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的感想

作者&投稿:占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的节目简介怎么写...~

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OP.31之2。其《暴风雨》的标题来自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首作品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第一乐章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不安、好像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随之而生:这段音乐经过模进、过渡,直接进入第一主题,快板:低音威严,与其相应答的是高音,哀伤,柔弱,中间的三连音提供了不平静的背景。这些音调,在引奏中都有暗示。戏剧性的气氛愈演愈浓,引出第二主题,音调焦灼急切:在上面这些主题音调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展开后,进入再现开始的部分。这时,在再现的引奏里的庄重音调与焦急音调之间,插入一句单音线条的宣叙调,这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取得了异常魅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经历后,突然静下场来,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一颗吟唱的心,而这歌声又是多么悲哀、孤独!
第一乐章的结尾,是在d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的。音的延伸、减弱,趋向平静,小三和弦的沉闷,又觉得“事情还没完”。这时,第二乐章慢板由温暖的bB大三和弦开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洒中带着幸福感:这一乐章,暂时忘却了第一乐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贝多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这是他永远感到亲切、神圣、倾心所爱的;他创作灵感无尽的源泉,他受到创伤的心灵所渴望的抚慰,都永远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
第三乐章好像是经过第二乐章对灵魂的“净化”之后,产生出的某种新的心境,它从头至尾由3/8拍的16音符织成,音乐是流动的,也有热烈的时刻,但总的是雅致、细腻为主。转调很多,小调为主,不免产生期待感。经过长时间曲折、婉转的流动后,音乐消失在一个单音D上,结束了第三乐章,也结束了整个“暴风雨”。
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是不是这一点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有关联?
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想要了解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就先要知道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1611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莎士比亚用诗写成的遗嘱,他在《暴风雨》中表达了热爱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意愿。同时,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正是他听觉衰退、精神危机的时刻,他在几个月后写的“海里根士脱遗嘱”中说自己“六年以来我的身体何等恶劣……可是我不能对人说:‘大声些,我是聋子’……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别比别人优越……我不致自杀是因为艺术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塑造的主人公也是与坎坷命运作不屈斗争的,贝多芬自己的命运与之产生共鸣,所以他能创作如此伟大的《暴风雨奏鸣曲》。
贝多芬的学生兼秘书安东·申德勒曾经问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是“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

  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f 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作于1804年,这首乐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中的钢琴杰作之一,而贝多芬自己则认为本曲达到了他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巅峰。这一奏鸣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激情的一部,充满斗志的“热情”像巨浪一样澎湃起伏。有关此曲,贝多芬:“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吧! ”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的主曾说过题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这一主题与本曲所表达出来的热情奔放、具有英雄气概的中心思想是完全吻合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十分赞赏这一奏鸣曲,他曾经每天都要欣赏一次本曲,从中获取无尽的力量。本曲的曲名《热情》虽然是出版商取的,但十分贴切,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 “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它。这真是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用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啊!” 这是列宁对贝多芬一首钢琴奏鸣曲的评论。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甚快板,f小调,12/8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拥有庄严肃穆的气氛,第二主题是充满了光明与希望的优美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绝妙的对比。

  第二乐章 稍快的行板,降D大调,3/4拍子,变奏曲形式。乐章主题使人感受到作者那激进而满怀斗志的精神,整个乐章渗透着一种乐观主义情绪。

  第三乐章 从容的快板,f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反映出一个宏大的战斗场面,具有百折不挠的气势;第二主题同样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重复第一主题(以极快的急奏进行),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势结束全曲。


  在前苏联发行的一枚纪念贝多芬的邮票上印上了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那支著名的主题。这个主题从阴沉的低声区奏出,压抑忧郁的音调融人巨大的悲剧色彩。但顷刻之间就由向上挺进的音符支撑起低垂的头颅,望到了光明的曙色。

  这个主题贯穿在第一乐章之中,为悲剧性的首章奠定了基调。在这个乐章,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敲门声”那威严的、咄咄逼人的音型也出现在钢琴的低音键盘上。接着,富于抒情气息的第二主题奏出。这个主题在情绪上平缓——些,但其音调仍具有威武雄壮的气韵,具有英雄性抒情的性质。因此,它与第一主题虽有对比,但却有内在的神似。在音乐的发展中,贝多芬把两个主题作了戏剧性的展开,显示出了尖锐的冲击与深刻的矛盾,刻画出一幅风狂雨暴、峰谷沉浮的壮大图画,表现出贝多芬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他内心世界的汹涌的波澜。

