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作者&投稿:掌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一、战时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二战期间美国西部经济经历了巨大发展,这是美国史学界公认的基本事实。问题在于,这种巨大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什么?是二战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外在推动力,还是地区经济具有的自身发展动力?

杰拉尔德·纳什所持的是第一种观点。他认为二战期间联邦政府大规模的防务开支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1940—1945年间,联邦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合同、军事设施网络、联邦拥有与运营的科学设施、联邦军事及文职人员薪金等渠道,在西部共投入资金约400亿美元。 通过这些资金西部发展了已有的制造业,创建了铝、镁、合成橡胶业,并由此推动了航空航天、电子等技术导向经济的发展。同时,重塑经济的努力还带动了新定居者的涌入,刺激了服务业与金融机构的扩展〔5 〕(P1—3)。简言之, 二战期间的联邦防务开支有助于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与升级。正如纳什所言:“正当西部人争取追赶其他地区时,他们发现战时联邦防务开支提供了他们几十年来所缺乏的资金。”“二战所释放出的能量激发了巨大的变化,战后西部拥有了更发达、更多样化的经济。”〔5〕(P1—2)纳什在强调联邦开支是战时西部经济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的同时,也不否认私人企业的作用,只不过在纳什看来,私人企业只是“承担了多数的实际工作”〔5〕(P4)。

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以加州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为考虑研究对象,认为二战前夕加州已具备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战时经济扩展是建立在该州以往经济成就的基础之上的。至于纳什强调二战对西部的转折性作用则是“极大地夸大了加州发展历程的不连续性,而低估了其连续性”〔6〕。

洛特钦研究了加州人口增长状况,认为二战期间加州人口增长与联邦防务开支之间并无明显联系。他首先分析了二战期间美国不同地区防务开支和人口增长的情况,结果发现中央北部(North Central )诸州防务开支无论绝对值还是人均计算方面都高于西部,而其人口并没有出现转折性增长,只有适度的增长,有时还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情况。战时人口增长最多的,是那些大萧条期间就已经有积极增长的地方(如加州)〔7〕。再从加州本身人口增长曲线来看, 二战期间的人口巨增,并不是加州人口增长史上的创纪录的最高值。以10年为期进行比较,本世纪70年代以前加州人口增长高峰出现在20年代〔7〕(P408—411)。

北卡罗莱那大学经济系的保罗·罗德(Paul.Rhode)分析了加州制造业发展的情况,认为从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来看,1940年的加州城市地区的工业化已达到相当水平,具备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才是战时联邦政府在加州投入大量防务资金的前提基础。罗德特别以加州飞机制造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为例,论证了他的观点。罗德指出,飞机制造业通常被视为一种军事驱动的工业,然而太平洋沿岸飞机制造业领导地位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技术突破。此种突破早在30年代初期就已经实现,到1939年太平洋沿岸诸州已成为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心,仅加利福尼亚一州就雇用了该行业全国近一半的工人。战前加州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正是联邦政府在加州投入巨额防务开支的重要基础。所以罗德说,加州飞机制造业的“扩张是加州战前居于领导地位的结果,并非是战时军方对该州特别偏爱的结果”〔6〕(P373)。 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罗德还介绍了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对飞机制造业进行重新布局的情况:在战争动员初期,军方生产权威出于国家安全和工业密集的考虑,希望对飞机制造业进行重新布局,在西部内陆地区建设新工厂。但由于战略需求紧急,最终不得不在具有生产与管? 碛攀频募又菰黾由��芰ΑK孀耪绞鄙��姆⒄梗��皆谝欢ǔ潭壬鲜迪至朔苫���闹匦虏季郑�又莸姆苫���荻钜蚕嘤Φ厮跫酰?941年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而到1945年却降至25%。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凭借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擅长和优势,加州飞机公司仍在飞机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以管理公司总部所在地而不是以实际生产地为考虑标准,战时加州管理了飞机制造业中约一半的工作人员。1943—1944年生产高峰期过后,全国飞机制造业就业人数迅速下降,而恰在此时,加州这一行业在全国就业人数中的份额却相对增长〔6〕(P382—383)。通过上述分析,罗德想证明的是,战时联邦防务开支不仅不是加州扩展的基础,相反,还一度因军方提倡分散工业布局而削弱了加州的优势地位。换言之,罗德要证明加州经济发展靠的是自身内在的动力,从而也就削弱了战时联邦防务开支的刺激作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何评价洛特钦与罗德的观点呢?首先应肯定他们用翔实的资料、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加州战争前后的经济情况及战时经济在加州经济发展史中的地位。但从罗德对加州飞机制造业在二战期间发展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以军方为代表的联邦政府有在西部对制造业重新布局的愿望,并且在战略需求相对缓解的情况下确实进行了重新布局。这种重新布局实际上就是联邦政府利用战时动员这一特殊历史事件,找到了在相对欠发达地区直接投资开发的机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私人资本不愿或无力承担在落后地区大规模兴办制造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风险,再加上当时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仍束缚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因此和平时期政府不大可能直接投资于某一地区的生产领域。在这种背景下,战争这一国家紧急事态有助于联邦政府投资于相对欠发达地区,解决了西部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该地区发展的作用。

关于战时联邦政府防务开支对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犹他州的战时经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犹他史学家托马斯·亚历山大(Thomas G.Alexander )和列奥纳德·阿灵顿(Leonard J.Arrington)对犹他州战时防务设施的经济社会影响有过详细的分析,其中对雷明顿兵工厂(Remington Arms Plant)这一联邦小型兵工厂建立、运转及战后处理的个案研究,清晰地显示了联邦防务开支对相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作用。作者认为犹他州战时大量军事设施的建立,其直接影响是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工资水平,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商机。它们的建立对犹他州的长远影响则更为突出。仅以雷明顿兵工厂为例,战时它利用联邦政府资金培训了大约15000犹他工人, 技术培训增加了犹他技术人员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另外,通过战后对剩余生产能力和剩余物资的特殊处理,大量的联邦资金转移为地方资金。以1900万美元建设的雷明顿兵工厂,仅以不足其造价9%的价钱出售; 通过这座兵工厂,联邦政府又将价值两亿美元的战争剩余物资以成本价的大约20%处理给商人、退伍***、地方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总而言之,战时防务开支? 按丛炝艘桓鲇趟�嗽谡胶罂勺世�玫幕跷铩⑵笠倒こШ图际醯拇⒈浮保?〕。

