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到“文”这个姓氏的起源啊

作者&投稿:市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帮我找到“郑”这个姓氏的起源啊~

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郑氏远祖为郑桓公,得姓始祖是郑鲁。
相传黄帝之后,后稷承袭姬姓,传十五世孙周武王灭商建周,称西周。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叫友,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位二十二年后,即公元前806年将姬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出任周朝司徒,他见幽王无道,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族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虢、郐两国之间。桓公之子武公继位后,乘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之机,于公元前767年和公元前769年相继占领东虢、郐两国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郑国共传十四代、二十三君、四百三十一年,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郑桓公姬友的十五世孙姬鲁迁居陈(今河南淮阳一带)、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之间,以国名为氏,称郑氏。
郑氏源于姬姓,其血缘始祖后稷,名弃。后稷母有邰氏,名姜嫄。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姜嫄是帝喾的元妃。据《史记》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娇极,娇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这就是说,后稷乃炎黄二帝血统的总合。后稷的最大功绩是发展农业,为中国奠定了“以农立国”的经济基础。按《史记》记载后稷下传二十五世姬友是西周末期郑国始祖。自黄帝到姬友,其世系是: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周宣王(姬静),姬静封其弟姬友为郑伯,谥号“桓公”。郑桓公为郑国始祖。
公元前857~前842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周厉王逃出王宫,由周召公与周公二相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太子姬静因当时藏在周召公家而得以幸存;十四年后,周厉王死,姬静正式登基,是为周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从家族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今陕西华县)为郑伯(三等诸侯国),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国。自此始有郑国。
郑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郑国治理得井然有条,显示了他的治国才能。周宣王视其才能,就请郑桓公入朝做司徒,掌管教化。不久周宣王晏驾,周幽王继位,郑桓公仍在朝中任司徒。可是周幽王无道,贪图淫逸,重用奸臣,不事朝政,演出了“烽火戏诸侯,只为伊人笑”的荒唐闹剧。加之戎狄入侵,周王朝处于内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郑桓公为王卿士,忧国忧民,于是与太史伯商议:“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意思是问太史伯:朝政日非,国家将亡,郑国的出路何在?太史伯是掌管各国文史资料的官员,为其分析了成周(今河南洛阳)四方侯国的情况,认为南、北、东、西四方都不是郑国可去的地方,只有济、洛、河、颍之间是个好地方,并指出:那里有十个子(四等诸侯国)二个男(五等诸侯国)之国,虢、郐是两个大国,然而他们都骄傲自大,非常贪厌,你若以周朝有难为理由,借其一块地方,安置家属财产,他就不能不答应。可是,周王朝一旦有事,他必背叛,那时你以周王朝的名义进行讨伐,定能得胜。如若得了虢、郐之地,其他八国就会归顺于你。以你的才华对这块地方进行治理,一定会大有作为。太史伯的建议,为郑国东迁规划了发展蓝图和斗争策略,随后他还提醒郑桓公:“……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这是忠告郑桓公,周幽王已听不进任何忠言了,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了,周王朝不会支撑几年了,要迁就赶快迁吧!再晚就恐怕来不及了。
郑桓公听了太史伯的忠告,当机立断,先把家属、财产寄迁于虢、郐之间(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地带)。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桓公寄孥”,为以后的郑武公东迁开辟郑国四百多年的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而郑桓公则在“犬戎之乱”中,为保护周幽王而战死疆场,以忠臣的形象而名垂千古。郑桓公逝世后葬在陕西骊山脚下。
公元前770年郑桓公逝世于国难,其子姬掘突嗣位,史称郑武公。郑武公雄才大略,他在周幽王逝世后,与秦襄公、卫武公等一起拥立太子宜臼继承王位,并护驾东迁洛阳,建立王城,史称周平王。郑武公乘护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掉虢、郐两国,并相继把鄢、蔽、补、丹、依、蹂、历、华纳入郑国版图,推行“武公之略”,并娶申侯女武姜为妻。周平王十四年(公元前757年)生姬寤生(郑庄公),周平王十七年(公元前754年)生姬段(史称“京城大叔”的公叔段)。
郑武公力保周平王东迁,为维护我国东周时期的一统局面贡献了力量,而后又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四百多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武公东迁后,由于护周平王东迁有功,继承了其父在朝中的司徒之职。周平王也赐成周畿内虎牢之地,帮助郑国发展壮大。郑武公为强国提出了解放商人的口号。“商人”(商奴)是殷商时期为甫王朝服务的中坚人物,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他们多是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被定为世袭奴隶,当时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均无保障。
郑武公东迁后,看到他们是建设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向他们宣传:“你勿我叛,我勿强贾,毋或强夺,尔有利市宝货,我勿与知。”这样,商人们便都拥护郑武公,纷纷投奔郑国,都愿做郑武公的臣民,郑国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郑武公依靠这批力量,开发“荥陂溉渚”的滩涂荒地,进而加固京城,扩建包括虎牢城在内的城池。并且还兴办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大大调动了人们建设郑国、保卫郑国的积极性,历史上的“弦高犒师退秦兵”和“烛之武缒城退秦师”的故事,就是郑国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主动保卫国家的表现。郑武公的进步政策营造了郑国和平、安定、向上的生活环境。《诗经》是当时郑国祥和、安宁生活的生动写照。郑武公还把桓公寄孥的京城(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村)建成宏伟都城,这是郑武公东迁后建设的第一个都城。现在的京城遗址南北长1722米,东西宽1418米,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现存留在地面上的城墙有八段,约一千余米,最高处高十多米。其夯土坚实,土层清晰,凡目击者莫不称赞。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设如此宏大的工程,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此城汉朝时设京县,因超过县城规定的标准而从城中东西建了一道城墙,群众称之为“横城”,所以,现城址呈“曰”字形状。
就在郑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的时候,周平王却收回了虎牢以东一块地方,迫使郑武公不得不到郐国故地(今河南新密)交流砦另建新都。周平王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新都尚未建成,郑武公便积劳成疾而逝世,在位七年。他逝世后葬于三皇山上,此后三皇山就叫广武山(今河南荥阳广武乡桃花峪村)。
郑庄公因在出生时难产,所以母亲姜氏当时很不喜欢他,起名叫寤生。郑武公在位时武姜曾几次建议郑武公立寤生之弟公叔段为太子,郑武公均未从。郑武公逝世后,十五岁的寤生即位,称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于郑武公为之创建的新都(今河南新密东南交流砦古郑城)。母亲武姜首先发难,为公叔段请封,先要求封在制(今河南荥阳上街村),郑庄公以制地有虎牢之险,而且又与周王室正在闹着纠葛而未应允。接着又请封于京,京是故都,需要得力人去镇守,郑庄公答应了。公叔段少年英俊,很有才华,京城臣民都很爱戴他,称他为“京城大叔”。《诗经》中的《叔于田》《大叔于田》,都是歌颂公叔段的篇章。公叔段在京城经营二十二年,后因与母亲勾结谋叛庄公,被郑庄公击败而逃到共地(今河南辉县),这就是史籍《左传》所说的《郑伯克段于鄢》故事。
郑庄公在解决宫廷内部矛盾的同时,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先伐卫,又与齐国结盟伐翼国、伐宋国、侵陈国,比郑武公更为激进,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驾崩,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郑庄公在朝之职。郑庄公因此而不满,为此闹到朝廷,导致周郑关系恶化,以致弄到周王室与郑国交换人质,就是历史上说的“周郑交质”,即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作为人质互相交换。郑庄公又派祭足带人割取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取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周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虢公忌父正式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卿士。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周王室又收回被郑国占领的邬、刘(今河南偃师)、为(今河南孟津)、邗(今河南沁阳)等畿内之地,调换了原属苏忿生的十二个邑,即温(今河南温县)、原、郗、向、樊(均在今河南济源境)、怀、显成(今河南武陟)、攒茅(今河南修武)、盟(今河南孟津)、阱(今河南沁阳)、聩(今河南获嘉)。这些地方,同郑国隔着黄河,实际上是卫、晋两国的势力范围,不仅增加了管理麻烦,还增加了与卫、晋两国的矛盾与磨擦。郑庄公对此耿耿于怀,数年不去朝王。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并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却被郑国的著名射手祝冉一箭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当祝冉要再射一箭时,被郑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周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
