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是“新”新闻的创始人

作者&投稿:弭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普利策的新闻活动、新闻思想和贡献都有哪些?~

新闻活动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 1864年到美国参加林肯骑兵部队。一年后退伍,到圣路易城做杂工,自学法律。 1867年取得律师资格,同年3月入美国籍。 1868年任德文《西方邮报》记者。 1869年12月当选密苏里州众议员。 1876~1877年任《纽约太阳报》驻华盛顿记者。 1878年购得《圣路易电讯报》,1880年将它与《晚邮报》合并为《邮报—电讯报》,成为获利最优厚的晚报。 1883年买下纽约《世界报》。 1884年当选国会议员,数月后即辞职,专心办报。 1887年又出版《世界报晚刊》。 他采用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他强调新闻的真实、 准确、 文字简洁通俗,重视社论。被认为是19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1890年辞去《世界报》主编职务。晚年双目失明。 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遗嘱捐赠200万美元作为创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1912年开办)的基金,并赠款设立普利策奖。


新闻思想

19世纪末至20世纪,作为美国报界最有社会责任理念、最受人尊敬的报人——普利策是当之无愧的。他一生都在为提倡和实现社会改革而疾呼、奔走、奋斗。他的远大的新闻理想是:报纸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他认为新闻是文明社会中崛起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他珍视报纸的独立性,因而十分重视发行量,因为,“如果一家报纸真是为公众服务,它的发行量一定很大。第一,因为它的新闻和评论必须吸引广大民众;第二,因为发行量意味着广告,广告意味着金钱,金钱意味着独立”。 在普利策生活的年代,新闻记者不受重视,他希望记者能够与受人尊敬的医生、律师比肩而立。普利策不仅看到了新闻对于社会的巨大力量,也看到了它自身应该进一步发展。 普利策认为应当建立新闻学院,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他写道:“只有最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贡献

普利策对新闻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成功地办了《快邮报》和《世界报》,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新闻理论,还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200万美元,帮助创建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临终又为这一学院捐款1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作为优秀的新闻、历史、音乐和戏剧作品的年度奖金。

