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作者&投稿:威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寓言中的守株待兔违背了什么哲学道理~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必然的联系。守株待兔错把偶然性当做必然性。把偶然联系当成是规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总体概括的)0 0、

守株待兔反映的哲学道理是: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能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要懂得变通,要善于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原文:

《韩非子·五蠹》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扩展资料:

1、《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

2、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3、成语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但是一直没有意外之财,每天过着一 样 的生活。

人生里总会有一点好运气,终于,奇迹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今往后,他便不再种地。每天都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树根,等着下一个兔子来撞。

这个故事主要狭隘的个人经验的思想方法,不懂得变通。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 守株待兔,是将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不能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道理的现实意义是,要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讲述了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到了树桩上,撞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轻松捡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田里的庄稼也都死掉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耻笑!韩非子告诫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 启示:

  •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人们常常使用“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不愿意老老实实工作,一心只想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故事说,宋国有个人在田里耕地,突然从他身后窜出来一只兔子,这兔子看见有人,慌里慌张,急忙逃跑,没料到自己撞在一个树桩上,竟撞死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拾得一只兔子,非常高兴。他以后就天天等在这棵树桩的旁边,指望再遇到自己撞在树桩上去的兔子。这个成语的寓意是讽刺那种只想侥幸取得意外收获的人!现在我们不再进一步去研究那个成语的寓意,只讨论一下兔子自己撞到树桩上去的可行性。
  据说,打猎的时候,在猎狗的追逐下,兔子撞到猎人腿上的事情确有发生。兔子是十分机灵的动物,那么为什么它竟会撞到树桩上去呢?我们从兔子的两只眼睛长的位置上分析一下,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仔细观察一下,兔子双眼长在头上的位置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同。人的双眼长在前面,两只眼的距离不远,大约67厘米,而兔子的双眼长在头的两侧,一边一只。为什么这样长呢?因为兔子是弱小的食草动物,为了防御敌害的袭击,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兔子两只眼睛合起来观察到的范围比人的双眼大得多。人的每只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是l66度,兔子每只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是189.5度。在不转头的情况下,兔子两只眼睛一共看到的范围是几乎接近360度,也就是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切,而人不转头两只眼睛合起来看到的范围只有208度,在人头后面还有152度的范围是根本看不见的,我们把它称做“盲带”或“盲区”。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利也有弊的。兔子的双眼看的范围是大了,但是判断前面的东西的位置和距离的准确程度要比人类差。因为我们要判断一件东西距我们多远的时候,必须两只眼睛共同工作才行(双眼视觉),只用一只眼睛是弄不准一件东西距我们多远的。兔眼比人眼看的范围广,可惜准确度不高。 动物观察判断物体方位是大都采用“双眼视觉”, 因为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件东西的时候,眼球会自动转动,迅速对准同一个目标,物体离我们越近,两只眼球就转动得越历害。转动眼球时眼球周围肌肉的紧张程度传到大脑中去,这种信息就是大脑计算距离的依据,再根据过去的经验做出距离的判断。这就叫做“双眼视觉”。如果只用一只眼睛就不能得到“双眼视觉”的效果。
  “双眼视觉”要求两只眼睛能共同看见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要有共同观察的范围。人类的双眼共同观察的范围有124度,所以人在很大的范围内可以准确地判断距离。而兔子的双眼由于分得太远,在头前面共同观察的范围只有10度。这就不难理解,兔子为什么不能很好地估计树桩的距离了。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不同的动物形成各有特色的眼睛。 看来,守株待兔是可行的,只不过要求兔子冲过来时速度要快,比如,养一只猎狗在后边追,是不是画蛇添足啦!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必然的联系。守株待兔错把偶然性当做必然性。把偶然联系当成是规律。不能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道理的现实意义是,要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璧山县15093354503: 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
松卷可尼: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璧山县15093354503: 守株待兔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 -
松卷可尼:[答案] 用统计学原理回答: 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 统计学里边,用小概率事件来区分统计检验里样本与总体的区别.认为小概率下,样本和总体是不同的. 所以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守株待兔非常傻,是为了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等...

璧山县15093354503: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松卷可尼: 守株待兔的寓意: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璧山县15093354503: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道理 -
松卷可尼: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诫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璧山县15093354503: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松卷可尼: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

璧山县15093354503: 分析”守株待兔”的哲学内涵 -
松卷可尼:[答案] 1 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2 此人有一种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取阻碍作用总想不劳而获 ,物质决定意识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3 矛盾特殊性 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兔子撞到树上只是偶然现象不会永久的去撞 还...

璧山县15093354503: 守株待兔体现的哲学道理 -
松卷可尼: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总体概括的)0 0、

璧山县15093354503: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松卷可尼:[答案] 宋国人"守株待兔“的可笑行为形象而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帝王的法令制度而一成不变的人,会和那个宋国人一样成为后人永远的笑炳.

璧山县15093354503: 成语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什么道理 -
松卷可尼: 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是不行的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释义]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语出] 汉·王充《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正音] 待;不能读作“dǎi”. [辨形] 待;不能写作“侍”. [近义]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反义] 通权达变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璧山县15093354503: 请问守株待兔违反了什么哲学原理,其道理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
松卷可尼:[答案] 守株待兔,是将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不能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道理的现实意义是,要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