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实词

作者&投稿:潮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


【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这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序号例词词义例句
1比① 并列,靠近
② 比较,相比其两膝相比者
比吾相邻之死则已后矣
2鄙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兵① 兵器,武器
② 兵士,军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一老河兵闻之
4病① 疾病,生病
② 疲劳,困苦不堪未果,寻病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5察明察,观察,识别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6彻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7乘① 坐,驾(战车)
② 趁着,引申为“冒着”公与之乘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8从① 跟从,跟随
② 顺从,听从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9当① 对着,面对
② 在,正在
③ 当前
④ 占着,把着
⑤ 应当
⑥ (dàng)相抵,当作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者
咨臣以当世之事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10道① 路,途

② 思想,道理,主张
③ 说,谈论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11得① 得到,获得,
找到
(知道,了解)
(看到)
② 得当,合适
③ 能够,可以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得其船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吾不得而见之矣
12定① 安定,稳定
② 平定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13伐① 砍伐
② 进攻,征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十年春,齐师伐我
14犯① 侵犯
② 触犯,冒犯
③ 冒着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15方① 方形
② 方圆,周围
③ 地域,区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6奉承受,接受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负背,以背载物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18赋① 征收,敛取
② 赋税岁赋其二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9覆① 覆盖
② 颠覆,灭亡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后值倾覆
20更更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21故① 缘故,原因
② 故意,特意既克,公问其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君子有不战
过故人庄
22顾① 看望,拜访
② 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野有麦场
23观① 看,观赏
景象
②观察,考察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4归① 返回,归来
② 归还
③ 归依归而形诸梦
而其归书也必速
25好喜欢,爱好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6号① 大叫,呼啸
② 大声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27还① 返回
归还
② 同“旋”,回转,掉转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计日以还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8惠恩惠,给人以好处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9及① 赶得上
② 至,到
③ 趁着,等到……时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及郡下,诣太守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0极极点,尽头
穷尽
直达极天云一线异色
31计① 计算,计量
② 统计,汇总而计其长曾不赢寸 可计日而待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
32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增加 山不加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3假借,借来
34间① 间隙,中间,期间
② 隔开,间断
③ 参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遂与外人间隔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5简挑选,选择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6见① 看见
② 往见,拜见,参见
③ 显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扁鹊见蔡桓公
才美不外见
37节气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38竭① 竭尽,尽力做某事
② 枯竭,完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彼竭我盈,故克之
39尽完,没有了
(过完)
(毫无保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以尽吾齿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40进① 先前,前进,上进
② 进献,献上惟希望也故进取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41居① 居住
② 处于
③ 停留
④ 在时间词前,过了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居十日,扁鹊复见
42举① 提拔,举荐
② 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43具① 具备,具有
② 详细
③ 准备好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则第二板已具
44聚征集太医以王命聚之
45苦愁苦,被某事某物所苦何苦而不平
46类类似,相像
佛印绝类弥勒

47良① 精良,美好
② 贤善,贤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48临① 面对,对着

② 靠近
③ 正当,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临于泉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9虑① 思想,心思
② 顾虑,担心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0论① 议论,述说
② 学说,观点,论断
③ 判定,定罪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众服为确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1漫① 满,弥漫
② 不可辨认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
52灭① 暗,看不见
② 灭亡,消失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
且秦灭韩亡魏
53名① 名称,名字
② 有名气,著名
③ 命名则题名其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54明① 明亮,光明
② 照亮
③ 明智,贤明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55命① 命令
② 指派,差遣;吩咐
③使命太医以王命聚之命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56谋① 咨询,谋议,考虑
② 商量,谋划,出主意陛下亦宜自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聚室而谋曰
57难① 不容易,困难

