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作者&投稿:何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蒙古是怎么独立的~

    上溯到秦汉时代,自北匈奴被远驱欧洲,南匈奴降汉以来,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就已经是中国的土地了。那时,蒙古这个民族还没有形成。宽厚的中国皇帝充许各种不同的游牧民族继续在那里生息繁衍。那里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到了唐代,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的有效管辖。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盛起来。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他们的发祥地也是在我国的东北境内。这个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在英雄的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东征西战,战果显赫。他们夺取了大宋政权建立了元朝。他们向中亚、西亚仍至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蒙古人从此为 欧洲人所熟知,中国的这个少数民族开始获得世界声誉。
 
    元朝的建立,为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天朝政权,但是明清以来,蒙古人做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蒙古的分离,只是本世纪初的事。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干涉,没有贪婪的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建立各自势力范围的罪恶活动,那么蒙古永远不会分离出去,即使有短暂的分离也会重新统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合则是历史的主流。有史以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无论哪个政治势力,哪个民族势力在他们得势的时候,无不把统一中国做为他们的最高政治目标。这,可以说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西方列强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一统江山从此开始遭到破坏,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神圣国土开始惨遭瓜分、蚕食。在这里我不想谈及被沙俄吞并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想谈及中印边界问题、中缅边界问题、还有其它的边界问题。蒙古问题之多已经令我无法一一道来。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掠夺、打击之下,大清帝国日益衰落,气数已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腐败的清朝政府。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统治时代。然而在那样一个封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不可能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蒙古的独立活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评价:原来宋朝并不跟我们想象的那样差。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看来我们真的误会宋朝了。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人还是挺理性的。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但最后跟定都没啥区别了。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其实,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私。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评价: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评价:宋代中国人的创造力真不是盖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评价:只能说那时的中国更像中国。
15.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
评价:这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原来我们祖先什么都有,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C.P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评价: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标准了,比较KB。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评价: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评价:其实,理论都是马后炮。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所谓“明亡于万历”,原来如此。
23.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资本主义萌芽?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评价:敢情是中国间接掠夺了美洲人民。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评价:这个比较雷。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人到底还是没法胜天的。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那时候棒子还是挺重义气的。我也终于明白,进化论并不适用于棒子。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评价:真不知道这是修书还是毁书。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评价:历史根本就是“上帝在投色子”,所谓历史大势基本纯属胡扯。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么多年都干什么了?不过,这也只能问清朝皇帝了。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这冤大头,自作自受。活该!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嗯,这个……
本帖所列事实仅供参考,毕竟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我在这里对各位表示感谢。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进化论同样不适用于鬼子。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评价:当我们的“专家”在不遗余力地为“康乾盛世”大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有一个朝代正在默默地受着后人们无端的非议,而这个人民生活水平十几倍于“康乾盛世”的朝代却正在人们尽情挥洒的刀笔之下“积贫积弱”着呢。
PS又PS:不少人怀疑中国史料的真实性。确实,很多史料都有不少错误,但如果通过对几种史料的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如果只看《明史》《清史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所修史料可靠性程度从高到底排列如下:
东周(春秋+战国)>汉朝>宋朝>明朝>元朝>唐朝>清朝(个人意见

