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倒过来怎么解释?

作者&投稿:郟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怎么解释?~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
当然这是按古代人的寿命和观点来提醒人生短暂,激励人要抓紧生命中的宝贵时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三十岁时,人当自立,这个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谓立身,就是丈夫有栖身之所,有所业。而不是立志的意思!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应该业有所成,不会因为无业尔所困惑,并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五十天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人生之中的机运已经了解清楚,知道了生命的真谛。。 六十知耳顺:人到了六十岁,在孔子看来,耳顺之年应该是不远游,万事由之的时候,因此,不会因为很多尘事纷扰不休而觉得心有所役。同时,学就知名 “ 所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 七十随心所欲:经历知命。耳顺后,学业和心性到了很高的境界,或者说到了成圣德地步,自然随心所欲。 孔子所说的话,其实是从学业和个人修养的角度上来说的,今人赋予它很多其他的意义!也算是发扬光大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不仅仅是指成家立业,而且指人有了足够的智力、经验,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有独立的思想。于是他可以审视自己从小长到三十所受主流或非主流影响而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世界观和价值观必然有许多谬误和不合时宜的地方,与现实、经验矛盾,冲突,而引起人的困惑,使他不得不重新去审视认识、让这些世界观和价值观更符合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和看法。这个过程经历完了,他就达到了,或者才能到四十时,能够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是这个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段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但历来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有不同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志”于何学?怎样才是“立”?何为“不惑”?“耳顺”于何?什么程度算“知天命”?等等。事实上,都是拘泥于字面上的直接解释。比如:程昌明的译文为: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牢固地自立了,四十岁时,已经明了各种事情而不会感到疑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清楚,明白贯通,到七十岁,我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超越法度。”
而李泽厚在其《论语今读》中的译文是: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荣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即使是今人,也不能是“15岁才下决心学习” 。何况是孔夫子!
在周朝时,小孩是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和武艺等等。十五岁入大学,大学也称“太学”。在那里学习处世为人、治国安邦等等。朱子在其《四书集注》中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山人以为,孔夫子是根据年龄来描述个人不同阶段的状态。
十五岁:对万物好奇,求知欲特别强烈。什么都想学,满脑子全是问题。吸收新知识特别快。不论什么东西,只管学。
三十岁:是立自己一家之言的大好时光。不破不立。是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年龄。
四十岁:一过四十,人已经没有能力对现有的学说、理论等等提出疑问、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建设性的观点了。“不惑”即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进一步在学习上的发展。
五十岁:一过五十,也就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够达到的水平有多高了。不可能再有大的突破、发展了。自己已经掂量出自己有几两了。
六十岁:一过六十,对于各种新的见解、学说、论点等等,已经不具备与人争论、甚至讨论的能力。
七十岁:只能随“心”所“欲”了。即只能够在心里想“我要是年青XX岁,我也有YYY”!而无能力做了。也只能在自己的思维框框中设想而已了。
看一下诺贝尔奖的工作,大多是在三十多岁上的工作。即是明证。

古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明白他们的真正含义吗?




孔孟论学 课下注释
本课选孔子论学语录四则,孟子论学语录二则,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 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岁做事能合于礼,四十岁能辨惑解疑,五十岁能知晓自然规律,六十岁能闻言知意,...

不耻下问、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温故知新的意思和读音
3、温故知新:读音:wēn gù zhī xīn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4、三十而立:读音:sān shí ér lì 解...

论语二十则翻译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释义: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3、子...

农村俗语“宁劝赌,莫劝嫖,男不三,女不四”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_百度...
所以女人四十岁别去过生日。 “宁劝赌,莫劝嫖”意思是嫖相于对赌来讲,嫖的危害较小。赌可害的倾家荡产,还可能妻离子散,而嫖最多花费小钱。意思是说,我们宁愿劝诫别人不要赌博,也不要去劝人不要嫖娼。 “男不三,女不四”则主要指的男女两个年龄段。 男人三十而立,女人四十而老。男人过了30岁就将基本...

论语十二章解释下列虚词
4)面山而居 (表修饰)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2)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承接)(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6)学而不思...

求先秦诸子选读中所有成语《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随心所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

论语文言文pdf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

论语演讲稿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 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岁...

猜字谜的方法?
⒊颠三倒四 (泪)⒋三十而立 (丰)⒌举一反三 ( 卅 )八、替代法从谜面的某些字词中联想出它的替代词,再取揭示谜底.例如:节日的山东 谜底:鱼(山东间称鲁,鲁去掉”日”)⒈养猪入门 (阂)⒉节日的山西 (亚)⒊国际劳动节 (与)⒋有一点错误 .(义)⒌猴子翘尾巴 (电)九、象形法根据谜面对字\\偏旁\\部首\\...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解释:人到了七十岁,做事就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出自:《论语十二章》作者:先秦·佚名 文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接下来是什么 -
徭庭天方: 答:“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三十而立、四十为惑.那30不立后面怎么说? -
徭庭天方: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后面是什么 -
徭庭天方: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后面是:50岁知天命、60岁花甲、70岁古稀、80岁杖朝、90岁鲐背、100岁乐期颐. 中国人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如二十:弱冠之年、三十: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之年、五十:知命之年、六十:花甲之年、七十...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对“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怎么理解? -
徭庭天方: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三十而立是指人到三十岁,应该已经成家立业了,四十不惑,指人到四十岁,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对人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不再困惑了.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三十而立,后面是什么?(一直到最后) -
徭庭天方: 后面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翻译:我十...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30而立后面是什么 -
徭庭天方: 这句话是孔子所说,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赏析】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然后是什么?补全了~ -
徭庭天方: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论语三十而立后面的是什么
徭庭天方: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底是什么意思 -
徭庭天方: 我是借鉴的希望可以给你解疑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 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

沙坡头区1942424480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么意思 -
徭庭天方: 三十而立并非三十岁成家立业, 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 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外力所动摇. 四十不惑,确切的说也不是四十岁没有疑惑, “立”与“惑”是一组对立,界定在于是否懂得行权, 三十而“立”时通常遇事无权可行,无权则无发言权,对事态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四十时,已掌握一定权利,此时处事相对通达,对待事情是无可,无不可.这里想象成一群四十来岁官运亨通的小老爷们,整天若无其事接待着一个个来自弱势群体的求助,表面心不在焉,内心精明了得,游戏规则是如何予其有利,如何制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