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诗句,并简要说明

作者&投稿:蒋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明唐朝与少数民族及周边国家的关系的唐代诗画作品(3个)~

代表诗作:

1.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
作者:柳宗元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
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
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2.
送杨中丞和蕃
作者:郎士元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鼙。
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3.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作者:杜甫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
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
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代表画作:
1.照夜白图(作者:韩干)


2.宋国夫人出行图(唐敦煌莫高窟)


3.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

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一视同仁的态度,允许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在朝为官,甚至招募少数民族军队(唐朝后期的主要战力均是少数民族军队)
这种政策导致唐朝在强盛时期,外敌边患较少,但是一旦唐朝衰落,很容易遭到反噬(当然了,就算没有少数民族,一个朝廷一旦衰落,也会有内部反乱的)。

《唐诗三百首》在今天已有各种版本,翻开每种版本,都会发现正行进在诗中的唐史。这虽是我个人的感悟,但并不乏依据。从唐朝女子的服饰说起。当时的女装尤其繁富,其基本构成是裙、衫、帔。《仙传拾遗·许老翁》中说,唐时益州士曹柳某妻,“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玄怪录》中记一平民女子衣装:“小童捧箱,内有青故裙、白衫子、绿帔子。”可见,这是唐时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服饰丰俭,这基本的3件是必不可少的。以这3件基本装束为例,着装时,需将衫子的下襟掩于裙腰内,裙腰束得极高,下摆阔且长,如孟浩然《春情》诗中“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的描写。裙腰之上,半裸胸部,当然,裸露之尚以歌舞伎居多。对此,唐诗中也有不少相应的描写。如《逢邻女》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之句;《赠歌姬》中有“胸前瑞雪灯斜照”之句。裙腰之上,还要束以纱带,带子结于身前,长长垂下,飘逸婉约。《赠琵琶妓》中就有“一双裙带同心结,早寄黄鹂孤雁儿”的诗句。女裙有红、紫、黄、绿等多种颜色,红裙最为时尚。《五日观妓》中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的写照,从唐墓出土的陶俑裙上,也常可见到朱红色迹。但唐朝的贵妇们不满足于此,她们还在裙上绣以各种花纹,甚至将珍贵美丽的鸟毛织于裙上,见《朝野佥载》:“因安乐公子造百鸟裙,百官之家皆仿之”。女子勇于追求和创造的举动势必值得赞许,但从今天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我又难免为那些无辜的鸟类而嗟伤。帔子,又称披帛,披在裙衫之外。我从敦煌的壁画中看出,南北朝时,女供养人就有帔帛之装束,不过,披帛习俗虽有南北朝遗风,但我认为也不排除来自波斯的影响,理由是,这一习俗非汉族固有,在先代少数民族中也未见用。当时亚洲地区服饰中用帔的当为波斯人。丝绸之路开通后,服饰习俗自然也会随着佛教一起进入中原。除裙、衫、帔,唐朝女服中又有半臂。半臂即套在衫外的半袖上衣,此习俗,是受新疆龟兹人服饰习俗的影响。李贺《唐儿歌》中有“银鸾睒光踏半臂”的诗句,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也有着半臂装的仕女形象。永泰公主李仙惠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武则天的孙女,嫁给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为妻。后因武延基触犯了武则天,武则天便将公主与驸马赐死。李仙惠死时17岁。其墓道内和墓室四壁均绘有彩画,另外还有一组精美的石椁线刻仕女画。画中的妙龄女子身穿襦裙、半臂、肩披长帛巾,或赏花、对语、觅诗,或曼舞、逗弄小鸟,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写照。永泰公主墓室绘画还是初唐时期风格,女子多穿紧身窄袖衣裙,南北朝时的秀雅之风依然可见。盛唐以后,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的形象方才成为时尚主流,人物“面短而肥”,衣裙式样也开始以幅多肥阔为主要审美取向。

1.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

作者:柳宗元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

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

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2.

送杨中丞和蕃

作者:郎士元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鼙。

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3.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作者:杜甫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

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

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代表画作:

1.照夜白图(作者:韩干)

2.宋国夫人出行图(唐敦煌莫高窟)

3.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




唐朝时期,我国边疆地区先后存在过哪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
1. 吐蕃:在唐朝时期,吐蕃是位于今天西藏和青海地区的强大少数民族,曾与唐朝有过多次交往和冲突。2. 突厥:突厥人居住在今天的蒙古国和内蒙古地区,唐朝早期,突厥曾是边疆地区的一大势力。3. 回鹘:回鹘,也称回纥,其领地大致与突厥相似,位于今天蒙古国和内蒙古地区,唐朝时期,回鹘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

反映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诗句,并简要说明
《仙传拾遗·许老翁》中说,唐时益州士曹柳某妻,“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玄怪录》中记一平民女子衣装:“小童捧箱,内有青故裙、白衫子、绿帔子。”可见,这是唐时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服饰丰俭,这基本的3件是必不可少的。以这...

列举唐朝边地的主要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及其分布:①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②回纥:原住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③靺鞨族: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

唐朝时,边疆地区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乌、白蛮属今彝语支各族的先民。隋末唐初,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无量山北部地区,分布有乌、白蛮众多部族和部落,其中蒙舍诏(“诏”之意即王)地处各诏之南,故又称南诏。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大蒙国,自称奇嘉王,臣属于唐。武则天时,其子逻盛亲自入朝。至唐玄宗时,逻盛之孙...