  这首奏鸣曲创作于1806年。当时,他已写作《英雄交响曲》,正在酝酿与写作《命运交响曲》。时代在作曲家的作品中印下了深深的烙印。贝多芬所崇仰的“共和理想”的偶像拿破仑,曾是抗击封建君主暴政的英雄,但取得政权,拿破仑却加冕称帝,这就粉碎了贝多芬心中的憧憬,使艺术家陷于深深痛苦之中。他意识到,自由必须由人民自己去争取。

  此时,他的耳聋疾患加重。时代的重压与个人的不幸,使英雄贝多芬愈益显出英雄本色。他选择了斗争,用自己的音符构筑起一座座英雄性的纪念碑。在这首奏鸣曲中,充满了激烈顽强的斗争精神,洋溢着令人感奋的热情。

  这首作品在出版时,被加上了“热情”的标题。由于标题与音乐情绪及作品实质相符合,多年来,一直沿用了这个恰当的标题。评论家把这个奏鸣曲比作“火山的爆发”。

  关于《热情奏鸣曲》的内容,贝多芬在回答学生时说道:“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因此,莎士比亚《暴风雨》的诗句有助于对这个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我看到他怎样向冰峰冲去, 和那狂风巨浪搏斗?p>他勇敢地击退了敌人,用胸脯迎接那汹涌的波涛。”

  如果说《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揭示出了时代与心灵和风雨的冲击,那么,在第二乐章中贝多芬让人们在安宁的意境中得到了休憩与喘息。众赞歌式的行板主题,深厚而纯朴,充满了温和的幸福气息。这个首日封的左下角,印上了这个主题。

  但是,终曲乐章的到来几乎让人没有感到;行板的行进直接与终曲的快板引子相衔接。充满战斗号角式的引子音调造成了紧张不安的气氛,接着出现的快速旋风般的乐句,由高到低,由竭到强,引出了奔腾劲健的第一主题,使终曲乐章一开始就掀,起了势不可挡的巨澜。第二主题更内在一些,但却显示出英雄的坚强性格。展开部中的斗争不可避免,但最终走向了光明的胜利。这个乐章的音乐情绪曾被概括为“犹如一阵阵进攻着的浪潮猛击着山岩”.....

  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说(不幸者)中描写了女主人公演奏《热情奏鸣曲》的情景:“从这个奏鸣曲急速、热情的快板一开始的几个小节起,我就感觉到那种呆怔,那种寒意,和一瞬间抓住心灵的喜悦,使人感到甜蜜的惊恐。这时美突然浸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我不想也不敢喘气。”《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杰作。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的那样,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比,它毫不逊色,正像“盂布兰峰高耸在阿尔卑斯山上。”