② (nán)灾难,祸殃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夫大国,难测也
奉命于危难之间
58平① 平坦,无凹凸
② 削平,铲平
③ 公正,公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何苦而不平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9戚悲伤,忧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60奇① 奇特,特别
② (jī)零数,余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61强① 壮健,强盛,强大
② (qiǎng)勉强少年强则国强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62清① 凄清,冷清
② 清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63请请求,请允许(我)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64穷极,尽,(走)完复前行,欲穷其林
65秋日子,时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6求① 寻找,寻求
② 要求,谋求求二石兽于水中
不求闻达于诸侯
67取① 拿
② 索取
③ 获得,开出兼与药相粘,不可粘
必虑人逼取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68去① 离开
② 除掉,去掉
③ 损失,失去乃记之而去
去死肌,杀三虫
今日存,明日去
69全① 完整
② 保全全石以为底
苟全性命于乱世
70任① 责任,职责
② 任用,委任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
71容容貌,神情其人视端容寂
72入① 进入,与“出”相对
② 交纳,进献
③ 收入,收进便舍船,从口入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73塞①(sāi)充满,塞满
②(sè)阻塞,堵塞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以塞忠谏之路也
74上① 位置在高处的,上面
② 登上,升上,向上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日上,正赤如丹
75少① 数量少,不多
② (shào)年幼,年轻少杂树,多松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76舍① 放弃,离开
② (shè)房屋,住宅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77身自己,身体,生命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78生① 草木生长,长出
② 使……活
③ 生活,生计
④ 对读书人的称呼多松,生石罅
君将哀而生之乎
而相邻之生日蹙
生固幸而遇予乎
79胜① 超过,胜过
② 经得住,能承担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臣不胜受恩感激
80师军队十年春,齐师伐我
81实诚实,真实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82食① 吃
② 食物
③ sì同“饲”,给吃,供养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谨食之,时而献焉
83使① 命令,派遣
② 出使
③ 致使,让桓侯故使人问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为一说,使与书俱
84属① 类,类属

② 同“嘱”,嘱托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5说① 说,讲,告诉
② yuè同“悦”,喜悦,高兴
③ 古代的一种文体诣太守,说如此
秦王不说
为一说,使与书俱
86素白色的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87通① 达,到达

②通过,畅通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初极狭,才通人
88痛悲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9亡① 灭亡,消亡
② 使……遭到灭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且秦灭韩亡魏
90望① 远看
② 对着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91为① 做,作(雕刻)(写)


② 任,担任,充当
③ 变成,成为
④ 当作,作为,认为
⑤ 是向吾不为斯役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一说,使与书俱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2徙迁移非死则徙尔
93鲜鲜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4向以前,原来向吾不为斯役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95效① 见效,奏效,有成效
② 任务,重任不效则治臣之罪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96信① 言语真实,诚实
② 信用,守信用
③ 相信,信任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97兴① 起,兴起
② 兴盛,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8行① 行走
爬行
② 做,实行,从事
③ 行动
④(háng)(军队)行列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行拂乱其所为 性行淑均
陈胜皆次当行
99形① 身体,形体
②形状
③表露,表现(出来)无案牍之劳形 山岳潜行
罔不因势象形
不与,归而形诸梦
100修① 整治,修理,修建
②长乃重修岳阳楼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01徐缓慢,缓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2许① 同意,答应,允许
② 表约数,上下,光景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103寻① 找寻,寻求
② 顷刻,不久寻向所志,遂迷
未果,寻病终
104业① 事业,功业
② 职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武陵人捕鱼为业
105遗① 遗留
② (wèi)给予,赠送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6异① 不同
② 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③ 其它的,别的
④ 诧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极天云一线异色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渔人甚异之
107易① 变换
② 换,交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08诣往,到……去(见)诣太守,说如此
109益① 增多,增加
② 益处,好处,得益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10阴山之北,水之南达于汉阴
111应① 理睬,响应
② 答应,回答桓侯不应
河曲智叟亡以应
112盈① 满
② 充足,增长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彼竭我盈,故克之
113游① 游水,在水中浮行
② 出游,游览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114余① 我,我的
② 遗留,剩下(的)
③ 其它,此外
④ 整数后表不定余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级七千有余
115语说话,谈论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116喻譬喻,比喻不宜妄自菲薄,隐喻失义
117缘沿着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118远① 遥远,空间距离大
② 久远,指时间漫长
③ 深奥,深远
④ 不接近,疏远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其远古刻尽漫失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亲贤臣,远小人
119阅① 看,观览
② 经过,经历苏、黄共阅一手卷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120责责备,责罚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121章① 印章
② 花纹又用篆章一
黑质而白章
122知知道,懂得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123止①停止,停留
②阻止,劝阻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后狼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24治惩治,治罪不效则治臣之罪
125致取得,得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126众① 众人
② 多,众多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7专① 专一,专心
② 独有,独占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128走跑,疾行永之人争奔走焉
129足① 脚
② 足够,充足,满足
③值得,配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
兵甲已足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130作① 起来,振作,兴起
② 发出,表现出
③ 制作,
④ 写作
④劳作,劳动
⑤做,充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设酒杀鸡作食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其中往来种作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31坐① 坐
② 座位与子颍坐日观亭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132卑鄙地位低下,见识鄙陋先帝不以臣卑鄙
133布衣平民,百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35菲薄轻视,小看不宜妄自菲薄,隐喻失义
136感激感动激奋臣不胜受恩感激
137间隔断绝往来遂与外人间隔
138交通交错相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9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0开张扩大诚宜开张圣听
141祖父祖父和父亲其它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42妻子妻子和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3阡陌田间小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4驱驰奔走效劳遂许先帝以驱驰
145痛恨痛心惋惜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6问津问路,探访,访求后遂无问津者
147无论不要说,更不用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8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49鲜美鲜艳美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