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中产家庭,父亲菲利普·普利策是匈牙利马扎尔犹太族的后裔,母亲是奥地利人,婚前名为路易斯·杰伯。普利策原为兄弟四人,后来两个夭逝,只剩他和弟弟艾伯特两人。普利策自幼受良好学校教育,受到良好的德文和法文训练。后来父亲病故,母亲改嫁,由于同继父关系不和,十七岁离家出走。同时由于对拿破仑的崇拜而从军,但由于视力和体力的问题,奥地利征兵处并未如愿。在奥地利军队报名不成后,又到驻墨西哥法军和驻印度英军报名处应征,依然未果。后来在汉堡加入美军“林肯骑兵队”。南北战争结束后退役,为了找工作在美四处流浪,1865年在中西部新兴城市圣路易安顿下来。
  1867年普利策入美国籍,后获得律师资格。1868年在圣路易遇到一位有助与他的人——卡尔·舒尔茨(一位德裔政治家和记者,曾任美驻西班牙公使、参议员和内政部长,当时任德文报纸《西方邮报》的老板)。被舒尔茨聘为西方邮报(Westiche Post)记者,一年后当选州议员,设立“反贪污法案”。1872年改入民主党。
  1878年,31岁的普利策创办自己的第一份报纸——《圣路易快邮报》,从而开始了它的办报生涯。在经营此报期间,普利策一方面抨击丑恶现象,一方面倡导社会改革。靠着煽情和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针砭时弊,三年后,成为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882年以34万6千美元向古氏乐购得《纽约世界报》,招募名记者内莉·布莱(本名伊丽莎白·科克兰)、Richard F. Outcault等人,让报业销售情况改观,销数达10万份。
  1883年在普利策《世界报》和其本人的策动下,发起迎接自由女神像筹款运动,为自由女神顺利竣工做出了巨大贡献。《纽约世界报》和普利策为此赢得美国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1889年在纽约富兰克富街海德公园旁,花六十三万美元买下法国大厦并在其址上新建《世界报》办公大楼。同时视力下降,1890年完全丧失。在新落成的《纽约世界报》大厦举行揭幕典礼的前一天,普利策前往欧洲休养。《世界报》宣布其辞去总编职务。从此告别报刊事业。
  1892年早晚两刊共计34万7千份,并吸引大量的广告来源。普立兹最为人知的贡献是为美国报纸奠定了各项专栏等模式,当时报纸开始启用漫画并蔚为风尚,著名漫画有黄童子(Yellow Kid),是世界第一个彩色漫画,成为黄色报纸的起源。1892年也是普利策第一次向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提出捐款创立新闻学院,但被婉拒。
  1901年普立兹对竞争已感厌倦,而将世界报中最受人攻击的黄色部分取消,黄色新闻风潮遂逐渐衰落 。被公认是19世纪70—80年代“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普利策于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的马科。他是一个出身于马扎尔-犹太人(Magyar-Jewish) 的富有粮食商人和笃信罗马天主教的德国母亲的儿子。老普利策在布达佩斯退休。约瑟夫在该地私立学校和私人教师的教育下长大成人。17岁的普利策桀傲不驯,这个身高两米的瘦长年轻人决定 参军,试图分别应征加入奥地利陆军 、 拿破仑驻扎在墨西哥的外国军团,和驻扎在印度的英国陆军,结果却因视力不佳和身体虚弱而遭到拒绝。这种状况一直困扰了他的一生。然而他在德国的汉堡却遇到了一位为了得到赏金而为美国联邦政府陆军征兵的人,并被招募为一个应征入伍者的替补,这在内战时期征兵制度所允许的。他在波士顿开了小差,据说他游到了岸边,决心要把入伍的赏金归自己所有,而不是留给那个代理人。普利策取到赏金,在林肯骑兵队(Lincoln Cavalry) 干了一年,这对他很合适,因为在这个部队里有许多德国人。他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和法语,却不太懂英语。后来他一路打工来到了圣路易斯,在干一些诸如赶骡子、行李员、侍者等零工的同时,他一头扎进圣路易斯的商业图书馆 (Mercantile Library),学习英语和法律。他事业的最大转机很独特地发生在图书馆的棋艺室里。在观看两位常客弈棋的时候,他对一步棋的精辟论断使弈棋者大为震惊,并和他聊了起来。这两位弈者是一家德语大报《西方邮报》(Westliche Post)的编辑,他们给了他一份工作。4年之后的1872年,被称誉为一个不知疲倦、有前途的记者,年轻的普利策自濒于倒闭的报社老板获得报社控股权。25岁时,普利策成为一个出版商,此后一系列精明的商务决策,使他在1878年时成为《圣路易斯邮报》的老板,以一个前途辉煌的人物出现在新闻界。

同年早些时候,他和一位名叫凯特·戴维斯(Kate Davis)的华盛顿社会名流女士在新教圣公会教堂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结了婚。 曾经是圣路易斯贫民区大街上的流浪汉,并被奚落为“犹太小子乔依”(Joey the Jew)的匈牙利移民小伙子,完全脱胎换骨了。如今他成了美国公民,作为一个演说家、作家和编辑,出乎寻常地精通英语。他衣着考究,留着漂亮的红褐色胡子,带着夹鼻眼镜,很快就融入圣路易斯的上流社会,享受着华丽聚会上翩翩舞姿和园林中骑马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在他执掌《圣路易斯邮报》后便嘎然中止了。詹姆斯·怀曼·巴雷特(James Wyman Barrett),《纽约世界报》的最后一任城市版编辑在他撰写的传记《约瑟夫·普利策和他的世界》(Joseph Pulitzer and His World) 一书中,这样描述了普利策在执掌《邮报》时的情景,“从清晨伏案直到午夜甚至更晚,对报社的一切均事必躬亲”。为了能让公众接受他的报纸是他们最好的捍卫者这样一个理念,普利策大肆刊发调查性文章和社论,攻击政府腐败行为、富人偷漏税和赌徒。这种平民主义的诉求颇为奏效,发行量攀升,报纸兴旺。如果普利策知道在他此后设立的普利策奖体系中,新闻奖里的奖项更多的是给予那些揭露腐败的文章,而不是其他主题,他会感到欣慰。

