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苏轼的涴溪沙的赏析

作者&投稿:貊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浣溪沙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原文: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扩展资料: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诗。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谭汲同游大云寺,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余家近酿,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注释】①洛浦尘:指洛水。曹植《洛神赋》中说:“陵波微步,罗袜生尘。”意思是说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就像走在路面上腾起细细的尘埃一样。②锦袍:和下文的“谪仙”意思一样,都指李白。《新唐书李白》:“白浮游四方,尝乘月……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③携壶:这里是携带酒壶的意思,也是一种容器的名称。一般指行医。④藉草:坐卧在草垫上。藉:垫衬。⑤天真:这里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⑥轻黄:这里是鹅黄,淡黄的意思。⑦松黄汤:一种药剂。清"顾元交《本草汇笺》:‘松黄即花上黄粉,有除风止血之能。”⑧万家春:苏轼为自己亲手酿造的酒取的名字。⑨野梅新:岭南梅花有的开花很早,大概在农历十一月左右就绽放。


【鉴赏】

全词清新秀丽,想象丰富,表现了词人寄情山水,纵情畅饮的闲适,自然也可以感受到苏轼内心借酒排愁的苦闷。

小序主要介绍了时间、同游者、游览的经历及饮酒时的场面,特别提到了喝松黄汤、饮“万家春”酒的细节,富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上片前两句“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当时作者与游伴同坐在松树之下,望着奔流的江水,忽然想起了曹植笔下的洛神女神步履轻盈地在水面飘行的样子,又想起自称“谪仙人”的李白身着锦袍坐于船上顺江而下的情景,心中无比神往,但又无法真正的见到,顿生遗憾。“携酒藉草亦天真。”看看自己,带着酒壶,随意地坐在草垫上,不受礼俗拘束,也很自由,很美好。

下片“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写的是松黄汤和“万家春”酒。松黄汤里的松花粉颗粒如淡黄的玉粉,营养丰富,使人益寿延年;自己亲自酿造并自己命名的“万家春”酒,芳香浓郁,酒质如雪花在浮动。作者一身轻松,面对着美景、美食、美酒,开怀畅饮,乐在其中。“醉归江路野梅新。”喝得尽兴,顺着江路醉醺醺地回返,忽看到有几枝野梅在路边刚刚绽放,可以想象,心中是何等的惬意和喜悦。

这首小词从想象引发,表达了对自由美好飘逸境界的向往和羡慕,也对自己闲适自由的生活感到满意,忘情于自然,忘情于美酒,实际上是排遣被贬后的郁闷。全词格调清雅,飘逸俊秀,清新自然而又稳健洒脱,展示了作者后期的创作风格。


【相关链接】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59岁。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旧党要员处置,贬苏轼知定州。就任落两职,追一官,贬知英州(今广东惠州市)安置,流放到时为瘴疠之乡的岭南。苏轼十月三日到惠州,寓居嘉佑寺,当月十二日,与幼子苏过同游白水佛迹,浴于汤池。十月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覃汲游大云寺,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词。

●元佑七年正月,东坡先生在汝阴。州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惨,春月色令人和悦。何如召赵德麟辈来饮此花下?”先生大喜曰:“吾不知你能作诗耶!这真是诗家的语言啊。”遂相召,与二欧饮,并作《减字木兰词》云:“春庭月午,影落春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风薄雾,都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共离人照断肠。”(《丛话》前四十)

●苏东坡躬耕之地,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后来他就在此地宴请宾客。宋朝大山水画家米芾,那时才二十二岁,就是到雪堂认识得苏东坡,并与苏东坡论画。宋朝诗人陆游是在孝宗乾道六年(—一七0 )十月到的东坡,是苏东坡去世后约七十年。他曾记述雪堂正中间挂着苏东坡一张像,像上所画东坡身着紫袍,头戴黑帽,手持藤杖,倚石而坐。苏东坡当时是真正耕做的农夫,并不是地主。

一、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

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
2.缫车,抽丝工具。
3.牛衣,《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鉴赏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上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
下片则写作者本人,日高、路长更兼酒困,未免倦极口渴,便敲门求饮。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的"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

二、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
潇潇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
休将白发唱黄鸡5。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感慨时光的流逝。
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布谷鸟。
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鉴赏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三、浣溪沙-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盏3,
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3.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4.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鉴赏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全词写境,时空转换可说是流畅的
但可能作者有意仿顶针的写法,导致有些奇怪的搭配
如:“驾小船”与“小船半倚”、“蛙声戏水”
“雀语相传”、“抹霞光”、“霞光几缕兑浓茶”
这些都不是诗词应有的搭配

全词单是景物转换,显得比较流水,枯燥,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但写出那样的良辰美景,一片农家逍遥的气息
不禁让人想起小学秋收、游戏那种向往的课文
正是现代人所需要,所缺乏的,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

架船、戏水、弄荷,更体现了农家生的美好
最后一个茶意,是雅雅地点上了一笔,仿如逸士归隐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① 元丰五年(1082)三月谪居黄州期间作。《东坡志林》卷一载:“(余)因往(沙湖)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
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蕲水,今湖北浠水县,在黄州东。兰溪,出箬
竹山,溪两侧多生兰草,故名。
② 萧萧,同潇潇,雨声。子规,杜鹃的别名。
③ 休将,不要。白发,指老年。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诗意: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的《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表达什么?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赏析】萧萧暮雨子规啼,这是一片萧瑟迟暮的景象。黄昏是一天的终场,子规的啼鸣宣告着春天的离去,而萧萧春雨又在加速这场告别。一般来说,...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的赏析
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苏轼于谢雨道上作《浣溪沙》组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色。

苏轼的《浣溪沙》的解释.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出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原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

浣溪沙苏轼的赏析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

苏轼《浣溪沙·咏橘》原文及翻译赏析
4「香雾」二句:苏轼《食柑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un):喷。清泉:喻橘汁。5吴姬:吴地美女。浣溪沙·咏橘赏析 ...

古诗鉴赏: 浣溪沙 苏轼
一、浣溪沙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

苏轼《浣溪沙·端午》原文及翻译赏析
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浣溪沙·端午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端午,是时,东坡被惠州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诗词作品: 浣溪沙·端午 诗词作者:【 宋代 】 苏轼 诗词归类: 【端午节】、【风俗】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浣溪沙赏析 -
向胡乐亢: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原文:浣溪沙·...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浣溪沙》解释与赏析. -
向胡乐亢: 浣溪沙 苏 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浣溪沙》赏析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 -
向胡乐亢:[答案] 1.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2.谁道”两句,...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 浣溪沙的赏析 重点赏析以下几字: 短,浸,萧萧 -
向胡乐亢: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浣溪沙》赏析,要重点! -
向胡乐亢:[答案]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

濉溪县18078381391: 诗歌鉴赏:苏轼的《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1、分析上阙如何写景的?2、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诗歌鉴赏:苏轼的《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
向胡乐亢:[答案]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风、云、水、燕、泥等颇初春气息的景物.

濉溪县18078381391: 求,浣溪沙(苏轼的)赏析.(不要啰嗦的,50字内). -
向胡乐亢:[答案] 浣溪沙2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全部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的浣溪沙 鉴赏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向胡乐亢:[答案] 上阙用的是顶针手法. 全词是写诗人对自己的年纪表示感慨,但是也是自勉,(白发也可以在上一层楼.) 括号里的话有待斟酌.

濉溪县18078381391: 浣溪沙 苏轼 赏析 具体到每一诗句 -
向胡乐亢:[答案]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

濉溪县18078381391: 苏轼 浣溪沙赏析 -
向胡乐亢: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词牌释义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