常用的150个文言文实词: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
定义:
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虚词。可以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
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 常用的有哪些
常用的文言实词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

常见文言实词
1.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1、文言文实词: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2、文言文实词:安 (1)形容词。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

文言文实词120个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2、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3、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4、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5、堪、克、类、怜、弥、...

常见的实词有哪些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120个,比如: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 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 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 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 或、疾、及、即、既、假等等。

文言文180个实词有哪些
高考考点—120个文言实词集锦 1、 爱 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文言文的150个实词是哪些?
1 比 ①并列,靠近 ②比较,相比 2 鄙 鄙陋,目光短浅 3 兵 ①兵器,武器 ②兵士,军队 4 病 ①疾病,生病 ②疲劳,困苦不堪 5 察 观察,明察,识别 6 彻 穿透 7 乘 ①坐,驾(战车)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8 从 ①跟从,跟随 ②顺从,听从 9 当 ①对着,面对 ②在,正在 ③当前 ④占着,把...

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
文言文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如下: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2、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3、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

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

文言文180个实词有哪些
180个文言实词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

中方县18928169439: 总结下高考文言文常用的实词 -
益胥悦止: 文言文常用实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通假字 1.同音替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通按) 2.音近替代 距关,毋内诸侯.(内与纳声母相同) 举酒属客.(属与嘱韵母都是u) 3.形近替代 ...

中方县18928169439: 文言文的实词有哪些? -
益胥悦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

中方县18928169439: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都有哪些 -
益胥悦止: 虚词:(之,焉,以,也,奚,岂,而,何,欤,乎,则,于,曷,尔,哉,者) 经常出现的也就这几个...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代词”有争议.但总的来说还是包括在实词里.因为他不能单独的用来解释....

中方县18928169439: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
益胥悦止: 负:背 故:死;旧;原因 好:喜好 假:借 见:通现 尽:完 类:像 名:命名 去:离开 汤:热水 食:通饲;餐 鲜:少 属:通嘱;类 许:左右 异:与什么什么不同;对什么感到奇怪 盈:满 余:我 语:对谁说 是:这样 就知道这几个`

中方县18928169439: 常用文言文实词与虚词词义整理实词136个虚词15个 -
益胥悦止:[答案]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

中方县18928169439: 高中的100个文言文实词和18个虚词 -
益胥悦止:[答案] 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

中方县18928169439: 120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
益胥悦止:[答案] 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中方县18928169439: 中学中常用的文言实词有哪些?越多越好!要详细一点的! -
益胥悦止:[答案] 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是阅读文言文(古代汉语用文字表示就是文言文)...

中方县18928169439: 文言文常见实词 -
益胥悦止: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

中方县18928169439: 文言文实词的知识点主要有哪几个 -
益胥悦止: 常见文言实词的知识点有:①通假字.②一词多义.③词类活用.④古今异义.⑤特殊式.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