二战前后的犹他是与加州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类型完全不同的州。犹他是一个相对欠发达的、人均收入历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远的内陆小州,而加州是一个工业相对发达的、富裕的沿海大州。正如上述学者分析所反映的,二战对这两个州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纳什所考察的西部地区恰恰就包括了上述两种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类型。而且当时大多数西部州属于前者的经济类型,就整体而言西部是一个相对欠发达地区。1940年西部各州拥有全国20.4%的人口,但它们只占全国制造业增值的10.7%〔9〕(P20)。诚如罗德所言,1940年加州的收入与人口达到或超出西部其他各州的总和,二战期间各种与军事相关的活动,特别是飞机生产和造船又都集中于加州的城市地区〔6〕(P3), 但加州却不能代表整个西部。尽管罗德、洛特钦等学者对加州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但不足以驳倒以整个西部为考察对象的纳什的论点。实际上如果以西部为整体考察的话,1940—1945年间,西部各州得到的战斗装备合同额占全国的20.5%,联邦资助的战时工业设施工程占全国的40.4%,都远远高于其现有工业能力所应得的比例额〔9〕(P21)。显然联邦防务开支分配给西部各州的份额,不是只考虑其已有? 墓ひ的芰�蚧�。��歉�嗟乜悸瞧渌�蛩兀�纭暗乩砦恢眉疤峁└��禄�亍⒃齑�Ш突�』疃�嗟氐墓憷�占湟约拔�跫督鹗羯��峁┑缌Φ牡厍�试础保?nbsp;9〕(P20 )。对不同地区特别是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考察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以对加州这个局部的研究视为西部整体的情况。

战时西部经济发展是靠“外力推动”还是由于“历史连续性”,这两者说法哪一种更具说服力?美国女学者波士顿学院的玛丽莱恩.S. 约翰森(Marilynn S.Johnson)曾针对这场争论有过如下论断:这种争论如同多数历史争论一样,被人为地两极化了……历史上很少有完全史无前例的事件;战争的影响和其他许多剧变事件都发生在预先确立的社会体制之中,并通常加强了长期存在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战争通常极大地加速了社会变化的步伐,产生了能于潜在地改变现状的紧急状态〔10〕(P315—316)。本着这种看法, 首先即使是对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联邦防务开支所推动的经济发展至少是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电力等)已初具规模,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其次即使是对加州城市地区而言,二战的作用仍可称之为转折性的:1939—1944年间,加州制造业产值从179.8万美元增加到1014.1 万美元,增加了270%;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39年27.1万多人增至53 万多人,增加了95%。〔11〕(P26)正如加州埃尔·卡米诺学院( El CaminoCollege)的阿瑟.G.维吉(Arthur G.Verge)对二战与洛杉矶发展之间的关系所做的? 爬ǎ壕」苷秸�肥凳窃诩�蟮丶忧恳狄言俗�募腹缮缁峋�昧α浚�����揭泊�戳艘桓鲂碌摹⒏�静煌�摹⒔现�挥姓秸��⒄沟穆迳柬丁⒃诰�蒙细��看蟮穆迳柬丁!保?2〕

二、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

关于战后西部经济地位,纳什的结论是:二战使西部经济地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具有殖民地经济特征的阶段转变为全国经济的先导(pacesetter)。他通常的表述是:1940年西部经济作为工业东部和中西部的原材料出口者,仍旧以殖民地因素为特征。但在1945年,经过战争时期的西部拥有一个发达的制造业体系、一个忙乱的服务业经济、一批航空、电子及科学导向的工业,科学导向的工业预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后工业经济的崛起。在四年间,战争使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区转变为国家经济的先导。战争所创造的经济类型主导了下一个30年的西部经济〔5〕。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纳什强调战争加速了西部各地的科学活动。以波音公司战时在飞机制造业中的研究开发为例:波音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研究设施和研究小组,投入更多精力从事研究开发。如果1941年该公司花在研究开发上的时间为100,1942年为212,1943年达到了470,1944年则高达840〔5 〕(P87)。同时它还推动了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发展, 这就在西部开始了产、学、研的最初结合。此外,南加州的航空医学、核裂变、潜艇侦察研究。西南部的核链反应、火箭、航空防火器研究开发以及曼哈顿原子弹制造计划,犹他州的生化研究等〔5〕(P6—7),这些二战期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开发项目,其长远影响是使“美国科学人才的重心西移”,在1945年为西部留下了一个必定要对民间经济产生影响的新科学复合体〔5〕。所以纳什说, 新近制订的科学与工程行动计划现在给予西部一把“利刃”,将使西部在战后数十年成为一个经济先导〔5〕(P2)。

针对纳什关于美国西部“经济先导”地位的提法,洛特钦等持有不同意见,认为二战并没有改变美国地区间工业平衡,战争结束时的西部既非全国经济的先导,也没有迹象表明它正在成为经济先导〔7 〕(P407)。

洛特钦首先从地区间横向比较入手,根据二战前后加州及西部其他州在全国经济中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论证西部在战争结束时并非经济先导。他以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变化为例,指出经过战争,西部大多数州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与人口的比例绝对增长显著,高于东部;但是从全国排序来看,相对位置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仍属于落后地区。(见下表)

美国各州人口与制造业岗位比例(1939年,1947年)




人口与制造业岗位比 全国排名

州别 1939年 1947年 1939年 1947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罗德艾兰 6.7 6.2 1 2

康涅狄格 7.3 6.1 2 1

…… … … … …

俄勒冈 19.0 16.5 29 21

华盛顿 21.0 19.3 22 26

加利福尼亚 25.5 19.96 26 27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科罗拉多 48.0 30.0 34 32

犹他 48.4 34.5 35 37

得克萨斯 51.3 31.9 36 34

爱达荷 53.3 40.3 37 39

堪萨斯 58.2 32.1 38 35

蒙大拿 63.5 43.4 40 41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内布拉斯加 71.5 35.5 41 38

