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佛 想了解从人到佛的阶位

作者&投稿:松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佛、信佛人如何成为一位“菩萨”,什么是菩萨?~

在诸佛菩萨中,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特别受佛教徒的崇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称口就来“菩萨”、“菩萨”,那什么是菩萨?如何成为一个菩萨呢?
菩萨是"菩提萨??之略称。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世间用泥塑、木雕等进行菩萨像的塑造,便是将菩萨的精神形象化,供人忆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践之道。
凡能行菩萨道,开发大智、菩萨大慧、大悲、大愿,具足如此悲智精神的学佛人皆可称为菩萨。
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
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
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如何成为菩萨?
学佛的人欲想实践菩萨愿心,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实践六度波罗蜜(波罗蜜为究竟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修习。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信佛的人很多,只与事否正规是否是真正的佛弟子那就不好说了。不知道你是否已经三皈依了。如果已经皈依三宝就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在家弟子。那么就要遵守世俗的法律以及世间的道德规范。但是找女朋友还是要看你个人的标准了。佛教徒也不是非要找一位佛教徒来做伴侣。你的另一半不信佛也是可以的。只要你们够恩爱能够彼此珍惜就好。佛教是不去界定弟子们如何处女朋友的。但是由于是三宝弟子了,就要杜绝婚前性行为。这个是邪淫是非常忌讳的。
如果你还没有皈依三宝,只是在信佛的阶段。那么也不要放松自己。该遵守的社会道德还是要遵守的。这个是不论信佛与否的。
至于如何找就要看你自己的缘分。做好你自己,种下梧桐树自然可以引得凤凰来。这个梧桐树并不是指你有多少钱是不是有房有车,这个梧桐树就是你的人品。记住,无论学佛不学佛,人品好自认会有女孩子欣赏你。

十信位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
一、信心 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对过去劫中轮回状况,相信明了,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界。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显发。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目标在即,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保持心进无退,与十方如来感应道交。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谓以护法心力,将佛光回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映。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将心回向于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十住位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
一、发心住 谓由前十信,继续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显发光明,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修行者,起行修德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 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化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真佛子,而绍继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十行位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已得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由浅至深,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
一、欢喜行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利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 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 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 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 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 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转向法界万类众生,圆满梵行,进入平等法界。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谓由前修十行,具备神通,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 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理地,如佛无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为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设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 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位
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依此渐进,终至佛位。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地,终于法云地,分为十种:
一、欢喜地 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 谓由进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 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显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 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 谓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 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 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至。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 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 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 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等觉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逆流者。盖谓如来,已先证入妙觉果海,无复进取,但惟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萨,乃言顺行而至者,谓其进取未竟,方趣果海,顺流而入也。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齐正齐,但顺背之不同耳。’
妙觉
指觉行圆满究竟佛果。修行至此阶位,则可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满,悟得绝妙涅盘之理。且可超越四魔,照达一切事理,一念一时知一切佛国等事。经曰:“常住一相,第一无极,湛若虚空,一切种智,照达无生,有谛始终。唯佛穷尽,众生根本,有始有终,佛亦照尽,乃至一切烦恼、一切众生果报。佛一念心,称量尽原,一切佛国、一切佛因果、一切佛菩萨神变,亦一念一时知,住不可思议二谛之外,独在无二。”

阿弥陀佛!师兄,首先我们要明白,一切所谓的阶位,都是方便说。为了引导我们众生,而安立的方便说。真正的佛是究竟一真法界,不存在阶位之说,也不存在没有阶位一说。然后我们再看来

通常,我们把轮回之中的众生,大致分为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等。
超出六道有四圣道,比如: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方便来说,声闻缘觉所证得的果位叫做阿罗汉果。具体可以分为:四果四向。
菩萨阶位,则更细一些,不同的宗派,有所不同的意见,所谓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种分法,无非不同的因缘角度的安立。不必执着于此。
所举五十二位说(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

在等觉、妙觉菩萨位之上,往往又安立了圆觉位,称为佛位。

楞严经上有详细介绍,一共52位阶梯。

上述回答比我认知的多,学佛或者说修佛,想必应该指的是修行,那才是重要的。

你的基础概念还没有明白。


城东区19641671684: 我信佛 想了解从人到佛的阶位 -
表菲佩乐: 上述回答比我认知的多,学佛或者说修佛,想必应该指的是修行,那才是重要的.

城东区19641671684: 佛教中教徒的称号名称及等级含义,从高到低怎么排列?比如佛,菩萨,尊者,罗汉,比丘等等 -
表菲佩乐: 一、佛 前世佛:燃灯佛 现世佛:释迦佛 未来佛:弥勒佛 二、菩萨 观音菩萨:道场在普陀山,本已成佛,但为普渡众生,甘愿示现成菩萨身.千眼遍观世间,千手遍护众生,法座莲花.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乃智慧之佛,协助释迦...

城东区19641671684: 佛教中的等级怎么分配?
表菲佩乐: 你所问的佛教中的等级问题涉及到佛教中的修证次第 和证果等问题.简答如下: “佛的境界佛陀,又名世尊,他是真实的存在于我们 的这个时空里,他是真正能够完全了...

城东区19641671684: 佛教中的等级分类?依据的标准是什么?为何分类? -
表菲佩乐: 不知你所说的是指什么等级?若是修行所证果的等级,则分大小乘及藏通别圆之判教不同,而有差异!虽有名相差别,而皆是以修行断惑而分别.断惑越多,所证越高.其实,佛法修行无他,只是令人断除烦恼迷惑,回复本具佛性而已! 声闻乘...

城东区19641671684: 学佛精进的等级如何划分? -
表菲佩乐: 没有这样的说法. 藏传佛教,有按次地修行的说法. 这个应该就是你要问的. 我们一般的有很多词,也是形容这个事的. 信愿行,戒定慧,静思修,…… 本人才疏学浅,用俗话说,就是看自己的变化多少,好的变化. 如果,一段时间,没有变化,甚至出现各种状况……这一定是修行出现了问题. 末法,虽然信佛的多,学佛的多,但是,实修不多,真正通晓佛理的更少. 我们应该以戒为师,以经典为师,防止歪理邪说、邪师邪师误导我们. 随喜,阿弥陀佛

城东区19641671684: 我这样算是学佛入门了吗 -
表菲佩乐: 心里明白就可以,你说你表达不了,语言能力的问题(也可以说成今生没语言般若)!当然了,二楼说的也对,你怎么理解的别人不知道,你说出来看看.你肯定会说,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才烦恼的是...

城东区19641671684: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
表菲佩乐: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佛说分别经》中把归依三宝、学习佛法人分为三种.这三种人秉持不同的态度、造作不同的业力,将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了解怎样学习佛法才是正确的、利益无量的.佛言...

城东区19641671684: 下的决心学佛了,怎样系统深入的学习佛法呢? -
表菲佩乐: 1、修行佛法次第: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的圆满佛道的修证.修行分为五个阶段: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

城东区19641671684: 学佛有一段时间,最近听人说从释迦摩尼时代开始 -
表菲佩乐: 首先要成佛比你理解的还要难.从佛陀住世到现在大约2600年左右成就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即便是当时佛陀也不予许开悟的人自称开悟,得阿罗汉果的人自称阿罗汉.到了现代也是如此,现在时代作为菩萨再来的也是不计其数,相信楼主也没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