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是否有让步状语,如果有能不能举例解释下,谢谢

作者&投稿:邓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各种状语的表示~

在文言文中,通常要结合状中短语来研究状语,而状中短语是中心词在后的谓词性短语。其后的中心词叫中心语,其前的词语叫状语。中心语表述行为、变化、性质等属性,状语用来限定、修饰和说明其后的中心语。

文言文状中短语最常见的形式是:状语直接用在中心语之前,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没有停顿。


你所说的有关状语的各种句式,在文言文中,除了“让步状语”的句式没有以外,其余的状语句式都有。而文言文中反映让步的语义环境,多发生在复句中,所以文言文的复句有让步偏正复句的句式。


在文言文的状中短语中,能时常充当状语的语素,不但有实词性词语,还有介宾短语和副词。以下所选状中短语的句式,以及分析状语的方法和例句的翻译,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仅供你学习参考!!



一、实词性状语
在实词性词语中,经常用做状语的是形容词、数词、时间词语、方位词,此外名词、疑问代词和动词也可以做状语。


1、形容词做状语,例如:
○《论证·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如果父母健在,就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门,就要去父母知道的地方。)
本例中的形容词“远”是形态形容词,做动词“游”的状语。
○《战国策·赵策一》:楚人久伐而中山亡。
本例中的形容词“久”是事态形容词。
○《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
本例中复音形容词“油然”、“沛然”、“浡然”分别作动词“作”、“下”、“兴”的状语。


2、数词做状语
数词常做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次数。例如:
○《吕氏春秋·察今》: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有一万次变化,药也应该有一万次变化。)
本例中的数词“万”作动词“变”的状语。
○《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魏国使者多次往返,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本例中的数词“三”作动词“反”的状语。
○《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少帝元年,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后。)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出”的状语,具有“完全”的意思。数词“一”可译为:完全。


3、时间词语做状语
这里的时间词语是指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包括时间量词和时间词等。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本例中加有定语“火”的时间量词“三月”做动词“灭”的状语,表示大火燃烧延续的时间。
○《史记·陈丞相世家》: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王陵发怒,称病辞官,闭门不出,始终不朝见皇帝,七年后去世)
本例中的时间量词“七年”做动词“卒”的状语,表示经过七年之后,才去世。
○《韩非子·难三》:郑子产晨出。
(郑国的子产清晨出去)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晨”作动词“出”的状语。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淮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志夜里渡河。)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夜”作动词“涉”的状语。
○《左传·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亡我,几亡矣。”
(邾人、莒人向晋国控诉说:“鲁国不时进攻我们,我们几乎就要灭亡了)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朝夕”组合一起,作动词“亡”的状语,表示“不时”。时间词“朝夕”可译为:不时。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
本例中的时间词“岁”、“月”作动词“更”的状语,分别表示“每年”、“每月”。时间词“岁”可译为:每年;时间词“月”可译为:每月。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本例中的时间词“日”作动词“闻”的状语,表示“每天”。时间词“日”可译为:每天。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
(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魏王说明这件事。)
本例中的时间词“日”作动词“急”的状语,表示“一天天地”。时间词“日”可译为:一天天地。


4、名词做状语
名词做状语在先秦并不常见,到《史记》中增多。例如:
○《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野猪,像人一样站立并且啼叫)
本例中的名词“人”作状语修饰动词“立”,是说“豕(猪)”站立起来像人,这是用人的外形来作比喻。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老人:像孩子那样啼哭。)
本例中的名词“儿”作状语修饰动词“啼”,是说老人象小儿一样哭泣,也是用小儿的外形来作比喻。
○《汉书·霍光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剑斩之:用剑斩杀他们。)
本例中的名词“剑”作动词“斩”的事体状语,与“斩”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工具。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
(法皆斩:依据法令都要斩首。)
本例中的名词“法”作动词“斩”的事体状语,与“斩”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准则。