怀俄明 74.9 67.8 42 43

俄克拉何马 84.5 50.4 43 42

亚利桑那 84.5 76.1 44 44

内华达 108.3 156.1 46 48

南达科他 118.6 81.0 47 46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新墨西哥 165.3 107.3 48 47

北达科他 246.0 162.08 49 4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人口统计署,《制造业调查:1947年》第三卷:《各州统计》,华盛顿特区,1950年,1~638页。转引自罗杰·洛特钦,“加州城市与飓风之变:二战在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哥大都市区”,《太平洋历史评论》,第63卷,1994年8月,第404页,405页。

其次,洛特钦认为从近期工业发展前景来看,西部也没有成为全国经济先导的迹象。洛特钦利用的论据是1946年(全面和平的第一年,战争合同已取消或正在取消,和平建设重新开始)美国国内新工厂和工业设施的投资情况。该年加州人均投资额位于全国第17位,仅相当于第 1位的印第安纳州的一半左右。其余西部州中,除俄勒冈(第15位)、得克萨斯(第16位)、怀俄明(第20位)、华盛顿(第21位)外,均位居第32位到最后一位〔7〕(P405—406)。

评价上述两种观点,首先应明确“经济先导”的涵义。它既可指称经济发展的状态、成就,也可以指称一种经济趋势、经济潮流。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纳什更多强调“经济先导”预示了经济发展趋势。洛特钦的反驳看起来很全面,他从状态和趋势两方面同时否定了“经济先导”说,洛特钦先将“经济先导”地位视为一种经济状态,并证明从这一角度讲,战争结束后西部并非全国经济的先导,他的论据也很有力。紧接着洛特钦又指出,即使从发展前景来看,西部也没有成为经济先导的迹象。为什么同样是考虑经济发展趋势,洛特钦会得出与纳什不同的结论呢?问题在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生产要素来衡量经济发展的趋势。洛特钦从资本投入的角度,认为战后初期西部没有成为先导的迹象。纳什则选择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认为“科学导向的工业预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战争所创造的经济类型主导了下一个30年的西部经济”〔5〕。

那么究竟哪一种生产要素最能代表经济发展的前途呢?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界在此问题上就已基本形成共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率先超过了资本等其他要素。科技进步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现代经济增长已不是单纯的经济总量增长,它是包括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因素在内的系统工程。二战期间联邦政府在西部的相关活动有助于西部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从而使西部代表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主任、美国城市史研究会主席卡尔·艾博特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二战作为西部与过去决裂的重要性,次于它引发西部未来的重要性,它奠定了西部城市在美国第四个工业发展的长周期(注:美国第四个工业发展长周期的提法源自于经济学中的“康德拉捷夫周期理论”,后由约瑟夫·熊彼特吸收到他的“创新周期论”中,将长周期称之为“康德拉捷夫周期”,并用他的“创新”理论加以解释。该理论认为自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历了四次长周期,第四次的起点是20世纪30、40年代,结束时间为90年代初。)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9〕(P39—40)第四次长周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西部城市,“包括较早的创新被大规模推向市场……,以及电子、电信和航空航天方面一连串创新发明。当然,西部城市在这些工业中居领先地位均由二战使然。”〔9〕(P39—40)美国学者迈纽尔·卡斯特尔斯(Manuel Castells )曾根据一些实证研究总结出一个地区吸引高技术产业的五点特征,其中两点恰与二战对西部的影响相符合:(1 )因为高技术产业是以科学为基础和知识密集型的,它们需要与重要的大学和研究单位有密切联系,并接近技术和科学人员储备。(2)由于对政府市场,特别是对军事和空间项目(尤其60 年代末)的依赖,高技术活动倾向于聚集在军方建立了试验地点的地区〔13〕(P13)。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到70年代, 西部高技术产业在美国领先的地位已经相当明显。 据1983年的一项统计表明,1972~1977年间,美国高技术领域领先的十个城市依次为圣何塞(硅谷)、阿纳海姆、休斯敦、圣迭哥、波士顿、达拉斯、沃切斯特、俄克拉何马城、莱克兰和菲尼克斯〔13〕(P34 )。其中只有3个城市在西部以外。可见, 从科技优势将引发新的经济时代的角度出发,二战后的西部确可称之为“经济先导”。

