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什么状况

作者&投稿:艾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万历皇帝陵墓被发掘后 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万历皇帝之定陵发掘于1965年,有郭沫若主持,当时出土文物清点共计2261件,包括万历皇帝的棺椁和遗体遗骨。发掘不久,还未清理完毕时,遇上“破四旧”“大炼钢铁”“文革”三大运动,出土文物散轶遗失殆尽,现仅余47件。万历皇帝的棺椁被拉去烧火炼钢,出土时仅左脚腐烂的其他保存完好的遗体也因保存不善,短短半月化为灰泥,后被不明情况清洁工人从馆内扫除。

没传出确凿的灵异事件,就是地宫里殉葬品里所有的有机物(像什么绫罗绸缎啊、名人字画啊之类的)都在第一时间迅速氧化腐烂,最后就是一些金饰珠宝保存下来,从考古角度来看,这次发掘实在是鲁莽草率,损失重大。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扩展资料:

相关资料显示,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当墓门打开后, 墓室内部分书画、织锦,珠宝等随着空气了流入,氧化了。

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部分陪葬品受到损坏。 此后,有关部门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定陵博物馆

  2. 百度百科——明定陵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最后发掘出29个满载金银珠宝的红色大木箱,里面的文物加起来达到了2600多件,还有皇帝的金丝冠等价值难以估量的皇家专属宝物,另外还有在明朝时期珍贵的书画字卷等等。

在对万历皇帝的尸身进行检验的时候,还发现万历皇帝的腿有一些问题,因此就有人猜测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跟腿部疾病也有关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扩展资料:

建国后郭沫若主张挖掘皇帝陵墓,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挖明成祖朱棣,后来因为考古界反对的声音太大,于是郭沫若就瞄准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万历皇帝开创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他被很多史学界评为昏庸无道,实际上他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他早期也是非常勤政爱民的,万历年间也有“万历中兴”的盛况。

根据现场发掘万历皇帝的尸骨中左右脚兵线长短脚,是有足部疾病的象征。当时万历皇帝跟大臣解释自己不上朝的原因是“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很明显是中年人关节炎导致的,也就解开了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可以说万历皇帝并不是昏庸,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

郭沫若觉得自己居功甚伟,就想要继续挖了武则天的乾陵,后来被周总理一口回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沬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陵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定陵



经“袁史”公众号授权发布
1959年10月1日,在明定陵原址上修建起来的定陵博物馆终于迎来了它对外开放的第一天。虽说是博物馆,但来参观的人们第一眼想看的自然还是陵墓的主人——大明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位皇后了。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满怀期待而来的游客不仅没有见到墓室主人的尸体,甚至连他们的棺椁都没见着。
一番询问后,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在博物馆开放的前一天,这三具蕴含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棺椁就已经不见了。

