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种类

作者&投稿:言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的禅定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禅定,又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然而坐禅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潜意识的障碍。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即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一般来说,禅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脱,但要悟道解脱却离不开禅定。在“戒、定、慧”的三个阶段中,“定”从“戒”至“慧”的桥梁。
  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於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当下这念心便是归於中道。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解脱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色界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色界),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这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自在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色界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色界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至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等持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色界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这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即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这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无漏,故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种子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种子)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等至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故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坐禅与静坐的不同 禅定的种类及境界之差别诺那华藏精舍著 一般人静坐的目的,常是求得心灵的舒适、轻安,让精神统一,身体健康而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也有些宗教家练丹运气,静坐以求感应升天等等。这些静坐的方法,依佛法而言仅是治标不治本,是无法达到解脱,证悟菩提的。佛门中所谓的坐禅与静坐是有差异的,静坐不—定包含坐禅,而坐禅却有含摄静坐。什么叫做坐禅呢?坐是彻见本性,禅是顿除妄念,亦即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佛教坐禅目的在‘明心见性’,以明心见性为修行最大目标,而不是盲目追逐各种境界、异象、神通,因此佛门强调坐禅不见性,纵使坐禅百千劫,亦与外道无异!禅定种类略分为三:(一)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人士为让身体得到健康或训练精神统一以达到增加工作效率为目的,如社会上的静坐,冥观,瑜珈术或于大树下吸取树之灵气,乃至择时在日、月之下打坐,充电,以吸取天地精华,此类人士,修炼身体之精气神,以达到身心的安康,舒适,其间虽有治病,灵动或各种神奇感应之事迹,唯如此的行法与开悟见性毫无相关,佛门称之为世间禅。(二)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此界人天调伏淫欲具修五戒,又具禅定力,足以感得胜报生色界梵天,其身自有威光,无女惟男,貌如童子,身银白色,穿黄金天衣,头虽无髻,如著天冠,寿命历劫,无量快乐,但以其仍有色质,光色互照,色身超胜,故名色界,通名梵世,梵者‘清净’之义也,已离欲染而得清净故也。色界依其禅定功夫之深浅而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空定合称为八定。色界天人若修禅定厌舍色身之粗重,便入四空定;人同碧落,界若虚空,四蕴成身,唯一精灵神识;无有色蕴,常住甚深禅定之中享受法乐,旷劫弥久,以其无色质,故名无色界,既无色质可见,虽名为‘界’,其实无界限可明,只由其空定之不同而略分四天(四空定)。1、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觉有身为碍,不得自在,于是修空观,灭身还无,亦即销碍归空,这样一类名为空无边处定。2、识无边处定:诸碍既然全销无余,无碍之念亦不存在,其中惟第八识阿赖耶识全在,第七的末那识,只剩半分入于微细,内缘八识,这样一类,名为识无边处定。3、无所有处定:空处定是灭色归空,识处定是灭空归识,到此色空两亡,识心亦灭,惟觉十方寂然,再无所往,从此止步不前,这样一类,名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定:识性即为如来藏性,从来就寂然不动,而凡夫天人,欲以灭尽定之力,穷研精究,于本无穷尽中,强求穷尽,由于定力所逼,识性虽存,但不起现行作用,似尽而实没有尽,这样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定。以上四空定,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俱空,故总名穷空;此四空处的众生,于五蕴中无色蕴,只有受想行识的四蕴(受——眼耳鼻舌身接受色声香味触五尘之义。想:第六意识胡思乱想。行:第七意识末那识胡思乱想;想蕴是对外境所见之有形有相事物,行蕴属内在,即对于一切无形无相过去,现在未来之内事而生起爱恶分别取舍而胡思乱想,前者属有形有相之外境,后者属无形无相心之内境。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自身之灵魂也。)已无物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故名无色界,或四空天。四天之天人皆入甚深的禅定,色质欲心悉皆泯除调伏,在空定中享受法乐,旷劫弥久,不知人世变迁。以其入大空痴境故,虽旷劫享乐,福尽还易堕入畜生道,继续轮回,甚可警惕,故非究竟安乐处所。  (三)出世间禅:行者修习九次第定,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定即入灭尽定,证罗汉果,出三界。虽名‘出’三界,其实只是不被三界之业因所系缚,解脱自在,恣心所往,纵为地狱、淫舍,处处是三界外,如是名为圣流解脱轮回也。出世间禅者如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皆已出世解脱,其中以佛之禅定最为究竟、圆满。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色界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色界),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这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自在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色界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色界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至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色界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这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即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这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无漏,故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种子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种子)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故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建筑工程定额的种类有哪些,建筑工程定额有哪些种类?
建筑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台班和管理费用的数量标准。那么建筑工程定额的种类有哪些,建筑工程定额有哪些种类?网友咨询:建筑工程定额的种类有哪些,建筑工程定额有哪些种类?江苏衡圣律师事务所洪军律师解答:建筑工程定额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建筑...