福州之雅称闽都,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之一“闽王国”,定都于福州。闽政权本是王审知一手建立的。他的哥哥王潮一个县令。寿州有个叫王绪的人拉起了一支军队,打下了王审知的家乡固始,王潮就拉他一起入了伙。不过王绪这人为不厚道,加上又得罪了“盐尸贩子”秦宗权,就只能往南逃跑了。虽然他还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军队,不过这位王绪滥杀多疑,而且经常把一些有才能的人给杀了。王潮等人背井离乡,舍弃家小,父母只能草草埋了,老婆也弃了,又碰到王绪这样一个多疑的上官,王潮为此对前程十分担扰,心想搞不好就要被这家伙都杀了。不如我王潮先下手,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一条活路。(说了半天,这帮大大小小的军阀都只是在为自己找条活路,其实大家都不容易。)于是王潮在大军到了南安的时候,就对前锋将说:“吾属弃坟墓、妻子而来当强盗,全都是因为被王绪所胁迫,根本不是真心的!如今王绪雄猜,有将吏之材能的人一定会被杀死,我们这些人就只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难道还要想干什么大事吗?”前锋将也认为有理,于是和王潮合谋,收拢了十几名精壮为死士,趁王绪不备,一起把王绪逮了关了起来。后来王绪自杀了。   王绪当然是不可能再当他们的头了,前锋将等人都说:“王潮逮了王绪这个残暴之徒,实在是我们的大恩人,大救星。不如就让王潮来当这个头。”王潮在一番故作推辞之后,就马上成这支军队的新领导。王潮不想当“流寇”,必须先打下一块根据地。往那发展,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原与北方的饭是最难吃的,淮南也不好呆,至于楚地暂时还没有考虑,就更不要说巴蜀了。还是看看哪里有机会吧。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当地的百姓都受不了,听说王潮的军队军纪好,就想请王潮来当泉州的主人。太好了,王潮于是带上兵开始围攻廖彦若,经过了一年艰苦奋战,终于把廖彦若给打败了,成了泉州真正的主人。这时福建观察使陈岩看看这泉州既然已是王潮的了,就干脆拉拢一下这位好汉,表他当了个泉州刺史。虽说这种任命只是一个文件而已,但有了这朝廷认正的招牌还是有益无害的。   但是在陈岩死后,王潮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对于继任福建观察使的陈岩女婿范晖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王潮派出了三弟“白马三郎”王审知出兵攻打范晖,意在消灭范晖,控制福建。王审知带上兵过去攻打,范晖当然是要拼死抵抗,自己地盘如何能让给别人。王审知的进攻遭到了很大的反击,一度陷入困境,王审知向哥哥王潮说,一下子打不下,不如暂时撤走吧。但是大哥王潮不同意,认为必须打败了范晖,自家兄弟才能在福建安寝。命令王审知接着打。王审知没办法,只有接着打,他又向王潮说:“现在我军疲惫且伤亡很大,不如大哥率自再带上援军过来,一鼓作气把范晖给灭了。”王潮扔下一句话说:“等你兵将都死光了,我自然会亲自带兵来对付范晖。”王潮是不是对这个弟弟十分不讲情面,对,王潮一直都对这个弟弟十分严厉,他甚至会因为弟弟犯了错便会用鞭子抽弟弟。不过王潮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弟弟好,王审知他心里也明白。王审知知道其实哥哥是要把立功的机会留给自己,于是王审知下定决心,亲自上阵,终于把范晖给打败并给杀死,从此福建成为了王家兄弟的天下了。朝廷那方面也马上来了文件,让王潮当上了福建观察使,王潮便让他的弟弟王审知当了副使。后来王潮将要死了,见这个弟弟十分有才,没有将位子传给自己儿子,而是将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弟弟。   王审知接过了大哥王潮的枪,誓言一定要保卫这哥哥打来下的基业。不过他旁边的杨行密虽然不敢去直接向朱温叫板,但是相对于王审知来说,那实力是远在王审知之上的。加上吴越还有个钱镠,这王审知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为了自身生存,就必须时时知道这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于王审知来说,朱温就是用来对付杨行密好人选。不过要和朱温交往,中间有杨行密挡着路,不让过。害得王审知派的使节只能走海路,可能是派出的船不够大,老是在海上遇到风浪,把船给打翻了,结果派出的使节十有三四被淹死了。不管怎么说,这代理皇帝朱温的动向必须是了解的。朱温称帝之后更是大加拉拢王审知,让王审知当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   王审知得到福建之后,也没法去对外扩张了,邻居都不好惹,就先把自家有地盘弄富一点再说。王审知治理福建还是挺不错的。他实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温称臣纳贡,并与南汉、吴越的地方割据势力缔姻结好。王审知整顿吏治,用人唯贤,重用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黄滔等人。当时在外地任职的翁承赞、王倓、徐寅等纷纷来归,审知都予以礼用。审知还在福州大兴“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庠序,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得到发展。王审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又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茶叶五六万斤,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他重视商业、外贸,开辟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王审知还撤除关卡,免除苛税,由是贸易额扩大,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王审知非常能干,把福建打理得非常好,也能保住这份基业。不过到了后唐同光三年(926年)时,王审知终于闭眼了,卒年六十四岁。   于是他的长子王延翰继位了,后唐拜延翰为节度使。起初王延翰也认为当个大朝的节度使也不错,不过这一年后唐李存勖被乱兵所杀,换成了李嗣源当皇帝。王延翰也就没有以前的那种敬畏了,看看广州的刘氏也建立了南汉,当上了皇帝,心里一想,他们能建国,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开始在一大堆典藉里,找出了司马迁《史记》闽越王无诸传。然后拿着它对众臣们说:“闽,自古王国也,吾今不王,何待之有?”知道王延翰想建国称帝了,手下的将士大臣也就纷纷劝进,于是王延翰正式建立了闽国,不过年号还是用后唐的年号。   说起来王延翰在男人里也是风流潇洒,一表人才,可是他的妻子崔氏长得又丑,人还很淫荡。王延翰可是不喜欢这种女人,反正现在也算是个国主了,结果王审知的丧期还没过,他就开始大量选民女入宫为妾。不过他的那位正妻崔氏可是不会这样便宜了王延翰。对于这帮从民间选来的佳丽们,崔氏丝毫没有手软,她看到那位得宠了,就开始把这位得宠的女人关在一个密室里,什么夹手指、打板子就没有什么稀奇了,她还会用铁锥来刺人的身体,用夹子夹人的脸。结果短短一年时间,那帮佳丽们就有八十四人被崔氏给整死了。后来崔氏也得病死了,大家都说这是鬼来缠上了她,她是得了报应才死的。虽然这并不可信,但却可以看出她是引起了公愤。   但是王延翰最大的缺点还是不能协调好与兄弟们的关系。虽然福建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但也毕竟是一份不少的家产。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就有点不服。王延钧就联合了同样对王延翰不服的王审知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两人一合计,带上兵冲过来就打败了王延翰并把他杀了,最后便由王延钧当上这福建的主人。   王延钧当上闽王之后,便自改名为王鏻。而福建的形势也开始每况愈下了。

