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作者&投稿:嬴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几个方面?作用有哪些?~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他不会成为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消失

给你一个相关资料,字打不下,你看图片吧 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者】 廖志林; 【作者单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网络语言; 礼俗等差; 伦理道德; 语言文字; 影响; 【摘要】 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俗等差、伦理道德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健康发展,使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DOI】 CNKI:SUN:ZJSH.0.2007-03-023 【更新日期】 2007-06-21 【分类号】 G122 【正文快照】 网络以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字,所以从网络诞生开始,网络语言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语言包括编辑网页和编程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与网络设施、技术有关的术语,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人们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本文所说的网络语

采纳哦

  网络以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字,所以从网络诞生开始,网络语言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语言包括编辑网页和编程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与网络设施、技术有关的术语,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人们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本文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带有明显网络背景和自身特点的词语和符号。该类词语和符号,生成速度快,使用频率高,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在网络中流行,而且已经堂皇地步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大中学校等现实生活,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爱乃至标榜的时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传统文化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①本文就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三个方面(礼俗等差、伦理道德和语言文字)进行论述,以期使网络语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一、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礼俗等差的影响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传统社会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是贵族等级的标志,是乡里庶族的规范,是立身处世的准则。②从表现形式看,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同表现,在社会上层表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在社会基层则表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
  传统礼俗具有鲜明的等差性特点。所谓“等差”,即等级、差别,人与人之间的秩序。《礼记·祭统》云:“夫祭有十伦,见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③这种君臣父子、长幼上下等十种人伦关系是宗法社会基本的等级关系。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这种等级关系,根本职能就在于按照等差原则调整社会关系,使“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④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由于传统礼俗过度强调等差关系,重在保障尊者、长者和贵者的权益,底层的人们或相对弱势群体由此积聚着一种压抑的心理,正常的个性不敢张扬,正确的主张不敢表达,正当的利益不敢争取。但是,从人类的本质来看,他们始终在等待或寻求机会,以张扬其个性,表现其主张,实现其利益,始终会把成为高层或优势群体作为终身或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但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很难给底层的人们或相对弱势群体以这种机会。然而,新兴的网络却给接触它的群体慷慨地提供了这种机会。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民们可以借助屏幕的遮蔽,掩饰自己的身份,隐藏自己的年龄,隐瞒自己的性别,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通过网络自由交流。交流的对象即便是官员,他可以“Slap”(打耳光)他;即便是长辈,他可以称他为“BB”(孩子);即便是仇人,他可以“爱老虎油”(我爱你);即便是妻子,他可以把她当作“BB”(情人);自己是男性,可以“娶”交流的男性对象为“妻”,甚而“结婚、登记、生子”。交流当中,没有君臣之义、父子之伦,没有贵贱之等、亲疏之分,没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更没有爵赏之施、上下之际。
  这种释放压抑、追求平等的思想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人们(特别是年轻网民)的思想观念中本来就没有形成必要的礼俗秩序。二是社会的局部方面,传统的礼俗秩序对人们过于束缚,而人们又苦于不得不接受,于是,来到无拘无束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语言的聊天交流来获得彻底冲破束缚的快感。三是优秀的传统礼俗规约,尽管人们懂得它的好处,但由于教育的长期偏向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未能使人们自觉接受与遵从。
