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作者&投稿:老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改变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道德素质更为重要
道德是法律的潜意识
那么你要是有道德的话就不会轻易的触犯法律,但是你
要是懂得法律的话
你还可能失去道德
而又不触犯法律

为什么道德和法律有可能产生冲突

法律能够为社会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构架,为个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够净化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激浊扬清、去恶存善。因此,虽然法律规则不等同于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

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讲规则,都按照法律规则处事,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不坏的社会,虽然可能还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而法律要深入人心、发挥作用,也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追求。换言之,法律规则要有道德性。这个道德性不是法律规则自身生长出来的,而是法律规则吸收了道德理念,从而彰显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

与此同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们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弘扬社会公序良俗,自觉遵守法律。另外,实践中被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为法律规则。

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分割或统合。使二者绝缘甚至截然对立起来肯定不行,但混同乱用的做法也行不通。应当明确,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义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的基础。今天,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

法治社会从来不排斥道德在其中的作用,甚至过去传统社会那种由自然情感演化的道义必须升华为经由理性熏陶才能拥有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与法治相辅相成,去弥合那些法律与现实之间的缝隙,去润滑法律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的冷冰冰的社会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一个社会良好运行所耗费的成本。

扩展资料

法律与道德向来是相互合作的。我国古代儒学家就特别注重德的作用,强调礼法并治。孔子主张德治,“以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一思想为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所采纳,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秦王朝只重视“治政以法”,焚书坑儒,虽大统于一时,但终归迫使老百姓揭竿而起。历史已经很明了地向主政者发出警示:在强调法的重要性的同时,德也同样不能忽视。

法律与道德的碰撞并不意味着二者的相互排斥,却恰恰可以看做是二者交融过程中的磨合和借鉴。

如果把法律看做是武者,把道德看做是文人,则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有如和珅和纪晓岚一样:和珅再怎么强势有时候也需要纪晓岚的不温不火式微调和,纪晓岚再怎么足智多谋有时候也需要和珅的果敢强硬适度平衡。法律和道德只有相互补充,才能真正描绘出社会治理的绝佳蓝图。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法律与道德不可偏废

人民网-人民日报法评:别让道德退到法律底线

人民网-法律与道德的碰撞和融合



按阶位高低进行,首先,要确定道德问题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是通过社会公德等行为标准进行规范,他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范畴,但是较之法律相比他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他与法律的关系,势必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说用道德问题去解决法律问题,势必影响法律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难以通过发挥公权力强制的保障措施达到社会长久和谐稳定;其次,要正视法律不是万能的,道德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辅助着法治的进程,甚至说在一定时期道德因素代替着法律的部分职能,法律与道德既然都是社会规范,必然有他们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只有正确的正视他们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使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次,在处理道德与法律冲突时,要善于从他们的关系找联系点,要通过理性的思维,合理结合现实社会的需要,及时处理他们之间的问题,在法治社会法律是很重要,但是道德从另外角度反衬着法的善与恶,比如说基本人权是否通过法律得到保障,社会伦理是否与法律相冲突,法律是否与道德底线相冲突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思维,多角度的去思考,很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最后,要善于运用他们共同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健康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可能很多问题不是非得需要用法律去处理的,就尽量不用法律处理,毕竟法律是最底防线,如果任何事情都用上法律,不仅给当事人双方会带来很多不便,而且是对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破坏,不但导致物质资源浪费,而且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

道德与法律都具是调整某具体社会关系的规范,不同的是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的要求要高,法律是最低底线;道德要靠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而者有不同,应以法律为标准.

道德与法律都起源于习俗。
道德的形成比法律要早的多,可以说道德是法律的祖宗。
道德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家庭社会分子之间正常关系的基础。是靠人们自觉力以及舆论执行的。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靠国家机器暴力执行。
所以,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就要看当事人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了。如果是普通民众,那么道德当让步于法律;如果当事人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或者与国家机器有某种强大的利益关系)那么法律便让步于道德(或者说,这时道德便是法律)。

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与“法”的关系,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嬗变过程表现出如下特点:1、儒家的“仁、义”思想是“礼”与“法”嬗变的基础。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其对当时中国的法律发挥着重要影响。“三纲五常”等儒家礼教是中国古代正统道德的一般原则。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这就是中国古代人的选择。2、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是“礼”与“法”嬗变的条件。经济的发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类向更高文明迈进的前提。中国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经济的兴衰与法律的道德性直接相关。经济发达时期,人们对社会的道德要求较高,同时自身也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因此这时的法律体现着更广泛的道德。与此相反,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道德表现较之以前欠缺,社会总体道德水平也下降,这时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3、维护封建皇权是“礼”与“法”嬗变的核心。不管法律与道德谁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维护封建皇权为其首要考虑,这也是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所不可逃脱的命运。4、权力阶层的态度是“礼”与“法”嬗变的关键。申言之,“出礼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须是符合权力阶层意志的道德;重“礼”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须是权力阶层内化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5〕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法律与道德因存在差别而有不可调合之矛盾,同时又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使矛盾之协调成为可能。
道德法律化使社会规范系统中道德与法律的结构趋于合理,以实现系统本身的功能优化。通过立法确认某些道德标准为法律标准。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尽管并不排斥道德,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法是德的附庸,贬抑了法的作用,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进行结构重组,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二元制法体制。