五代时期,王审知的后裔在今福建地区建立了一个割据小国,历时20年。唐、宋之际的五代时期,王氏家族曾在令福建地区建立过一个半独立的蕞尔小国——闽国。闽国存在了多长时问,各史众说纷纭。欧阳修《新五代史·世家》说闽历国55年;《旧五代史·闽王列传》曰60年;卞孝萱、郑学檬先生合著的《五代史话》谓“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到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南唐灭王延政,共39年。如从王审知任威武军节度使(公元898年)算起,共48年。”这是或者将王潮率军入闽,或者将王审知受封威武军(治所在福州)节度使,作为闽建国的伊始。王审知任节度使时,曾有人劝他建国称帝,他明确表示:“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1](卷90),说明王审知以节度使治闽时,闽仍是唐王朝的一个藩镇。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王审知死;次年十月,王审知子、威武军节度使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物皆拟天子制,群下称之曰殿下。赦境内``````”[2](卷275)。应以此作为闽国建立之始。这样算来,闽国实际上只有20年的历史。

闽国的建立,是由王潮、王审知兄弟创下基础的。

史载,唐朝末年,江、准之间“群盗”并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流动至南安(今福建南安县),发生哗变,士卒囚杀其暴戾将帅王绪,共推县佐史出身的王潮为将。王潮率军攻拔泉州,招怀离散,均赋膳兵,吏民悦之。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王潮派兵攻福州。闽“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2](卷259);王潮又得闽人的里应配合,终于攻克福州。自此,“岭海间群盗二十余辈皆降溃,(王)潮乃尽有五州之地。九月戊戌,唐帝以潮为福建观察使”。在基本上略定闽地之后,王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创四门义学,还流亡,定租税,遣使巡州县,劝课农桑,交好邻道,保境安民,人皆安焉”[1](卷90)。