以上就西部战时经济扩展的动力和战后经济地位两个方面评介了围绕纳什“转折假说”出现的一些争论。迄今为止纳什的观点仍有待进一步的证明。尽管如此,纳什作为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仍然受到广泛的尊重,其论著依然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而围绕纳什观点展开的争论必然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对20世纪美国西部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具体来说,影响主要有:经济上,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战后经济长期低靡、不景气,国际金融中心也由英国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纽约。一战中,英国的商船队遭到巨大损失,使其航运业遭遇重创,也导致英国贸易量的下降。政治上,主要体现在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在一战爆发前,英国自由党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立法,开创复兴的局面。历史证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下,才进一步激化了英国的国内矛盾,加剧了政坛的冲突,从而导致了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在此过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表现出了强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党尚可与其他政治力量联合而维持劳合·乔治的首相地位,但以后自由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持续下降,1923年的大选中,工党得票率首次超过了自由党,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政党,而自由党从此以后再也未能成为第二大党。国际影响力方面,虽然英国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保持了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地位,但是由于其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倒退,事实上使得英国不可能再像一战前那样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国”世界政治、军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实亡。华盛顿海军会议上规定英美海军实力保持一致,这说明英国无奈的承认了一战后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实。社会方面,一战使大量英国男子离开原先的工作岗位而参战,一贯被视为弱者的妇女接替男子,参与大量战时工作。一方面妇女作为家庭支柱,承担稳定社会的重任;另一方面妇女广泛就业,直接参加战时经济和社会事务,为英国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社会经济地位,加速了女权运动的发展,而且使英国社会对妇女的传统偏见有所削弱。经过一战的冲击、影响,英国妇女终于获得了选举权。所以说,一战推动了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殖民地方面,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此后英国的殖民地有很多开始独立,对英国社会各方面都带来很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远在欧洲,但对美国南方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
响.战争爆发时,南方经济急转直下.英国对中欧列强的封锁使美国南方的
棉花无法进入欧洲大陆市场,南方农业的相对繁荣时期就此告一段落,致使
南方人对协约国表示强烈的不满.甚至在美国即将宣战时.南方的许多知名人
士还力谏威尔逊总统保持中立.这种态度并非完全出自地方偏狭主义和对经
济的考虑,它还直接反映了南方强烈的反托拉斯冲动.国会议员克劳德 基
钦和参议员詹姆士 瓦尔达曼都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卷入这场战争,只有商业
财团才急于要发战争财.南方的一些议员反对总统的战备计划,甚至投票反
对宣战,瓦尔达曼就是由于抨击战争而结束了政治生涯.
南方人虽然对这场外邦战争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参与了这场战争.
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伦理上,南方白人都与大不列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就是利用了这种联系而从南方购买了大量棉花.从传统上,南方具有悠
久的军事历史,是一个好战的"国度"; 由于南方人传统上对联邦中央集权和大公司经济垄断的不信任,他们想
方设法让南方在政治经济方面不受战争的危害.在基钦的领导下,南方议员
们制定了一项税收政策,向高薪阶层课收重税.他们说服联邦政府把大多数
军事训练营地建在南方;与海军签署合同,给南方的造船业带来生机;他们
还居然在由政府控制商品价格的时代里使棉花摆脱政府的控制,大涨其价,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暂时繁荣.联邦政府还出资在南方建造炸药厂,化学品厂,
硝酸盐厂和堤坝等,间接促进了战后南方水电业和化工业的发展,从而加速
改变了南方的经济结构.这种局部的经济繁荣孕育了战时的乐观主义,人们
开始对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最贫穷地区的南方刮目相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影响到南方的人际关系.数千名南方人离开狄克西到
外域服役;数千名外地人来到南方接受训练.这种人员调动虽然削弱了南方
的地方偏狭主义,但也造成人际关系,尤其是种族关系的紧张.战争期间,
私刑频频发生;大批黑人从南方乡村迁至北方城市,即本世纪著名的黑人大
迁移.欧洲移民的中止和兵役制的实行造成北方工业廉价劳动力短缺.到
1920年,大约有100万南方黑人移居北方,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
口变迁.南方妇女也在政治上获得了选举权,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后
果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美国南方带来了后来被称之为"南方文学复
兴"的时代.1945年,爱伦 泰特这样写道,"随着1914—1918年的战争,
南方重又步入世界;当它一脚跨出边界时,它回首一顾,这一顾给我们带来
了南方文学复兴,带来了一种于现在自觉于过去的文学."在此后的20年中,
经过威廉 福克纳,托马斯 伍尔夫,纳什维尔的农业平均主义者的努力,
南方一跃而成为美国文学的前沿,事实上,大战期间南方生活的重大变化在
于一种正在变化着的透视角度,在半个世纪的物质贫困和政治阳萎过后,南
方重又站立起来;积极支持和拥护南方的"土生子"伍德罗 威尔逊的理想
主义和国际主义.
然而,战时的经济繁荣往往好景不长.1921年,棉花价格大跌.万载不
遇的虫害又偏偏在这时蔓延南方大地,侵蚀南方人的精神,使整个20世纪
20年代及其后的棉花生产一蹶不振.经历了战时短暂繁荣之后的南方人难以
面对饥饿的恐怖,大批黑人继续迁居北方.在1929年大萧条到来之前,南方
经济已经大幅度下滑.
1929年年末纽约股票市场倒闭引起的大萧条对美利坚合众国来说是一
场深重持久的灾难.统计数字表明,全国有1/3的工人失业,到1933年,全
国的商业收入跌减到1929年的一半.南方则受害更大,其年人均收入从1929
年全国最低的372元减到1932年的203元.农业经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
一直萧条而不见好转,大萧条几乎使农业陷入停滞状态.1930—1931年发生
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而处于初级阶段的南方工业更是远远落后于北方,
其工业人口只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5%.因此,南方人面对着更加严峻的考
验;贫穷,种族和阶级问题非但未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在大萧条的最严重时期,南方有数以干计的人死于饥饿,数万人露宿于
街头公园之中,寻食于垃圾箱之间.被赶出农场的佃农之家拥挤在集装箱内,
废弃的汽车外壳下,或任何可以挡避风寒的地方.医疗费用自然是开销最大
同时也是最容易削减的一项开支,所以人们生病而不治.恐惧和不安全感笼
罩着南方大地. .从人口比例上
看,南方占全国人口的28%,但所得到联邦政府资助的总额却只占15.4%
(1937).
南方各级政府推行的种族主义政策意味着南方黑人是大萧条时期的最大
受害者,拨给南方有限的政府救济金首先落入白人之手.在无法改变的种族
隔离的社会制度下,南方白人贵族优先考虑的必然是白人的饥苦.有些福利
机构干脆拒绝黑人的申请.华盛顿政府从未认真对待以扭转这种局势.
工人并不比农民的日子好过.南方毕竟是农业地区.1929年,南方工业
只拥有1,338,000工人.工人每周工作72小时,而工资却比美国其他地区
低40%.南方的主要工业是纺织业,从技术上看只需要简单的手工劳动,替
换工人并非是件难事,因此,要求改善工资,工时和工作条件的工会活动无
一成功.大萧条时期,住房,学校,教会和政府均由资方拥有或支配,他们
采取削减工资,增加产额和延长工时等残酷手段剥削工人,工人们一旦抵制,
结果只能是被开除.
这样,工人只能顺从,这也是这一时期南方工业的特点."公司城"里
的慈善机构只能在工人保证不闹事的情况下对他们发发恻隐之心.工人们只
能从宗教,家庭和南方紧密的社会中得到一点点安慰.对南方工人来说,大
萧条是迷惑失败的10年.直到1939年,工业就业机会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
平.
南方农民的景况则更糟.在特殊的农业制度下,内战后土地租赁制取代
了奴隶制.大多数南方农民都是佃户.阿肯色,路易斯安纳,密西西比,阿
拉巴马和佐治亚等产棉州,有60%的农民耕种并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黑
人则在80%以上.棉花成为租赁土地的动力.南方农场中有一半以上种植棉
花.1929年,棉花总产量为14,096,000捆,棉花市场可谓坚挺;但在大
萧条时期,棉花价格有史以来第一次下降到每磅4.6美分,总产量只有10,
613,000捆.此外,南方农民还深受劳役偿债制度之苦.
南方地主非但拥有土地,而且在乡村开设商店.佃户若要租种土地,就
必须到地主指定的商店通过信贷购买所需物资,其价格和利息令人瞪目结
