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拼音字母吗? 古代的人怎么认字啊?

作者&投稿:达奚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如何识字?~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 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另一种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用“到”来对“刀”字注音是不准确的,因此必须法“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读音。同样的,这种注音法虽然比直音法有所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声调,然后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还有一种注音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反切法,又称反音、切。反切法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起源于三国魏人孙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孙叔然(就是孙炎)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二、起源于东汉末服虔。日本释安然《悉昙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韵诠》中《反音例》称到:“服虔始反音。”清代的章炳麟等人就主张这种说法。三、来自西域。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反切直学,自西域入于中国,至齐梁间盛行。”四、中国古来有之。这种说法可能来源于“二合音”,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艺文二》卷十五中写道:“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源也。”也可能是起源于文字创制之时,清代刘熙载所著的《说文双声》里的《叙》说道:“切音始于西域乎?非也。始于魏孙炎乎?亦非也。然则于何而起?曰:起于始制文字者也。许氏《说文》于字下系之以声,其有所受之矣。夫六书之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迭韵、双声,皆谐声也。许氏论形声及于‘江’‘河’二字。方许氏时,未有迭韵、双声之名,然‘河’‘可’为迭韵,‘江’‘工’为双声,是其实也。后世切音,下一字为韵,取迭韵;上一字为母,取双声,非此何以开之哉?”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声调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由此可见,反切比起上述两种注音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韵学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谓的“呼”是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现代汉语中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时期则只有开口呼与合口呼两种)。例如,“乌,哀都切”,其中“乌”是合口呼,“哀”是开口呼。

在以后历代中,反切被不断改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韵》和《集韵》。虽然都是宋代的韵书,相差只有几十年,但是《集韵》的反切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明代的吕坤所写的《交泰韵》,清代的潘耒所写的《类音》,设计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无论怎么样,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这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最早的是利玛窦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然后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由于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称“利、金方案”。它的出现引发了中国几百年以后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切音法,经过改进之后就是我们现在在字典的最后几页上经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边的那种)。

在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36个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民国之后,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有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的;也有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的。现在我们在一些字典中还能看到模仿日文假名的“注音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并进行推广。从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 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注音字母的职能是“伺候汉字,偎傍汉字”。1930年,上层官员中有人觉得 “注音字母”的名称不好,改称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最终,中国在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中国在中苏友好的20世纪50 年代设计的汉语拼音采用了罗马字母而非俄文字母,当时考虑到全世界只有俄国、保加利亚和蒙古三国使用俄文字母,而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却超过一百多个。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出现,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重大进步。多年来的实践被证明是成功的。

没有,但是有广韵,切韵,平水韵等字谱(可当字典用)古代人认字是一个一个认的,当时口音微有不同,但是对字音的理解却和现在人不一样,所以任何地方的先生都可以教授异地学生学问。

没有拼音字母秦朝统一全国后,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作为儿童的识字读本。这两本书在中国用了很长的时间。南北朝时周兴嗣编写了《千字文》,后来又出现《三字经》、《百家姓》等汉字识字读物。
为了给汉字注音,人们固定的选取一些字作为注音字用。叫作叶音法,用“读如”或“音”“叶某音”的形式给字注音。但是这种方法很不好用,在很多场合下注音的字比被注音的字还复杂。所以随着佛教的传入,反切法也传入中国。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以“某某切”的形式这字注音。前的字的声母与被注音字的声母相同,后面的字的声母与声调与被注音字的相同。比如:梁:音凉,立昂切,前面用的是叶音法,后面用的反切法.
到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尝试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但使用范围很小,社会上绝大多数仍然用叶音法和反切法。清代后期,英国外交官威妥玛创立了威妥玛拼音。后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马氏文通》的马建忠创立了有点类似日语假名的拼音系统。这套系统在大陆一直用到解放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而在台湾则一直使用这套系统。


中国古代有拼音吗?
没有 古代的人多半是靠一些启蒙文章来识字 比如三字经 千字文 这些是基础 等到有了基础以后 再学新字就好办了 你看说文解字上面 吹字如何解释 嘘也从口从欠(昌垂切) 这个昌垂切就是它的读音 取前字的声母 后字的韵母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

汉语拼音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那古代是怎么来确定字音
古代是反切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

古时没有拼音吧?古人没有拼音怎么识字呢?通过什么方法?拼音是谁创造...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

在古代,汉字为什么未能实现拼音化
汉字拼音化的争论自五四运动至今就没有停止过,正反双方各持己见,没有结论。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反对汉字拼音化的最大理由是同音词,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单音节,突出语义,现行的汉字体系基本上符合...

中国古拼音与26个英文字母的关系
改为b p m p f等.你把新华字典打开,在最后面拼音那几页里,在英文字母下面就有zh(ㄓ) ch(ㄔ) sh(ㄕ) r(ㄖ),那就是中国古代的拼音子母.你去问6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原来学的字母是什么.有点象日本文字.其实日本文字就是从中国字和中国古代字母来的....

中国拼音怎么来的 是古时就存在的还是近代才有的
说来有趣,为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

拼音字母什么时候用的?古代是怎样拼音的?
古拼音写法: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ㄚㄛㄜㄝㄞ 现在台湾人还在用,有时候你看台湾的娱乐电视节目,有些没有字的台湾原住民的发音,他们就用古拼音拼出来做字幕,那个不是日本话。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

我国的汉语拼音字母是从什么时候有的,谁发明的
西儒耳目资》。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但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汉语拼音诞生于何时?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是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

拼音是怎么来的?如题 谢谢了
联合国也承认的。 === 如果有时间可以了解更多: 汉语拼音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

汤原县17383845416: 在没拼音前,古人是如何认字的? -
宦泡泰胃: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

汤原县17383845416: 中国古代有拼音吗 -
宦泡泰胃:[答案]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

汤原县17383845416: 古时候没有拼音字母,汉字的音怎么标注? -
宦泡泰胃:[答案]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

汤原县17383845416: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认字?
宦泡泰胃: 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则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

汤原县17383845416: 中国古代有汉语拼音吗? -
宦泡泰胃: 《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45年了,在这个纪念日子里,回顾一下我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还是很有意义的. 汉语拼音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汤原县17383845416: 古人用汉语拼音吗?
宦泡泰胃: 没有,古人不用

汤原县17383845416: 中国古代时没有英文拼音,那古人们是如何记载汉字的读法呢?现在我们使用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汉字的读法用拼音标识,但是在古代,汉字的读法是用什... -
宦泡泰胃:[答案] 用读音相似的字表示,某字读如某字. 佛教传入后发展出了反切注音法,比如汉可以标明为何烂切,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加第二字的韵母和声调,急读就可以得到汉的发音.

汤原县17383845416: 古代的拼音是什么现代人遇到不认识的字,都是查字典,拼拼音,现代的拼音是由二十六字英文字母组织的,那么我们中国的古人呢,用什么拼不认识的字... -
宦泡泰胃:[答案] 古代的注音方式大概就这两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 “闻,音文” ”“屯 音臀”(哈哈 .我举的例子不太恰当哈,不过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2.反切 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兴起于汉末.反切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