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透视这一章

作者&投稿:舒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资料~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
形状 光学
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虚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的那一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那么两倍焦距就是指2倍远的地方〉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的火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
  f2f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照相机运用的就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
  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
  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至于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放大镜: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投影仪: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照相机: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物距(u)(subject distance)
  像距(v)(image distance)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物近像远像变小


  网上应该不会有答案吧。你可以把不会的题发上来啊、要是你真想要答案的话,书店应该有吧。想要的话自己去找吧。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第四章 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发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同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物态变化》复习指导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田选学校 范俊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记住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能区别物质的三种形态,能描述物质三态的基本特征;了解物质固态、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4.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教材全解

  (一)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有l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工作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结构: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但很均匀的玻璃管,玻璃管的下端有一个玻璃泡,在玻璃管和玻璃泡里装有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管上标有均匀的刻度。

  3.分类

  (1)实验室温度计 (2)寒暑表 (3)体温度计

  4.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温度计:(1)实验前的观察要做到“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测量时的“三要”。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易错点: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壁或底或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3.晶体熔化需要的两个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4.熔化和凝固图象

  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min时萘的温度为80℃,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从图象看出,B点是80℃固态的萘,C点是80℃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当降到E点(80℃)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如图所示。

  (四)汽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需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

不 同 点

发生时温度

发生位置

剧烈程度

制冷作用

蒸发

汽化

吸热

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表面

平和缓慢



沸腾

  

汽化

  

吸热

  

达到沸点并吸热才能进行

表面和内部

剧 烈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在树阴下干得慢。

  (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同样多的水,放在盘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同样湿的衣服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在无风的地方干得慢。

  3.蒸发制冷

  因为液体在汽化时要吸收热量,当它从与它接触的物体吸收热量时,会使与它接触的物体温度降低,即蒸发制冷。

  4.沸点: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同种液体,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5.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液体才能沸腾。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腾。

  (五)液化

  1.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液化的两种方式: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3.气体液化时要放热。被100℃水蒸气烫伤比被l000C的水烫伤厉害。

  (六)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如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是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的原因。

  2.升华吸热可以制冷。生活中常用升华吸热的现象得到低温,例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冷藏食物。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寒冷冬天的早晨,教室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霜,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

  三、本单元重点知识点提示

1. 晶体和非晶体在物态变化时的区别。2.晶体熔化和晶体熔液凝固的条件。3.液体沸腾的条件。4.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吸放热情况。5.“白气”的形成原因。6.物态变化图像的意义解读。7.节约用水的方法。

  对于状态变化的名称以及吸放热情况,可以以水的三态变化和右图所示的形式加强记忆。

  四、例题解析

  题1.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出“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 是向_________的(选填“上”或“下”)。

  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它只能变化成液态的水或固态的霜。“白气”是雾状水滴,所以是发生了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现象,温度将降低。低温的“白气”下降,高温空气则上升。所以,“白气”是下降的。

  题2.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酒精是极易蒸发的液体。而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可以使病人的头部温度降低,缓解病情。所以应填“液体蒸发吸热”。

  题3.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汽化、凝固

  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名称的熟悉程度,依据物体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做出判断,但还要注意物态变化的先后次序。水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雨是熔化现象。所以答案是C。

  题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右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象是( )

  分析:本体联系现代节能技术的新材料问题,不用管它具体是一种什么材料,但考察的知识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上升,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图C是正确的。

  题5.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物态变化时所伴随的吸热、放热情况,所以,回忆物态变化的名称及所伴随的吸热、放热情况,问题即可得到解答。①是衣服中的水吸热汽化。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③是液态的水放热凝固。④是固态的樟脑丸吸热升华。⑤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⑥是固态的沥青吸热熔化。所以,答案是:③;④;放热。
推荐网址:里面有更多题目及资料http://www.xielw.cn/haozl/edged3frxcz0hvy5.html

不就是成像和聚焦以及作图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 一、 三种常见的力 1、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2)、产生条件:(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

高二物理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三个概念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所有质量的点。 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 *参考系:在描述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其他物体。 选取原则:任意的,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 *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3、用...

学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动能所必须记下的前置公式
v=Δx a=Δv\/t x=v0t+gt²v=v0+at a向心=vω=v²\/r=ω²r=4rπ²\/T²F=ma F=mv²\/r =mω²r=4mrπ²\/T²F=GMm\/r²=mv²\/r F=GMm\/r²=mv²\/r≈mg(地表)f=μN W=pt=Fscosθ k=a³...

初二上册物理题,求解知识梳理部分,谢谢学哥学姐们
数据 长度。时间。???米 m 千米 毫米 厘米 分米 微米 1000 10 100 1000 1000000 刻度尺 ??零 ?所测长度起始端 沿所测长度摆放 垂直于 分度值 数字 单位 ?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知识手抄报 五年级上册手抄报
8级上册物理手抄报 五年级上册手抄报物理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手抄报 我的世界手抄报八年级优秀物理手抄报展示八年级上册物理手抄报物理手 初二物理知识总结手抄报大全 三年级上册科技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漂亮的五年级科学手抄报三年级科学 知识手抄报竞赛临夏县三角中学八年级生物手抄报展掠影五年级科学生态 物...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

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的概要包括哪些东西?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

必修二物理,这个公式我不理解 求画图让我理解
亲,这个图在课本上有,只是火车轨道的图,也是表示火车转弯的向心力,并有受力分析过程与解释。这里画个图真不方便。如果你找不到课本图上的图,我再画吧。

初二物理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 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1节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 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

府谷县19738816729: 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什么内容 -
杭滕盐酸:[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包含: 1、温度计的使用 2、熔化与凝固 3、汽化与液化 4、升华与凝华

府谷县19738816729: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 - 透视这一章_
杭滕盐酸: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

府谷县19738816729: 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什么内容 -
杭滕盐酸: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包含:1、温度计的使用2、熔化与凝固3、汽化与液化4、升华与凝华

府谷县19738816729: 八年级上物理每章知识总结 -
杭滕盐酸: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

府谷县19738816729: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
杭滕盐酸: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

府谷县1973881672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概念总结 -
杭滕盐酸: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

府谷县19738816729: 初二物理第三章速度时间路程重点总结 -
杭滕盐酸: 1 本知识点是重点路程和时间的计算.2 本知识点是难点路程和时间的计算.3 掌握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速度、平均速度.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它是研究...

府谷县19738816729: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预习重点章节 -
杭滕盐酸: 运动的描述,速度,能量;声音;光的传播、放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物态变化,融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质量,密度.

府谷县19738816729: 求八上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作用知识要点.最好有列子. -
杭滕盐酸:[答案] u2f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 如,照相机 告诉你个口绝 一倍...

府谷县19738816729: 人教版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结构(8年级上) -
杭滕盐酸: 第一章 声现象 主要讲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传播需要的介质,声音的速度,声音的三种特性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 光现象 主要讲的是光的主成,什么是色光,光谱的简单介绍,光的速度,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如何作图. 第三章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