舌.大萧条时期,有些地主为确保商店的购买力,甚至禁止佃户种植花草或
牧草.一些佃农设法逃到克力夫兰,底特律或加里福尼亚,而仍有大多数人
(无论黑人或白人)背负沉重的债务,深陷南方扭曲的法律制度而不拔.
地主阶级把持着整个南方社会.政治上的支配权把立法者和执法者凌驾
于佃农之上.佃农得不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别
的生活选择.南方教会也站在土地所有者一边,鼓励佃农辛勤劳动,偿还债
务,但常常忘记教导土地所有者按上帝旨意尽施地主之责.到1935年,南方
已有1831475个农场实行土地租赁制.
在阿肯色东北部的产棉区,佃农组织起"南方佃农协会".该协会主张
非暴力,提倡种族混杂,他们只要求受到平等待遇,遵守既定法律.但是,
地主阶级通过枪杀,殴打,绑架和"袋鼠法制"等恐怖活动把这场农民运动
消灭在萌芽之中.虽然黑人和白人佃农同样深受这种邪恶制度之苦,但种族
隔离的严酷现实则使黑人的境况更糟.大萧条时期,南方农民的最显著成就
也许是人类精神对非人性环境的征服.佃农们处身比奴隶制还要凶恶残忍的
经济和文化桎梏之中,但却表现出一种光彩照人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决心.
大萧条对南方生活的影响是深远而多方面的.南方的经济,南方与联邦
政府和民主党的关系,以及南方社会和种族关系,都在新政之下发生了深刻
而持久的变化,也给南方的现代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富兰克林 D 罗斯
福采取一系列措施拯救已经濒死的南方经济,此外,还利用大萧条提供的机
会开始联邦赞助艺术的实验.1933年冬到1934年,联邦推行短命的"公共
事业工程计划",力图为作家和艺术家提供"适当"的工作.1934年,财政
部绘画和雕塑处委托艺术家为公共建筑绘制艺术品,主要是为邮局作壁画.
新政为艺术家提供救济性的工作从而发展文化的主要措施当是1935年实施
的"工程进步计划"(WPA).
"工程进步计划"包括"联邦作家项目","联邦音乐项目","联邦
戏剧项目","联邦艺术项目"和"历史文物探索"项目.这些项目的主要
目的是要把美国文化民主化.大萧条时期,人们普遍感兴趣于发现和建设独
特的美国文化,这对联邦艺术促进项目是个极大的鼓励.这些项目从一开始
就面对一个基本问题,即它们试图构筑的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20
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主要社会现象是地方主义,在南方尤其突出,主要代表人
物有纳什维尔的农业平均主义者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社会学家霍华德 W 奥
都姆.南方的地方特色也使联邦艺术促进项目在南方得到特殊发展.
对南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联邦作家项目.其卓著的成就是各州指南的发
表.作者们曾不辞劳苦,对内战前的奴隶进行了2000次采访,积累了大量宝
贵的历史资料.作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写出开拓性著作《弗吉尼亚人》(1940).
该书以及联邦作家项目发表的描写黑人的其他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了黑人的
生活,历史和价值,为后来的黑人民权运动播下了种子.
联邦作家项目为南方文化所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搜集出版描写南方工
人和农民的"生活故事".W T 冠契把对工人,农民的采访编辑成书, 1939
年以《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为题发表.这种具有开拓性的尝试标志着社会史
编纂的端倪,同时又把"普通人"的故事变成了真正的文学.本杰明 F 鲍
特金还率领作家们搜集了南方的民间故事,其中许多以故事集的形式发表,
如《一大堆麻雀及其他故事》,《上帝赐福魔鬼》,《撒谎者的板凳》和《甘
波鸭鸭:路易斯安纳民间故事集》,等等.联邦作家项目培养了一批有才华
的作家,其中卓著者有理查德 怀特.1939年,怀特在为联邦作家项目工作
的同时写出四篇故事,以《汤姆叔叔的孩子们》为题发表,他还用该项目奖
给他的500美元完成了代表作《土生子》.著名女作家尤多拉 韦尔蒂也曾
参加联邦作家项目,在密西西比州进行采访和创作;她拍摄的新闻照片均在
《密西西比指南》上发表.
联邦音乐项目的主旨是要把一流的管弦乐见诸听众,同时为失业的音乐
家提供工作机会.音乐家查尔斯 西格尔和作家阿兰 洛麦克斯联手,在联
邦项目的支持下,把南方民歌搜集成册,为保存南方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
面做出了不朽贡献.
联邦戏剧项目曾在北卡罗莱纳和佛罗里达帮助当地业余剧团开展"小戏
剧活动",并成功地上演了历史剧《失去的殖民地》.1936年秋,他们在伯
明翰,坦帕和迈阿密上演辛克莱 刘易士的《此地不能发生》,但该剧在新
奥尔良遭禁.托马斯 哈尔—罗杰斯的《钢的祭坛》在亚特兰大首演时轰动
一时.
联邦艺术项目在南方6个州建起社区艺术中心,有些现已变成博物馆.
财政部绘画和雕塑处资助的,在南方大中城市邮局所作的壁画已成为20世纪
30—40年代南方文化的缩影.农业保障局资助的摄影项目也为南方文化做出
了巨大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沃尔克 埃文斯的摄影和詹姆士 亚吉的文
献纪实《让我们颂扬名人》,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大萧条时期南方穷苦农民的
生活.
新政采取的这些救济和就业措施总起来看是不平衡的.它在南方受到普
通百姓的支持.但在政治家眼里却被看作是一种实验的社会主义.他们尤其
担心这种社会实验会对南方的种族制度发生影响.实际上,新政开展的农业
项目和农业机械化运动使大批佃农和黑人迫不得已而离开南方.
南方的美国化过程造成了南方的自我危机.1920年到1945年是南方文
化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同时也是南方由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社会
的过渡时期.南方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最为强烈地感觉到南方从传统向现代
过渡的强大冲击力.在世界大战和汹涌的国际现代主义浪潮中,南方人也在
探讨南方的自我:作为一个南方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用乔治 B 提尼达尔
的话说,在美国其他地区的眼里,本世纪20年代的南方是"愚昧的南方",
三K党,钩虫糙皮病,锁链帮,私刑,斯科普斯案件和原教旨主义.这在现
代人的眼里都是原始愚昧的具体体现.过去的自我"好感"现在发生了动摇,
知识分子明显感觉到现在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容易地找到南方自我的定义了.
文学批评家小路易 D 卢宾把1930年农业平均主义者的宣言《我要采取立
场》称作"自我的肯定".对农业平均主义者来说,美国南方是西方世界征
服工业和现代非人性的最后一线希望.几代人的物质贫穷孕育了一股精神力
量,而这正是应该利用的.南方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和批判过去对南方文化
所持的那种浪漫和伤感态度.
在这个过渡时期,南方经历了文学复兴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新闻,
文学批评,历史,小说和诗歌,都掺夹着新时期的自我批评,为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变化了的南方自我和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丹尼尔 J 辛加尔,米
歇尔 奥布莱恩等人精辟地分析了从1920年到1945年南方文化的大转折,
并把南方音乐,艺术,建筑和其他领域的成就统统归入这个过渡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南方经历了一次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是导致
南方变化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内战的影响更大.从经济角度看,
1940年的南方与其说相似于今天的南方,勿宁说更近似于南北战争前的南
方.这种比较并非哗众取宠.1938年,富兰克林 D 罗斯福认为南方是"全
国的第一号经济问题",而在1980年,吉米 卡特则把南方誉为繁荣昌盛的
"太阳带",与经济日趋衰落的北方"霜带"形成鲜明对比.虽然这种变化
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南方摆脱贫穷,农业落后经济和
乡村生活的决定性事件.首先,这场战争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历史上的最大繁
荣.从1940年到1944年,与政府签定战争合同的10大公司收入的金额总数
相当于联邦政府从1932年到1939年的总开销;战争期间,美国工业总产值
以每年15%的平均速度增长,而从1896年到193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4
%;到1945年,政府直接投资的新的厂房设备使经济生产力增长约50%.
南方是这次经济腾飞的直接受益者.从1939年到1943年,大约增加了
120万人次的工业就业机会.据《致富》杂志的报道,"自南北战争以来,
大南方第一次能够让每一个想要工作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军事设施和国防
建设不可思议地改变了南方人的生活.自1920年以来由于南方传统棉花经济
的不景气而在经济上入不敷出的人,现在有了离开棉田的机会.他们在大西
洋沿岸和海湾地区的造船厂找到工作,在刚刚兴起于南方各地的飞机,金属,
机械,石油和化学工业就业.较小的地方城市,如休士敦和坦帕,都于这一
时期开始发展,最后成为大工业,商业中心.
南方最著名的工业家安德鲁 杰克逊 希根斯是说明南方战时经济巨变
的最好例子.1939年,希根斯在新奥尔良只有一家厂房,400名工人,生产
在南部沼泽地使用的浅水船,毛销售额为850,000元,据说他的主要客户是
走私犯.1941年,他设计的登陆艇和巡洋鱼雷艇被美国海军接受;到1944
年,他在新奥尔良已拥有8家厂房, 20,000名工人,年毛销售额为一亿
二千万.希根斯也顿时成了民间英雄和工业巨头.
二战期间南方农业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棉花和烟草等传统农产品与花
生和牲畜等一起价格上涨.战时繁荣的工业和军队动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劳
力短缺,这是自内战以来南方农业劳力过剩的一次大逆转.于是,南方的种
植者和商品农便开始诉诸于机械,雇佣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的移民,或把土
地租赁给轴心国的战俘(战时有40多万轴心国战俘拘留美国,其中大多数在
南方).
