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祖先氏族祖谱和氏族迁徙起源

作者&投稿:柴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吉思汗在历史上贡献~

  成吉思汗
  (1162~1227)

  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与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大战获胜,札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把蒙古牧民划分和固定在95个千户中。千户下设百户、十户。千户那颜都是成吉思汗的封臣,各千户内的牧民不能任意离开千户组织,对那颜有人身隶属关系。成吉思汗把一部分千户作为领民分给诸弟诸子,形成左右手诸王。又以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那颜,即两个最大的军事长官。把怯薛(禁卫军)扩充到1万人,征调千户那颜、百户长、十户长的子弟充当怯薛,以此控制全国。设札鲁忽赤掌管户籍、词讼等行政、司法事务。成吉思汗的汗廷是由传统的草原贵族斡鲁朵发展起来的游牧军事封建国家机器。蒙古国建立后,大批原来的部落人口被分编在不同千户中,许多部落的界限从而泯灭,开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对此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邻近的吉利吉思、畏兀儿、哈剌鲁等部分别在1207年、1209年、1211年归附成吉思汗。

  勃兴的蒙古贵族渴望占有大量财富。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1218年,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签发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剌城,次年攻克。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1223年,还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大皇后孛儿台生子四人:长子术赤,为钦察汗国诸汗之祖;次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诸汗之祖;第三子窝阔台,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第四子拖雷,后人为元代和伊利汗国皇室。忽兰皇后生一子阔列坚,后裔入元封河间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一方面,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铁木真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帝国打下了吐蕃(西藏)把青藏高原并入了中原王朝,让中原和高原连成一片。直到现在西藏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都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功劳。
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扩张,推动了蒙古部族的统一;但是他又过于崇尚武力,在占领大片土地之后大肆屠杀,也没有能够主观的去推动社会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是用游牧部落的模式去统治这些领土,客观上又阻止了社会的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名人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1、孙中山评价
亚洲早期最强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所占领,远比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更强大了。中国几千年以来,受过了政治力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
2、毛泽东评价
众所周知,这诗中所提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特别是“一代天骄”均存反讽意味,并不是正面称赞之意。
3、蒋介石评价
成吉思汗实为我们中国军人应该效法与崇敬的第一等模范英雄。
4、鲁迅评价
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
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吉思汗

