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Q正传》的语段赏析、读后感、人物形象

作者&投稿:慎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Q正传〉中 阿Q人物形象的特点 500字左右分析!!~

自尊自大:阿Q本身是个非常卑微而且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是家乡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而且因为去过城里,甚至连城里人也看不起,拿别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后引起为荣。
自轻自贱:阿Q能够自己贬低自己,而且在自轻自贱了之后,还能够认为这种轻贱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上上。比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阿Q就自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希望别人放了自己。
并且在轻贱自己为“虫豸”之后,又犯了自尊自大的毛病,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所谓的“第一个”就是无上的荣耀,于是阿Q又在精神上胜利了。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于安慰自己的表现,以让自己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认为整个世界不像样,没了伦理,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败为胜,心满意足。
欺软怕硬:阿Q本身就是非常卑贱的小人物,身体瘦弱、口才也木讷,不论打架还是骂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
于是阿Q在于是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先估量对手的力量,专门捡软柿子捏,木讷的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如果遇到打不过也骂不了的,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典型的欺软怕硬的行为,也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

扩展资料: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
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阿Q的精神胜利法纯然是奴隶们在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Q正传

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
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小尼姑便觉晦气全消。
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
回来时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却一直没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杀。
临死前的遗憾是画押的圈不圆。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表现。“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

扩展资料:
《阿Q正传》中阿Q这个艺术形象,有两个原始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必新台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
据有关的回忆资料记载,在鲁迅住过的旧台门里,确有阿桂其人,虽说他以打短工为生,实在还是游手好闲,有时靠做掮客或小偷弄点钱。
辛亥革命时,阿桂确曾在街上走着嚷着:我们的时候来了,到了明天,我们钱也有了,老婆也有了……但阿桂并不舂米,专门给人舂米的是他的胞兄阿有,鲁迅曾说阿Q的模特正在给人家捣米,可能就指他。
但是,阿Q的很多事情又是从其他人身上取来的,如恋爱事件是从衍太太的侄儿桐少爷那里来的;欺侮小尼姑,则是从一个秀才那里取来改造而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Q

阿Q正传》读后感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阿甘正传和阿Q正传有什么联系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写作的一篇小说,在中国很有名,几乎人尽皆知,后来美国又诞生了一部电影,叫做《Forrest Gump》,传到中国来后,相关人士为了让它更快被更多人看到,于是把它翻译为《阿甘正传》。因为国人几乎都知道《阿Q正传》,于是建立这样的联系,更利于传播。

鲁迅的《阿Q正传》到底在骂谁呢?
小说,文学的一大样式。一般通过情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动,塑造人物性格。由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与自己有些相似,读者便大发雷霆,进而向作者兴师问罪,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鲁迅就曾经碰到过多次。作《阿Q正传》时,就曾有小政客和小官僚惶恐,硬说是讽刺他。《阿Q正传》...

(评)《阿Q正传》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评)我觉得文中最有意思的一段,《阿Q正传》中大名鼎鼎沿用至...

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是如何运用精神胜利法的?_百度知 ...
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它来自鲁迅1921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形象。阿Q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被世人所运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就是阿Q的心理防御机制。阿Q及未庄同时代人的思想中等级观念之强已深入骨髓,他们的本我中有一种强烈的权利欲望,一味地要凌驾于...

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800字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小说和杂文领域的巨大成就至今无与伦比,其代表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被翻译成40多种不同的文字,为中国文学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鲁迅在《阿Q正传》中表现出来的批判的深刻性,一方面来源于其“忧愤深广”的思想,另一方面来源于他一贯擅长的幽默讽刺的语言艺术。下面就结合《阿Q正传...

鲁迅啊Q正传的现实意义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均受到了严重戕害的农民阿Q的典型。《阿Q正传》语言幽默,但是我们不应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滑稽可笑之中,而应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思索,尤其需要认识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根源及其现实意义。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

阿Q正传赏析
自语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独自的说话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自语自唱:“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 !悔不改,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改,呀呀呀……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这段《龙虎斗》中的戏文写出了阿Q飘飘然的...

鲁迅《啊Q正传》的现实意义
所以,阿Q形象有着极为深广的意义,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鲁迅语),它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这也是阿Q形象的重要的典型意义之一。《阿Q正传》是一部伟大的小说,80余年来,它以它神工鬼斧般的艺术魅力和至大至刚的思想...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没有看懂,麻烦讲解。 谢谢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

《阿Q正传》
《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以后收入1923年8月出版的小说集《呐喊》。)的思想艺术特点之一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塑造了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既是一个被剥夺殆尽的贫苦农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正统观念影响,...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读后感初中优秀作文
驹宽依膦: 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优缺点并重.他有农民的优点:勤劳朴素——“真能做”.他又有农民普遍都有的缺点:保守、愚昧无知、狭隘,在当时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受到了...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的名段赏析 -
驹宽依膦: 语段:有一年的春天,他醉醺醺的在街上走,在墙根的日光下,看见王胡在那里赤着膊捉虱子,他忽然觉得身上也痒起来了.这王胡,又癞又胡,别人都叫他王癞胡,阿Q却删去了一个癞字,然而非常渺视他.阿Q的意思,以为癞是不足为奇的,只有这一部络腮胡子,实在太新奇,令人看不上眼.他于是并排坐下去了.倘是别的闲人们,阿Q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这王胡旁边,他有什么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 赏析:这段话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心理~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能变现阿Q的心理特点!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读后感
驹宽依膦: 读《阿Q正传》有感(一)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看完早该还回去.可从看完到现在又快有一个月了吧,还没还(真不是个好习惯,可能有其他同学也想看这本书呢,...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5篇
驹宽依膦: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它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摘抄及点评 -
驹宽依膦: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读后感6至9章好词好句 -
驹宽依膦: 1)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的如同六月里喝了雪水.(比喻) 2)这可难解,穿凿起来说,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否则,也如孔庙里的太牢一般,虽然与猪羊一样,同是畜生,但既经胜任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比喻+讽刺) 3)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讽刺) 4)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别人笑话,立志要画的圆.(夸张+讽刺) 5)阿Q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好词好句和读后感想(当场等)主要内容(30字) 好词好 词(3~4) 句子(2~3)读后感(40~50) -
驹宽依膦:[答案] 主要内容:简单的说就是鲁迅先生以其锋利的刀笔!痛批中国人麻木不仁的性格特征!以及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恶疾!而阿Q则是哪个年代下层劳动人民的缩影.好词:满脸溅朱 瘦伶仃 醉醺醺 好句:1、又...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读后感750字左右范文
驹宽依膦: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讽刺旧时代中国自甘堕落的中篇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q正传读后感750字,希望你会喜欢!阿q正传读后感750字:孤家寡人阿Q转败为...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的语段赏析 -
驹宽依膦: 这段话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心理~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能变现阿Q的心理特点!

宁德市15137765621: 阿q正传观后感800字 -
驹宽依膦: 这个夏天真是出奇的热,没事干便倒在床上,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看――《阿Q正传》于是随便翻开瞧瞧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觉得可笑,又认为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