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典故成语,越多越好!

作者&投稿:竹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成语,越多越好!~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孔明)
乐不思蜀(流产)
三顾茅庐(刘备孔明)
七步成诗(曹植)
不知所云(孔明)
初出茅庐(孔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吕蒙)
刮目相看(周瑜吕蒙)
如鱼得水(刘备孔明)
探囊取物(关羽说张飞)周郎顾曲(周瑜)割须断袍(曹操)青梅煮酒(曹操刘备)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的成语故事有得陇望蜀、七步之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望梅止渴、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
(一)得陇望蜀。《二十四史》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得陇望蜀,常用于人心不知足。
(二)七步之才。公元220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曹丕称帝后, 仍嫉妒曹植才学,特招曹植入殿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今天以兄弟为题,限你六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为计。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七步之才,现常用于夸奖某人有非常高的才能。
(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常用于某人有明显的阴谋。
(四)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五)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乐不思蜀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六)三顾茅庐。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城西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汉末刘备三次前往南阳卧龙岗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恣意妄为—— 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执鞭随镫——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知遇之恩—— 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有机可乘—— 有空子可钻。
隐介藏形——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以卵击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衣架饭囊——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一面之词——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摇摇欲坠—— 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养精蓄锐——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佯输诈败——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扬幡招魂——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血流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揎拳裸袖 ——犹言揎拳捋袖。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虚废词说 ——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心怀叵测—— 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心胆俱裂—— 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笑容可掬——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闲杂人等——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先礼后兵——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物伤其类—— 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无名小卒—— 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卧床不起——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为虎添翼——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望风而逃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万死不辞——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童颜鹤发——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天崩地塌——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手无寸铁—— 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誓不两立—— 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拭目以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尸横遍野—— 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声威大震—— 声势和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神鬼难测——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色厉胆薄——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肉颤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柔能克刚——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情同骨肉——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切齿痛恨—— 形容愤恨到极点。
强词夺理——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器宇轩昂—— 轩昂:精神饱满。形容人精神饱满,风度不凡。
器宇不凡——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弃暗投明——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剖肝沥胆—— 比喻开诚相待。
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爬山越岭——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怒气填胸——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目不邪视——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谋事在人—— 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命若悬丝 ——比喻生命垂危
鸣金收军——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灭虢取虞——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漫山遍野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落荒而走—— 〖解释〗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落荒而逃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略无忌惮—— 〖解释〗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泪流满面——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老弱残兵—— 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老成练达——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旷世逸才——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开基创业 ——指开创帝业
军令如山——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举止失措——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锦囊妙计——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将功赎罪 ——拿功劳补偿过失。
假途灭虢——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急于求成——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极天际地—— 形容十分高大。
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黄口孺子——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缓兵之计——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虎入羊群——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鬼神不测—— 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诡计多端—— 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光辉灿烂 ——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骨肉未寒——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割恩断义——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割肚牵肠——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放龙入海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犯颜苦谏——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反戈一击 ——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反覆无常 ——指变化不定。
反败为胜——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峨冠博带—— 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蠹政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东荡西除—— 指四处征伐。
抵足而眠——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等闲视之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单刀赴会——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大雨滂沱——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初生之犊不惧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初出茅庐——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踌躇不决——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赤身裸体——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成群结队—— 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长驱直进—— 犹言长驱直入。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才薄智浅——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步罡踏斗——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步步为营——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拨云雾见青天——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兵精粮足——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背若芒刺 ——犹言芒刺在背。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百里之才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傲慢少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安营下寨——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初出茅庐 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等成语,就不多说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孔明) 乐不思蜀(流产) 三顾茅庐(刘备孔明) 七步成诗(曹植) 不知所云(孔明) 初出茅庐(孔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吕蒙) 刮目相看(周瑜吕蒙) 如鱼得水(刘备孔明) 探囊取物(关羽说张飞)周郎顾曲(周瑜)割须断袍(曹操)青梅煮酒(曹操刘备)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故事是真实的?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2、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

三国演义里的10个典故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三国的10个 典故 ,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不抵抗黄巾,...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典故都有什么?
2、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

三国演义都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五、死诸葛走生仲达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三国中诸葛亮去世后的一段故事。诸葛亮临终前布置了一系列计谋,成功迷惑了追击的司马懿,使蜀汉军队得以安全撤退。这一典故反映了诸葛亮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布局能力。这些典故都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故事,它们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展现了三国时期众多英雄的智慧...

三国演义中关于崇尚和的典故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2、...

三国演义所有典故
1、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2、三顾茅庐 ...

三国演义都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三、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叙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猛将吕布大战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但不是史实,因为据史书记载,参与讨伐董卓的没有公孙瓒,也没有“三英”,因此小说中“...

三国演义中的15个故事
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

在《三国演义》中,与本文人物有关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4、曹操。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

甘泉县13366547147: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 -
嬴肤金黄:[答案]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

甘泉县13366547147: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和成语 -
嬴肤金黄: 1、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2、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3、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4、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6、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甘泉县13366547147: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歇后语、成语 -
嬴肤金黄:[答案] 火烧赤壁 六出岐山 七擒孟获 三顾茅庐 桃园结义 三让徐州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

甘泉县13366547147: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成语大全 -
嬴肤金黄: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

甘泉县13366547147: 三国演义里的关于诸葛亮,刘备的成语或典故 -
嬴肤金黄:[答案] 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一切就绪,只欠东风 诸葛亮-草船借箭 刘备说过:三顾频烦天下计 既生逾,何生亮

甘泉县13366547147: 出自三国的成语及其故事情节,越多越好 -
嬴肤金黄: http://baike.baidu.com/view/2372.htm三国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

甘泉县13366547147: 请说出《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 -
嬴肤金黄: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暗度陈仓、草船借箭、初出茅庐、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

甘泉县13366547147: 三国演义有成语故事 -
嬴肤金黄: 1、 诸葛亮: 七擒七纵(孟获)、舌战群儒(东吴)、羽扇纶巾、 空城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2、 关羽: 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三英...

甘泉县13366547147: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源自《三国演义》吗? 请至少写四个. -
嬴肤金黄: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 合适的环境.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

甘泉县13366547147: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
嬴肤金黄: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1:百步穿杨(黄忠) 2:百战百胜(曹操) 3:负薪救火(诸葛亮) 4:七擒七纵(孟获) 5:乐不思蜀(刘禅) 6:大获全胜(刘备) 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8:不计其数(曹操) 9:不识时务(鲁肃) 10:肺腑之言(貂禅) 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12:三顾茅庐(刘备) 13:顿开茅塞(孙权) 14:捶胸顿足(刘备) 15:膏粱子弟(夏侯茂) 16:措手不及(孟达) 17:寡不敌众(周瑜) 18:诡计多端(姜维) 19:鹤发童颜(李意) 20:虎入羊群(张飞) 22:初出茅庐(诸葛亮 ) 23:草船借箭(诸葛亮) 24:望梅止渴(曹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