贝多芬的音乐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6�131 No�6�12完成于1802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不论从它的思想性、内容性,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音乐创作的地位方面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6�1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6�1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成熟时期的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1)
关于它在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地位方面,有人说:“据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披露,在贝多芬说了对自己不满,决心去开拓一条新路子这番话不久,便创作了作品第31号三首音乐奏鸣曲。这三首曲子不仅在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这个子系统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英雄交响曲》的诞生,从而在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
自此以后,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便更有意识地使他的乐曲成为‘标题音乐’。”(2)作为贝多芬音乐奏鸣曲创作发展中期的一大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作为刚刚经历了1802年精神危机最严重考验的贝多芬,当他以坚韧的意志、超人的勇气战胜了危机的时候,他在《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的音乐创作中融入他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当贝多芬的弟子辛德勒探询贝多芬有关奏鸣曲Op�6�131 No�6�12和 Op�6�157音乐形象内容时,贝多芬回答道:’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于是这首乐曲就因此而得名了。实际上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和这首奏鸣曲的内容有什么具体关系,贝多芬并没有明确地指示出来。”(3)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讲述的是:
米兰公爵普罗斯彼罗被其弟安东尼奥阴谋篡权后,和其女米兰达一起被放逐海上。安东尼奥命令臣子贡柴罗将他们杀害,然而好心的贡柴罗不忍下手,只是将普罗斯彼罗父女送到一个荒岛上然后离去。普罗斯彼罗父女坚强的活下来,米兰达逐渐成长为优美善良的少女。十几年过去了,安东尼奥与那不勒斯王子腓迪南乘坐的船在一次海上风暴中遇难,精灵艾丽儿将安东尼奥与腓迪南引上了这个荒岛,并使米兰达与腓迪南相爱。普罗斯彼罗发现安东尼奥以后,他陷入爱与恨的矛盾冲突之中。在米兰达的一再恳求下,普罗斯彼罗终于饶恕了安东尼奥,米兰达与腓迪南也终成眷属。
我们从《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中的确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善与恶、爱与恨的思想主题,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戏剧性内容。乐曲表现出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如同暴风骤雨一般。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呈示部:主部主题是六小节的开放乐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1-2小节 d小调的属分解和弦可以理解为普罗斯彼罗顽强不屈的形象;第2-5小节快速下行的两音组旋律,类似风暴急流;第6小节的环绕音型好似米兰达的祈求音调。如此一来,连接部就是描绘爱与恨的矛盾:在风暴的映衬下,普罗斯彼罗复仇的心情和米兰达的一再恳求交织在一起;直到普罗斯彼罗发出复仇的怒吼。副部主题是乐句结构,既可看作风暴,亦可理解为米兰达矛盾的心情;结束部波浪式音型中,隐藏着米兰达恳求的动机;乐曲在沉思中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突出地描绘了爱与恨的矛盾。
再现部中插入了两段宣叙调,恳求式的旋律就象米兰达在向普罗斯彼罗婉转哀求。最后,波涛渐渐平息。
第二乐章,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这是一首恬静安宁的夜曲。主部主题宁静、温柔,带有一种沉思的性质;在抒情如歌的旋律下,连接部的低音部如雷声轰鸣,带有威胁性;副部主题优美抒情,描写了米兰达与腓迪南的爱情。
第三乐章,奏鸣曲式。主部主题虽然温和却带有悲怆感;副部主题紧张而激动;全曲在川流不息的音流中结束。
全曲三个乐章都是由奏鸣曲式写成,作品自始至终交织着善与恶、爱与恨的矛盾冲突。 《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虽然不是贝多芬对莎士比亚《暴风雨》进行的音乐注译,但它的确是与莎士比亚的哲学戏剧《暴风雨》有相同感受而创作的作品。贝多芬在善与恶、爱与恨的主题中为演奏者留下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这就是作品给演奏者提供的东西。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 Op�6�131 No�6�12 作为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现已成为音乐家钟情的必弹曲目和优秀音乐演奏家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之一。我们这里选择阿图尔�6�1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威廉�6�1肯普夫〔 Wilhelm Kempff 〕以及斯维尔托斯拉夫�6�1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这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演奏诠释进行比较分析。这三位著名音乐家可以说是本世纪以来贝多芬音乐奏鸣曲诠释的代表。他们中的施纳贝尔是十九世纪音乐表演风格的延续,威廉�6�1肯普夫和里赫特则代表了二十世纪音乐表演美学中的两种不同观念。下面我们就对三位演奏家的音乐演奏进行分析,看看他们是怎样体现其审美倾向的。