美国战时的总动员改变了C 凡 伍德沃德所说的"南北对话的对峙".
二战期间有一千二百万美国人应征入伍,其中半数以上在南方接受军事训
练.他们第一次来到南方,亲身接触到南方文化,他们对南方的印象和态度
对于战后出现的地方分歧和种族,民权问题均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仅在
当时的特殊环境下,他们都发现南方大力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与表面所维护
的民主理想是极不相容的.
与此同时,南方白人和黑人也开始接受外来影响.战争的经历对南方黑
人来说是举足轻重的.100多万黑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实际上是战后
黑人民权运动的前奏曲.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海外浴血
奋战所保卫的民主价值与美国国内实行种族隔离的残酷现实水火不容,这对
穿着美国军服而忍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士兵来说尤其不堪忍受.
20世纪50年代,黑人为结束南方的种族歧视而进入新的斗争阶段.全
国有色人种促进会通过法律手段获得"布朗反对教育部"一案的胜利(1954),
推翻了19世纪90年代通过的实行种族隔离的"普莱西决议案".南方白人
保守派采取措施加以抵制,诸如三K党和白人公民委员会等组织重又开始活
动,推行南联邦象征主义和顽固的种族主义.白人温和派则袖手旁观,只有
少数白人敢于挺身支持黑人的民权运动.
在小马丁 路德 金的领导下,黑人民权运动采取非暴力抵制的积极攻
势.虽然在经济,身体和精神等方面受到残酷的暴力威胁和残害,黑人民权
运动依然日益高涨:静坐,"自由骑士",联合抵制,示威游行和"自由之
夏"等活动在南方所有大中城市展开.小石城,塞尔玛,牛津,蒙哥马利,
伯明翰,奈索巴和格林堡等地都成为南方历史上争取自由,民主和民权的伟
大战场.在联邦政府和民权运动的内外压力之下,国会先后于1964年和1965
年两次通过民权法案, 1965年通过选举法案,彻底捣毁了南方等级和种族
制度的法律基础,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黑人重又登上了南方的政治舞台.
白人优越论虽然残余犹存,但到20世纪80年代,南方的种族问题似已基本
解决,一个真正的种族共存的南方正在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战后的经济腾飞和南方"太阳带"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20世纪60年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人均收
入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南方多年的贫穷面貌已经改观.农业经历了改造.
农场和农业人口大幅度减少.棉花已不再是"王".机械化取代了佃农和租
户.农业变成了"农商企业",而不是农业平均主义者提倡的农业民主.南
方经济日趋多样化,甚至在农业最集中的密西西比州,工业也摆在农业的前
头.当然,问题依然存在.南方的经济发展一直以煤或石油等自然资源或低
薪的纺织工业为基础,税收和工资制度并未给这些工业带来多大好处.南方
经济主要是靠跨国公司而取得长足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得克萨斯,佛罗里
达,佐治亚和北卡罗莱纳."太阳带"的繁荣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南方神话.
但是,密西西比,阿拉巴马,阿肯色和阿巴拉契山脉的黑人仍未摆脱贫穷.
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南方的环境.田野里不见了成群的摘棉者;佃
农的小房已无踪影.20世纪80年代,南方除了棉花外,到处都可看到黄豆
和花生.电视接收器遍及乡村.南方城市也与美国其他地区的城市没什么两
样;现代高速公路,活动房住宅区,郊区购物中心则是南方城市的特点.全
国的通讯和交通网络结束了南方的孤立.当代南方人生活富裕,住宅宽敞,
学校和教堂条件大大改善."太阳带"的富裕促进了南方的文化发展,艺术
馆,交响乐团,大学和图书馆触目皆是.然而,变化中的南方文化仍未割断
与过去的联系,如在宗教信仰方面,许多南方人依然从自己的收入里捐款修
建教会的活动场所.教堂仍是南方大地醒目的象征,而把娱乐,军事性训练
和"宗教精神"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凡俗宗教"则是体育.
现代南方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棉花经济的结束,工业的发展和贫穷
文化的结束,共和党的兴起和一党制统治的结束,农村的缩小和城市的扩展,
地方孤立的结束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以种族隔离制为代表的种族制度的结
束.社会学家约翰 谢尔德 里德的研究表明,未来的南方人将是受过完好
教育,游历广泛的中产阶级;他们使用全国通讯系统,居住在郊区.拥有强
烈的地方感.这就是说,南方自我的中心已经从一个世纪以前的种植园和小
农场转移到最现代的居民区——郊区.
纵令有这些变化,强烈的历史感仍然为南方特色提供了牢固的根基.
C 凡 伍德沃德在《南方历史的负担》 (1961)一书中指出,南方的军事
失败,贫穷,由于奴隶制而产生的负疚感和强烈的地方主义,是美国历史持
有的,并将继续哺育南方的自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愈加深入广泛的南方
历史研究证实了伍德沃德的观点.1934年南方历史协会的建立, 1935年《南
方历史杂志》的发刊,是为取代神话观,对南方历史采取批判态度的学术研
究的开端.对奴隶制,南北战争和重建时期加以重新解释.1960年以后黑人
历史的发展,给南方人提供了从新的透视角度看待南方历史的机会.1974
年,著名作家罗怕特 潘 沃伦在杰佛逊人文主义科学讲座上指出,"一个
没有历史感,没有人类经历历史和创造历史之伟大作用感的社会,也不会有
目的感."现在,南方的命运便是美国民族的命运,南方的目标便是整个美
国民族的目标,而历史经验仍然为它的未来提供一个独特的透视角度.
第二章 奴隶制和黑人
根据1787年颁布的西北法令,俄亥俄河以北部应废除奴隶制.从1804
年到1833年,马里兰,特拉华以北各州和英属西印度群岛都废除了奴隶制.
如果我们把奴隶制看作是南方用以区别于美国其他地区的独一特点,那么,
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人们都可以在这片束缚人类的大地上看到独属于南方
的东西.南方的朋友可以称此为"白人之花",骑士风度的绅士,道德高尚
的女士,令人惬意的社会制度,和无与伦比的政治和社会领袖.南方的敌人
可以称此为有害的野草,监工的皮鞭,凶狠残忍的奴隶主,贩卖奴隶的丑闻,
和穷苦白人的贫穷和无知.
据约翰 罗尔夫所载, 1619年,一位荷兰人把20名非洲黑人卖到詹
姆士城,这是第一批来到美国南方殖民地的黑人移民.但是,要把这次移民
事件看作是奴隶制的开端是不准确的.1619年,弗吉尼亚还不知道有蓄奴法
的存在,而第一批黑人显然是作为契约奴而被卖到这里的.此后南方殖民地
的黑人逐渐增多.1648年,弗吉尼亚已有300名黑人;到1671年,据州长
官威廉 伯克利所说,弗吉尼亚州的黑人已是白人契约奴的三倍.但在此之
前,马里兰和角北卡罗莱纳几乎没有非洲人.
最早的蓄奴法于1661年在弗吉尼亚州制定.这种法律规定奴隶可以被当
作财产而占有,奴隶的后代继承母亲的地位,奴隶犯罪将由代表蓄奴阶级(奴
隶主阶级)的法庭予以特殊惩罚.南卡罗莱纳则采纳英属印度群岛中巴巴多
斯岛最严格的奴隶怯.1680年以后,弗吉尼亚的奴隶数量急剧上升,到1715
年已有23000名奴隶.1712年,马里兰有8000名; 1732年,北卡罗莱纳
有6000名,从1733年到1766年,南卡罗莱纳每年接收大约3000名.1738
年后,佐治亚取消了买卖奴隶的禁令.到独立战争爆发时,南方5个殖民州
的黑人奴隶已占人口的40%,其中佐治亚的黑人占该州人口的30%,而南卡
罗莱纳则高达70%.
弗吉尼亚,马里兰和北卡罗莱纳殖民地的白人在进行淘金和欧洲方式的
农业耕种的一系列尝试之后,转向烟草生产.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则首先尝
试种植橄榄,葡萄和养蚕,尔后开始种植稻谷和靛青.劳动力成为必需.当
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小农业场主都靠自己家里人完成正常的农活,而繁重的
劳动,如滚圆木,盖房子和剥玉米等,则靠整个社区的人协作完成.如此有
限的劳动力不能满足开垦大片荒地的需要,而出于这种目的的自愿劳动并不
存在,因为任何一个自由人都可以获得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的土地所
有者曾效仿西班牙人,使用印第安人来满足劳动力的需要.但是,南方的印
第安人在数量上太少,复仇心强,文化上太原始,很难适应现代农业令人筋
疲力尽的日常劳动.比较实际的方法是使用白人契约奴.根据当时的法律,
白人契约奴必须为南方奴隶主工作一定的时期,有时长达14年之久,然后才
可能获得自己的土地.1683年.弗吉尼亚约有12,000名白人契约奴.他们
主要由两种英国人构成:愿意短期出卖劳动以支付到美国的路费者,和英国
政府输送到美国的穷人,罪犯和被绑架者.他们受到严格的法律控制,但当
他们完全习惯于南方的气候和耕种方式时,便可以自起炉灶,成为土地所有
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他们曾为美国南方的种植园贵族社会做出了间接
的但却是建设性的贡献.
南方殖民地的土地所有者很快就发现使用黑奴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有效
手段.大批被贩入的黑人都在体力上经过特殊挑选,以保证他们能够适应气
候和社会的变化.1672年,英国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但到
17世纪末,许多个别的奴隶贩也开始了这门"生意".伦敦,利物浦,布里
斯托尔,新英格兰,尤其是罗德岛的纽波特,都有大批的奴隶贩子往返于非
洲与美洲之间.1734年奴隶贩卖达到高潮,有70,000黑人被运到北美.在
后来的几年里,每年被卖到北美的黑奴均超过50,000名之多.历史学家乌
尔里奇 B 菲力普斯估计,在整个贩奴期间共有5,000,000黑奴被卖到美
洲,其中有1/10来到北美大陆.
贩卖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在战争态势已经明朗,德国因国内革命倡议仪和未成,俄国爆发革命将退出战争的有利时机,美国为了抑制德国的强劲发展势头,参与战后重新分配世界权利格局,于4月6日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表面上看,这是违背了孤立主义国策,但这正是美国政治家审时度势,为了美国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做出的高明决断。以最小的牺牲和付出换取最大的国家利益。使自己在战略上处于主导和不败地位,以确立美国的国际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确立美国超级大国地位,山姆大叔日益想扮演国际警察和宪兵的角色,奉行单边主义战略。那是时易势移,