郑庄公四十三年(公元前701年)郑庄公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葬于交流砦(今河南新密)。郑庄公治理郑国四十三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此时郑国疆土南建栎邑(今河南禹卅),东建启封(今河南开封),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胁宋迫许,威加北戎,常受王命讨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郑庄公有功于中原地带的开发与发展。
郑庄公逝世后的二十七年间,郑国发生了四位公子争夺君位的内讧。庄公传位长公子忽,公子忽即王位,称郑昭公。不到三个月,公子突与郑相祭仲在宋国的纵容与支持下,即把郑昭公赶到卫国,公子突即位称郑厉公。此时周王室也发生了“王子颓乏乱”,把周惠王赶下了台。郑厉公(姬子突)站在周惠王一边,在栎邑接待了周惠王,并协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颓之乱”。周惠王因郑厉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东地方重新赏给了郑国,周郑关系随之缓和。郑厉公后来不愿做祭仲之傀儡,企图谋害祭仲,结果因泄密,被祭仲赶到了蔡国,郑昭公又被召回当国君。郑昭公以高渠弥为卿,高渠弥以数谏郑昭公不听,便杀掉郑昭公而立子浉,又造成了郑国新的矛盾。当时郑厉公在宋、齐、蔡、陈等列国和周王室的支持下,偏居郑地栎邑(今河南禹州)。子浉仅当了九个月国君,便被齐侯杀掉,高渠弥亦被车裂而死。郑国实权又归祭仲。因祭仲与郑厉公不和,只好从陈国迎回公子婴为君,郑厉公与子婴同时存在。由于子婴在位十四年却始终没有年号,故史册均把子婴列在郑厉公世序之下。子婴十四年(公元前680年)郑厉公自栎北上,得到当时郑相傅瑕支持,傅瑕杀子婴及其二子,接纳郑厉公。此次郑厉公复国,深知权臣祸国,便杀了傅瑕,自己独立执政,至此郑国四公子夺权之争平息下来。从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即位到公元前673年郑厉公逝世止,七十年间郑国东迁后的第二都城在郐国故地(今河南新密交流砦古郑城)。几次较大的事件,如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年)宋、陈、蔡、卫联军伐郑,围其东门五日;公元前712年郑伐许,公孙阙与颍考叔争车等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诗经》中的《将仲子》、《有女同车》、《溱洧》等篇,都是这一时期的民歌。
郑文公迁都政局稳定早在郑庄公在位时期,他就看中了昔日黄帝建都有熊的地方,并着手在这里建造一个规模更加宏伟、开阔的都城。到郑文公捷时期(郑文公二年,公元前671年)正式迁都于此,就是现在的“郑韩故城”。
郑文公执政四十五年,其时宋、鲁日衰,齐、晋、秦、楚新兴,郑国处于王畿之地,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地区。因为郑文公能正确处理同各国的关系,或拒盟,或会盟,都从本国的安全与稳定出发,换来了郑国的和平发展。加之迁都新郑和整顿内部的重大举措,都对郑国的巩固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文公执政四十五年间,先后经历了与郑国有关系的会盟、拒盟、伐郑、救郑等二十五次重大事件,郑国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确实不易。
郑文公时期除迁都之外,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文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了“子带之乱”。周襄王被逐,避难于郑,郑文公迎周王居于京城,这是郑国的又一次勤王行动。从此京城改为“京襄城”,现在的京襄城村尚有襄王走过的地方“御路岗”,襄王居住的地方“老王嚼”等遗址、遗迹;另一件事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个做蜡烛生意发了大财的“商人”,有人把他举荐给文公,文公没有重用。他在秦国做蜡烛生意,对秦国贡献很大,所以,和秦穆公关系很好。在晋秦结盟围攻郑国都城时,郑文公接受别人建议,请他去退秦师,烛之武原为商人,出于报君王释“商奴”之恩,用绳子缒于城外,见了围郑的秦穆公,陈述灭郑不如存郑的道理,秦穆公接受了烛之武的规劝,退兵返秦,解救了郑国。总之,郑文公执政四十五年间,尊周王、睦邻邦、宽下民,嬴得了郑国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发展,对郑国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基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国后经郑穆公(在位二十二年)、郑灵公(在位一年)、郑襄公(在位十八年)、郑悼公(在位二年)、郑成公(在位十四年)、郑嫠公(在位五年)、郑简公(在位三十六年)、郑定公(在位十六年)、郑献公(在位十三年)、郑声公(在位三十八年)、郑共公(在位三十年)、郑哀公(在位八年)、郑幽公(在位一年)、郑儒公(在位二十七年)、郑康公(在位二十一年)等十五位君王的治理,虽历经艰难曲折,但毕竟又延续了二百四十多年。此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东周天子,实际上已是形同虚设。但任何一国要想称霸,都需要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经常发生。凭郑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和所据的地理位置,郑国便成了诸侯称霸必须争夺的重要地区。历郑国十四代二十三君的四百三十一年中,大小战争约一百四十次之多,而郑穆公之后的二百四十二年间就有九十多次,其中被伐四十二次,出兵伐别国三十一次,并灭掉了许国。在紧急关头被其他诸侯国所救十一次,出兵救别国有二次。
郑穆公在位二十二年。母亲生他时,梦见天使赠予兰花,因而得名曰“兰”。他的父亲郑文公接受郑厉公时期宫室内讧的教训,内忌思想严重,为防止重蹈公子内讧的覆辙,把群公子逐出国门。公子兰奔往晋国,后成了晋国将领。在随晋国伐郑时,因避开伐郑围城,受人称道。后来郑文公在周王、列国与国人舆论压力下,把公子兰接回了郑国。郑文公辞世后,公子兰继承君位,称郑穆公。公子兰刚即君位,就遇到秦穆公伐郑的大事,郑国贩牛的商人弦高,在贩牛的路途上,遇上侵略郑国的秦兵,把自己的十二头牛送给秦军,假说是郑君派他送牛来慰问秦军的,以麻痹秦军的斗志,他便趁机向郑君急报秦军入侵的消息。郑君一面准备迎敌,一面派人游说。秦军得知郑国有了准备,才顺便灭滑国而还。回师途中,被晋国借机打败,毁掉战车三百乘。
郑穆公即位之后,正是晋、楚争霸中原的历史阶段。为了本国的安全,也为了周王朝的利益,郑穆公不得不利用外交手段,时而服晋,时而屈楚,而晋、楚都决不让郑国被任何一国灭掉,这就换来了诸侯国多次救郑的局面。现在泰国郑氏后裔的宗亲总会以兰花做会徽,其来由即因穆公名兰。
郑子产为郑成公之少子,又名公孙侨,幼年仰慕周公为人风度,养成仁爱、忠诚、谦逊、敦厚的性格。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郑卿士后,从调整同各国的关系着手,以摆脱亲晋则楚伐、亲楚则晋伐的被动局面。他首先改善同东邻宋国的关系,又劝说郑简公亲自到晋国请和,然后又派人出席晋、楚、齐等国在宋国的会盟,与周围诸侯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郑简公二十一年又派人赴晋报知与楚国修和的情况,得到晋国的谅解。而后又亲自陪简公赴楚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同时向楚国申明与晋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立场,争取楚王的谅解。子产的睦邻政策,为郑国争得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郑子产为相的数十年中,郑国基本无战事。郑子产逝世后不久,郑国就又被卷入了战争旋涡。
郑儒公是郑幽公的第二子,在位二十七年。此时韩、赵、魏三家强分晋国,册立诸侯,齐、楚、燕、秦各自为政。战国七雄形势已初具雏形。郑国几个要邑被晋国夺去,地盘缩小了一半,曾为郑国兴盛做过一定贡献的商民纷纷外流。而韩武子对郑国的侵犯愈演愈烈,夺走了雍丘(今河南杞县)。国都(新郑)受到威胁,至郑儒公十五年(公元前408年)被迫把国都又迁到京城,同时动用民力、财力加固长城(从今河南荥阳崔庙乡的王宗店至新密市的茶阉,共长四千三百二十米)以巩固西部边界后,采取避强击弱、远交近攻战略,出兵联齐伐卫,夺取了卫国主要城市毋丘(今山东曹县),获得很多战利品。此后又誓师出击,夺取韩国负黍(今河南登封),八年以后(公元前400年)郑国又倾其全力,攻袭韩国首邑阳翟(今河南禹州),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在此关键时刻,楚国又伐郑,郑国失败。郑儒公为媚楚而杀相国驷子阳,引起国人反对,内部哗变,君臣离心,驷子阳党徒弑郑儒公,立郑幽公之弟乙为君,是为郑君乙,即郑康公。
郑康公是郑国最后一位国君,在位二十一年。郑康公即位之初,驷子阳党徒掌握政权,刚从韩国夺回的负黍又叛郑归韩,这对郑国是一沉重打击。郑康公二年魏国又从北边侵郑,夺去酸枣山(今河南延津),建立酸枣山城。郑康公十一年韩国乘机倾师伐郑,一举攻取阳城。郑国在此修筑之长城被攻破,郑国国土只剩下今荥阳和新密、郑州新郑一带。郑国在此狭小地区苦斗了二十年,郑康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对郑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杀掉国君,兼并领土,建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历时四百三十一年十四世二十三君的郑国遂亡。
郑国被韩国兼并之后,郑幽公之子公子鲁率郑国部分宗室人员、军队、民众仓皇出走,在陈、宋之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拥公子鲁为首领,袭“南里君”,此后就以国为姓,表达对祖宗的纪念,自此郑氏开始出现。这标志着郑氏时代的开始,但并不是说只有随鲁公外逃的郑国公族才姓郑。
由于种种原因滞留故里的郑国宗室人员,虽成了韩国臣民,他们也都以国为姓,积极参加开凿荥泽(今河南郑州)、圃田泽(今河南中牟圃田乡)的大渠。在这些水利工程中,锻炼出一位有名的水利专家郑国。郑国后来被韩王派往秦国游说修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征。秦国没有看破其目的,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征调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修渠,郑国以此为韩国延长了数年之命,也为秦国立下万世之功。渠成之后,关中一片沃野,无凶年,秦国因之成为富庶之邦,随之兼并诸侯,统一全国。秦国为了感激郑国修渠功劳,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还有一支是郑国东迁后,留在原址(今陕西华县)的一些郑国宗室人员,在戎狄入侵时,逃到今汉中地区建“南郑”,后来成为秦国的南郑县,其宗室子孙,亦以郑为姓,散居四川、陕西各地,秦军将领郑安平就是这一支的代表人物。另外,在今山东费县城东,有一支最早的郑氏,这是郑国建立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邴”(今山东费县)的地方,作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员驻守,郑国灭亡后,也以国为姓,成了山东早期的郑氏。