普利策对报社的拚命三郎式的工作方法使他付出了代价,他的健康受到损害。随着视力下降,普利策和妻子于1883年去纽约,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乘船赴欧休假。然而他没有在纽约上船,而固执己见会见了金融家杰伊·古尔德1(Jay Gould),与他谈判收购正面临财政困境的《纽约世界报》事宜。普利策不顾严重的健康状况,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寻找报纸的出路上,最终为《世界报》社论方针、内容和版面带来了巴雷特称之为“单枪匹马的革命”的变化。他采用了一些曾提高《邮报》发行量的技巧,反对政府和商界的腐败行为,新闻专栏充满着大量的耸人听闻的特写,并首次采用大量插图,刊登新闻噱头。在其中一次极为成功的推销中,《世界报》自其订阅者募集捐款,为在纽约港入口处搭建一个台基,以使困在法国等待装船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有个安放之处。

这一措施效果甚佳。在此后的10年里,《世界报》所有版本的发行量攀升至60多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但出乎意料,普利策本人却在发行量的大战中成了牺牲品。《太阳报》 (The Sun) 的出版人查尔斯·安德森·达纳 (Charles Anderson Dana)由于《世界报》的获胜而大受挫折,便开始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说他是“一个不承认自己种族和信仰的犹太人”。这一持续的攻击就是要让纽约的犹太人疏远《世界报》。普利策的健康在这一灾难中愈加衰弱。1890年43岁时,他退出了《世界报》的编辑岗位,从此再未回到过编辑部。他几乎完全失明,在极度的消沉中又患上了一种痛苦的对噪音极为敏感的病。他出国苦苦寻求良医,却一无所获。在此后的20年里,他基本上把自己关在他称之为隔音的“地窖”里,在他的“自由号”(Liberty) 游艇上,在位于缅因州巴港(Bar Harbor, Maine)他的度假圣地“静塔“(Tower of Silence) 中,以及他的纽约私邸里。

在那些年月里,普利策虽然出访频繁,但他却成功地密切控制着他的报纸编辑与业务的发展方向。在1896年至1898年期间,普利策卷入了一场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领导的《日报》(Journal)的激烈发行大战。两报几乎无节制地刊登耸人听闻或是胡编乱造的新闻报道。在古巴人反对西班牙人的统治中,普利策与赫斯特均想在煽动反西班牙人的愤怒情绪方面一争高低。1898年2月16日,美国军舰“缅因号”(Maine)神秘爆炸并沉没在哈瓦那港后,双方均呼吁对西班牙宣战。国会面对强烈呼声,通过了战争决议。4个月的战争之后,普利策不再采取被称为“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 的策略。《世界报》变得较为克制,在许多问题上它的有影响力的社论代表了民主党的声音。历史学家认为,普利策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成就要强于他滑入“黄色新闻”的过错。他开展了对政府和商业腐败行为勇敢和经常成功的声讨。他在很大程度上为反垄断法的通过和保险行业的规范管理起了重要作用。1909年,《世界报》揭露了一起美国对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 (French Panama Canal Company)支付四千万美元的舞弊案。联邦政府向《世界报》发动了严厉反击,控告普利策恶毒诽谤西奥多·罗斯福总统2 (Theodore Roosevelt) 和包括银行家J·P·摩根3 (J.P. Morgan) 在内的一些人。

普利策没有退缩,《世界报》继续进行调查。当法庭撤销起诉后,普利策为新闻自由而取得的这场关键性胜利赢得了广泛赞誉。1904年5月,普利策在为《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撰写的一篇建议成立一所新闻学院的文章中总结了他的信条,“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的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而缺乏它,人民大众的政府既虚伪又令人嘲笑。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个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1912年,即普利策在他的游艇上去世后的一年,哥伦比亚新闻学院 (Columbia School of Journal- ism) 成立了。1917年在普利策授权委托管理的顾问委员会的监督下,颁发了第一批普利策奖。对委员会成员和评审团的挑选,主要看专业才能和依属,及其他方面的多样性,诸如性别、民族、地域分配,还有记者挑选和报纸规模。

