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什么?一如词牌,他也是什么标示

作者&投稿:林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词,元曲都是词牌歌唱,每支配乐歌唱的曲子都有()和()。~

宋词,元曲都是词牌歌唱,每支配乐歌唱的曲子都有(旋律)和(韵脚)。

元曲的曲牌留下来了,但唱法现在只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为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录音设备,所以音乐、曲调没有留传下来。文献记载的唱法也只是一种记载,而没有原声。
宋词元曲等配乐的曲调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些曲子主要来自邓丽君《淡淡幽情》
专辑和传统昆曲等。原来古代的曲调很多都已经失传了,现有的一些曲调都是有心人收集或从其它“门道”借鉴的。
http://gb.cri.cn/3601/2004/07/26/342@244266.htm

元曲是由(词发展而来)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曲牌),一如词牌,它也是(曲调)的标示。

诗、词、曲,原本同宗,而且一开始都是能够伴随音乐歌唱的,后来文字才慢慢独立。词又被称为诗余,曲也是从词发展而来。

元曲在宋末元初之际首先出现在我国北方,随后传至全国。
元曲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元、金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语言、音乐的融合。使得原来的宋词不能很好的适合新的音律和语言。

尤其是在宋末元初之际的一些曲,往往词的特点很明显,比如元好问这首《骤雨打新荷》。

[双调]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这首曲可以说完全是首词,曲牌本来叫《小圣乐》,但因这首太出名,人们就用其中的名句‘骤雨过,琼珠乱洒,打遍新荷’,另起了个《骤雨打新荷》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倒被淡忘了。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先说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正如上面所说,从词发展而来。
词中也有很多写几首作为一组,表达一个内容的情况,曲中也有。
曲中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我不知术语叫什么,就是把两三个曲牌连在一起写。比如《雁儿落兼得胜令》(先是《雁儿落》然后是《得胜令》)、《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先是《骂玉郎》然后是《感皇恩》最后是《采茶歌》)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字数,利于表达稍微多一些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套数的前身。
套数的出现,给元曲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开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一件事情,比如《高祖还乡》这样的故事。可看作元杂剧前身。

再说元杂剧。套数虽然能够描述一些故事,但还是不够。难以详细描写一个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的故事,比如像《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的故事。这就需要并出现了篇幅更大的元杂剧。
元杂剧随后又演化成了后来的戏剧。与戏曲同时的还有明清的小说,这些小说的题材,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在元杂剧中都已初步成型。

再提一点的,就是从元杂剧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诗-词-曲’这样的发展主线。甚至从套数开始,就有这样的倾向。
‘诗言志’,诗中是带有强烈本我色彩的,抒发和表达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词和曲(小令)也一样,虽然诗词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客观的描写,比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在描写船上采莲的女子,但本我还是存在的。我们能感觉到,本我就站在岸边或者不远的船上,在那里看着这一幕。这里的本我没有站在画面正中间,但依然在画中。
到了元杂剧甚至某些套数中,就不一样了,作品中的本我已然很淡,淡到消失不见了。这就和后来的戏剧、小说趋于一致,作品中看不到本我。作者的本我消失了,只剩下作者的自我,默默藏在作品背后。

在北胡人入主中原后,南方香浓馥郁的词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加上胡人大多俚俗,因此在市井中流行起来一种由胡乐配乐演奏的新兴文体,即曲。后来曲流行到全国,加上元代把人分三六九等,读书人尤其是南方汉人没有出路,因此勾栏瓦舍皆歌曲。曲总体分为南曲和北曲,北曲衬字多,多使用口语及北方方言俗语,如“帽檐儿当不得胡帽”“急煎煎”采用北方普通话押韵,故浅显易懂,传唱较广。南曲押古韵,衬字少,使用南方地区方言写成,如“逼罗”。

曲又有小令,散套及杂剧之分,小令与词无异,但在更为灵活的同时又将平上去分的更细致(南区还要算入声,入声在普通话中被派到了平上去中)。散套就是用一个宫调(见下文)将曲牌串联为一曲,无宾白科介(人物语言动作)。散套就类似于剧本,比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宾白科介。

曲牌有的直接由词牌演变过来,但大多数与词牌迥乎不同,有的稍作改动,还有的比如词牌忆王孙与曲牌一半儿的调完全一致(除开一半儿最后的定格“一半儿XX一半儿X”)。像词牌里青玉案、八声甘州,曲牌里也有,还有的就是从唐教坊曲演化而来,亦或外来翻译,比如阿那忽、者古剌。有的曲牌可以作为套数与小令兼用,有的只能单独用。PS.北曲曲牌与南曲曲牌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曲牌被派分到各个宫调中,虽然词也有宫商之分,但曲一般要标出,像我们熟悉的天净沙属越调,小令套数兼可。山坡羊属北中吕,南商调,格律不同,北中吕一般作小令,南商调可以入套数。

(纯粹手打,没查资料)


相和大曲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这些作品大都是旧曲填新词,曲调与曲式均有相应变化。这种用同一曲调而在填词中引起变化的情况,在后世音乐的发展中极为常见。 后来,司马氏建立西晋后,清商署中有精通乐律的荀勗,还有以敲节鼓帮腔闻名的宋识,以及善于编曲的孙氏,擅长歌唱的陈左,吹笛著称的列和,以及善于弹筝的郝索,善弹琵琶的朱生等人,这些晋代...