5、其他实词性词语做状语
1)疑问代词做状语时一般构成疑问句。例如:
○《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言事?
(赵胜我怎么敢谈论这件事情呢?)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何”作能愿动词“敢”的状语,并构成疑问句。述宾短语“言事”是能愿动词“敢”的宾语。
○《战国策·赵策三》: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魏王哪里能够得到平安快乐呢?)
2)动词与动词性词语连用时,通常构成连谓短语,所以做状语比较少见。例如:
○《史记·田叔传褚补》: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
(看见战事发生,想要坐着观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
本例中的动词“坐”作动词性词语“观成败”的状语。动词“坐”是说明动词性词语“观成败”是坐着观看的,而不是先“坐”而后“观”的连续行为。
○《汉书·李广传》:破败广军,生得广。
(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
本例中的动词“生”作动词性词语“得广”的状语。动词“生”是说明动词性词语“得广”是因活捉而得到的,而不是先“生”而后“得”的连续行为。




二、介宾性状语
介宾短语做状语时,最常见的有两种:工具状语、偕从状语,此外还有目的、与事、与物状语,以及时间、处所状语等。介宾状语中最常用的介词是“以”和“为”、“与”,此外还有“自”、“于”、“由”、“从”等。


1、工具状语、偕从状语
1)工具状语
这里所所说的工具,是广义的。工具状语主要由“以”宾短语充当,在这种状语中,“以”可以理解为“用”、“拿”、“凭借(着)”、“根据”、“占有”以及“按照”等意义。除了“以”之外,“由”、“自”、“从”有时也可以构成工具状语。在这种状语中给介词做宾语的,通常是无生名词,即使有时是使用有生名词,时常也并不表示人,而是表示抽象事物。例如:
○《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用”或“拿”,引出比较具体的事物。
○《左传·定公四年》:王孙由于以背受之。
(王孙由于用背去挡)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用”或“拿”,引出比较具体的事物。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凭借勇气在诸候国中闻名。)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凭借”,所引出的事物“勇气”表示抽象。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能凭言的好坏来提拔人,不能凭人的亲疏去废止言。)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凭借”,所引出的事物都表示抽象。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粟,户一钟。
(子皮按照子展的遗命,赠送给国人的粮食,每户一钟。)
本例中介词“以”可理解为“按照”,例中的子皮按照子展的命令去办事时,一方面子展的命令是子皮办事时的依据,为子皮所用;另一方面子皮办事又受了展命令的约束,不得任意而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司空以时平易道路。
(司空按时整修道路。)
○《左传·定公四年》: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
(用先王的标准来看,却是尊重德行的)
本例中的介词“以”可理解为“用”,而引出的事物是行为标准,是抽象事物。名词“先王”是有生名词,其代表了某种行为标准,指的是先王那样的标准。
○《左传·文公十七年》:以臣观之,将不能。
(用我的眼光来看,恐怕做不到)
本例中的介词“以”可理解为“用”,而引出的事物是行为标准,是抽象事物。名词“臣”是有生名词,其代表了某种抽象事物,指的是我的眼光。
○《史记·秦始皇本纪》: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本例中的介词“由”带代词“是”,组成“由”宾短语,作动词“观”的状语。
○《庄子·让王》: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
(由此看来,两只手臂比天下更为重要,而自身又比两只手臂重要。)
本例中的介词“自”带代词“是”,组成“自”宾短语,作动词“观”的状语。


2)偕从状语
偕从状语主要表示率领、操纵、携带的对象等,这种状语大多由“以”带有生名词来充当。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侵袭蔡国。)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侵”的偕从状语,是主语“齐侯”的率领对象,介词“以”可理解为率领或带领,例句中的主语和“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人,一起完成述语“侵”所表示的行为。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
(狐毛、狐偃带领上军从两方面同时攻击子西)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攻”的偕从状语,是主语“狐毛、狐偃”的率领对象,“以”可理解为率领或带领,例句中的主语和“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人,一起完成述语“攻”所表示的行为。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辅佐齐桓公而称霸,晏子辅佐齐景公而扬名)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中心词“霸”的偕从状语。由于施事主语“管仲”和“晏子”并没有直接参与事物的行为、变化,而分别是“以”的宾语“其君”去完成该“霸”或“显”等事物的行为、变化。所以介词“以”在这里可理解为“使”。而翻译为“辅佐”,因为“辅助”属操纵的一种方式,更贴近原意。
○《战国策·秦策一》: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泠向对秦王说:“我打算让齐国侍奉大王,让它去攻打宋国。”)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事”的偕从状语。由于主语“冷向”并没有直接参与“事王”事物的行为、变化,而是“以”的宾语“齐”去完成,所以介词“以”可理解为“使”,翻译为让。而“使”作使令动词时,也有“让”的意思。
○《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
(晋昭公和齐景公举行宴会。)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宴”的偕从状语,由于“晋侯与齐侯宴”表示在这次饮宴中,晋侯是主导,而齐侯是协同,所以介词“以”可理解为“与”。
○《战国策·秦策一》: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天下一有祸乱,大王你就割让汉中与楚国求和。)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和”的偕从状语。由于“王割汉中以楚和”表示在这次割地的事件中,“秦王”是主导,而“楚国”是协同,所以介词“以”可理解为“与”。
○《左传·定公十年》:吾以剑过朝。
(我携带剑经过朝廷)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运动动词“过”的偕从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携带”或“带着”,而“以”的宾语是无生名词“剑”,是物。
○《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
(楚子灭亡了息国,带着息妫回归楚国)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运动动词“归”的偕从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携带”或“带着”,而“以”的宾语虽然是是有生名词,是人,但“息妫”并没有自主权。