2、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如明朝著名的航海外交家三宝太监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入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7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即皇帝位后,按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以郑为姓,世代相传至今。
今郑氏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3、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各民族中的郑氏来源情况比较复杂,但与汉族郑氏的关系较为明显,即血缘源流基本不同。其中如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氏人,其得姓原因是由于明朝皇帝朱棣的赐姓,亦即著名明朝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的后代。从血统上看,他们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其血管中流淌的血与汉族完全无关,只是因为生活在汉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汉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郑。至于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郑氏,情况也与回族中郑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郑以外,又有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一、姓氏字源:
甲骨文中的“周”字,最初是没有“口”字的,只表示界划分明的农田,后经过长期的衍化,才形成今天的字形。
对早期的“周”字,典籍《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周,密也。从用、口。”清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中对“密”字解释为:“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申训为周致也。”如此,“周”即周密、完备的意思。
最早的“周”字出现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辞中,关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释,张日舁考证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纵横,像田中所植,田言种植之地,圄则指四周四至,两者所指不同,而取谊则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说,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农田,田里种满了庄稼。这种田间阡陌纵横的农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种植各种农作物。早期周人活动中心在周原地区,都是属于平原地方。
由于纵横交错的农田里种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训诂为“密、周密”的意思。由于在书写“周”时加上“口”,后来人对“周”的解释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国家政令之所出。体现在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经是作为一个方国出现在卜辞与青铜器上,而不仅仅再是一片农田。这与周朝先人的农业生产与迁徙活动有关。
二、姓氏渊源:
1、源于嬴姓,出自远古黄帝大将周昌,和商朝太史周任之后,属于以祖先名字为氏。
据史籍《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朝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候的汝南(今河南南阳)、庐江(今安徽合肥)、浔阳(今江西浔阳)、临川(今江西临川)、陈留(今河南商丘)、沛国(今江苏沛县)、泰山(今山东泰安)、河南(今河南洛阳)等地。
2、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后稷,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1.周族始祖后稷:
⑴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嫄:
姜嫄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即第一个妻子,又号有邰氏。邰是古地名(今陕西武功),有邰氏是以地为号,表明她是有邰氏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嫄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嫄是炎帝的后代。姜嫄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诗经》所歌咏的:“履帝武敏。”赋予这位周族始祖以神话色彩。姜嫄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一个巨大的足迹,好奇而踩其大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姜嫄生下后稷,以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抛弃婴儿。第一次将婴儿弃置于狭巷,牛羊经过那里,不但不践踏他,反而庇抚喂奶。第二次将婴儿弃置在平地树林,恰遇著有人砍伐树木,婴儿又被救回。第三次将婴儿弃置在寒水冰上,有鸟张开翅膀覆盖温暖他。鸟儿飞开后,婴儿呱呱哭起来了。史籍《诗经》与《史记》均生动描写了后稷出生后的这段神奇经历,说明他当婴儿时受到大自然和人们的保护。这个婴儿遭几次抛弃而不死,姜嫄便以为他是神,遂收回家中抚养,因最初想抛弃他,因此取名为“弃”,就是后来的周族始祖后稷。
姜嫄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对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对这位始祖之母的歌颂和缅怀,超过了对始祖之父帝喾的歌颂与缅怀。据南宋朱熹在《诗经》中的注释,在姜嫄出嫁帝喾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继无人。因此,后来帝尧因后稷有功于民,将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对姜嫄的祭祀。后来后稷的裔孙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嫄。
⑵周族始祖后稷的父亲帝喾:
黄帝是上古帝号,他以土德王,土地为黄色,故称黄帝。黄帝又号称有熊氏、轩辕氏。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名弃)。
有熊,是当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名,也就是原始社会黄帝部落的名称。轩辕,是黄帝居住的地名。黄帝姓姬,典籍《说文解字》中描述:“黄帝居姬水,以为姓。”黄帝一生下来就神异,两个多月就会讲话,幼小时才智敏捷、品行敦厚,二十岁成人时非常聪明。黄帝在父亲少典氏逝世后建立了有熊氏的诸侯国,成为原始社会一个大部落的首领。而他的兄长炎帝,则为天子,担任全国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在担任部落首领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静无为,因此,后世人们将黄帝与老子并尊为道家之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战国至西汉初年人们就具有的共识。
黄帝有四个妃子,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二个儿子继承父姓即姓姬,另外十三个儿子被黄帝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嚣,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后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龙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迁居南方,为南蛮之祖。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嫄,生子后稷,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氏,名简狄,生子契,后为商朝的始祖。三妃阵丰氏,名庆都,生子放勋,即帝尧。四妃娵訾,名常仪,生帝挚。在此四个妃子中,常仪的班次排在最后,但其子帝挚在兄弟中年龄最长。帝喾逝世后,帝挚继承帝位,在位九年,由于在政治上能力微弱,后让位于帝尧。
⑶西周初年奉后稷为周族始祖:
后稷在儿童时期便善于种植农作物。他在儿童时代玩游戏时,就种植麻、豆。幼少时就能自求口粮,他栽种的大豆、禾稻、麻、麦、瓜,都长得茁壮茂盛。后稷成人后,更爱好农耕,力求使人类摆脱单纯靠狩猎为生的局面。帝尧知道后,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史籍《史记》中记载,黄帝主管农业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一方面让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为一国诸侯。这样,邰(今陕西武功)便成为周族最初的发源地。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逝世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农业之功,被周氏人奉为始祖。
在今陕西武功县东门外,有一个砖砌的长方形平台,相传是后稷教人种庄稼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农业神,后人建了此台,称为教稼台。至今每逢农历11月,乡民都要到这里举行集会,以示纪念。后稷逝世后,其子不窋继承父业,继续作夏朝的农官,但由于当时的夏朝君主耽于享乐,不重视农业,废除了农官,失去官职的不密便率领民众迁徙至泾水中游一带,与西北游牧民族戎狄杂处,继续过着农耕生活。不窑逝世后,其子鞠即位;鞠逝世后,其子公刘即位。
公刘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末商初,后来他率领部落民众迁徙到了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仍然继承父祖辈的农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并南下渡过渭水,取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辖下民众过着较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这使得远近的百姓都前来投靠归附,势力一天天壮大,公刘使后稷的子孙出现繁荣中兴的局面。在今陕西省彬县城以东约四十公里的土陵村东部、泾河北岸的山谷间,有一座墓,相传就是当年的公刘墓。