道德和法律精神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法律与道德因存在差别而有不可调合之矛盾,同时又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使矛盾之协调成为可能.道德法律化使社会规范系统中道德与法律的结构趋于合理,以实现系统本身的功能优化.通过立法确认某些道德标准为法律标准.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方法是什么?
2、多读书:除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报纸、杂志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的理解。3、案例分析: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时,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来加深对法律知识和道德准则的理解。通过分析案例,可以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道德准则的具体体现。4、积极参与课堂...

当道德和法律精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分析法学派之间的争议核心所在。对此,我个人的理解还是比较赞同哈特的说法,即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然这里的道德是广义的,包括法律精神,道德观念,人类基本价值追求等!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调整的重要方式。道德是一定社会内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

论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3、在地位上相互转化, 相互吸收 法律和道德两者之间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 都是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体来说,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道德规范中所规定的, 在法律中也会有所体现, 这也就体现了道德法律化的结果, 可见, 两者是相互吸收的。4、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 法律和道德在具体的实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一、法律治外...

思想道德和法律是什么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为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法律意识...

人道主义,道德和法律,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
在日常生活的纠纷中,富人出让自己的权利被认为是理应的,这是道德的范围,但法律并未为此做出要求。 法律的本质和道德约束的本质实际上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相对于道德来说是自由的,只要行为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法律就无法对此进行约束,就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但与法律有着明显...

人类社会中道德和法制哪个更重要?有何依据?
但是道德是从人类内心发出的,是人类自己明事理明白什么样的事情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因此,法律是约束他人行为而道德是约束自己内心肮脏的想法。两者在存在的意义上有着根本不同,面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道德约束以及不同的法律。有道德有法律,人类社会才得以存在。正如我上文所说,道德与法...

我国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这个法律体系中,许多法律规定的内容,都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积极成果。例如,我国法律规定诚实守信、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尊重和保障人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等,总体上都反映或者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二是道德的非法律化。道德与法律毕竟是两种不同的...

梁河县17344103258: 如何改变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
叔莎吉法:[答案] 只要记得,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就可以了,你可以没道德,但是不能违反法律.你道德高尚自然就是守法公民.道德是法律是升华.

梁河县17344103258: 如何解决法与道德之间的矛盾??求专业版回答! -
叔莎吉法: 人需要自律(自觉)与他律的.(强凋欲望是无限的) 中国有深刻对自身的道德自觉的修养.也就是修身为“仁”而齐家,诚意而治国,正心而平天下.是人自觉的秩序,同时社会有序.所以说:道德即天理.那么法律也是在自觉的社会有序的道德原则下而隐喻而生.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者.根据外在的道德准则(服从或不服从)只注意行为的客观后果而不关心主观的动机.人总不能天天面对专政工具嘛.

梁河县17344103258: 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冲突时怎么办 -
叔莎吉法: 应该以法律思维处理.

梁河县17344103258: 当法律与道德产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 -
叔莎吉法: 应该服从法律,道德只能是辅助约束

梁河县17344103258: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选择? -
叔莎吉法: 你问的这个问题属于法理问题,必须先理解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出选择. 法与道德的关系: 1、在本质上,二者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一是非实证主义即自然法学派,他们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有必然的联系,符合道德的善良的法才是真正...

梁河县17344103258: 当法律与道德冲突,该怎么办呢,看的好心酸 -
叔莎吉法: 天理,人情,国法,法律是底线,也是规范社会秩序重要工具,所有道德都不能凌驾法律之上,无规不成方圆,

梁河县17344103258: 道德与法律冲突了,怎么办?
叔莎吉法: 用道德谴责 以法律判定

梁河县17344103258: 当法律与道德相矛盾时,该如何选择? -
叔莎吉法: 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

梁河县17344103258: 当法律与道德矛盾时怎么办? -
叔莎吉法: 恶法 不是 法律.(比如纳粹德国的法律)违背 宪法 的法律不是法律.“禁止下河,否则罚款200元”这不是法律.法律和道德发生 矛盾就听法律的.道德 是没有 恒定标准的.法律就是最 高尚

梁河县17344103258: 法与道德冲突时怎么办 -
叔莎吉法: 先遵守法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