2、其他介宾状语
1)目的状语
目的状语主要表示行为的目的、原因、服务的对象,最常用介词“为”构成。例如: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的人熙熙,都是为了利益而来)
本例中的“为”宾短语作动词“来”的目的状语,介词“为”可理解为“为了”,而“为利”是“来”的目的。介词“为”可译为“为了”。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而辍广。
(上天并不因为人们厌恶严寒就废止冬天,大地并不因为人们厌恶遥远而不再宽广。)
本例中的“为”宾短语作动词“恶”的原因状语,而“人之恶寒也”和“人之恶辽也”表示原因。介词“为”可译为“因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敢因和氏璧的缘故而欺骗秦王呢?)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目的状语,而定中短语“一壁之故”,作介词“以”的宾语表示原因,介词“以”可理解为“因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楚怀王因不知忠臣之分,所以国内被郑袖迷惑,国外被张仪欺骗。)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知”的目的状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而“之”指代“怀王”作介词“以”的宾语表示原因,介词“以”可理解为“因为”。


2)与事状语
与事表示与施事一起参与某种行为、活动的人,与事在参加该种行为活动时,有较大的主动性,并不直接受施事支配。例如:
○《韩非子·难一》:吾将与楚人战。
本例中的“与”宾短语做动词“战”的与事状语,介词“与”可理解为“和”、“跟”、“同”,而本例句中的施事“吾”和表示与事的“楚人”一起才能完成“战”的行为。
○《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同行。
(老虎认为对,所以就跟它(狐狸)同行。)
本例中的“与”宾短语作动词“行”的与事状语,介词“与”可理解为“和”、“跟”、“同”,而本例句中的施事“虎”和表示与事的“狐(之)”的任何一方都能独立完成。


3)与物状语
与物也主要由“以”宾短语充当。“以”所支配的事物,往往是从施事的一方,转移到宾语所表示的一方。这种用法的“以”时常是用在双宾语动词的前面,有时也可以用在非双宾语动词的前面。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
(子犯把玉璧还给公子)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授”的与物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把”,是从施事“子犯”一方,将“璧”转移到宾语“公子”所表示的另一方。而“授”是常带双宾语的动词。即例子原文可理解为:子犯授公子璧。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以术说卫元君。
(荆轲凭借剑术游说卫元君。)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说”的与物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凭借”,是从施事“荆轲”一方,将“术”转移到宾语“卫元君”所表示的另外一方。而“说”是不带双宾语的动词。


4)时间状语、处所状语、关涉状语
在古汉语中,时间常用主语表示,处所常用补语表示,所以这两种状语都不常见。时间状语主要由介词“以”、“于”带宾语构成。例如:
○《史记·孟尝君列传》:文以五月五日生。
(田文是在五月五日生的)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生”的时间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在”。
○《论语·学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这些日子里只是痛哭,却不再唱歌了)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哭”的时间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
(宋国是先朝的后代,在周朝来说是客)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为”的处所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在”。
○《史记·封禅书》:文公获若云石,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秦文公得到一块质似石头的东西,在陈仓北面的山坡上,建城立祠奉祀它。)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祠”的处所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在”。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合道义而得来的富和贵,对于我如同浮云。)
本例中的“于”宾状语作动词“获”的关涉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对于”。
○《史记·魏公子列传》: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而用矫正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的兵权来救赵国,对赵国则是有功,对魏国就未必是忠臣了)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有”或“为”的关涉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对于”。