.蒙古族人的姓名:
⑴.蒙古族的姓氏有四种主流:
①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
《蒙古秘史》中记载有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上十一世祖学瑞察曾虏一女俘“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这“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为本名,“札儿赤兀惕”为氏族名称,故这个女俘兀良合真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在蒙古语中,“真”表示为女性,“歹”表示为男性,若是兀良合歹,就是男俘了。
蒙古族人的姓名称呼的顺序为:姓氏、名称、族属。如内蒙古东部喀喇沁地区各旗的札萨克、台吉均姓乌,是出于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一的兀良合人(亦称乌梁海)者勒蔑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也就是取本部落名称的首词为姓。
《元史》首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述中,将其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写作“乞彦”,就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奇姓,均由此而来。蒙古族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述塔塔儿部落时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子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②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
成吉思汗第二个弟弟合撒儿的后裔所建立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就是源于合撒儿出生的孛尔只斤(亦称博尔济吉特氏族,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卓索图盟)的宝氏,在蒙古语中,“宝”、“包”通义。
③以祖先的名字为姓:
蒙古族人比较喜欢以显要祖先的名字为姓氏。古代元朝丞相脱脱,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代便以脱脱为姓,如元朝的脱脱尼、明朝的脱脱卜花。现代人中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其祖先的名字为莫勒特图,以后便取“莫”字为姓,谐音取汉字为“孟”,所以嘎达梅林的汉名叫做孟青山。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城代办富格日特的远祖是兀良合人,本姓乌或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改取“富”为姓了。这种转姓的情况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较为普遍。
④以历史上的特殊称呼为姓:
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非以父名卫星,而是出于历史的原因以一种特殊称呼为姓,是蒙古族人中较常见的现象。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留守在个的人便取姓为“奥鲁”,后简化为“奥”。元朝时期,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后简化为“蒙”。在明朝,常有帝王给蒙古人赐姓的情况,如蒙古人火你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附明,被赐姓名为“霍庄”;蒙古人观音保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附明,被赐姓名为“李观”;蒙古人丑驴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归附明朝,被赐姓名为“李贤”等等,这些姓氏后来就成了一些蒙古族人的姓。
⑤以汉族姓氏为姓:
以汉族姓氏为姓主要时按蒙古族语意译为汉姓。直译有如:蒙语“锡拉特”意为“黄”,译为黄姓;“查干”意为“白”,译为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为金姓等。还有的取谐音汉字为姓者如:父名为“伯颜”,则取“伯颜”首字的谐音“白”为姓;父名为“火你赤”,则取“火你赤”首字的谐音“霍”为姓等。还有的蒙古族人直接使用汉姓。
⑵.蒙古族人名的特点:
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①以动物名称命名:
蒙古族人的男性喜欢以勇猛矫健的动物名称来命名,如“阿思兰”(狮)、“巴尔思”(虎)、“阿尔布古”(花鹿)、“脱里”(鹰)、“葛尔图”(猎鹰)、“玛喇勒”(叱鹿)等。蒙古人以勇猛为荣,因而喜欢力大凶猛的动物,并且以老虎为名者居多,常在虎字前加上些形容词,如“哈喇巴尔思”(黑虎)、“普剌巴尔思”(黄虎)、“乌兰巴尔思”(红虎)、“额白巴尔思”(雄虎)、“茂巴思”(恶虎等)。“不花”(牛)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很多人用它来命名,如“帖木尔不花”(铁犍牛)、“犴难不花”(金犍牛)、“察罕不花”(白犍牛)等。这些名字反映了蒙古族人悠久的以狩猎和畜牧为主的经济文化。
②以“巴图”命名:
蒙语“巴图”意译为“结实”,不同的汉译字有拔都、八都、伯秃、伯都等。蒙古族人喜欢在“巴图”之后加附加词,如“巴图噶尔”(结实的手)、“巴图和坦”(结实的城)、“巴图布林”(全结实)等。为了表达“结实”的含义,还有以金属命名的,如“阿勒坦”(金)、“铁木尔”(铁)、“西日莫”(生铁)、“宝力道”(钢)、“图卡特穆尔”(正铁)等。元朝的文宗皇帝名字就叫图贴木尔,泰定皇帝名字叫也孙铁木尔。
③以祝福、吉祥的词命名:
蒙古族人喜欢用祝福、吉祥、幸福的词来为孩子命名。如“那苏图”(长寿)、“宝音”或“伯颜图”(福)、“好必图”(有福)、“乌力吉巴雅尔”(吉喜)、“吉日嘎朝”(幸福)、“贺喜格”(恩惠)、“白仓”(富仓)、“都冷仓”(满仓)、“巴达荣贵”或“满达夫尔”(兴旺)等。还有以吉祥的数字来为孩子命名的,如“伊苏岱”(几)象征丰盛,是无尽数,“也带该”(九)等;有人干脆以祖父、外祖父或父亲的岁数来命名,如“吉林泰”(六十)、“达兰泰”(七十)、“乃颜”(八十)等,祈望长寿。
4.以自然物体为女性命名:
蒙古族人喜欢用星辰、花草、树木、珠宝等为女孩子命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琪琪格”(花)、“琪木格”(花蕊)、“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翡翠)、“乌云”(蓝宝石)等。也有用象征女人命运的词来命名,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还有按照出生月份来命名的。

营儿门,一支元室皇族转危为安的“圣地”

2004年4月9日的《兰州晚报》24版登了万全琳、赵永胜同志题为《元室皇裔“黑虎赵”姓考》的文章。该文在追述被称为“黑虎赵”的赵姓人家民族渊源和姓氏来历时写道:“黑虎赵姓乃烈祖也速该之三子,成吉思汗之三弟哈赤温一族也。”又写道:“洪武三年(1370),明将徐达、李文忠奉命征北,将元朝残余势力压缩在内蒙、甘肃一隅。甘肃一支的元军中有三狼济王等元朝皇室九人奋力征战,怎奈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非人力而能挽回。于是,九人边战边退,遂生弃甲归田之意。”“三狼济王等九人逃至靖远,其中二人流落吴家窑,三狼等七人涉靖远红罗山河南营门儿(即今营儿门),内一人隐居张家坪(今平川区小水村),娶张媪为妻,遂以张姓为姓;一姓吴,隐居黄草湾(今平川区大坝沿),其后裔散居大、小芦子(今靖远县);一姓赵,隐居会宁黑虎岔”,后统称为“黑虎赵”。这篇文章不仅再次引出了关于营儿门的话题,而且道出了营儿门马氏家史研究中关于“七人七马”传说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归宿,是营儿门马氏民族渊源和姓氏来历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了解元末明初流落到靖远、会宁、景泰、平川一带一支元室皇裔命运和归宿的重要线索。
  