简单的说,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1917年才参战,这是战争的第三阶段了,美国为此大发战争横财,成为了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但还不是政治强国!英,德,法的政治地位依然强于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英法等国的纵容和美国的中立,德国开始了积极扩张,日本也有恃无恐,偷袭美国珍珠港,激怒了美国...1945年战争结束`包括苏联,英国,法国的世界大国普遍得到削弱,美国与苏联称霸世界,随后与苏联开始了对抗,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称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开始发挥优势,先进的军事装备更是傲视全球!所以可以说,这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近代的美国为何能崛起?两次世界大战只是助力而已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是十分重要,是美国制度与其国情磨合的一次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主要战场基本不在美国本土,所以其影响不大,而且是刚好相反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发了财,向其它国家出售武器为美国经济带动发展,战后其经济条件又吸引来自各个领域的大量人才,以至在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得到了飞越,使美国成为现今的经济大国/要国!以至今天全世界经济都受美国影响


急求!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远在欧洲,但对美国南方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战争爆发时,南方经济急转直下。英国对中欧列强的封锁使美国南方的棉花无法进入欧洲大陆市场,南方农业的相对繁荣时期就此告一段落,致使南方人对协约国表示强烈的不满。甚至在美国即将宣战时,南方的一些知名人士还力谏威尔逊总统保持中立。这种态度并非完全...