  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乐网不疲,就是因为在网络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网络语言,通过网络语言,释放现实沉重的压抑,享受内心渴望的平等。诚然,这种虚拟世界的发泄与享受,不失为是一种难得的心理调剂。但是,这种原本只在网络中流行的思想方式与行为,已经来到了现实生活。许多年轻人用自我标准去评价长辈或上级领导,凡不合自我标准的长辈或领导就不尊重,用利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们的决策,凡对自己不利的决策就不执行或消极执行。这是一种必要的礼俗等差秩序严重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予以重视并有效地加以修正,容易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从而出现社会的无序。
  事实上,传统礼俗等差秩序有其可继承和发扬的一面。现代社会的长幼之间、管理层面的上下级之间,尽管从人格上讲是平等的,长者和上级也应该虚心、认真听取下辈或下级的建议、意见甚至批评。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想的角度不同,所负的责任不同,所具的经验和能力不同,一般而言,长者和上级的决策相对而言更为正确,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认真执行他们的决定。在其他方面也一样,为了保障社会和谐,必要的礼俗等差秩序还是必须要有的。
  因此,从网络语言在传统礼俗等差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来看,我们既要调整过于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传统礼俗规约,但也应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人们自觉遵守必要的传统礼俗秩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有序、和谐地存在和发展。
  二、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周时期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⑤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⑥具体表现为四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父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⑦四端又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四德”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关系的行为规范。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三纲”伦理,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总体上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光大。同时,传统伦理道德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在这种价值原则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品德。这些美德,比如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崇尚圣贤,不仅为过去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必将为中华民族未来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互联网,尤其在公共布告栏BBS上,网友之间完全平等,身份意识完全淡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对象进行交流,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主张,驳斥他人的观念,甚至与以往的权威直接交锋。从网络语言中表现出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难于表达的内心真实情感和人性最本真的一面。⑧网络语言以它特有的方式建构着人际交往中直抒真情的交流模式。
  但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网络的虚拟性、遮蔽性以及网名的非真实性,很容易使交流者放心、放松甚至放肆,自然也就导致了恣肆放纵、不文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有的不守口德,随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为使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故意发表反调言论、表现另类性格,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有的肆意诋毁、无端诽谤已有历史定论的古圣先贤,误导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有的甚至粗话、脏话连篇,丧失起码的文明,如TMD(他妈的)、S## (神经病)、K ick your ass(踢你的PP)、爆头(打得脑袋开花)、748(去死吧)、TNJJ(踢你的JJ)等等。
  网络语言表现的非道德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网民的道德素质。网民的道德素质取决于平时的道德教育,平时道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人们所处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的好坏在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道德行为表现的好坏在于社会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与取舍。网络语言反映的道德问题表明,我们高度重视的道德教育,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网络中所表现的非道德现象,真实地反映出网民们低层次的道德素质。网民们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所表现的道德反差,既显示出当今社会的道德环境存在着问题,也表明网民们接受了现实的道德环境,习惯了这种表里不一的道德行为。这些现象,实际上是道德的缺失,尤其严重的是,网民以及更多的人们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没有感觉,而有感觉的人们,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改变这种现象在责任上进行逃避。
  因此,我们要从网络语言表现出来的非道德现象中,意识到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辅以不同的教育措施,以使伦理道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具有较大的稳固性,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⑨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为了便利的需要,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它的形体的简明化。人们的这种追求,以及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着文字的发展变化。但是文字的发展变化,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个人活动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具备了文字变化的一定条件,经过社会成员集体自觉的努力自然促成的。