⑷后稷裔孙古公亶父(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为了恢复祖先后稷、公刘的农业生产制度,长久做好事,推行仁义,豳国人民都爱戴他。西北边地的戎狄屡次进攻豳国,想掠夺财物,古公亶父便给了他们许多财物。但是戎狄再次进攻,还想掠夺土地与人民。为此,豳国人民要求进行自卫反击的战争,古公亶父却不同意,说:“人民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人民的利益。现在戎狄再次武装进攻,是想得到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还是归他们领导,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杀死别人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带了少量的私人亲属与部属,离开豳国,越过梁山,渡过漆水河与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今陕西关中西部岐山东北部及扶风北部一带的周原)。古公亶父这次迁徙,受到本国和旁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跟从他,而且“旁国”民众也有很多人归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诸侯国,第一年有三千户,第三年就增至一万五千余户了。
古公亶父的妻子为太姜。太姜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品德纯正,性格温顺,从无过错。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丈夫事业上的贤内助。古公亶父办的大事,包括由豳地迁徙至岐下,都与她商量。由于太姜品德贤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史籍《史记》中称她为“贤妇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字,一指京城,一指国。“邑于周”,一是指太王(古公亶父)以周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为国,这个诸侯国,后人称为周国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时,国人居于窑洞之内,尚没有建造房屋。他率众到达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墙和房屋,分别作为京邑(国都)与村落。史籍《帝王世纪》中说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诸侯国。
后稷建立的诸侯国叫邰,公刘建立的诸侯国叫豳,从古公亶父起,始改诸侯国的国号为周。后稷的子孙,从公刘到太王到周文王,都属于黄帝的姬姓。姬姓是黄帝裔孙这个大宗族系统的称号,而周文王则以国名为氏,周氏是姬姓这个大宗族系统的分支称号。
周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汉以后的周氏,周文王及其当周朝天子的子孙后代还是姓姬,不是姓周。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有儿子三人: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太伯是周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长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太伯认为三弟季历是个聪颖贤良之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亶父欲传位给季历以及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季历。后来他与二弟虞仲自动离开周国,迁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后来成为周朝吴国的始祖。
季历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之父)在位时期。古公亶父逝世后,季历继承了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明察是非,分清善恶,教诲不倦,赏罚分明。他君临一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史籍《史记》中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王季遵循古公亶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周围诸侯归顺于他。
⑸周文王以国名为氏:
周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太任忠诚专一,端庄严肃,在怀孕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史籍《史记》中称她为“贤妇人”。王季逝世后,姬昌继位,袭父爵为西伯,周文王是他逝世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祖父古公、父亲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老人,慈爱幼小,特别重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还有鬻子,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向殷纣王进谏了七十五次,纣王都不听,于是便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并让他担任公卿。姬昌招纳的贤臣中最著名的是吕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受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引起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于是纣王借故将姬昌囚禁于羑里。羑里,一作牖里(今河南汤阴)。姬昌的手下闳夭、散宜生等人纷纷想方设法进行营救,他们设法找来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有花纹骏马、有熊的三十六匹会驾车的马等,然后通过殷朝宠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贪财好色,得到了礼物,便赦免了姬昌。
姬昌在囚禁羡里期间,撰写了著名的《易经》。西伯姬昌出狱后,继续大施仁政。为了迷惑殷纣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献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时请求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处的殷纣王果然不再怀疑,答应了他的请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义惠民之举有口皆碑,周边各诸国遇上纠纷,都来找他解决。邻国虞、芮的百姓,有官司不能决断,就到周国去评理,刚一走入周国地界,见到的是农夫互相谦让田边地界,民间风俗尊重长者,见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惭愧而归。诸侯各国听说,都认为西伯是受命之君。
姬昌从羡里获释后,纣王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赐给他弓矢斧钺,令他为殷朝进行征伐。姬昌回到周国后,利用纣王允许他征伐他国的机会,连续对一些国家进行征伐。姬昌首先向西征伐犬戎与密须。通过这次战争,周国的西境扩大到了甘肃。伐密须的第二年,姬昌转向东征伐,这就是“戡黎”。当时的黎国位于现今山西省东南部黎城县一带。姬昌战胜黎国后,对殷朝震动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开始讨伐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邗台镇一带的邘国。通过戡黎伐邗,周国的东境扩大到了今山西、河南一带。伐邗的第二年,姬昌开始伐崇国。崇国位于渭水南岸即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面的户县境内,其君主崇侯虎曾在纣王面前谗毁姬昌,使纣王囚姬昌于羡里。通过伐崇,周国的南境扩大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周文王从岐邑迁都丰邑。丰邑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约十五公里的沣水西岸。沣水,一作丰水,因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中的沣峪而故名,它从南向北流,流经今户(鄂)县、长安县境,北至今咸阳市人渭水。在殷朝末年,沣水西岸是崇国的所在地。周文王伐崇后,为了便于周国向东方发展,便由岐邑迁都至沣水西岸。
⑹周武王建立周朝:
周文王娶太姒为妃,生有十个儿子,据史籍《帝王世纪》记载,他们是:伯邑考、周武王发、管叔鲜、蔡叔度、郧叔武、霍叔处、周公旦、曹叔振铎、康叔封、聃叔季载。长子伯邑考曾被纣王作为人质,长期关押在殷都,后被纣王所杀害。其后,周文王立次子发为嗣。周文王逝世后,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
周武王继位后,以姜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周召公、周毕公为左右王。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周原地区),人称周公。周召公与周同姓姬,采邑在召,故称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为燕国的开国始祖。周毕公也是姬姓,是周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因封地在毕而得称。
周武王在众名臣武将的辅助下,最终开始了对殷商王朝的攻击。这时的殷纣王不仅不听劝谏,反而逼走了忠臣微子,关押了箕子,掏了比干的心,使得太师疵、少师疆都惧祸而逃奔周国。周武王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后,率领本部族国民,并联合其他势力,汇合八百诸侯于孟津,然后挥师讨纣。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军及其所率领的众诸侯国大败殷纣王军队,纣王被逼自杀,至此商朝亡灭。
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建立了周朝,仍以丰邑镐京为国都,并推行封建分封制。周武王分封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后代都为诸侯,分别分封在祝、蓟、陈、杞等诸侯国。周武王还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邶(殷都北部)。姜太公吕尚在辅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头功,因此得到“首封”,他被封于齐国(今山东北部地区,建都营丘,后称临淄)。周武王还分封了所有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鲜封于管(今河南郑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五弟叔武封于郕(今山东宁阳)等。周武王即位第四年灭殷,灭殷后第七年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周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生太子诵。周武王有五男二女,周武王逝世后,太子姬诵继位,时年方十三岁,是为周成王。当时由于因周成王年少,便由叔父周公旦摄政(摄行天子事)。后来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为周武王之弟)不满意周公旦摄政,便勾结殷纣王的儿子武庚(一名禄父)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师东征,经三年平定了叛乱,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则降为庶人。