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7月2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年9月1日 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罗斯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什么时候?有哪些国家参与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

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怎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

在线求指导: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
回答:(1)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 (2)德国:国会纵火案、屠杀犹太人、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意:入侵埃塞俄比亚或干涉西班牙内战。日:南京大屠杀或731部队。 (3)绥靖政策,签订《慕尼黑协定》。 (4)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

200分悬赏,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 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 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 ...

急!!简介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两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第一个共性,就是它们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无论是对一战的交战双方来说,还是对二战的发动者德意志法西斯国家来说,它们都是把整个世界作为其争夺的自然边界。因此,列宁的垄断是世界大战最深厚的根源这一论断,对两次世界大战来说都是正确的。

德国为什么会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1、一战是德国这个后起之秀不满意殖民地的瓜分,这么多年来都是英国排在前面,要求发动战争重新瓜分殖民地。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2、二战是德国的法西斯组织挑起的,当时处在经济危机时期,希特勒利用人们的不满,挑起战争,想统治全世界,说人人都有面包和工作。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发生什么变化
郗沸益心: 变化:二战爆发后,美国的态度是把自己当作预备队员,隔岸观火,后来当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才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并表达了战胜法西斯的决心.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
郗沸益心:[答案]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是 -
郗沸益心: 最大影响就是原来英法主导的国际秩序崩溃,国际秩序重新洗牌,国际权力发生转移,美国获得了世界主导权,并且苏联也得以崛起,形成两级世界,并且原来英法控制的大量殖民地在战争中,民族独立运动也兴起,许多国家相继最求独立,世界多出来许多国家.例如在东亚地区,以前只有日本、中国、泰国是独立主权国家,其他的国家都是英法殖民地,由于英法主导体系崩溃,新的国际秩序形成,许多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在战争中壮大,并且独立,东亚出现了大量的国家.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郗沸益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它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1. 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之间的冷战...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 美国的经济 -
郗沸益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美国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
郗沸益心: 美国人因为二战,走出了大萧条.掌控了全球近一半的财富.成功上位,推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整个欧洲沦为废墟,经济崩溃.日本在美国占领后,由美国扶持.走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欧洲在美国与日本的双重压制的情况下,走上了紧密团结的道路.推出了欧共体,并最终成立了欧盟

高港区18724259977: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
郗沸益心: 战争可以把国家经济带入战争状态,极大地刺激一个国家的经济,并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减小贫富差距,巨额的武器订单也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这些都能够对抗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高港区18724259977: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作用 -
郗沸益心: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①先“中立”后参战②其参战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参战情况,都是先“中立”后参战,并且在中立期间大发战争横财;第一次是主动参战,第二次是被动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属于正义性质的;美国势力强大,它的参战加快了世界大战的进程.

高港区18724259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郗沸益心: 1,世界格局的改变,奠定了美国以后称霸世界的基础. 2,战争结束后政治阵营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形成和恶化,为美苏冷战埋下了种子 3,二战推动了人类军事科技的进步 4,二战中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 6,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武装战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