王潮死后,唐朝任命王潮之弟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还授予他“自三品(以下)皆得承制除授”的特权。王审知于是筑福州外罗城40里,加强防御能力;并采取了比其兄更全面更具体的措施以治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在政治上,他招抚流移、反叛。据载,“闽川以南,地虽设险,人尚争雄,或因饥馑洊臻,或以刻剥为苦,萑苻易聚,巢穴难探。公(王审知)感之以恩,绥之以德,且曰吏实为虐,尔复何辜。示以宽仁,俾之柔服。遂使数十年之氛祲,遽致廓清;一千里之封疆,旅观昭泰”[1](卷90注);他又刻苦自励,给治闽官吏树立一个清廉的榜样。史称王审知“性俭约,尝衣紬(绸),一日裤败,乃取酒库酢袋而补之”[3](《五国故事》下);又有谓“王(按,王审知于后梁开平三年即909年受封闽王)虽遽有一方,府舍卑陋,未常(尝)葺居,恒常蹑麻履,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1](卷90);又“铲其讹弊,整其章条,三军无哗,万姓有奉”[1](卷90注),即改革弊政,维持闽境社会治安;又“怀尊贤之志,宏爱客之道,四方名士,万里咸来”[1](卷90注)。在经济上,他一改唐末各地“悉重征税,商旅以之而雍滞,工贾以之而殚贫”的状况,“尽去繁苛,纵其交易”;又铸大铁钱、铅钱与铜钱并行,便利商品的流通;又“大浚侯官县西湖,广至四十里,灌溉民田无算”[1](卷90);鉴于“闽越之境,江海通津”,王审知对外贸很重视,他“招来海中蛮裔商贾,资用以饶”[1](卷90)。在文化教育方面,他“常以学校之设,是为教化之源,乃令诱掖童蒙,兴行敬让,幼已佩于师训,长皆置于国庠。俊造相望,廉秀特盛”[1](卷90注);他还“命管内军州搜遗书缮写以上”[1](卷90)。在外交方面,他注意与邻道搞好关系。这些措施的采用收效是明显的。唐侍郎于兢曾奉朝廷之命为王审知撰写过一篇颂功碑文.其中有云:王审知自任威武军节度使后,“一年而足食足兵,再岁而知礼知义。方隅之内,仰止攸同。曩以运属艰虞,人罹昏垫,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公(王审知)既统藩垣,励精为理,强者抑而弱者抚,老者安而少者怀,使之以时,齐之以礼,故得污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版图既倍,井赋孔殷``````”[1](卷90注)碑文或许有溢美成份,但不会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在王审知治闽的近30年中,闽地局势稳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王审知也因此赢得了闽人众心的归向。当时,各地拥有一定实力的藩镇都力图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割据一方,称王称帝;有人劝王审知也效法他们。但王审知没有接受;他忠心耿耿地做中原王朝的节度使。

王审知既据有福建广大地区,威望也高,为什么不建国称帝?封建史家认为王审知“据有闽疆,宾贤礼士,衣冠怀之,抑亦开国之雄欤。乃卒之臣服中原,息兵养民,大指与吴越略同,岂非度量有过人者远哉!”[1](卷90)认为王审知具备称帝条件而不称帝,是思想境界高,“度量有过人者远”。这样的看法不免有些唯心,笔者以为,王审知不称帝的原因也许在这些方面:

一、闽处于吴、吴越和南汉三国南北相夹之中,尤其是吴国,当时,“杨行密方盛,常有吞东南之志气。审知居常忧之”[4](卷134注)。如果王审知建国称帝,则不仅可能招致中原王朝的讨伐,而且也可能背腹受敌,最终被三国夹击瓜分;而“忠心耿耿”做中原王朝的节度使,一旦遇到不利形势,即可求得中原王朝的援助。正如卞孝萱、郑学檬所著《五代史话》所言:“如果王审知不奉后梁为正朔,则吴越、南汉可找到借口伐闽。闽也是依仗‘尊王’这面大旗,求得较长时期的安定。”[1](P54)

二、王氏集团来自中原,据闽而王,虽治闽有方,声誉良好,但却根基不牢,与吴(南唐)、吴越及南汉统治者不同,王氏兄弟正是以忠、孝而赢得将士和闽人尊奉的;一旦称帝而造成人心背离,则王氏便前功尽弃,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三、身边士大夫对王审知的影响。据史书记载,唐末离乱,不少中原士人为躲避战乱,流落到偏僻的福建,在王审知幕府中,汇聚了不少中原及当地的士大夫。他们用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对王审知的决策、行政施加影响,如泉州甫田人黄滔,唐乾宁二年进士,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受王审知征辟,以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使推官,“(后)梁时强藩多僭位称帝,太祖(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黄)滔规正有力焉”[1](卷95);光州固始人邹勇夫,从王审知入闽,及审知封闽王,勇夫官仆射,“为太祖敷陈利害,劝其奉(后)梁正朔”。[1](卷95)




为什么说每个胡同里,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但是对于胡同这个名词不仅是我们美好童年的印记,它也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史,这里我要说的一个著名的胡同那就是当年的北京东交民巷,同样作为一个胡同,但这里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于东交民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以前我对于这样一个地方也不是很了解,有一次通过一本历史典籍,让我明白了...

寻中国历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战役
抗战时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战役都有很深的影响!不是不为人知,只不过以前宣传的不够!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1月 主要将领:马占山 九一八事变,马主席拒绝撤回关内,主动出击抵御侵略者!长城抗战:1933年1月-5月 主要将领:宋哲元、徐庭瑶(关麟征、杜聿明)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2月 主要将领:阎锡山、...