十九世纪后期,约瑟夫·普利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典范脱颍而出。他出生于匈牙利,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是最有能耐的报纸出版商;还是个反对不诚实政府的热情洋溢的斗士;一个勇猛如鹰的竞争对手;在发行领域的竞争中,决不放弃制造轰动新闻的手法;他同时还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这极大地丰富了他从事的职业的内涵。他在《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 和《圣路易斯邮报》(St. Louis Post-Dispatch)的创新精神重塑了报纸媒体的面貌。普利策是第一个号召在大学里设立新闻学院培养记者的人。当然,普利策奖对新闻学、文学、音乐和戏剧的持久影响力,也应归功于他富有预见的敏锐。

普利策于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的马科。他是一个出身于马扎尔-犹太人(Magyar-Jewish) 的富有粮食商人和笃信罗马天主教的德国母亲的儿子。老普利策在布达佩斯退休。约瑟夫在该地私立学校和私人教师的教育下长大成人。17岁的普利策桀傲不驯,这个身高两米的瘦长年轻人决定 参军,试图分别应征加入奥地利陆军 、 拿破仑驻扎在墨西哥的外国军团,和驻扎在印度的英国陆军,结果却因视力不佳和身体虚弱而遭到拒绝。这种状况一直困扰了他的一生。然而他在德国的汉堡却遇到了一位为了得到赏金而为美国联邦政府陆军征兵的人,并被招募为一个应征入伍者的替补,这在内战时期征兵制度所允许的。他在波士顿开了小差,据说他游到了岸边,决心要把入伍的赏金归自己所有,而不是留给那个代理人。普利策取到赏金,在林肯骑兵队(Lincoln Cavalry) 干了一年,这对他很合适,因为在这个部队里有许多德国人。他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和法语,却不太懂英语。后来他一路打工来到了圣路易斯,在干一些诸如赶骡子、行李员、侍者等零工的同时,他一头扎进圣路易斯的商业图书馆 (Mercantile Library),学习英语和法律。他事业的最大转机很独特地发生在图书馆的棋艺室里。在观看两位常客弈棋的时候,他对一步棋的精辟论断使弈棋者大为震惊,并和他聊了起来。这两位弈者是一家德语大报《西方邮报》(Westliche Post)的编辑,他们给了他一份工作。4年之后的1872年,被称誉为一个不知疲倦、有前途的记者,年轻的普利策自濒于倒闭的报社老板获得报社控股权。25岁时,普利策成为一个出版商,此后一系列精明的商务决策,使他在1878年时成为《圣路易斯邮报》的老板,以一个前途辉煌的人物出现在新闻界。

同年早些时候,他和一位名叫凯特·戴维斯(Kate Davis)的华盛顿社会名流女士在新教圣公会教堂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结了婚。 曾经是圣路易斯贫民区大街上的流浪汉,并被奚落为“犹太小子乔依”(Joey the Jew)的匈牙利移民小伙子,完全脱胎换骨了。如今他成了美国公民,作为一个演说家、作家和编辑,出乎寻常地精通英语。他衣着考究,留着漂亮的红褐色胡子,带着夹鼻眼镜,很快就融入圣路易斯的上流社会,享受着华丽聚会上翩翩舞姿和园林中骑马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在他执掌《圣路易斯邮报》后便嘎然中止了。詹姆斯·怀曼·巴雷特(James Wyman Barrett),《纽约世界报》的最后一任城市版编辑在他撰写的传记《约瑟夫·普利策和他的世界》(Joseph Pulitzer and His World) 一书中,这样描述了普利策在执掌《邮报》时的情景,“从清晨伏案直到午夜甚至更晚,对报社的一切均事必躬亲”。为了能让公众接受他的报纸是他们最好的捍卫者这样一个理念,普利策大肆刊发调查性文章和社论,攻击政府腐败行为、富人偷漏税和赌徒。这种平民主义的诉求颇为奏效,发行量攀升,报纸兴旺。如果普利策知道在他此后设立的普利策奖体系中,新闻奖里的奖项更多的是给予那些揭露腐败的文章,而不是其他主题,他会感到欣慰。

