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马逸》的原文 注释 翻译

作者&投稿:汪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马逸》文言文解释~

【原文】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冯述评〕
人各以类相通。述《诗》《书》于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误国也。马圉之说诚善,假使出子贡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然则孔子曷不即遣马圉,而听子贡之往耶?先遣马圉,则子贡之心不服;既屈子贡,而马圉之神始至。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译文】
有一天孔子出游:途中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人很生气:捉住马儿并把它关起来。子贡知道后,就低声下气的前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没想到农人不理会子贡。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
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对农人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西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有理,就把马儿还给马夫。
〔自是至理,安得不从!〕

〔冯评译文〕
物以类聚,在粗人面前谈论诗书,这是不知变通的读书人所以误事的原因。马夫的话虽然有理,但这番话若是从子贡口中说出来,恐怕农夫仍然不会接受。为什么呢?因为子贡和农夫两人的学识、修养相差太远,彼此早已心存距离;然而孔子为什么不先要马夫去,而任由子贡前去说服农夫呢?--若一开始就让马夫前去,子贡心中一定不服!如今不但子贡心中毫无怨尤,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世人常以成文的法规来约束他人,以资格来限制他人,以兼有所长来期望他人。这样,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他的马逃脱了束缚,跑到地里吃了人家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他的学生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个农民也不听他的话。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跟他说吧。”他就对那个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耕地,我不是在西海耕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那个农民听了说:“说话都像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 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孔子行道而息①,马逸②,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③。子贡请往说之④,毕辞⑤,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⑥,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⑦,独如向之人⑧!”解马而与之。
――节选自吕不韦⑨《吕氏春秋�6�1孝行览�6�1必己》⑩
n 注释
①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②逸:狂奔。③野人:种田人。④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擅长辞令。说(shuì):劝说,说服。⑤毕辞:话都说完了。毕:尽。辞:言辞。⑥鄙人:指边远地区的人。⑦辩:明白。⑧独:岂,哪里。向:刚才。⑨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仲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⑩《吕氏春秋》:吕不韦掌权时组织门客编纂,计26卷,内有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n 知识钩玄
〔通假字〕

说通悦,高兴;如“野人大说”。
〔古今异义〕
野人
今常用义:指未开化的人。文中古义:种田的人,农民;如“野人取其马”。
鄙人
今常用义:谦词,对人称自己。文中古义:指边远地区的人;如“有鄙人始事孔子者”。

今常用义:辩论。文中古义:清楚;如“说亦皆如此其辩也”。
〔一词多义〕

(1)动词,行走;如“孔子行道而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
(2)动词,做事;如“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动词,运行;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动词,休息;如“孔子行道而息”。
(2)动词,叹息;如“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3)动词,平息;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1)动词,请求;如“子贡请往说之”。“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2)动词,请问,请示;如“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动词,侍奉;如“有鄙人始事孔子者”。
(2)名词,事情;如“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动词,能够;如“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2)动词,得到;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1)副词,岂,难道;如“独如向之人!”
(2)副词,只,仅仅;如“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1)副词,刚才,不久;如“独如向之人”。
(2)名词,原先,从前;如“向为身死而不顾”。(《鱼我所欲也》)

(1)动词,给予;如“解马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2)介词,跟,同;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词类活用〕
动词用如使动词
“毕辞”中的“毕”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完毕”,“说尽”;该分句可译为“什么话都说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食人之稼”之前省略主语“马”,即“(马)食人之稼”;该分句可译为“(他的马)跑到地里吃了人家的庄稼”。
②“因谓野人曰” 之前省略主语“鄙人”,即“(鄙人)因谓野人曰”;该分句可译为“他就对那个农民说”。
(2)省略宾语
“野人不听”之后省略宾语“之”,代子贡,即“野人不听(之)”;该分句可译为“那个农民不听子贡的话”。
(3)省略介词
“孔子行道而息”之中,谓语动词“行”的后面省略介词“于”,即“孔子行(于)道而息”;该分句可译为“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
2.定语后置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之中,“始事孔子者” 是“鄙人”的定语,定语后置,该分句正常语序是“有始事孔子者鄙人”;该分句可译为“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
3.状语后置
“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之中,介词短语“于东海”和“于西海”分别作谓语动词“耕”的状语,状语后置,这两个分句正常语序是“子不于东海耕,吾不于西海耕也”;这两个分句可译为“您不是在东海耕地,我不是在西海耕地”。
n 翻译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他的马逃脱了束缚,跑到地里吃了人家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他的学生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个农民也不听他的话。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跟他说吧。”他就对那个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耕地,我不是在西海耕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那个农民听了说:“说话都像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 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n 欣赏评点
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职业、不同区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特征,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乡就要随俗,不能凭已有知识经验判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别人交流,就得了解对方的种族、文化、年龄、职业、区域等文化特征,找到对话交流的平台,用对方熟悉的事物、道理去交流,这样才能成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能言善辩,那只局限在文化人或上流社会,让他去和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交流,他一定会引经据典,“子曰”、“诗云”一番,道理讲透,好话说尽,马也没要回来,而那个粗俗的人只说一句话,马就要回来了,可见对话也讲究艺术,只有以对方能接受的事实,讲清道理,才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原文】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译文】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理他那套。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跟他说吧。”便对那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那农民很开心,对他说:“说话都相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想刚刚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的原文 注释 翻译 -
驷媛聚肌:[答案] 孔子行道而息①,马逸②,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③.子贡请往说之④,毕辞⑤,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⑥,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文言文解释 -
驷媛聚肌:[答案] 【原文】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 全文翻译 -
驷媛聚肌: 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听他的.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接着对农民说...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习题&翻译 -
驷媛聚肌:[答案] 1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驷媛聚肌:[答案] 原文 《孔子马逸》出自【吕氏春秋】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出自《论语》吗 -
驷媛聚肌:[答案] 《孔子马逸》出自【吕氏春秋】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 “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翻译: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逸马》 -
驷媛聚肌:[答案] 而只是接上文是个助词吧! 孔子逸马 【原文】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说...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的意思是什么? -
驷媛聚肌: 《孔子马逸》出自【吕氏春秋】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

汪清县13978087847: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于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 -
驷媛聚肌:[答案] 孔 子 马 逸 【原文】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

汪清县13978087847: 孔子马逸的原文 -
驷媛聚肌: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说如此其无方也而犹行,外物岂可必哉?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