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国崛起》中三个国家介绍每个国家不少于300字

作者&投稿:孔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大国崛起》观后感(9个国家分开写,各300字)~

大国之日本:明治之近代崛起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起点,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的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此同时,中国也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却遭遇失败。历史为什么会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呢?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从力量对比上,在资本主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推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
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改革封建身份、废除封建俸禄、地税改革、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召开国会,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日本政府开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并且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于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战后日本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我认为主要包含一下主要原因: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大国之荷兰:海上马车夫的金融帝国
地处欧洲西北部临海的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荷兰人的这些创造性地做法使得他们成为了当时的商品集散地。他们坚守信誉,开发了很多新航线,垄断了当地的欧洲的海上贸易。由于荷兰人建立海运商业帝国,大部分有钱人就用金钱取得了国家自治,这样荷兰的统治很分散。西班牙国王看到这一点,利益联姻夺得了荷兰的政权,荷兰人并未反抗,但是执政人开始向荷兰人的腰包伸手时,荷兰人愤怒了。他们团结起来赶走外敌。在荷兰人眼中,利益是首位。在政权恢复后竟也没想过国家一事。甚至为了赢取更多的海运商业利润不惜将国家的治理权外包给英国。但是荷兰人发现英国女王也贪得无厌时,七个省份便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散的共和国,由商人阶级组成的一个独立的共和国。
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荷兰人开始开拓自己的商业航线,他们把眼光瞄向了东方,建立起东印度公司,开始为设定的远洋航行进行筹资。取得荷兰政府在政权上得支持后,年的时间里他们每年建立了50支海洋舰队,航行于世界各个地方,到17世纪中叶,东印度公
司便在世界上有了15000个分支机构,在世界上有1万多艘自己的商船行走于五大洋,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在东印度公司筹资的十年里,并未向投资者分任何的红利,但是荷兰就在本国建立起股票交易市场,随后涌现出大量的股票经纪人。当大量的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循环流通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 世界上第一个金融体系就这样诞生了,虽然那个金融体系还那么单薄,但是它的威力在当时是多么巨大,荷兰的财富增长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全球的商业霸权遍布全球。他们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中心,使得17世纪中期的荷兰,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样一个称霸于海洋世界的帝国,也日渐衰败。我想原因有很多,其中客观原因在于荷兰本身的国土、人口、资源等诸多限制。
经管的原因,我想也是占据荷兰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荷兰人商业发展过于迅猛,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讲就是“大红必死”。人民安于现状,本身政权就不集中,加之国王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执政。荷兰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一代骄子,也归于凡尘。。。
大国之西班牙: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血腥繁荣
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是重商主义阶段。重商主义是一种经济理论,但更是一种实践。重商主义和后来的经济理论相比,尤其是和20世纪以后的经济理论相比,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想。按照重商主义理论,财富唯一的表现形式是贵金属,简单地说就是金和银。我们都知道金银是货币,它们不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的衡量标准或保存手段。可是重商主义把金银看作财富唯一的体现形式,这样一来,任何人要想富有就要拥有更多的金银。但重商主义是讨论国家贫富的一种理论,所以所谓的财富多少,是针对国家而不是针对个人的。弄到最多的金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实际上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经商、贸易,二是暴力抢劫。我们发现在15、16世纪之交,西方有些国家走出国门开始进入海洋,做什么?第一经商,第二掠夺,经商不过瘾就掠夺。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飘洋过海到处觅宝,结果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没有地理大发现,我们这个世界还不成为一个“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不同的地方都联系起来了,形成了“世界”,一个世界体系。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追求财富,而且财富的概念非常明确,就是贵金属,是金银。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西班牙对所谓新大陆的劫掠极其残暴,充满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灭了。为了填补人口空缺,就开始从非洲进口黑奴,这样又造成一种新的类型的商业贸易,即奴隶贸易。这就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情况,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着重商主义的早期阶段。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大国舞台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最早从封建分裂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国家,出现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当时,国家统一的形式表现为绝对主义王权(我们过去翻译成“专制王权”),在欧洲所有国家中,这两个国家最早出现这种国家形态。资本主义追求金银财富,绝对主义王权则执行和推动重商主义,两者结合,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近代以后世界上最早的“大国”。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义是早期重商主义,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抢劫、赤裸裸的争夺。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残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到19世纪两国残存的封建主义因素仍然相当多,因此,它们没有继续发展。

《大国崛起》没有象朱学勤那样直白地表述“放弃了五个社会发展阶段”,也没有象朱学勤那样直白地表述反对将私有制社会说成是“吃人”, 《大国崛起》没有朱学勤那样公开嚣张,它采用的方法是:只做不说,对阶级剥削压迫、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予以回辟和掩盖。


西方的崛起过程,实际上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本质上是相对于封建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方较快发展,从而促进西方生产力较快发展的过程。