周公旦在东征的过程中连带着灭了东方十七国,以后又增封了一些诸侯国,并以殷朝的贤臣、纣王的庶兄微子代替武庚封国于宋(今河南商丘),至此,姬姓之国增至五十三个。到东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经过合并,尚存一百二十四个。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诸侯国外,还分封采邑。采邑,又称采地,是周天子给有功卿大夫在畿内分封的一块土地。畿指京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税,故又称食邑。采邑与诸侯国的封国不同:卿大夫的采邑在畿内,即京都千里之内;诸侯的封国在畿外,封藩建卫,保有武装,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属所封的卿大夫所有,仍属周天子,卿大夫只是收取其地的租税作为俸禄;封国的土地人民则归诸侯所有,不过各封国诸侯要定期向周朝廷纳贡,并提供军赋、力役的义务,保证中央王朝的财政收入。
周朝分封给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与周氏保有直接关系,西周分封采邑的制度,一直保持到东周:西周公旦封于鲁(今山东西南部),但他本人没有就封,由其长子伯禽就封于鲁,他本人则留在镐京,辅佐周武王与周成王,因他的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因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孙后来均姓周。周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镐京辅佐周武王与周成王,周召公的采邑在召。东周平王庶子的采邑,周平王东迁到洛阳,殷朝末年归顺周国的汝坟国,当时已不存在,成为东周王畿的一部分,因此,周平王让少子烈食采于汝坟。东周时期的汝坟,并不是一个诸侯的封国,而是少子烈的采邑。东周时期出现许多姓,有些是以国名为姓,因为汝坟不是一个诸侯国,所以周平王少子烈的子孙在以国为姓时,便不以“汝”或“坟”为姓,而以周为姓。
2.周氏主源的另一说法:
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周桓公)曾率大军协助周桓王讨伐不听王命的郑国,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桓公被卷入其中,不久被杀,但其子孙仍旧承袭爵位,在朝中作官。后来周桓公的子孙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周平王迁洛邑之后,经过数代的传袭,国力越来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路称霸诸侯轮番挟持天子,以壮声势,连当时地处荆蛮地带的楚王也敢不贡苞茅,问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时期,周王室国力极其衰微,已完全不被各诸侯国放在眼里。这时,兴起于周朝西部边陲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富强起来,开始对东方诸国虎视眈眈。为了震慑诸侯,秦国于公元前256年将周朝灭掉,周赧王被贬为平民,并随周室成员一起被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这些周王室人员被当地人称作周家,其子孙遂以此为姓,称作“周氏”。汉唐时期的长安周氏便是源于周赧王这一支。
3、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兄长原姓普,后改姓周。据史籍《魏书》记载:“献帝以长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北魏时南北朝时期代北(今山西东北部河西走廊)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均改为汉字单姓周氏。
拓跋氏改姓周氏的,除了魏献帝的次兄外,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就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中,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公元507~590年),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南朝后陈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叫项猛奴,当年曾被周荟抚养而改姓周,名文育。
唐朝末期有人叫成讷,后梁时被赐姓周氏。
元朝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还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氏。
西南少数民族中有暨佐时氏,后改为周氏。
4、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江苏吴县人吴健七岁时因家贫卖身给同县周家,改姓周氏。
除了鲜卑族改姓外,有许多周氏人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五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发枝或拖秧,他喜爱莲花似君子的品质。
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朝亡国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便一直姓周,世代相传。
5、源于改姓,属于以谥号为氏。
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氏:由于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同,当时长安中所有姬姓人为避唐玄宗的名讳,均改为周氏。
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逝世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其后代子孙便以周为氏。
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苏益进入福建,定居在同安,后来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被没入官家,族人还累受元朝官军的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因此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逐渐繁衍,并迁入今台湾省新竹县。
清朝初年明长沙藩王朱氏子孙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逝世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灭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一带,后逝世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便被大清朝廷封为长沙郡王,后改姓周氏,世代相传至今。清朝灭亡后,有一部份人恢复朱氏,而还有相当多的人仍沿续周氏。
三、各支始祖
周荣亭:字仁端,元至正二年壬午十月禄十亥时生,明洪武三十年丁丑三月二十九岁时没,年五十六,葬江西吉安府万安县菖蒲塘山向俟考. 元配:田氏,元至正八年岁子七月十五卯时生,明建文二年庚辰十月二十未时没,葬夫妇合冢。子二:长子衡,次子衢。为湖南湘潭周氏始祖。
周政毅:字致远,号贤一,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四月十九亥时生,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八月十八寅时没。葬杨家堤贤一山卯西向有碑表。元配:夏氏,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七月十五西时生,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二月十二未时没,葬白园山卯西向。生子二:长子:承方,次子:承耀。
周太沧、周梦晟: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族著圳上元未迁居湘潭六都竹园村之沙塘,字号行爵,生没时日暨祖妣姓氏老谱均未详载,葬本都四甲沙塘右下对岸垅中泉汑边穴成白鹤投湖形丁山癸向墓碑图志。为五族之祖,生子六:梦晟;梦昌;梦鼎;梦旼;梦昊;梦星。一派祖:周梦晟(太沧长子)字旭继,号临湘,行元一,元大德六年壬寅七月初七日辰时生,明洪武十五年壬戌正月初六日巳时没,寿八十一,葬六都四甲沙塘水口下珑中迎汑左侧乾山巽向墓碑图志。子一:抚 ;子二应定;应铭旧未入谱。为沙塘周氏始祖。
周太沧、周大郎、周应翔: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族著圳上,元未迁居湘潭六都竹园村之沙增字呈行爵,生没时日暨祖妣姓氏老谱均未详载葬本都四甲沙塘右下对岸珑中泉汑边穴成白鹤投湖形丁山癸向墓碑图志。始迁鼻祖周大郎,字荣禄,明洪武初自江右南昌府丰城县铁岗宫徙居长沙府三峡巷,永乐初复从临都落叶塘动园。生没未详,葬大湖头。元配:氏游,生没未详,葬匀粥坪。子一:应翔。应翔历傅为人魁梧出众尝与人谈在朝夕不倦遇有胜已屠无不虚心下之以礼自守以礼接人惜平生没详,葬太湖头。元配:氏张,生殁葬俱失考。子一:添秀。为湖南湘潭周氏始祖。
周 汾:配吴氏,生五子:举仁;举义;举礼;举智;举信。
周德圣:轩公长子,号慕堂,吸天顺庆五年辛巳八月十三日未时生,公于宏治中与弟德贤公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龙头山迁居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城外落业贺家湖,贤公落业南城内皇仓街,二公来浏开宗立派版冈十四都二甲历今四百余年码头街巷之名犹传周家之称,寿六十七岁,嘉靖六年丁亥十月初三日申时没,葬学堂老屋门首坐东向西外碑丙志。为金江周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文姓起源
文姓来源有两支。一支源出于姬姓。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起周朝后。追谥他的父亲姬昌为周文王。周文王有庶子以文王的谥号为姓氏,称为文氏;另外,战国时齐国有个孟尝君,是齐威王的孙子,他门下有食客三千,势力很大。孟尝君名叫田文,他的子孙有以他的名为姓氏的,称为文氏。文天祥,南宋大臣。杭元名将,文学家,吉州庐陵人。元军南下时,他以右丞相的身份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来在镇江脱险。流亡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收复了多处失地,不久被元军所俘,不屈而死。他在被俘后所作的《过零丁洋》诗及《正气歌》.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一直为后世所传诵。文徵明,明朝书 画家“长洲人,擅画山水、花卉、兰竹及人物,多描绘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悠闲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书法上工于草书,精于小楷,也能隶书。当时跟从他学书画的人很多,形成“吴门派”;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他的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都是有名的书画家