  网络出现以后,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尤其是书写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产生了适应这种交流方式和书写工具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在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语音方面。随意用谐音字代替汉字,如用“美眉”代指妹妹,用“大虾”代指大侠(网络高手),用“斑竹”代替版主(网络管理员),用“果酱”代指过奖,用“稀饭”代指喜欢,用“酱紫”代指这样子,用“竹叶”代替主页.用“气死我乐”代替气死我了,用“菌男”代替俊男。
  第二,词汇方面。网络语言对词汇的影响是最大的。(1)错别字替代,像“在——再”、“这——着”、“厚厚——吼吼”、“泥称——昵称”、“似忽——似乎”、“飞常——非常”等。(2)拼音缩写,像“MM——妹妹”、“GG——哥哥”、“XDJM——兄弟姐妹”、“PMP——拍马屁”、“JS——奸商”、“BS——鄙视”、“BT——变态”、“BD——笨蛋”等。(3)英文缩写,像“GF——女友”、“BF——男友”、“LOL——大笑”、“PK——比拼”、“VG——Very Good很好”、“PC机——个人计算机”等。(4)字母和数字谐音,像“CU——See you(再见)”、“I Love U——I Love you(我爱你)”、“3X——Thanks(谢谢)”、“9494——就是就是”、“555555——哭”、“7456——气死我了”、“847——别生气”等。(5)直接用英文单词替代,像“乐一乐——Happy”、“兴奋——High”、“一般——So so”、“追星族——Fans”、“动画——Flash”等。(6)中英文音译,像“Cool——酷”、“爱老虎油——I Love you(我爱你)”、“FANS——粉丝,迷”、“E-mail——伊妹儿”、“Show——秀”等。(7)转变现有词语的意思,像“恐龙——长得难看的MM”、“菜鸟——初级水平的电脑新人”、“婚检——系统检测、杀毒”、“写情书——编写应用程序”、“顶——支持”、“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耐看——耐着性子看”、“善良——善变又没天良”、“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楼上——上面的帖子”等。(8)用方言音替代词语,像“粉——很”、“偶——我”、“木油——没有”、“速哦——是哦”、“搞掂——搞定”、“嘎哈——干什么”、“东东——东西”等。
  由于聊天、交流的时候,网民的心情处于一种急迫的状态,他们依据各自掌握的信息输入方法,不假思索地选择计算机最易显现的信息,作为表达思想的具象来交流。同时,聊天、交流处于特定的语境,双方彼此能够理解随意替代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久而久之,使用词语的替代成了他们的习惯。而且,很多网民(尤其是年轻人),为标榜自我、张扬个性,发挥各自智慧,故意创新词语。这种简洁、随意、创新的网络语言恰好符合网民的心理和行为需要,加上频繁的接触和使用,网络词语便成了网民们的常用词语。
  但是,综观网络语言,其中大部分词语以及构建新词的方法,不符合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规律,不仅给读者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而且还使人们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网络词语不仅在网上流行,而且已向日常生活蔓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对语言教育也带来冲击。青少年学生是上网族的主要群体,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而网络语言简约、快捷和形象的特点,对于喜欢追求新颖时髦、贪图便捷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正中下怀。他们不仅在网上享受、传播、创造网络语言,而且还将网络语言运用进了自己的作文、日记、随笔以及班级墙报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⑩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阶段,对语言正误的鉴别能力和语言优劣的鉴赏能力比较低,经常与网络打交道,他们极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的坏习惯,从而干扰、影响他们正常的语言学习。特别是错别字的反复使用,对原本语言还未稳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这个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网络语言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年轻学生通过大量语言规范、文字优美的文章的学习,不断地积累汉语言文字材料,提高语文能力。网络上的文章大多是网民们“贴”上去的,本身语言水平就不高,而且这些文章又没有经过网络编辑的字斟句酌,因而错字、错句、病句连篇累牍,满目皆是。如果年轻学生经常接触网络,花过多的时间“泡网”,他们还未稳固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受到负面的干扰。
  四、结语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中所投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简洁经济、方便快捷、形象直观、幽默诙谐、富于生机活力的语言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语言的发展。(11)
  我们要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但不能对它放任自流。我们应适时建立与网络语言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使其对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注释:
  ①于根元、熊征宇:《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⑤王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③《礼记·祭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65页。
  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页。
  ⑥《孟子·公孙丑上》,广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⑦《礼记·中庸》,广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1页。
  ⑧孙绍荣:“浅析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对策”,《英才高职论坛》2006年第3期,第15页。
  ⑨邢公畹:《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⑩李铁范、张秋杭:“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修辞学习》2006年第2期,第61页。
  (11)于根元:《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8页。