《大国崛起》不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去讲述西方的崛起。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是人剥削人的经济关系,要讲它,必然涉及这经济关系的剥削阶级――资产阶级、被剥削阶级――无产阶级,涉及到阶级剥削、压迫,涉及到阶级矛盾、阶级斗争。而这些,是《大国崛起》要回避和掩盖的。


另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都必须要有两个条件:资本和能被雇佣的“自由”劳动力。并且资本越多,能被雇佣的劳动力越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越快,在全国经济中比重将越大。但如靠封建社会自然发展来积累资本和能被雇佣的劳动力,形成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势必要经过谩长的时间过程。中国在明朝时,沿海一些城市就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直到清末,也未形成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也未崛起,原因就在于此。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走的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道路。它不是在封建经济自然发展中,缓慢积累资本和被雇佣的劳动,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用暴力,通过火与剑,实施疯狂的掠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在短时间里为自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能被雇佣的劳动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了其经济的崛起


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法是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利用国家权力掠夺等。但《大国崛起》对正是靠这些手段较快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方迅速发展,从而使西方崛起的事实真相,则讳莫如深。因为西方较快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真象既充满暴力、血腥,又表现出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揭示出来,不符合他们把西方社会描述成人性、和谐、安定团结社会的要求。


例如,《大国崛起》谈伊丽莎白一世这位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时,隐去她“加强专制统治……颁布血腥立法,迫害因圈地运动而流离失所的农民”(《世界历史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248)等加强对被剥削阶级统治压迫的事实,却慷慨地给予她“宽容”、“开明”、“ 高超的技巧和智慧”等肉麻赞颂。并说伊丽莎白一世还得“全体英国人(当然也应包括伊丽莎白一世颁布血腥立法,迫害因圈地运动而流离失所的农民――笔者注)组成的民族”的支持。


《大国崛起》说:“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大国崛起》将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动机,描述得很纯洁、高尚。好象不是私利,而是因为信奉新教,因为出于高尚的为了上帝的信仰,才使瓦特家族(瓦特的先辈)这些资本家追求利润。


《大国崛起》不但美化资本的动机,还编造“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的说法。似乎是资本家创造出财富。我们知道,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大众的劳动创造出来,资本通过剥削劳动大众,积累巨额剩余价值来获巨额收入并更富。即资本家(老板)是作为资本的化身要求劳动者怎样劳动,并占有和出售劳动者劳动的产品(社会财富)而致富。《大国崛起》隐瞒劳动创造财富,隐瞒资本占有劳动者劳动的产品(社会财富)而致富的真像,却散布是资本家创造财富的谎言。


《大国崛起》隐瞒阶级剥削压迫、阶级斗争之后散布谎言的例子太多,限于篇幅.我们就不逐一举出。我们再来看看物权法草案与《大国崛起》等的共同处。物权法草案与《大国崛起》一样,没有朱学勤那样公开嚣张,它采用的方法也是:只做不说,对阶级剥削压迫、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采取回辟和掩盖的方法。物权法草案回避阶级剥削的主要方法是只谈“超阶级”的法律术语(私有财产权、物权等),无视社会现实,不谈反映社会现实和本质的术语(如阶级剥削、剥削阶级的财产、财富不均等)。


2003年去世的美国进步学者赛义德说“知识分子应当打破专业化的藩篱,走出自己专门学科领域的界限,作一个‘业余者’。他的讲话针对着美国学术界的日益强化的专业化倾向,指出这一倾向的背后是学术机构的日益产业化、企业化,成为市场和资本的附庸。……更为严重的是专门话语成为掩饰真相的策略。萨义德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有一次跟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轰炸机飞行员谈天,飞行员把他的任务用专业术语描述为‘目标获取’,术语所掩饰的是炸弹落地‘目标获取’后血淋淋的生命丧失。美国近十几年来频繁在世界上发动高科技装备的战争,‘目标获取’、‘电脑高精确制导’、‘智能炸弹’ 使多少生灵涂碳,冷漠的专业术语下面掩盖了多少肮脏的意图?”(刘康、张慧敏《“萨义德和左翼公共知识分子”笔谈》乌有之乡网站)


赛义德说得好,漂亮的字眼、专业的术语成为被资本收买的文丐们掩盖其为资本利益辩护的障眼术。被垄断资本收买的美国学术界在冷漠的专业术语下面掩盖其已成为市场和资本的附庸,掩盖其行为造成的残酷后果,掩盖其行为为资本服务的肮脏的意图。而我国那些为我国资本利益服务(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法学界的所谓“精英”也一样,他们实际不过是为资本服务的附庸、奴仆,他们企图用专业术语掩盖其是资本的附庸、奴仆的实质,以把自已打扮成高贵的、饱有学识的学者形象,使劳动人民拜倒在他们面前;他们还企图用冷漠的专业术语(物权、私有财产权)、法律要求就是这样的话语,来实现象《大国崛起》那样回避残酷的阶级剥削压迫现实,并掩盖其为资本服务的肮脏意图。