是这样的:文--西伯追谥周文王,庶孙以号文氏昌
来源有五:
1、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商纣王封为西伯。因西伯声望太高,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后释放。西伯归周后, 以贤臣姜尚为辅佐,先后吞并了虞、芮、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河南嵩县北)等国,并建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以西)作为国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力超过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灭商大业,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追谥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称文氏。是为陕西文氏。
2、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据《姓氏考略》等所载,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又迁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前209年,为秦所灭),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是为河南文氏。
3、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根据有关资料所载,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四次迁都,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
4、出自(女为)姓,为(女为)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为氏的,是为山西文氏。
5、出自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彦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文姓分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文氏族人播迁于江淮一带。春秋末年,楚国人文种,在越国任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文翁,景帝末年任蜀都守,对当地文化发展有贡献,其后代有一支在四川发展繁衍。西汉至三国时期,居住在河南的文氏,主要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固始县东南有文古城遗址,出土有汉代文物,传为文姓族人世居之地。唐代以后,文氏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并称盛于山西和江南。
据考证,文姓在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居于第100位。近新加坡等国有文姓华侨。
郡望堂号
堂号:
信国堂、正气堂:宋代文天祥为左丞相,封信国侯,进屯潮阳,元将张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气歌就义》。
郡望:
燕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郡,秦、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区,东汉移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
文姓家谱
1929年文暖玉修有《文氏宗谱》。
历史名人
文祥:清代洋务派首领之一,盛京(近辽宁沈阳市)正红旗人。他曾历任清朝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1861年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参加“祺祥政变”。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他奉行奕忻的主张,竭力推行洋务“新政”。
文廷式:政治名人,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赞成光绪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被参革职。戊戌变法发生后,东渡日本。他能诗词,也有慨叹时事之作,著有《云起轩诗抄》、《闻尘偶记》等。
文康:小说家,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后改任驻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于家中。晚年作有《儿女英雄传》。
文徵明: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诗文书画皆工,由精于画。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名重于时,子弟甚多,人称“吴门派”
文彭:篆刻家、书画家,文徵明长子,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
文嘉:画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书,善画山水,笔墨秀润,兼能花卉。
文彦博:北宋宰相,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他前后任事约50年之久,名闻四夷,后被封为潞国公。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
文天样,字履善,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文学家。他生当南宋末年,始终不渝地坚持抗元斗争,抗元失败后在五坡岑(今广东海丰县北)被俘,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被害。他所作的《指南录》可谓为诗史,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颂。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诞生时,正是蒙古大军进攻南宋的时候,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外族入侵、人民受难的凄惨景象。由此,在他年轻的心灵中滋生了爱国抗元的决心;与此同时,文天祥并没有放弃学业,积极参与科举考试,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参加殿试,成了一名年轻状元。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任承事郎起,以后到德佑元年(1275)正月的十五年时间里,他做官时间只有五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隐遁和恬淡中渡过的。
文天祥抗敌决心非常之大,但终敌不过来势凶猛的元军。德祜二年(1276)正月,宋端宗在临安出降,文天祥被俘,敌人耍尽威胁利诱之手段,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岿然不动,元军将他挟持去北方,以迫使他就范。文天祥设法在中途逃跑,回东南沿海组织力量抗敌,在陆上、海上,苦斗了多年,在稍有力量时,还一度组织北征,使元军大伤其脑筋。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文天祥在五坡岑兵败再次被俘。元军将文天祥解押至燕京(今北京),继续用威胁利诱的惯技,许以大官厚俸,以期藉此瓦解人民的抗元斗争。文天祥始终无动于衷,元人眼看阴谋无法实现,终于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对文天祥下了毒手。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结束了光辉的一生。
文天祥一生充满了正气,不贪图高官厚禄,一生抗敌,这是他爱国热情的最本质表现。在封建社会中,一个知识分子如此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文天祥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文学家,他一生留有大量的爱国诗篇,如《指南录》可谓为诗史;更有脍灸人口的《正气歌》,以及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肝胆照人的诗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至今读来仍凛凛有生气。
文种:春秋时楚国人在越国任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后勾践听信谗言,赐剑命他自杀。