戏曲和歌曲有什么区别
首先,歌曲只是演唱,而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带有表演性和故事性,艺术类别不一样。第二,歌曲是从民间小曲发展而来,来自民间,戏曲是从宗教故事发展而来,来源于宗教,起源不一样。第三,歌曲表演形式很简单,一个人或几个人就可以,戏曲很复杂,需要化妆,道具,舞台,背景,以及一大堆人员。表演方式不...

词曲的产生和发展是怎样的?
和词一样,曲最早也是在民间流行,它产生于宋词式微之际。宋词作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曾经在两宋时期盛极一时。但自从众多文人加人到词的创作之中后,一方面固然提高了词的艺术价值,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词因为日趋高雅,而日渐失去其原有的群众基础。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许多词调逐渐失传,不...

昆曲和昆剧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以唱为主的活动称为昆曲活动,如昆曲曲会、清唱昆曲等;以演为主的活动称为昆剧活动,如昆剧团、昆剧艺术节等。2、代表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昆曲是由昆腔发展而来的,而明朝嘉靖年间,由于昆腔“止行于吴中”,江西人魏良辅投奔昆山,进行昆腔改良。他的主要功劳是将南北曲的精华融会贯通在““卜自...

昆曲的发展史是什么?
后来,昆腔对其它剧种的行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昆(腔)曲,以联曲体的表演形式,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演出,明万历年间才以姑苏城为中心扩展至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万历末年昆曲流入北京。可见,古老的文化遗产昆曲的发源地应是昆山,苏州只是其当时集中传播的“中转站”。昆曲的表演形式优美动人...

昆曲起源于什么时期?它是在什么时候发展成熟的?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剧种,昆曲以它华丽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以及飘逸的舞蹈在我国众多戏曲中脱颖而出,而且据考证,许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堪称“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早在元朝末年,昆曲便萌芽于苏州昆山一带,与同样起...

清商曲中的吴声和西曲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隋代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迷恋上了清商曲,清商曲便是汉代的相和大曲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歌舞曲。这天刚好是农历正月十四,夜深人静,皓月如洗。杨广在长安上阳宫中吹奏自己的清商新曲,他满心欢喜,竟忘了归寝。 第二天晚上,正是元宵之夜。杨广换上了一身百姓服装出宫观看花灯表演,他走到一座酒楼下面,忽然听楼上传...

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呈什么趋势
元曲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散曲,它是兴起于元代的一种新兴诗歌样式,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曲;一是杂剧,即由散曲套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科介,专供舞台演出。 元代散曲与杂剧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多种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文学尤其是诗歌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文学传统继承与发展的结果。曲是由词演化而来的。词...

词又被称为什么?(急!!!)
词在唐五代时期被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后来又称为诗余、乐府、琴趣、长短句。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

曲姓是如何由来的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在中国的姓氏演变史中,唐代的中晚期以前根本不存在曲姓,现在的曲姓是由历史上的麴姓通过字型转换而来,而这种字型转换只限于“麴-曲”的姓氏转换,并不包含汉字简化的含义。 其实历史上鞠氏因避祸改曲并不止上文记载鞠谭改麴这一次,经考证在北宋末年、元末明初、明朝末年登州黄县冶基鞠氏都曾...

武陵区19797886117: 元曲是由()发展而来?曲都有(),一如词牌,它也是()的标示
化保来氟: 元曲是由(词发展而来)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曲牌),一如词牌,它也是(曲调)的标示.

武陵区19797886117: 元曲的来历 -
化保来氟: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武陵区19797886117: 归纳元曲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
化保来氟: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

武陵区19797886117: 元曲的起源是什么?还有元曲的资料! -
化保来氟: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

武陵区19797886117: 元曲兴起的背景 -
化保来氟: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武陵区19797886117: 元曲的历史 -
化保来氟: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的又一个高峰.目前有吏记载的元散曲作家有213人,小令3853首,套曲457套. 本书在编辑体例上打破了传统的《元曲》选本模式,采取“左史右典”的形式 元曲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后的辉煌,被称为元代...

武陵区19797886117: 曲最早是由元曲转化而来的对吗? -
化保来氟: 不是的.元朝时期,只是把曲规范化、发展高潮了.曲是让人唱的,而最早的供人唱的,是人民口头相传的,后来有人把其中的优秀作品,汇集成了《诗经》.再后来的曲,有楚辞之类的,再后来有诗、词,都是供人低吟浅唱的.

武陵区19797886117: 跪求!~~唐诗、宋词、元曲的来历.,急啊!~~ -
化保来氟: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

武陵区19797886117: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 -
化保来氟:[选项] A. 统治政策的调整 B. 中央集权强化 C. 城市经济的发展 D. 主流思想的演变

武陵区19797886117: 唐诗,宋词,元曲是怎样起源的 -
化保来氟: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