它们不是被盗了,而是被“领导”下令扔掉的!而这位颇有“魄力”的“领导”,就是博物馆办公室的主任。听说是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并做好卫生工作,他就叫手下人把这些棺椁抬出去扔进山沟里,还直言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了,原来的留着还有什么用,不过是几块木头板子罢了。
相信看到这里,读者必然和当时得知真相的考古大师夏鼐一样气愤不已,甚至会想,这个主任是不是智力发育有点问题,对真的不屑一顾却把假的当个宝,实在是愚昧不堪。然而,这只不过是明定陵被发掘后的悲惨命运的冰山一角,它的厄运远不止这些。
几经碰壁掘定陵
1955年冬,北京冷风呼啸、天气严寒,吴晗、郭沫若等人却十分高兴,因为他们向国务院申请挖掘明长陵的请求正式得到了批准。经过政府官方同意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考古工作,妄图一窥大明皇陵的真容。
他们要挖掘的长陵是大明皇帝朱棣的陵墓,是大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陵墓。然而,满怀希望的他们在恶劣的天气下辛辛苦苦探寻了两个月,却连一点挖掘长陵的火门都摸不到。这时,考古队其中一个队员赵其昌提出了一个想法,可以先挖掘其它小一点的陵墓,积累一下经验。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然而在挖掘哪一座陵墓的问题上,大家有了争议。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商议后,大家一致决定开挖定陵。原因很简单——有一天考古队在探寻休息时无意发现了定陵的红墙上有一个距离地面三米高的圆洞。研究了几个月仍连地宫的门都没进的考古队觉得这一定是通向地宫的通道。
所以,大家便以此为突破口,开始挖掘定陵了。
重见天日还是厄运的开始?
说来也怪,刚开始挖掘长陵就像无头苍蝇一般,一筹莫展不说还毫无头绪,可碰上这定陵却畅通许多。自从发现了那个圆洞,挖掘古墓的工作就进入了新阶段,一路有惊无险,很顺利地就找到了定陵的地下玄宫。
1957年5月19日,耗费了近一年时间,考古队打开了定陵地下宫殿的大门,窥见了这座尘封了三百余年的大殿的全貌。每一个考古队员都十分兴奋,为他们的发现,也为他们即将见到的陵墓中珍贵的器物珠宝。然而,对于那些沉睡了百余年的珍宝来说,这一次考古不是什么重见天日的好消息,只是厄运的开始。
笔者去年6月前往西安的秦始皇陵参观了兵马俑,了解到一个小知识。原来,埋藏在地底的兵马俑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那副灰扑扑的样子,相反,它们的颜色十分绚烂、艳丽。
那为什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兵马俑却是这样的呢?其实,刚出土的兵马俑确实是五颜六色的,但是,过不了几分钟,它们就因为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变成泥土色泽了。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那些珍宝器物还埋在地下时,因为空间是密闭的,所以空气不流通,它们的损坏是十分缓慢的。但是只要一拿出来,接触到地上这个流通的环境,它们的损坏就会加速,甚至一转眼,它们就失去了从前的精美与价值。
同样的,这些从明定陵中被发掘出的宝物也是一样的遭遇。无论是珍贵的文献资料,还是精美的字画丝绸,一大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就因为这次发掘,就因为所谓的“重见天日”,而开始氧化,慢慢丧失它的价值与生命。
它们悲惨的命运,不仅仅因为外界条件的破坏,也因为当时落后的技术与人们不高的考古文化素养。由于技术不够,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珍宝慢慢丧失光泽。不仅如此,在对这些宝物进行修复和复制时,还出现了明显的技术错误。
在对出土的丝织品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居然在软化剂中加入塑料,这极大地破坏了丝织品本身的颜色和柔韧度。颜色变化就不说了,柔韧度还下降了,原本柔软的布料赢得甚至连展都展不开。本来处理这些丝织品是为了保护,方便日后的研究,可经工作人员这么一弄,还谈什么研究不研究的,根本就是在搞破坏。
诸如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装裱错误的布匹、恶意修复的骨架、被随意丢弃甚至破坏的棺椁……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和行为,简直令人气愤不已,恨不得对做出这些事的人破口大骂。
袁史有话说
这次发掘,对于定陵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我们确实看到了明朝时期的珍贵文物,可然后呢,我们根本就无力去保护那些出土的文物,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日渐损毁,无能为力。
有句俗语,叫“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当时我国的技术根本就达不到可以挖掘这样大规模陵墓的水平,即便是今天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步,所以,定陵才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这件事,至今仍是考古界一大遗憾,每每提及此事,总会有大批学者扼腕叹息。
当年夏鼐先生就曾说过,“如果再推迟三十年, 也许会更好。” 确实如此,当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做一件事时,我们就没有那个必要硬去做,除非有万不得已的情况,否则,结果定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定陵墓的勘探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参考资料:[1] 杨建峰主编.古墓探秘[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6
[2] 史奇.发掘始末明定陵[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3,(11


为寻找什么东西,郭沫若打开万历墓,失败后又想挖嘉靖墓?
而且当时的挖掘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异议,有的人认为挖掘的过程中,对于皇陵的毁坏程度实在过于庞大,又因为当时挖掘的设备不够先进,所以说造成了许多文物的损坏,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郭沫若并没有就此罢手,因为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永乐大典,所以说他又准备挖掘嘉靖皇帝的墓穴,但是当时的...

郭沫若做了什么事,让国家决定,十年内不允许发掘帝王墓?
所以在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禁止发掘帝王墓是正确的。当时郭沫若打开陵墓之后,文物毁坏了,氧化了。万历和他的妻子的尸体,在棺材被打开后,因为没有得到保护,就氧化腐烂了。而且因为郭沫若一行人的无知,在随意开掘陵墓之后没有对其进行封锁和保护,万历的金丝楠木棺材在之后就被当地的村民当成一些废柴,...

万历皇帝的棺材板怎么跑到村民家,还被做成柜子,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万历皇帝的老坟被刨了,还是被万历皇帝厌恶的文人给刨开的。万历皇帝生前肯定没有想到,二十年不早朝都拿他没办法的大文人,狠起来死后都不让他睡个安稳觉。1956年,郭沫若先生为首的 历史 学家以“国内外形式稳定,考古技术成熟”为由,开启了对皇帝陵寝的发掘。当时,文化部文化局局长等大多...

帝王陵墓不能随便挖掘,为何郭沫若要掘定陵?
郭沫若先生认为乾陵墓里肯定保存了不少字画书籍。1958年12月的一天,因经过乾陵附近的一条公路毁坏需要维修,于是附近的村民就到梁山上放炮炸石头,结果意外发现了乾陵地宫的墓道入口。乾陵地宫入口被发现后,随即这条爆炸性的消息被层层上报,很快这条消息也被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知道。郭沫若很快率领...

郭沫若一生热衷于挖墓事业,为何被学术界称为“挖墓狂人”?
提起郭沫若,不得不感叹他 的文武双全,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有着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等等多重头衔。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建国之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热衷于开挖先人的陵墓,特别是历代帝王墓穴。郭沫若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考古学家,将郭开掘古墓的行为当作是一...