文--西伯追谥周文王,庶孙以号文氏昌

来源有五:

1、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商纣王封为西伯。因西伯声望太高,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后释放。西伯归周后, 以贤臣姜尚为辅佐,先后吞并了虞、芮、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河南嵩县北)等国,并建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以西)作为国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力超过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灭商大业,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追谥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称文氏。是为陕西文氏。

2、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据《姓氏考略》等所载,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又迁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前209年,为秦所灭),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是为河南文氏。

3、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根据有关资料所载,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四次迁都,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

4、出自(女为)姓,为(女为)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为氏的,是为山西文氏。

5、出自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彦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http://baike.baidu.com/view/33928.htm

额外日 如果色调风格

http://baike.baidu.com/view/33928.htm

去查百家姓


...但网上只有上篇。望各位能帮我找到全文,谢谢了!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

有人能帮我找到这些吗?是八年级下的语文书上的古诗,是人教版的,帮帮忙...
有人能帮我找到这些吗?是八年级下的语文书上的古诗,是人教版的,帮帮忙!这是寒假作业诶! 1.《与朱元思书》2.《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

谁能帮我找到art as significant form这篇文章的原文
谁能帮我找到art as significant form这篇文章的原文 25 克莱夫·贝尔写的《艺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谁能找到这篇原文,不胜感激我要的是英文!English!555~~~... 克莱夫·贝尔写的《艺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谁能找到这篇原文,不胜感激我要的是英文!English!555~~~ 展开  我来答 ...