让步状语从句是状语从句中的一种,其本身也是状语从句。一般翻译为“尽管……”或“即使……”,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退一步说……”的感觉。
使用的连词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连词主要有以下这些:though, although,while,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or...; no matter+疑问词,疑问词-ever,regardless of+名词/名词短语/名词从句,despite,in spite of。切记although不可与but连用
用法
  (1)though, although表示“虽然,纵然”之意。   这两个连词意思大致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在口语中,though较常使用,although比though正式,二者都可与yet, still或never,the less连用,但不能与but连用。
例如:   Although/Though he was exhausted, (still) he kept on working. 虽然他已经精疲力竭了,但仍然继续工作。   
 (2)as, though表示“虽然……但是”,“纵使……”之意。   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必须以部分倒装的形式出现,被倒装的部分可以是表语、状语或动词原形,though也可用于这样的结构中,但although不可以这样用。
例如:   Object as you may, I’ll go.(=Though/Although you may object, I’ll go.) 纵使你反对,我也要去。   
(3)even if, even though 表示“即使……”,“纵使……”之意,含有一种假设。   这两个复合连词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常互换使用,但意义有细微差别。even if引导的让步从句含有强烈的假定性,可用来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但不能用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实。而even 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是以从句的内容为先决条件的,即说话人肯定了从句的事实,表示已经发生了的事。
例如:   We’ll make a trip even if/though the weather is bad. 即使天气不好,我们也要作一次旅行。   
(4)whether...or...表示“不论是否……”,“不管是……还是……”之意。   由这一个复合连词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旨在说明正反两方面的可能性都不会影响主句的意向或结果。
例如:   You'll have to attend the ceremony whether you're free or busy. 不管你忙不忙,都要参加这个典礼。   
Whether you believe it or not, it's true.无论你是否相信,这都是真的。   
(5)“no matter+疑问词”或“疑问词-ever”的含义为“……都……;不管……都……”   它们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可以互换。
例如: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he would not mind. (=Whatever happened, he would not mind.)无论发生了什么,他都不会介意的。   No matter who you are, you must keep the law.(=Whoever you are, you must keep the law.不管你是谁,你都要遵纪守法。

在文言文中,构成状语成分的词语大约分为二类:一类是实词性状语,例如:形容词充当状语、数词充当状语、时间词语充当状语、名词充当状语等等;一类是介宾性状语,例如:工具状语和偕从状语、目的状语、与事状语、与物状语、以及时间状语、处所状语、关涉状语等,就是没有“让步状语”。

 

“让步状语”是英语的一种句法成分,全称为“让步状语从句”,属于英语从句的一种。一般翻译为“尽管……”或“即使……”,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退一步说……”的感觉。

 

但在国学学者编著的《古代汉语语法学》中,有“让步偏正复句”的句法结构,与英语的让步状语从句类似。

 

在文言文中,让步偏正复句是综合了假设和转折两种关系的复句。在让步偏正复句中,前分句假设某种条件,后分句与前分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这种复句的前分句常用连词“虽”,后分句常用“不”、“弗”、“亦”、“犹”等与之配合。例如:

 

 

○《韩非子·五蠹》: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

(即使有十个黄帝,也不能治好天下)

本例中前分句用连词“虽”表假设条件,而后分句用否定副词“不”配合,构成让步偏正复句。“虽”可译为:即使。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许国既然已经认罪了,虽然君王有这样的好意,我也不敢参与这件事。)

本例中前分句用连词“虽”表假设条件,而后分句用否定副词“弗”配合,构成让步偏正复句。“虽”可译为:虽然。



有。
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这可能也是。


文言文中 请解释一下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介词,连词。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2)“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文言文则的用法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局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7. 高中文言文中“则”用法 则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 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

文言文表示排除隐患
因为只有熟悉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后,你才能分清文言文每个字的意思。以“其”字为例,在文言文中,“其”既可充当他称代词;又可充当副词,或表语气,或表决断;还可充当连词,或表假设,或表让步,等等。 仅“其”充当他称代词时,就有八种以上的意思,这时的“其”即可指人,也可指物。当其指代人时,可以表他称,可...

