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没

作者&投稿:和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

D 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从材料所给信息“至唐”、“官无闲田,不复给授”可知是均田制瓦解。而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从材料“丁口滋众,官无闲田”,“田制为空久”可判断是因为D人口增长迅速。本题易错选为B,需要注意限定词为“依据材料”。

B

A


四大名著的主要内容
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

谁给我几个语文的名句啊?急急!!
A代表成功,X代艰苦的工作,Y代正确的方法,Z代少说废话。(爱因斯坦)1.司马光是宋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2.王羲之临池学书,池...

《宋史》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2)
一日,行密大会,失居岩,亟使人掩其家,无一人在者。其后有人于嵩山见空石室,询其旁,或云有道人王居岩居此,去而莫知其所终。子孙仕无显者,至逢,博学能属文,尤长于讲说。 少举进士不中,去,教授苏州,学者尝数百人。晚始登第,补南雄州军事判官,归为国子监直讲兼陇西郡王宅教授,李玮从学,事之甚谨。岐...

急!急!急!有关陶渊明、李清照的生平
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

唐朝盛世多少年???
唐朝盛世也就十几年,因为,直到开元时期,唐朝人口才恢复到隋朝杨广时代的水平,之后,很快就安史之乱了。如果人口比不上万恶的杨广,可以称为盛世么?唐朝是儒教弟子意淫出来的伟大。1马周上奏唐太宗说:“理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唐太宗也说:“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

《宋史·刘随传》全文翻译
除官修的当代史外,私家撰述的历史著作也不少,像南宋初年史学家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一代史实;南宋孝宗时的史学家徐梦莘修撰的《三朝北盟会编》,专记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和战的关系。因此元朝修《宋史》时,拥有足够的资料。以志来说,《宋史》共十五志,一百六十二卷,约占全书三分之...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

薛居正是哪个朝代的人?北宋大臣、史学家薛居正简介
我看唐太宗接受大臣谏议,直接指出他的过错而不以为耻。在我看来,不如自己不做错事,使别人没有指责。又观古代的大臣很多不能慎终如始,能够得以保全而且享受厚福的人,是由于忠正啊。”开宝年间,薛居正与沈伦一起任宰相,卢多逊任参知政事。开宝九年(976年)冬天,卢多逊也任平章事。到居正...

文言文乞制置三司条例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 3、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在哪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新唐书》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侧重点的不同在于:《旧唐书》侧重于保存唐朝的第一手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

桦川县13884177340: 中国古代史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
宰父泥太韦:[选项] A. 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B. 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C. 客观的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 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桦川县13884177340: 下面选择题为什么选()的原因还有均田制破坏根源是什么 1.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 -
宰父泥太韦: 排除法.A,不对.没有说明是必然性.C,不对,题干没有详细说原因,只是说太平日子过久了,人口多了,不重复给了等等,表面文章,不是深层次原因.D,更不着边了.所以选B. 另外,均田制破坏的真正原因,还是唐朝乃至宋朝初期大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军阀割据造成战乱,地主豪强趁乱兼并土地.

桦川县13884177340: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依据 -
宰父泥太韦: 答案D 从材料“丁口滋众”导致“田制为空久”即可判断.

桦川县13884177340: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旧唐书·食货志》载:“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 -
宰父泥太韦: (1)唐初以人丁为征税标准,安史之乱后实行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明朝一条鞭法按土地和人丁的多少征税,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9分)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改革,经唐...

桦川县13884177340: 资冶通鉴故事梗概(50字) -
宰父泥太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桦川县13884177340: 王戎早慧的翻译 -
宰父泥太韦: 一、译文 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他在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众多小孩游玩.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其他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一动不动.有的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李子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果实,...

桦川县13884177340: 司马光为什么号涑水先生 -
宰父泥太韦: 因为司马光原籍为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所以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

桦川县13884177340: 《资治通鉴》中哪段话最打动你? -
宰父泥太韦: 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这是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所说的一句话.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桦川县13884177340: 孙权劝学文言实词有哪些 -
宰父泥太韦: 1、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