普利策对报社的拚命三郎式的工作方法使他付出了代价,他的健康受到损害。随着视力下降,普利策和妻子于1883年去纽约,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乘船赴欧休假。然而他没有在纽约上船,而固执己见会见了金融家杰伊·古尔德1(Jay Gould),与他谈判收购正面临财政困境的《纽约世界报》事宜。普利策不顾严重的健康状况,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寻找报纸的出路上,最终为《世界报》社论方针、内容和版面带来了巴雷特称之为“单枪匹马的革命”的变化。他采用了一些曾提高《邮报》发行量的技巧,反对政府和商界的腐败行为,新闻专栏充满着大量的耸人听闻的特写,并首次采用大量插图,刊登新闻噱头。在其中一次极为成功的推销中,《世界报》自其订阅者募集捐款,为在纽约港入口处搭建一个台基,以使困在法国等待装船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有个安放之处。

这一措施效果甚佳。在此后的10年里,《世界报》所有版本的发行量攀升至60多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但出乎意料,普利策本人却在发行量的大战中成了牺牲品。《太阳报》 (The Sun) 的出版人查尔斯·安德森·达纳 (Charles Anderson Dana)由于《世界报》的获胜而大受挫折,便开始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说他是“一个不承认自己种族和信仰的犹太人”。这一持续的攻击就是要让纽约的犹太人疏远《世界报》。普利策的健康在这一灾难中愈加衰弱。1890年43岁时,他退出了《世界报》的编辑岗位,从此再未回到过编辑部。他几乎完全失明,在极度的消沉中又患上了一种痛苦的对噪音极为敏感的病。他出国苦苦寻求良医,却一无所获。在此后的20年里,他基本上把自己关在他称之为隔音的“地窖”里,在他的“自由号”(Liberty) 游艇上,在位于缅因州巴港(Bar Harbor, Maine)他的度假圣地“静塔“(Tower of Silence) 中,以及他的纽约私邸里。

在那些年月里,普利策虽然出访频繁,但他却成功地密切控制着他的报纸编辑与业务的发展方向。在1896年至1898年期间,普利策卷入了一场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领导的《日报》(Journal)的激烈发行大战。两报几乎无节制地刊登耸人听闻或是胡编乱造的新闻报道。在古巴人反对西班牙人的统治中,普利策与赫斯特均想在煽动反西班牙人的愤怒情绪方面一争高低。1898年2月16日,美国军舰“缅因号”(Maine)神秘爆炸并沉没在哈瓦那港后,双方均呼吁对西班牙宣战。国会面对强烈呼声,通过了战争决议。4个月的战争之后,普利策不再采取被称为“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 的策略。《世界报》变得较为克制,在许多问题上它的有影响力的社论代表了民主党的声音。历史学家认为,普利策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成就要强于他滑入“黄色新闻”的过错。他开展了对政府和商业腐败行为勇敢和经常成功的声讨。他在很大程度上为反垄断法的通过和保险行业的规范管理起了重要作用。1909年,《世界报》揭露了一起美国对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 (French Panama Canal Company)支付四千万美元的舞弊案。联邦政府向《世界报》发动了严厉反击,控告普利策恶毒诽谤西奥多·罗斯福总统2 (Theodore Roosevelt) 和包括银行家J·P·摩根3 (J.P. Morgan) 在内的一些人。

普利策没有退缩,《世界报》继续进行调查。当法庭撤销起诉后,普利策为新闻自由而取得的这场关键性胜利赢得了广泛赞誉。1904年5月,普利策在为《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撰写的一篇建议成立一所新闻学院的文章中总结了他的信条,“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的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而缺乏它,人民大众的政府既虚伪又令人嘲笑。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个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1912年,即普利策在他的游艇上去世后的一年,哥伦比亚新闻学院 (Columbia School of Journal- ism) 成立了。1917年在普利策授权委托管理的顾问委员会的监督下,颁发了第一批普利策奖。对委员会成员和评审团的挑选,主要看专业才能和依属,及其他方面的多样性,诸如性别、民族、地域分配,还有记者挑选和报纸规模。

