陆逊是吴地的四大家族之一,孙权是好猜忌的人,必不会冒冒然重用他.而且他的妻子是孙策的女儿,在孙权来说,相当于前朝的人.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吴国那些事 -
丹荷奇谷: 很不幸,陆逊是被孙权逼死的,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 吴国战役示意图(一)(20张)最后权令逊代顾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实是:孙权既不听从陆逊屡求保安太子、黜降鲁王之谏,又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亲近陆逊的吾粲.孙权更“累遣中使责让逊”,使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

克拉玛依区15717899695: 陆逊在三国里做出什么贡献 -
丹荷奇谷: 火烧连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