文言文类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

文言文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文言文”: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

文言文虽然用什么字
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已经发生的事情用虽然,还未发生的事情用即使。根据上下文来看在文言文中,“虽”,应该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假设,而在现代...

文言文状语是什么意思
状语按其修饰的功能不同可分为八大类: 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条件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让步状语和比较状语 4. 文言文状语后置句的意思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

文言文的虚词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十)因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高一语文文言文语法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我要是有那么一个老爷爷,我就一年〈不掉〉一回眼泪,〈一定〉!(老舍《女店员》) ④我们要用带血的声音, 一万次呼唤: 醒来吧,总理! 〈继续〉您的革命生涯 〈以你对党的忠贞和崇高的政治品质〉。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

则表判断的文言文两句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4. 为,是在古文中是否表判断 【为】(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

府谷县15913636939: 语文的语法之类 -
张于板蓝: 其实中文上的语法跟英语的大致相通.在英语上,状语一般为从句,类型比较多,如时间、条件、让步状语从句,中文一般有相对应的状语,不过基本上是以关联词的形式,如“虽然…但是”为转折,“即使…也(不)”为让步状语,“如果…就”为条件,“通过…”或者“从…中”为方式状语.宾语较简单,如“我打你”中的“你”就是宾语,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在这里“打”是动作).宾语前置、定语前置一般出现在文言文中,你只要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文,两相对比,如果现代文翻译中宾语、定语的位置提前了,那就说明是前置了.

府谷县15913636939: 文言文中各种状语的表示地点状语用“于”来表示,比较状语也是用“于”= =!时间状语就更多了,但我怎么就从来没见过让步状语(如果……)、结果状... -
张于板蓝:[答案] 在文言文中,通常要结合状中短语来研究状语,而状中短语是中心词在后的谓词性短语.其后的中心词叫中心语,其前的词语叫状语.中心语表述行为、变化、性质等属性,状语用来限定、修饰和说明其后的中心语. 文言文状中短语最...

府谷县15913636939: 文言文的句式有几种?分别有哪些特征? -
张于板蓝:[答案] 结构: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

府谷县15913636939: 什么叫让步状语从句? -
张于板蓝: 带有 ①though, although表示“虽然,纵然”之意. ②as, though表示“虽然……但是”,“纵使……”之意. ③ even if, even though 表示“即使……”,“纵使……”之意. ④whether...or...表示“不论是否……”,“不管是……还是……”之意. ⑤no matter+疑问词”或“疑问词-ever”的含义为“……都……;不管……都……”

府谷县15913636939: 什么是让步状语从句?请详细解释下!谢谢.. -
张于板蓝: 让步状语从句表示:虽然,尽管,即使等概念,由although(尽管), though(尽管), however(无论怎样), whatever(无论什么), whoever(无论谁), whomever(无论谁), whichever(无论哪个), whenever(无论何时), ...

府谷县15913636939: 语文中的让步状语从句是什么意思? -
张于板蓝: 首先,这个一个状语从句,表示这个主要句子发生某一个的状态. 让步,顾名思义,这个状语从句让了一步给主要句(主句).记住,是让了一步.举个简答的中文例子,让你首先明白让步状语从句: “虽然我没钱了,但是我依然爱你.” 在...

府谷县15913636939: 古文中怎么能快速判断是不是状语后置 -
张于板蓝:[答案] 状语后置概念: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

府谷县15913636939: 让步状语从句 -
张于板蓝: 让步状语从句表“虽然”“尽管”“即使”等概念,由though,although,even if,even though以及“疑问词+ever”或“no matter+疑问词”引导. 如果需要介绍使用的注意事项,我可以补充.

府谷县15913636939: 如何判断定语从句中的状语? -
张于板蓝: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连词主要有以下这些: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or...; no matter+疑问词,疑问词-ever.下面对这些连词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作一说明.(1)though, although表示“虽然,纵然”之意.这两个连词意...

府谷县15913636939: 什么是让步状语从句,请说的具体一点儿,最好有例句,谢谢 -
张于板蓝: 让步状语从句是状语从句中的一种,其本身也是状语从句. 一般翻译为“尽管……即使……”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退一步说……”的感觉.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连词主要有以下这些: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or.....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