十九世纪后期,约瑟夫·普利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典范脱颍而出。他出生于匈牙利,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是最有能耐的报纸出版商;还是个反对不诚实政府的热情洋溢的斗士;一个勇猛如鹰的竞争对手;在发行领域的竞争中,决不放弃制造轰动新闻的手法;他同时还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这极大地丰富了他从事的职业的内涵。他在《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 和《圣路易斯邮报》(St. Louis Post-Dispatch)的创新精神重塑了报纸媒体的面貌。普利策是第一个号召在大学里设立新闻学院培养记者的人。当然,普利策奖对新闻学、文学、音乐和戏剧的持久影响力,也应归功于他富有预见的敏锐。

绝对不是 是“黄色新闻”泛滥的始作俑者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56.html?wtp=tt


佛罗里达大学与康涅狄格大学哪个好
由于坐落于世界保险之都,拥有优秀的教师和校友资源,康涅狄格大学的精算系闻名世界。12. 除此之外,康涅狄格大学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李、普迟埋利策奖得主Tim Page、前任天堂株式会社副主席George Harrison、前沃尔玛主席兼首席执行官William S. Simon、NBA球星雷·阿伦等。

吉姆·贾木许人物介绍
None-1988,导演鲁迪·武利策柏林夜惊魂-1987,饰演BarkeeperNone-1987,饰演AmosDadeNone-1984,饰演MovieproducerNone-1980,饰演Soundrecordist参演电视剧None-2009,导演,丽人保镖-1997,导演巴里·普赖默斯,导演作品编剧作品制片作品剪辑作品摄影作品配音作品获奖记录人物评价吉姆·贾木许的电影注重表达人与人的疏离、孤独的现状...

广告计划书?
一个新产品的上市,即意味着暂时性市场平衡状态的打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而上市新品,也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考验,如竞争产品的抵制、通路拒绝、消费者不认同等等,是否能经受住考验,即意味着新产品是否有生命力。因此对于一个策划者来讲,策划案的周密性、全局性及各类活动安排的巧妙性、有序性,关系着新品是否上市成...

你对经常喝的啤酒商标有多少了解?
蓝带”、“汉姆斯”、“奥林匹亚”。“泰安啤酒厂的“克利策”。“黑龙江省建三江啤酒厂的“港岛曼克顿”等。我们在不同的国度,国际新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地对啤酒的运用,不同的地域,有对啤酒不同的定义,所以说,啤酒标贴体现着一种文化,一种啤酒文化是千真万确的。

华盛顿邮报为什么没有获得奥斯卡奖
美国《华盛顿邮报》前总编辑本·布拉德利,他带领《华盛顿邮报》获得18次普《华盛顿邮报》利策奖,一跃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一跃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自从1965年布莱德利担任总编以来,他和记者们并肩奋战,将《华盛顿邮报》打造成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媒体之一,提供了当代新...

克山县15848548178: 普利策是“新”新闻的创始人 -
度郭玻璃: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56.html?wtp=tt

克山县15848548178: 普利策新闻奖的由来是什么? -
度郭玻璃: 普利策新闻奖简称为普利策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

克山县15848548178: 什么是普利策奖 -
度郭玻璃: 普利策奖——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和文化艺术奖金,由美国著名记者和报纸经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克山县15848548178: “黄色”为什么成了色情的代名词? -
度郭玻璃: 黄色新闻在中国最初代表的是报纸所载的社会琐事,1940年,黄色新闻已包括了轻薄、低级等方面的含义.1946年前后,“黄色”一词开始被广泛运用于文化领域,自此,“黄色”的色情含义基本定型.这还要从19世纪末的纽约说起. 美国...

克山县15848548178: 普利策是哪国人?
度郭玻璃: 普利策1847年出生于匈牙利,1911年在美国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新闻界大亨.

克山县15848548178: 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是什么奖? -
度郭玻璃: 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

克山县15848548178: 普利策奖是什么? -
度郭玻璃: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评选制度 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评奖项目 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界和创作界.普利策奖也是一个鼓励美国的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作者不必是美国人.

克山县15848548178: 普利策奖是什么奖,它的由来是什么? -
度郭玻璃: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

克山县15848548178: 关于普利策的名言 -
度郭玻璃: 一个著名的比喻,出自约瑟夫·普利策之口,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