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问题 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三个分开叙述

作者&投稿:巢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1、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的思想:荀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对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兼容并包,故能集大成。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扩展资料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
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1、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2、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3、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继承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的思想。他说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扩展资料:
一、孔子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
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二、孟子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三、荀子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荀子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的根本“
”思想,共同表现形式“
”。三个人都是一致的,其实只要是儒家最根本的思想,这三位的观点都是一致的,要不然怎么会成为儒家最著名的三位大师呢?
讨论这三位,重要的应该是不同点,我个人认为:
孔子:更关注贵族,
以上级别的阶级利益,这是儒家思想有等级的“仁爱”思想的体现,本来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是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
孟子:最关注民生,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孟子是最关注民生的先秦思想家,甚至超过了以“
”为思想的


:是比较有争议的,甚至有人认为他是
,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切合社会实际。荀子有“人性本恶”之说,其实应该是“人性向恶”,两个的差别是,前者是本性是恶,后者说的是有可能向恶。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历史必修3知识要点和复习重点 -
枞顺润肺:[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1、2、5、6单元)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列举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 : 核心:① “仁” 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思想: “为...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二单元结构提纲 -
枞顺润肺:[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急求!一道高中历史题. -
枞顺润肺: 先秦:孔子;仁,爱人;礼,正名和贵贱有序.孟子;仁政,人性本善.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人性本恶.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南宋:朱熹,三纲五常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高中历史必修3的1 - 15课的知识点归纳.不要随便写个答案给我啊 ,最好重点都有,很有层次的那种,看的很清楚明白,要求是高了点, -
枞顺润肺:[答案] 必修三复习 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必修三8 \' u1 S" q+ }) h: a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c' w8 R" N4 K0 {, ... 5 D6 F3 g( Y3 f# s" C/ G' {法家 韩非子(战国时期) 2 o/ X8 I8 R( {$ V1 w$ r二、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0 c1 A. p3 T6...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荀子的 天行有常 和 人定胜天 是否矛盾?这是高中历史问题,请解析的符合高中生的理解. -
枞顺润肺:[答案]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物质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如果人们加强生产,又节约开支,天不能使人贫穷;如人们荒废了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也不能使人富裕.这种“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无关系...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题目 简答题 -
枞顺润肺: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高一历史必修三总结 -
枞顺润肺: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1)道家:老子和庄子 (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 (4)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子2、了解...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儒家学者提出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
枞顺润肺: 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战国诸子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枞顺润肺: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3279389943: 高中历史疑问啊 关于儒学的 -
枞顺润肺: 原来的儒学主张仁、义,是为了让百姓能更好的生活,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代表的都是没落的贵族的利益.秦汉时期改造的儒学,不仅有儒学的思想,还混合了道家,墨家的学说,混入了神学在内的东西,比如皇帝是天子,要服从天子等.这时候的儒学成为了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成为了规范百姓行为的东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