帮我找到屈原九歌(其一)的原文和注释(主要)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2015-04-08 谁能帮我把屈原的九歌少司命这首词,翻译一下 13 2011-06-12 屈原<九歌>原文 12 ...

谁能帮我找一下这段话的原文
听说那面壁的高僧已望了千年,只为了能参悟这飞舞着灵魂的笑。殿前的那一炷香,也焚烧着,陪伴了这位高僧千年静穆的时光。而我必定是聋哑痴颠的僧人。在佛前求了又求。佛微笑无语,仍用手指,点了一点,于是,流星满天,六月飞雪。生生世世,都是相似的故事。当你来了,我却走了。当我从花树下...

...好像叫做孤独的地图思年成灾。可以帮我找到原文吗
急找!以前看过的一个短篇小说,好像叫做孤独的地图思年成灾。可以帮我找到原文吗 是那种分期出版的小说书,好像是80后,但也不是很清楚了... 是那种分期出版的小说书,好像是80后,但也不是很清楚了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

谁能帮我找一篇叫做《静待花开》的作文啊,文体不限,找到请发到我的邮 ...
我相信生命里有希望就会有等待,我静待时光逝去,光影下,我仿佛看到了前生的约定。总在这样的时侯,我对缘似乎到了一种迷信的程度,如果说了悟是对缘的迷乱,那么,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正是为了更美好生活画上一个圆。而在这个世间上有多少美丽的期盼呀。我是多么渴望着这生命之花能在我的今生艳丽...

谁能帮我找到《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原文?
然而这名目还有些缺点。梁先生究竟是有智识的教授,所以和平常的不同。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是令人立刻...

谁能帮我找到2篇高中周记?和2篇作文(以人教版语文必修1,2后的表达...
谁能帮我找到2篇高中周记?和2篇作文(以人教版语文必修1,2后的表达交流为主题)都800字左右,谢谢 可以上网查(但是不要太优美的文章,不像高中学生写的,而且我作文写的也不好,谢谢)... 可以上网查(但是不要太优美的文章,不像高中学生写的,而且我作文写的也不好,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

哪位大侠帮帮我!谁能帮我找到《古诗文70篇》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或者是里 ...
我的 哪位大侠帮帮我!谁能帮我找到《古诗文70篇》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或者是里面的古诗的名字也可以! 唉...打错了是《古诗文诵读70篇》吗,貌似是初中的把?一定要70首啊~~~... 唉...打错了 是 《古诗文诵读70篇》 吗,貌似是初中的把? 一定要70首啊~~~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有哪...

平原县13972049341: 文 这个姓是怎样来的 -
褚莲安治: 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详见百度百科“文”.

平原县13972049341: 文这个姓氏 -
褚莲安治: 文姓来源有两支.一支源出于姬姓.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起周朝后.追谥他的父亲姬昌为周文王.周文王有庶子以文王的谥号为姓氏,称为文氏;另外,战国时齐国有个孟尝君,是齐威王的孙子,他门下有食客三千,势力很大.孟尝君名叫田...

平原县13972049341: 百家姓对联:文姓来源及文姓对联,文姓宗祠联 -
褚莲安治: 文氏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 部分文姓就已出现. 源流一 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 源流二 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 源流三 出自姚姓和妫姓.为舜帝后裔妫满之裔孙. 潼川世业;潞泽家声:此联为文氏宗祠“三芝堂”堂联. 烟楼世泽;正气家风:此联为文氏宗祠“正气堂”堂联. 宋廷柱石;文庙馨香:此联为文氏宗祠“正气堂”堂联. 词书列四绝;诗画第一名. 比文风于邹鲁;标逸致于吴兴. 兼八法丹青之胜;擅一时丝竹之奇.

平原县13972049341: 文姓的来历及文姓的名人有哪些? -
褚莲安治: 文 汉语拼音:wén,五笔笔划:YYGY 一、字义 ①:文字,记录语言的称号,~字,~章, ②:刺画花纹:断发~身. ③: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状态,,人~,~化,~明,~物. ④:自然界的现象,天~ ⑤:量词,旧时的铜钱,一~钱....

平原县13972049341: 谁能帮我找到“文”这个姓氏的起源啊
褚莲安治: 周文王的庶子以其父的谥号为姓,故称文.

平原县13972049341: 百家姓中文姓的来历
褚莲安治: 周文王后代晋唐叔虞的六世孙姬祈被封雁门,以祖先谥号文为姓! 炎帝后裔文叔被武王封于许国,许国被灭后一部分子孙以许文叔的字为姓! 帝舜后代胡公满封于陈国,后代妫完逃到齐国,他的后代齐威王的孙子孟尝君田文死后谥号文子,他的后代以文为氏!

平原县13972049341: 姓文的根源在哪个朝代! -
褚莲安治: 周朝

平原县13972049341: 中国百家姓中有“文”这个姓吗? -
褚莲安治: 文姓最早形成在西周,周文王的支庶子孙中,用他的谥号为姓氏的,称为文姓.文姓在中国最 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居于第 100位.

平原县13972049341: 宇文姓氏出自何处??? -
褚莲安治: 宇文(Yǔ wé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宇文姓起源于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十二部落首领).后来有普回袭任大人,他在打猎时拾到一颗...

平原县13972049341: 百家姓里宇文这个姓的由来是什么?? -
褚莲安治: 据《周书》记载:(宇文氏)其先为鲜卑君长,有名普回者,“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这段文字是说,后来有普回袭任大人,他在打猎时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