营儿门在马氏家史和命运中的地位,在营儿门马氏各房家谱、族谱中早有定论。如马氏二房保存的由该房十八世孙、清朝秀才马镇邦(字凌云)于清光绪十六年写的《马氏家谱》明确写道:“太祖之始,本系前元国姓,兄弟二人名铁礼棉、铁礼秀,元末时由汴都而北迁,至红罗以南渡,率水浒而走马,向山曲以胥宇,住扎营儿门,为始托足之地,由斯易铁为马。”马氏三房保存的由该房二十二世孙、民初儒学增广生员周卿氏马建基于中华民国六年撰修的《马氏族谱》也写道:“太祖之所自出,原属元室苗裔。元德既衰,举玉干金枝之盛,作琐尾流离之子,由金台而启行,率水浒而走马,自红落(罗)以南渡,倚黄流为天堑,始驻营儿门以固圉,继税驾芦塘城以开疆。”类似的记述在马氏其他房头的家谱、族谱中都可以找到。万全琳、赵永胜二同志的文章又以赵姓、吴姓和张姓皇室后裔的经历拓宽和完善了对营儿门地位的认识,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营儿门对营儿门马氏来说,是这个庞大家族的姓氏发祥地。因为马氏各房家谱、族谱都确认,马氏祖先正是在这里改姓汉姓并指“马”为姓的。但对包括马氏祖先在内的“七人七马”来说,营儿门则是关系他们生死存亡、转危为安的“圣地”。马氏谱牒和传说都认为,“七人七马”是在明洪武三年,沈儿峪(即今定西巉口车道峡)兵败,“由金台(即兰州的王保保城)而启行”,逃到红罗山(即今靖远县北湾乡寺儿湾石窟所在地)的。红罗山口是丝绸之路上黄河古渡口之一。在后有追兵,前有大河的紧急情况下,“七人七马”以绝处逢生的胆识和勇气,涉“流木”以渡(民间说是踩着浪柴过河的),甩掉了明军的追赶。营儿门与红罗渡口隔河相望,处于下游,当时黄河向南改道,水流直冲营儿门崖面。从红罗渡口下水到南岸登陆,营儿门是第一个到达的岸口。它对“七人七马”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倚黄流为天堑”,挡住了明军的追赶,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暂时喘息的机会和聚精会神、审时度势,做出生死攸关的重大选择的条件。现在还没有材料证明,营儿门之后“七人七马”又聚首过。而他们所采取的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实行汉化,改姓汉姓等避祸求生的策略举措,只能是在营儿门做出的。尽管我们现在还无法证明他们在营儿门曾开过什么会,形成过什么决议,做出过什么决断,但我们完全有理由断定,不管通过什么形式,他们对下一步如何选择和安排自己的命运在营儿门时就达成或形成了某种共识。正是这种共识,影响和指导了他们在以后的岁月中一个一个毫无例外地都走上了实行汉化和与汉人结合的道路。营儿门在他们这次命运转折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七人七马”,万全琳和赵永胜同志的文章也补充了新的资料。马氏家谱、族谱和传说认为“七人七马”中有王爷二人,丞相一个,驸马一人,押粮官、武官各一人,还有随从一人。后来这些人分别改姓为马、吴、苏、赵、武和杨。这与万全琳、赵永胜二同志文提供的说法略有不同,少了改张姓的,多了改马、苏、武三姓的。吴、赵二姓以及赵为押粮官的说法,则完全一致。
  
关于改姓的缘由和来历,万赵二同志的文章根据《平川区志》和《赵氏家谱》的记载,介绍了改张、赵二姓的说法。文中说,内一人,“娶张媪为妻,遂以张姓为姓”。又说:“隐居于此的昴空孙辈,只有改族换姓,说谎方能避免灾难。无奈在官方问他们姓什么时,随便答道姓百家姓里第一姓,从此便姓了赵。”马氏家谱、族谱中的说法与此大同小异。如选择马姓是表达蒙古民族对马的依恋和挚爱,选择武姓是对自己曾在军中所任职务的纪念等等。这些资料对研究这支“元室皇裔”的下落和命运,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营儿门及“七人七马”的历史不仅仅是赵、马、吴、武等七家七姓的家史,而且是靖远、会宁、景泰、平川(还涉及民勤、玉门)等县市的地方史、民族史、姓氏史。研究这些历史对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地方知名度,保护如兰州的王保保城、靖远的营儿门红罗寺、会宁的黑虎岔等这样一些重要的、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址,会有重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蒙古族族源新考 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C6%E4%CB%FB%C0%FA%CA%B7%CA%E9%BC%AE/%D7%A8%CC%E2%C0%E0/%C0%FA%CA%B7/%C3%C9%B9%C5%D7%E5%D7%E5%D4%B4%D0%C2%BF%BC.html

到百度百科输入元世祖!


铁木真全名叫什么
背景故事: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起延)部人,从小遭受结拜兄弟札木合迫害,形成刚毅坚韧的性格。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讨,征服地域远达西亚。成吉思汗还曾留下: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的豪言。

成吉思汗的原名是什么,他为何会有成吉思汗这个名字?
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2.“成吉思”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3.《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泰和元年那年,铁木真已28岁,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成吉思汗”的...