第3集   走向现代(英国·上)   
  (16—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第4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  
  (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6集   帝国春秋(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1990年10月3日0时)。

第10集   新国新梦(美国·上)   

  (17世纪—19世纪)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英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南北战争的发生。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第11集   危局新政(美国·下)  

  (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第3集   走向现代(英国·上)   
  (16—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第4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  
  (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6集   帝国春秋(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1990年10月3日0时)。

第10集   新国新梦(美国·上)   

  (17世纪—19世纪)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英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南北战争的发生。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第11集   危局新政(美国·下)  

  (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大国崛起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原因
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大国舞台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最早从封建分裂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国家,出现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当时,国家统一的形式表现为绝对主义王权(我们过去翻译成“专制王权”),在欧洲所有国家中,这两个国家最早出现...

人民出版社,唐晋主编,大国崛起(蓝皮的),书中是不是像纪录片一样介绍了...
是的,纪录片就是根据书拍的,出入不大,书比纪录片内容还要丰富,挺好的一本书。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视频中提到了欧洲哪几位航海家?
哥伦布 伽利略

大国崛起中的九个国家
大国崛起中的九个国家《大国崛起》中的九个国家分别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是一部纪录片,其中记录了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这些国家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大国崛起》的评价 《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

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内容简介
在世界历史的广阔画卷中,诞生过许多传奇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了历史的脉络。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离不开那些伟大的缔造者,他们的名字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篇章上,仿佛阳光普照,永不消逝。罗马帝国的荣耀之后,是另一位领军人物的崛起,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勇气,再次统一了欧洲,让这...

《大国崛起》中讲世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哪几集???
涉及主要参战国的有以下:第四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第五集 激情岁月(法国)第六集 帝国春秋(德国)第七集 百年维新(日本)第八集 寻道图强(沙俄)第九集 风云新途(苏联)第十集 新国新梦(美国·上)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美国·下)...

《大国崛起》一书中所提到 如题,答得好 我会提高悬赏分值、! 比如:一战...
3、【大国崛起•法国】(181)4、【大国崛起•日本】(331)5、【大国崛起•美国】(425)6、【大国崛起•英国】(551)因资料有限,荷兰和俄国版本未找到.【大国崛起•全电视纪录片系列•目录(662——748)】7、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663)8、小国...

根据大国崛起其中一个国家崛起历程写一片历史小论文。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

请问<大国崛起>中提到的所有伟人有哪些?
拣片中重点提到的:第一集 海洋时代 葡萄牙航海家恩里克王子、完成西班牙统一的伊莎贝尔女皇、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率领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 第二集 小国大业 无 第三集 走向现代 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领导英国内战胜利的克伦威尔 第四集 工业先声 科学家牛顿、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瓦特的合作者博尔顿、经济...

各位大哥大姐,我们老师让看《大国崛起》,并选其中一两个国家写观后感...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多样化的视野,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 讲述了那几个国家 -
巩超安洛:[答案] 一共是九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又有翻译成尼德兰的,英文netherland)、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还包括后来的苏联)、日本、德国.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概述15到20世纪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力量消长及原因 -
巩超安洛: 大国崛起 中说的也不一定全对,另外你所举的几个国家强大的原因也不是一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一类,荷兰自成一体,英国和美国属于另外一类. 但首先肯定一点:全民重商主义(拜金)和冒险精神引发自主探究世界的浪潮,从而获得广...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每集简介不要那一大段的,最好是9国每国都不超过100字的简介 -
巩超安洛:[答案] 大国崛起大国崛起避重就轻,这些大国的崛起,都历经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国家主义等精神灌注、在崛起的每一个节点上,都用制度加以巩固.试想,无论法国大革命的平等、自由,也无论……[全文][1-5集] [6-10集]...

广水市18724164561: 人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 -
巩超安洛:[选项] A. 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 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C. 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 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讲述了哪几个国家的发展? -
巩超安洛: 英.法.美.日.德. 葡萄牙.西班牙. 后面那两个~~~噢噢..不清楚了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崛起的过程和规律《大国崛起》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 -
巩超安洛:[答案]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了之后安逸了,安逸了就又落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统治阶层和人民大众都渴望富强时.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主要讲的是哪个国家 -
巩超安洛: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日本(关于大国崛起日本的基本详情介绍)
巩超安洛: 1、《大国崛起:日本》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图书,主要讲述了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2、让历史照亮读者未来的行程.

广水市18724164561: 求《大国崛起》共12集的每集主要事件内容+每件事情的启示 每篇不少于300字 -
巩超安洛: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

广水市18724164561: 《大国崛起》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两百多年前……横扫欧洲;在19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这里……曾经进... -
巩超安洛:[选项] A. 德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