历史上鲜为人知的“豆门惨杀案”,对东亚格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并载入了史册。1403年开始朝鲜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属国,李芳远很高兴多次进贡珍宝给朱棣,朱棣也很大方的赏赐了很多东西给朝鲜,此后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友好关系。直到后来发生了“豆门惨杀案”,李芳远和朱棣都想拉拢猛哥帖木儿。不过东亚格局的稳定和李芳远的外交能力,政治格局是分不开的。

急求!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大家熟悉还要鲜为人知?我就说一个诸葛亮与丑妻的吧,不知道算不算是鲜为人知呢?诸葛亮与丑妻坚贞的爱情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明的,哪个不是三妻六妾;暗的,谁不是风流成性。然而,诸葛亮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而且一生忠贞于她。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凡事谨慎,慎行稳重,战无不胜,远扬盛名,名传古今。而他毅然决然地...

《牵丝戏》背后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读到这里,我才明白。
《牵丝戏》的弦外之音:一段不为人知的木偶戏故事 你是否曾被银临的《牵丝戏》所吸引,那独特的戏腔与深情歌词,仿佛穿越时空的古风韵味,让古风爱好者如痴如醉?“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每一字一句,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动人的故事。这首歌曲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木偶戏的...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揭露慈禧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揭示了慈禧不为人知的一面,她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她一生经历了三个皇帝,后来通过垂帘听政间接控制了皇权,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关于她有很多秘密。慈禧太后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王哥为大家揭秘。血肉之躯,满身诗书。在各种作品中,慈禧都是一个没有人性的霸道的人...

阿古依师的历史
而69年(1943年)前,这里却发生过一场至今也鲜为人知的大屠杀,屠杀的一方自然是被列为侵略者的德国法西斯,而被屠杀的一方既不是希腊的抵抗战士,也不是普通平民,而是曾为德国盟友的意大利军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翻开尘封的档案,了解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吧。1940年后,希腊的凯法利尼亚岛...

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为人知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说到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人们立刻会想到他的至爱马皇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从此二人演绎了一段相爱一生的爱情。但是在朱元璋与马氏成婚之前,却还有着另外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为世人所知。元朝末年,官府腐败,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全国各地...

在三国的历史里面,蜀魏吴三国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哪些感人英雄...
在三国的历史里面,蜀魏吴三国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哪些感人英雄故事? 说详细些说具体些... 说详细些 说具体些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什么样的人容易遇上渣男?眼哥幸福代言 2012-0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

子长市:寻访十里铺兵工厂旧址
在陕西省子长市栾家坪乡的十里铺村,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篇章——中央红军兵工厂的遗迹。这座昔日的军事重地,曾下设翻砂、烘炉、机械、木工等多个生产部门,致力于枪械修理与手榴弹制造,其重要性在2018年7月3日被正式列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2023年10月1日...

闵行区19890189756: 不为人知的三国历史 -
招爸妇血: 蜀国后期罗宪以三千兵马大败陆抗三万

闵行区19890189756: 关于不为人知的历史 -
招爸妇血: 玛雅文明 楼兰 亚特兰蒂斯 北纬30度 天山天池 尼斯湖水怪 美国死人谷

闵行区19890189756: 中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古地名 -
招爸妇血: 这个太多了.同一个地方历史上存在过几十个地名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大部分不为人知,有的甚至湮灭消逝,连历史学家也不能准确认定具体的地点.

闵行区19890189756: 涵江人为什么拜老虎,背后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
招爸妇血: 唐朝莆田有一高僧妙应禅师,人又称“伏虎禅师”.传说他在石室岩上禅修时降服了两只山中老虎,这两只老虎被他的慈悲与德行感化,从此就跟随他出行.妙应禅师经常去涵江街头,两只老虎也会跟到涵江街头.因妙应精通医术,常常在涵江街头义诊,涵江民众感念其崇高的德行,就在当年街头系老虎的地方,即现在的涵江三门井附近修建了一座妙应堂,两只老虎也被单独供奉起来.

闵行区19890189756: 五大主力究竟哪个战斗力最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十一师,还是整编七十四师? -
招爸妇血: 太多了.简介一下新一军、整编七十四师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淞沪战场来了一支生力军一夜战斗下来,51师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500多人的重大胜利!次日,《申报》的头版头条报导了这一消息....

闵行区19890189756: 午夜凶铃的第三部和第四部,永生不死和贞相大白:分别讲什么内容? -
招爸妇血: 《午夜凶铃》 四名少年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离奇死亡,死者面部都呈现出惊恐的神色.是什么造成这起死亡事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记者浅川开始了调查.一盘神秘的录像带,一句死亡的诅咒,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寸寸接近,死亡却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