历史题材网文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造成冲击。网络文化这一鲜明的个体性和多元化特征,必然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网络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它不仅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传统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构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冲击。具体深入地分析网络文化的特质,及其时传统文化的冲击,有助于我们...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议论文
4. 我们应该抱着积极欢迎、宽容理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流行语。5. 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流行,具有生动风趣、新鲜活泼等特点,将其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 然而,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可能导致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对教育...

网络用语广泛流传,这是否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发现网络用语被大家更加广泛地流传和运用了,使用网络用语进行沟通可以让我们的聊天更加有趣,这并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这只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都有新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大家面前,这其实是网络发展的产物之一,网络用语被大家广泛地流传和使用,...

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语言还是丰富传统语言?
在他们眼中,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当网络语言日益成了年轻一代的口头禅时,语文老师们却在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问题而担忧。在他们眼中,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随着中国网民已超过1.1亿,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在不少人的眼中,这种网络词汇是对传统...

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语言还是丰富传统语言?
在他们眼中,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当网络语言日益成了年轻一代的口头禅时,语文老师们却在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问题而担忧。 在他们眼中,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随着中国网民已超过1.1亿,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 在不少人的眼中,这种网络词汇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

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语言的障碍促使其在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与世界文化长期隔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闭关自守的传统文化。而计算机语言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现状。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再直接以各自语言进行传播,而是借助计算机语言这一中介来传递信息。语言的国际化统一化,使得中国...

网络语言会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必然会有影响,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必然会对一些字 词的意义有所难理解。像我们对古文的理解功底就已经很差了,先秦的有些文字注解,就不能用唐宋的注解来解释。所以还是好好的讲中国话,为了我们的文化,和下一代。

网络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与传播
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传播技术上的优先权,导致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传播发展的差距和不平等性,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毁灭害,甚至有一些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种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文化侵害是极其危险的,它危机民族文化的独立与自存,甚至有可...

对网络流行语的议论文
5. 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抱着积极欢迎、宽容理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去看待。6. 因为网络流行语具有生动风趣、新鲜活泼等特点,所以当将其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但由于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造成其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

网络语言丰富传统文化 辩词
难道它们没有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吗?【我方】:回答方法一:网络语言中用许多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不便,比如:人们经常爱用一些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来表示一个词,由于许多词都可以用同一种缩写来表示,所以这常常使人不知道所云,即使是在它所适用的网络上都带来了许多不便,难道,对方辩友就对它们视而不...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几个方面?作用有哪些? -
索衬清音: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他不会成为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消失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
索衬清音: 有两面性,好的一面让人们用更简单的语言表达更明确的目的,坏的放面在于人们对传统文话认识的很肤浅.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
索衬清音: 关于网络语言冲击传统文化的辩词: 对方是网络语言会丰富传统文化,我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文化 攻辩: 1.1 【我方】:(对方辩友一直提及传统文化也是由一些新兴的文化一点点转变过来的,而且它们当时也不太被社会所接受,...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索衬清音: 给你一个相关资料,字打不下,你看图片吧 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者】 廖志林; 【作者单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会不会冲击传统语言文化 -
索衬清音: 势必会,传统的语言文化靠家里渲染和学校的系统学习 但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发达,有更多途径和时间接触网络语言文化,相较于传统语言文化更容易被熟知和运用

武胜县15865061300: 请大家说一下网络词语给汉语造成的影响或者是网络流行语言与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 -
索衬清音: 首先,我个人觉得,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奇异的语言现象,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对汉语的影响也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网络语言的盛行使得语言表达更加丰富,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新奇简单、简单、幽默,符合了现代...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有何影响,如何规范 -
索衬清音: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是紧密联系的,它的产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其优缺点集中体现在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上. 一、积极影响 1、首先,网络语言的产生无疑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容.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在当代发展的...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会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
索衬清音: 必然会有影响,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必然会对一些字 词的意义有所难理解.像我们对古文的理解功底就已经很差了,先秦的有些文字注解,就不能用唐宋的注解来解释.所以还是好好的讲中国话,为了我们的文化,和下一代.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用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结题报告 -
索衬清音: 从网络用语的文字数量,使用范围,使用人群,普及程度,可能流行的时间,影响力,官方认可与否,等.得出结论是:对那一个段的年轻人产生影响,生命力脆弱,能留下来的极少,动摇不了传统文化,但能给传统文化输入新鲜血液,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

武胜县15865061300: 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好处 -
索衬清音: 没有好处,会破坏汉语,因为网络语言大多低俗不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