打开这座坟墓,要了七条人命,却揭开了万历皇帝不上朝原因是什么?_百度...
1955年以郭沫若为负责人的明定陵考古工作开始了。十三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陵园内全部仿造皇宫建造,每一个陵墓都建筑着高大的城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是明帝国的另一个紫禁城,十三代明朝皇帝在这里修建陵墓,到明朝灭亡时,整个陵区的总面积已超过一百二十平方公里,这比当时明朝的都城——北京...

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照,教训深刻,从此国家不主动发掘帝王陵
作为万历皇帝的陵寝,定陵早在他生前就开始营建,历时6年多时间,耗银八百万两才完成,建成后定陵便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后来陵墓建成时万历帝只有28岁,到他逝世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图为经过数月的挖掘,考古人员终于找到定陵地宫入口,拆除金刚墙砖后就是地宫入口。1956年,在历史学家郭沫若等人的力主...

为什么近代大文豪郭沫若热衷于挖坟
但其实真相如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明定陵确实遭到了很大破坏,然而那也与随后发生的文革有莫大关系,事实上,定陵在文革期间被视批斗,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体也一度被抬出批斗并焚毁,墓中的文物也都遭到了大小不一的破坏。后来,郭沫若想再次挖掘长陵,因为据说《兰亭集序》就在此墓中,而此次行动却...

郭沫若为什么要挖万历墓
作为唯物主义历史学的领军人物,郭沫若一方面要为新历史学张目,批评传统历史学过分重视史料,把“史学即是史料学”奉为金科玉律错误观点;但是另一方面,郭沫若作为受传统国学教育至深的学者,他内心深处依然是渴望在“史料”占有上彻底压倒以陈寅恪为代表的传统历史学家。万历墓定陵的建筑结构:陵区的主要...

文豪郭沫若成为破坏文物的元凶
当时陕西省计划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这可谓是正中郭沫若下怀,为此他以老朋友身份建议周总理开掘皇陵,可是换来的是总理的一句话:“十年之内不开帝王墓”。在郭沫若随时准备撸袖子准备开干时,结果被淋了一盆冰冷的水,他的计划被搁置,而换来的却是中国皇陵保护,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萍乡市15055106477: 万历皇帝死后为什么会惨遭焚尸 -
杭差迈力: 技术有限,部分陪葬品受到损坏. 此后,有关部门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挖掘定陵后,万历皇帝开始声名远扬.1966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因为这座墓已经挖掘,所以出入很方便.就这样,人们冲进了定陵,烧毁了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萍乡市15055106477: 郭沫若本来是想挖掘朱棣墓的,为什么又挖掘开万历墓了? -
杭差迈力: 挖长陵的事儿停了,万历皇帝的坟墓进口却自己冒出来了,工作人员发现定陵上一块当地凹了下去,所以它就成了倒霉蛋.

萍乡市15055106477: 郭沫若为何喜欢挖掘坟墓,他是真正的考古专家吗 -
杭差迈力: 郭沫如果我国近代出名的文学家和汗青学家,对汗青有着怪异的研讨,曾著作多本汗青乘籍,正在哪个年代,中国很多的文物都流失落到了国外,令郭沫若非常惋惜,郭沫若由于喜好汗青,出格对考古非常感兴味,感触感染古代帝王的坟墓里会...

萍乡市15055106477: 定陵的开掘是新中国考古史最大的悲剧么 -
杭差迈力: 是的.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很多文物因保护措施和观念落后有损坏,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在运动中被焚.因此,它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萍乡市15055106477: 有谁知道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以及墓主人的身份
杭差迈力: 出土文物最多的应该是帝陵级别的墓葬,应该是1956年发掘的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定陵,因为它没有被盗过,另外,这也是我国唯一一次也是第一次尝试发掘帝王陵,共出土各类文物2648件,

萍乡市15055106477: 万历皇帝墓是那个主持挖掘的
杭差迈力: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 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

萍乡市15055106477: 为何郭沫若极力主张挖掘武则天的乾陵? -
杭差迈力: 为何郭沫若极力主张挖掘武则天的乾陵?为什么近百年没人能进?关于乾陵,从古到今,有很多人都打过主意,没办法,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再加上她老公唐高宗早一步入土,陪葬品已经埋了不少,所以,这座陵里是“两位皇帝”...

萍乡市15055106477: 明十三陵里面还有皇帝的尸体吗? -
杭差迈力: 不是的,现在能挖出干尸最主要的一条是防腐,又分为人工和自然两类,人工制作需要挖去内脏,然后在尸体周围放置灯心草之类的吸水防腐剂,减缓尸体腐烂速度;自然形成的干尸一定是在干...

萍乡市15055106477: 万历皇帝的墓被盗了吗
杭差迈力: 万历皇帝的 定陵 是 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 的 帝陵 现在是向公众开放的可以参观 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