成吉思汗具体出生地点在哪
,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出生在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父亲是部落的首领,那时候的蒙古族有上百部落,各部落之间相互征战。恰巧出生那年,其父战胜了塔塔尔部落的铁木真兀格,因此起名铁木真。但是好景不长,在九岁那年,父亲被塔塔尔部落的人毒死,部下也相继离散,就剩下母亲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一直到十几...

《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人物简介,人物图像照,籍贯,生卒年代_百...
【人物名字: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拼音:BOERZHIJIN TIEMUZHENC】【字号:成吉思汗】【所属朝代:元代】【生卒年代:1162—1227】【籍贯:蒙古乞颜部人】【人物简介: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开国皇帝。九岁时,父也速该死,部落衰微,长大后艰难经营,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称汗。

成吉思汗姓什么
成吉思汗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乞颜,最后慢慢发展最终统一蒙古。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

铁木真是成吉思汗吗
2、成吉思汗铁木真忽必烈的关系揭秘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爷孙关系,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爷爷。3、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谁厉害 3.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

成吉思汗也为什么又叫铁木真?
成吉思汗与铁木真的确是同一个人,铁木真是他的名字,而成吉思汗只是他的称号,尊贵的象征性名字。成吉思汗是我们后世对他的尊称,毕竟他曾经建立了大蒙古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朝,铁木真就是元太祖,他的一生充满着辉煌和传奇,影响甚大,他建立的王朝版图,从草原直接扩散到了中亚和东欧,是个...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谱系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1227),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部人。而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铁木真1162年出生在鄂嫩河畔上游东经115度左右,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即位称成吉思汗,“成吉思”...

成吉思汗的历史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

青阳县18715616983: 成吉思汗的家谱 -
梅蓝立加: 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1206-1227 2、睿宗拖雷监国(太祖四子) 1227-1229 3、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太祖三子) 1229-1241 4、乃马真皇后监国(太宗后) 1241-1246 5、定宗贵由(库裕克汗,太宗长子) 1246-1248 6、海迷失皇后监...

青阳县18715616983: 求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祖先氏族祖谱和氏族迁徙起源 -
梅蓝立加: .蒙古族人的姓名:⑴.蒙古族的姓氏有四种主流:①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有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上十一世祖学瑞察曾虏一女俘“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这“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为本名,“札儿赤...

青阳县18715616983: 成吉思汗的姓氏是什么? -
梅蓝立加: 孛尔只斤 需要解释的是:《元史》说成吉思汗姓奇渥温氏,这并不错,奇渥温和乞颜是一个词,是乞颜部落最初的姓氏,后来自孛端察儿蒙合黑(成吉思汗十世祖)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是由“孛端察儿”这个尊号演化而来,《蒙古秘史》有段记载,即:孛端察儿为孛儿只斤氏矣.合布勒汗(成吉思汗四世祖)时期,“乞颜”又放在“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单用孛儿只斤为姓. 成吉思汗2玩家心得 www.ees3.com/han2/list_2.html

青阳县18715616983: 元朝各皇帝家谱 -
梅蓝立加: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青阳县18715616983: 铁木真姓什么? -
梅蓝立加: 孛儿只斤[孛儿只斤、博尔济锦、博尔济吉特,读音作bó ér jì jǐn(ㄅㄛˊ ㄦˊ ㄐㄧˋ ㄐㄧㄣˇ),不可读作bó ěr zhī jīn(ㄅㄛˊ ㄦˇ ㄓ ㄐㄧㄣ)]单一渊源:源于蒙古乞颜部族,一说源于姬姓轩辕氏,出自蒙古族尼伦奇雅特·古孛尔只斤·乞颜部...

青阳县18715616983: 铁木真的后代有什么姓氏 -
梅蓝立加: 成吉思汗铁木真 姓奇渥温氏(乞颜) 蒙古黄金家族 汉姓为陈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 朱元璋也曾赐姓蒙古贵族为汉姓陈. 陈也是草原霸主后代的姓氏

青阳县18715616983: 铁木真姓什么?(孛儿只斤、乞颜氏、奇渥温)?
梅蓝立加: 乞颜部孛儿只斤氏,古代蒙古人的姓氏有几种情况,以部落和氏族为姓都很常见,铁木真家族就属于第一种情况,以乞颜作为姓.奇渥温就是乞颜的另一种译法.

青阳县18715616983: 请问成吉思汗姓什么? -
梅蓝立加: 成吉思汗是他的称号.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元朝皇帝是蒙古部黄金家族的后裔,姓>>孛儿只斤<<清朝满人有一姓氏>>博尔济吉特<<也是它的后裔

青阳县18715616983: 成吉思汗族谱
梅蓝立加: 蒙古族

青阳县18715616983: 成吉思汗是不是清朝的祖先 -
梅蓝立加: 成吉思汗不是清朝的祖先. 因为成吉思汗和清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是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所以成吉思汗不是清朝有祖先.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