定金种类有什么
定金的种类包括:1、立约定金 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2、成约定金 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

国家定价的种类
国家定价分为中央政府定价和地方政府定价。前者指由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定价;后者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县的各级人民政府,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的权限内制定价格。各级政府的定价权限在价格分工管理目录中规定。

定期储蓄的种类有哪些 哪种储蓄合算
定期储蓄存款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1、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在存款时约定存期,一次存入本金,到期支取本金和利息的服务。可部分或者全部提前支取一次。50元起存,多存不限,存期分为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2、零存整取...

定金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定金的种类分为成约定金,即合同成立时的定金;证约定金,即证明合同的定金;违约定金,即签订合同后违约的定金;解约定金,即解除合同的定金;立约定金,即为签订合同而先交的定金。【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

定金的种类具体有几种?
3、解约定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以承受定金罚则作为保留合同解除权的代价的定金。4、违约定金,违约定金实际就是履约定金,即以担保合同的履行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一、定金的种类具体有哪些1、订约定金订约定金,又称为立约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订立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定约定金是...

预算定额的种类
⑴按专业性质分预算定额有建筑工程定额和安装工程定额两大类。建筑工程预算按适用对象又分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矿山井巷预算定额等。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按适用对象...

定金的种类
1、订约定金 订约定金又称为立约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订立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2、成约定金 成约定金是以担保合同的成立或生效...

丹东银行的定期存款种类
丹东银行的定期存款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教育储蓄几个种类。整存整取的期限选择较多,有3个月,6个月,1到5年期可以选择,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存款没有到期之前可以提前支取,但是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零存整取期限分为1年,3年,5年三档,每月存入固定资金,到期...

定金有哪些种类
定金的种类有以下几种:一、订约定金。订约定金,又称为立约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订立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定约定金是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为适用条件。二、成约定金。成约定金,谓为合同成立要件的定金,与要物合同之物的交付,作用相同。三、解约定金。这种定金是解除合同的代价,交付定金的一方...

平昌县18971428168: 坐禅与打坐有何不同?
毓郎递法: 一般人静坐的目的,常是求得心灵的舒适、轻安,让精神统一,身体健康而延年益寿... 禅定种类略分为三: (一)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人士为让身体得到健康或训练精神...

平昌县18971428168: 佛经里面说到最深的禅定是什么 -
毓郎递法: 在佛教当中禅定指的是内心的状态,而评价禅定的深浅,佛教当中分成了四禅八定,这八个禅那心的状态,一个比一个要宁静,因此说二禅要比初禅殊胜能宁静. 四禅八定都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共通的,而这八个禅那当中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修多罗当中提到,世间想之顶点的时候说,世间无上想是非想非非想,这个是世间能够达到的最高的禅定状态,所说的世间的意思,是指的内心的状态,而不是指,生活的器世间. 而圣者(三、四果)可以进入九次第定当中的灭尽定,这种定,想已经完全停止了.这种禅那是出世间的,也是和外道,其他的非佛教方法修习禅那不共通的.

平昌县18971428168: 僧人如何坐禅?
毓郎递法: 什么叫做坐禅呢?坐是彻见本性,禅是顿除妄念,亦即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 禅定种类略分为三: (一)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人士为让身体得到健康或训练精神...

平昌县18971428168: 请问禅定和静坐有什么不同?
毓郎递法: 静坐是无方法的,禅定是有方法的.静坐会入枯定,禅定不会,它在止的基础上修观

平昌县18971428168: 佛教禅定中的净分定是什么定? -
毓郎递法: 不管那个 达到物我双忘的境地,才是入静的高级境界

平昌县18971428168: 禅定状态是什么样的? -
毓郎递法: 问题太多了. 禅定的状态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你可以网搜“四禅八定”参考一下. 你的状态已经是进入了禅定的体验.也已经体验到“定”能生“慧”:在入定中获得了新的信息(生而知之)并得到了禅悦. 禅定一刹那,世上已千年....

平昌县18971428168: 如何来区分什么是禅,什么是禅定,什么是禅宗,什么是禅学? -
毓郎递法: 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当佛陀的时代,并没有禅宗一名,而只有禅的工夫和禅的内容.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关连,相互助长,成一螺旋...

平昌县18971428168: 坐禅和禅定的区别? -
毓郎递法: “禅定”可分为世间的禅定和出世间的禅定、大乘禅定和小乘禅定、内道禅定和外道禅定等等.而“禅定度”则是属于内道的禅定.出世间的禅定以及大乘佛法的禅定都要具备以下四种特点:1),散乱等不顺心的方面自然消失.2),证法...

平昌县18971428168: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内容 -
毓郎递法: 佛教的基础教义 “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一)苦谛 ...

平昌县18971428168: 禅定与打坐是一回事吗 -
毓郎递法: 参禅是佛教修行的一种说法. 佛教讲究“戒、定、慧”.通常,戒指戒律,需持戒、知禁止;定的大意是坚忍、不动心;慧即理解一切的智慧而非小聪明,即梵语音译的“般若”. 因此,禅定可以理解为“佛教徒入定”的这种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佛修入定的功夫. 而无论修佛、修道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练气功,都有打坐这种练功形式. 而禅定不一定要打坐(虽然打坐是比较普遍的形式),打坐者也不一定讲究入定——有些练功法只求相对静心即可.而且,静、定的含义,各种流派间也有或大或小的歧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