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七轮 和宗教八识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紫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智识是智慧的能量表达。若识,请智识。请问:神识和八识有什么关系?或者说神识是八识中的那一识?~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
第八识如来藏
概说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藏。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
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金刚经》,再浓缩为《心经》。 《心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所在,讲的是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及真心如来藏之体性。这一个真心,或者说本心,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不仅有,而且每天都要依赖他,每一刻也都离不开他,但却始终不知道他、不认识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指的"金刚",表示法界中有一个法,他是坚固而不可坏,所以没有任何一法可以毁坏他,因此称为金刚。这个金刚心就叫做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到达佛地改名为无垢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名句,世人多不解真义。真正的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中的心。你找到了那个不在色声香味触发中的金刚心,转依了他,依于如来藏离六尘、离见闻觉知作为最后的依归,然后你来生起种种心;这时你把如来藏的运作功德不断地生起,时时刻刻生起这个如来藏心来运作,这样才叫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祖师西来传法开始,到六祖大师一花开五叶,证悟皆是以一念相应慧而现观到如来藏和他的运作。宗、教不相离,宗门与教门本来就是不分离的,宗门所证其实就是教门中所说的内容,而教门中所说的内容其实就是要帮助大家亲证宗门的真义。

第七识
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观入见道,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属有漏之位,第三位则属无漏之位。 又依成唯识论卷五载,末那识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经、解脱经二种教说,及六种道理证明之,此谓‘二教六理’。二教,即:(一)入楞伽经卷九谓,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脱经谓,染污意恒时与诸惑俱生灭。六理,即:(一)不共无明证,谓第六识之作用虽有间断,凡夫不共无明,则恒无间断而相续,故须有末那识。(二)六二缘证,前五识以前五根为所依,以前五境为所缘,第六意识亦须有末那识作为其所依之意根。(三)意名证,末那名意,因系恒审思量,故末那识必须恒存。(四)二定差别证,圣者所入之灭尽定与外道所入之无想定有所区别,因灭尽定无末那识,而无想定有末那识之存在。(五)无想有染证,修无想定而得生之无想天,虽无第六意识,但仍有我执,故须有末那识。(六)有情我不成证,凡夫行布施等善,不会成为无漏,无法脱离我执,乃因有末那识之故。



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他主要的功能就是保存种子,所以也叫一切种子识。第八识里面的种子,主要由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你过去的善恶业行为,曾经的一切善恶造作的信息皆以“业种”的形式储存在第八识中;另一部分是世界、生命的材料,由这部分种子发生作用,而生起你的生命、你的世界。所以第八识主要就有两部分的功能,一是在缘起“无我”的条件下保证因果轮回,一是在众缘和合的条件下生起我们各自的生命和世界。
第八识与第六七识的关系; 首先,第六七识是从第八识里的种子所生起来的,但他们生起的同时就会有自己的善恶造作,又熏成新的种子储藏在第八识中,实际上是对第八识里的种子作更新。特别是第六识的造作功能特别强大,我们所造的一切的善恶业皆源自他的能动性。
所谓的转识成智,就是以第六识修习无漏佛法的力量,逐渐改变第八识中的种子成分,使善的、无漏的种子力量越来越强,恶的杂染的种子的力量越来越弱,从而最终完全变成纯无漏的善的,这时会由量变发生质变,就可以转八识成四智——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为妙观察智,第七为平等性智,第八为大圆镜智。转识成智,并不是把八个识变成四种智,八识依旧存在,但由于这八识的纯无漏的存在,便可以开发出四智的妙用。
其实凡事不用太执着,以平常心处事,一切顺起自然就好了.

三脉七轮是佛教密宗修行中的讲法,八识是唯识宗的讲法。他们之间当然有联系。三脉七轮是修禅定时候会用到。在修禅定的时候,根据八识的活动情况可以判断禅定的层次。比如前五识中,在初禅有二识不活动,即鼻识舌识不活动。不过密宗的三脉七轮有针对人体打通风脉明点而言。

窃以为,或有关系,七轮为体,八识为用。

一样关系,是指要求或约束自己的道德底线

没有关系

没什么直接联系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人的三魂七魄的由来 -
秘元波利: 说法一: 三魂七魄道教有所谓人有三魂七魄的说法:三魂乃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情」,也有人称之为「主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或「天魂、识魂、人魂」;「七魄」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
秘元波利: 佛教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般包括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识叫污染识;...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三脉七轮 -
秘元波利: 【三脉七轮】 印度瑜伽术与西藏密教用语.指人体内的三条气脉通道与七个气脉中心点. 印度军荼利瑜伽术认为人体中,气所流行的通道称为脉,而诸脉中最重要的是中脉和左脉、右脉,合称三脉.在中脉里又有七个重要的中心点,称为轮,...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七脉轮分别代表什么
秘元波利: 七轮指的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以及梵穴轮.七轮顾名思义,是七处与周围有连带关系的地方,轮脉能量学起源于古印度的脉轮学说,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通畅脉轮,使人体自身的能量系统(也就是医学所讲的经络气穴),脉轮得以很好为健康服务,同时,还能开启智慧.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何为"人体的七轮"?
秘元波利: 在古代东印度便开始盛行的瑜珈术中,将人体分为七个能量中心,这七个能量中心因为是以盘旋的轮状出现,所以名为七重轮,这七轮分别是:海底轮、脐轮、太阳轮(又称胃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也有一些流派提出第八轮的概...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什么是人体七轮? -
秘元波利: 人体七轮常识 在古代东印度便开始盛行的瑜珈术中,将人体分为七个能量中心,这七个能量中心因为是以盘旋的轮状出现,所以名为七重轮,这七轮分别是:海底轮、脐轮、太阳轮(又称胃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也有一些流派提...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敢问密宗大德
秘元波利: 不知道你是否有观想,作为密宗对脉络讲三脉七轮,没有什么任脉一说,你说你干呕,如果有观想,那有可能是喉轮的缘故. 在人体七大脉轮中,有四轮最为关键,分别是:顶轮(又名大乐轮),喉轮(又名报轮),心轮(又名智慧轮),脐轮(又名化身轮).要修炼到一定成就,必须将这几处脉轮,用气打通脉结,这样气血才能在中脉中畅通无阻.如果,脉结没有打通,脉内之气血运行有阻,必定会有对应的身体反应.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心性 谁为体 谁为用? -
秘元波利: 心一般和意合为一体,心和意识有分别,会变.而性是指本性、自性,是本体,它没有分别,没有夹杂的东西,所以是亘古不变的.心产生意识,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是有了心.在佛经中,心属于第六意识,此外还有第七识(末那识)、...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调整家居风水磁场最好的饰品是什么? -
秘元波利: 一块天然的水晶石是经历了上千万年的自然的洗礼,吸收了无数年的自然精华,经过了风吹雨打,所以水晶被人们称之为“风水石”当之无愧.在天然水晶中不管是水晶球还是水晶柱亦或者是水晶簇或是水晶洞都有着强大的磁场,家居摆放这些...

杏花岭区19217367310: 在佛教的观念里,身体是一个人灵魂的什么 -
秘元波利: 身体和灵魂学习在佛教中分别叫做色神和八识.学习一下众生与八识的关系,有助于你理解这个问题!六道众生的色身十二因缘的整个过程(由无明到老死)对三界众生都相同,「无色界」众生也会因行之变迁,定久之后出定而「老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