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卫夫人讲 笔阵图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雕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卫夫人讲《笔阵图》明白了什么道理~

该篇说明写字有三种方面的要求,心意、技能和结构,字必须筋脉相连,意在笔前。所谓意在笔前,就是胸中先有字,然后写于纸上。否则,只写此字,不知下字,意断了笔划也不能相连,上下字不能呼应,一个一个字成了单独的字,不能成篇,失去了结构章法。字的结构章法,就是笔划不能平直相似,字的布排不能“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要有变化,否则徒有点画。锺繇《笔势论》是写真书、行书的方法。
草书必须注意变化起伏,从远处布置点画。用笔不能直过,要慢写,杂有篆势、八分、古隶等多种笔法,笔意才能丰富。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该篇说明写字有三种方面的要求,心意、技能和结构,字必须筋脉相连,意在笔前。所谓意在笔前,就是胸中先有字,然后写于纸上。否则,只写此字,不知下字,意断了笔划也不能相连,上下字不能呼应,一个一个字成了单独的字,不能成篇,失去了结构章法。字的结构章法,就是笔划不能平直相似,字的布排不能“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要有变化,否则徒有点画。锺繇《笔势论》是写真书、行书的方法。
草书必须注意变化起伏,从远处布置点画。用笔不能直过,要慢写,杂有篆势、八分、古隶等多种笔法,笔意才能丰富。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 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南山区13820064591: 卫夫人讲《笔阵图》明白了什么道理 -
言哗三金: 该篇说明写字有三种方面的要求,心意、技能和结构,字必须筋脉相连,意在笔前.所谓意在笔前,就是胸中先有字,然后写于纸上.否则,只写此字,不知下字,意断了笔划也不能相连,上下字不能呼应,一个一个字成了单独的字,不能成篇,失去了结构章法.字的结构章法,就是笔划不能平直相似,字的布排不能“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要有变化,否则徒有点画.锺繇《笔势论》是写真书、行书的方法. 草书必须注意变化起伏,从远处布置点画.用笔不能直过,要慢写,杂有篆势、八分、古隶等多种笔法,笔意才能丰富.

南山区13820064591: 卫夫人讲笔图阵你明白了什么道 -
言哗三金: 卫铄认为,书法品位就高在“多力丰筋”,即筋劲,力强.多“肉”则是下品,是“墨猪”,臃肿无神气.魏晋人讲“风骨”,讲“清奇险峻”,所以以“瘦硬”为美.后代人或崇尚“丰腴”,或崇尚“肥劲”,对“筋”、“骨”、“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书”(苏轼《东坡题跋》卷上)则是历代书家的共识.卫铄的贡献就在于她把“筋”、“骨”、“肉”之说引入书论,使之成为书法审美范畴,为后世的创作和欣赏开辟了新的思路.

南山区13820064591: 卫夫人到底讲了什么课,成就了王羲之 -
言哗三金: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老师.王羲之,众所周知,是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写下“天下第一行”-《兰亭序》,以及大量书法精品,将中国书法艺术水准推到了巅峰.他的成就,当然离不开恩师卫...

南山区13820064591: 卫夫人有什么字帖遗世? -
言哗三金: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女书法家. 卫夫人族祖卫灌,官至西晋司空,...

南山区13820064591: 什么是“笔阵图”﹖ -
言哗三金: 《笔阵图》是论述写字笔划的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相传为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卫夫人)所著,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笔阵图》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书道的精微奥妙,是难以明言的...

南山区13820064591: "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是什么意思?出自卫夫人“笔阵图”,请问执笔于何处, -
言哗三金:[答案] 卫夫人《笔阵图》释读 卫夫人《笔阵图》释读 原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1.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2.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 3.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 4.近代以来,殊...

南山区13820064591: 什么是用笔法?
言哗三金: 用笔法就是写字的点画时运用毛笔的基本法则.古人论书,多把用笔法 放在首位.如卫夫人《笔阵图》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王羲之也 说:“夫书贵乎平正安稳,先须用笔.”用笔又包括“用锋”和“运笔”两个 基本方面.

南山区13820064591: 如何鉴赏诗句“意在笔前?如何鉴赏诗句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言哗三金: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画搭配等.笔:这里指下笔书写.作字:写字.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字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 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大小,笔画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做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