唐朝时期,我国边疆地区先后存在过哪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
突厥(今蒙古国和内蒙古地区)回鹘(领地基本与突厥一样)南诏(今云南、贵南)靺鞨族(长白山一线)党项(羌人一支,开始崛起,宋时建立西夏国,今宁夏省、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部分地区)契丹(唐末崛起,宋时建立契丹国<辽>,今东北、华北、内蒙古中部)前为民族国家(有的民族建立国家时,直接以民族为...

华夏大地生存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唐朝的少数民族为什么关系最融洽?_百度...
而唐朝,算是古代王朝中,与少数民族关系最为融洽的王朝了。唐朝时期,活跃在北部的少数民族是回纥,回纥又称回鹘。回纥是游牧部落,起先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唐朝瓦解突厥后,漠北地带被唐朝控制,回纥也有了发展机会,逐渐成为漠北势力最强的部落。唐太宗在回纥设立翰海都督府来管理回纥各部,册封回纥首领为...

唐朝时,吐蕃,回鹘,南召,等少数民族属于唐朝吗?
不属于。比如唐宪宗就对这些少数民族说:“虽云两国,实为一家”。可见只是关系比较亲密,有些有通婚关系。但根本上还是“两国”。

唐朝时期被唐玄宗册封过首邻的少数民族有
唐玄宗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主要有:1、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大祚荣(?-719年),本名祚荣,无姓,后因其尊称而取姓为大氏。粟末靺鞨族人,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之子。圣历元年(698年),正式建国,自号震国王,史称“旧国”。与契丹结好;同东突厥结盟;又从于...

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密切来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 自秦汉时期起,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频发。然而,在唐朝时期,这种局面出现了转机,政治上的稳定使得双方的交流得以加强,从而推动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与文化发展。2. 唐朝对北方及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控制力度和影响力超过了之前的朝代。唐朝的强大国力和宽容政策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强烈的...

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少数民族是( )
【答案】:A 最新版成人高考大纲中提到的唐代少数民族只有两个:吐蕃和回纥。吐蕃的知识要点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婚及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回纥则出兵帮助唐朝将领郭子仪、李光弼收复长安、洛阳,平定“安史之乱”,所以正确选项为A项。突厥根本未出现在新教材中,契丹为五代和北宋时期建立辽国的民族,...

阳原县18282616270: 反映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诗句,并简要说明 -
凤舍苦双: 《唐诗三百首》在今天已有各种版本,翻开每种版本,都会发现正行进在诗中的唐史.这虽是我个人的感悟,但并不乏依据.从唐朝女子的服饰说起.当时的女装尤其繁富,其基本构成是裙、衫、帔.《仙传拾遗·许老翁》中说,唐时益州士曹...

阳原县18282616270: 关于唐朝少数名族生活习俗及统治者与民族关系的诗歌,十万火急,心里重谢 -
凤舍苦双: 内容提要:妇女研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科学走向综合发展的产物,是人类长足进步、科学反思自身的结果.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为繁盛和开...

阳原县18282616270: 《凉州词》【唐】王之涣.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凤舍苦双: 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诗的首句写自下而上对黄河的远眺,次句写边塞环境的险恶,两句合在一起,用大笔写意的手法,渲染刻画了边塞风光的雄奇苍凉和边防战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恶劣.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羌笛之声.折杨柳送别本是唐人风习,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词更能引起思乡的离愁.可如今在这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想要折一枝杨柳聊寄别情也不可能,这怎能不让人更感悲伤.全诗表现了盛唐诗人悲凉慷慨的精神风貌.

阳原县18282616270: 唐诗的“回鹘衣装回鹘马”反映出唐朝 -
凤舍苦双: “回鹘衣装回鹘马”反映出唐朝B、民族文化和习俗的交融

阳原县18282616270: 哪位唐朝诗人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
凤舍苦双: 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是: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 1、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

阳原县18282616270: 体现唐代民俗的唐诗有哪些 -
凤舍苦双: 说实在的 每首诗 都有每首诗的韵味 最佳实在不好评价 如真要选择 这里是香港人民评出来的10首 香港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十首唐诗 (一)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

阳原县18282616270: 有哪些唐诗反映了唐朝文化繁荣昌盛? -
凤舍苦双: 贞观诗坛底蕴厚重,初唐四杰气势宏大,陈子昂复古风雅,而张若虚,可谓初唐文坛最特殊的一位,他的诗歌,创造的是一种意境之美.张若虚是初唐与盛唐交际之时的诗人,诗存虽然不多,但一曲歌行《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的诗史位置...

阳原县18282616270: 下面是一组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佳句,其中不正确的一句是 -
凤舍苦双: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唐风洋溢奈良城”指的是中日的友好交往,不属于民族关系,故选C.

阳原县18282616270: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唐朝文化的辉煌? -
凤舍苦双: 唐诗,唐三彩,佛教的传播发展,成就飘逸灵动的敦煌艺术,绚丽多姿的唐代乐舞,如《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