阿图尔�6�1施纳贝尔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他在强奏时能爆发出极为宏大壮丽的气势,具有宏伟的音响效果,他的弱奏又极为清晰冷峻,十分适宜表现贝多芬那集崇高、热情、规矩为一身的精神气质。他以诚恳、率直、从容不迫的感情揭示古典作品的内涵,因而被称为“古典作曲家的忠实代言人”。正是由于他在音乐演奏艺术上的高深造诣被誉为“贝多芬专家”。
1919-1924 年是阿图尔�6�1施纳贝尔艺术的成熟期,这个时期是他演奏艺术的高峰时期。他真正懂得了应该如何表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1925年他曾到英、美两国举行独奏音乐会,并在柏林音乐学院担任音乐教授。1927年,在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在柏林演奏了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1932年在柏林,1934年在伦敦重演了两次),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和协奏曲以及迪亚贝利变奏曲,达到了他演奏艺术的巅峰状态。当时,美国的一些评论文章认为施纳贝尔演奏的贝多芬作品在处理抒情的旋律线条和音阶走句弹得毫无区别,实际上,施纳贝尔演奏的贝多芬作品时,音阶走句发音清晰,处理抒情的旋律线条时伴奏和织体的各个线条以及力度的支配都达到完美的统一,异常生动。这些变化都是有根有据的、必然而合理的音乐逻辑的发展。特别是他演奏贝多芬晚期的几首音乐奏鸣曲,其幻想的境界达到了出神入画的地步。
阿图尔�6�1施纳贝尔对贝多芬的诠释是独具特色的,颇得贝多芬的精要,既简洁凝练又深不可测,一派端庄无比的古典风范,是举世公认的“贝多芬诠释大师”。施纳贝尔四十年代录制了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的唱片,他的演奏让乐评家们普遍叫好。
施纳贝尔将自己对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的理解和诠释都注明在他自己编的柯尔西〔Curei〕版乐谱中,因此,我们就可以从施纳贝尔改编的柯尔西〔Curei〕版中看出他对该作品的理解。施纳贝尔对演奏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他在他的演奏版本上清楚的标出了各段乐曲的演奏速度,对贝多芬《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要求这样的速度处理在其它版本上是少见的。我们就从乐曲的演奏速度要求入手看看他的表演艺术再创造。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速度的变化中感受到他对作品戏剧性的强调。从施纳贝尔本人的演奏录音中可以感受到,他在第一乐章中的演奏处理强化了主部主题和付部主题的对比。特别是他对连接部低音声部中表现普罗斯彼罗斩钉截铁的复仇形象的分解和弦和高音声部中描写米兰达一再恳求的忧怨如泣旋律所做的局部自由变化,增强了乐曲的戏剧性。第163小节到174小节的三句,短促的和弦及琶音的急速冲击一句比一句快,使人们很快重新置身于焦燥不安之中。最后三小节,描绘出雷声渐渐远去的情景。在第三乐章中,由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构成的音流,织出一幅诗意的图画。全乐章音乐材料的对比性不强,只是运用调性的转换在各个不同音域中表现思潮的奔腾和在流动中追求生命的欲望。在马坦森〔Martienssen〕编的彼得版中没有这样的速度变化,威廉�6�1肯普夫的演奏也是用始终如一的速度,在川流不息的音流中渐渐消失,没有沉沦的哀号,也没有凯旋的歌。施纳贝尔则不然,他的速度多有变化。施纳贝尔在音乐处理中,主题动机从涓涓细流逐渐发展成翻滚的波浪流向远方。里赫特在第三乐章的处理上虽然速度也有变化,但他更突出的是强调力度的变化,他所描绘出的是一幅暴风骤雨的画面。 我们从以上对《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不同处理的分析中看到,施纳贝尔、里赫特和威廉�6�1肯普夫的音乐表演艺术创造有较大不同。那么,他们三个人的不同创造特点各自代表了什么表演风格呢?表面上看来,施纳贝尔的速度多变,即使从他演奏的具体音响中也可以感觉到施纳贝尔的演奏充满了激情,似乎颇有一些浪漫主义的味道,实际上,细节上严格掌握的速度变化正需要高度冷静的理性控制才可能做得到,这正是现象背后隐含的美学倾向的实质。 施纳贝尔的演奏版的确与马坦森〔Martienssen〕编的彼得版(即所谓“净版”)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在施纳贝尔看来,真正完全对贝多芬原意的忠实,应该是忠实于贝多芬的精神而不仅仅是遵照贝多芬在乐谱中所标记的那些术语和表情记号。虽然施纳贝尔的演奏在音乐节奏的处理上似乎有些“自由”,实际上,这是精心设计的不自由,是高度的“准确性”。那是他经过理性分析后所做出的忠实于作者赋于作品的精神内涵的表现处理。他的速度多变当然是为了感情的需要,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需要竟如此严格,以至达到了非高度理性控制就不可能达到的程度。他认为,真正的贝多芬精神就是那崇高、伟大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质。因此,他在演奏中就着重突出了作品中的英雄性。他认为这正是完全忠实于贝多芬原意的。并且,他把他的这些结论都注明在他自己编的柯尔西〔Curei〕版乐谱中,用版本的形式固定下来。我们从施纳贝尔不同时期演奏版本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并不太大,可见,施纳贝尔的那些变化都是冷静地、经过周密思考的。他把他所理解的贝多芬放在演奏的首位,而把他自己置身于贝多芬原作的精神之下,他认为他这样做才是真正最忠实于贝多芬原作精神的!
斯维尔托斯拉夫�6�1里赫特对贝多芬音乐奏鸣曲的诠释极为热情奔放并且别具一格,他以较为缓慢的速度与不过分的厚重方式处理,异常强劲的触键和力度处理涌动着坚定的自信。里赫特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不论演奏什么曲目他的技术都游刃有余,演奏的得心应手。他那富有弹性和诗意的分句,以及在演奏时自始至终都使人能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部层次和乐曲构思的演奏特点,被人们认为是本世纪最富有浪漫色彩的音乐大师。里赫特所录制的贝多芬《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自成一家,演奏中的个性色彩极为强烈,他弹得清爽、亮实,既霸气又极多灵气,给人以新鲜而深刻的印象。里赫特弹奏出的每一个音都十分明亮清晰,技巧完全融合在丰富的表现力与动感之中,达到优美的境界。第一乐章异常强劲的触键和力度处理,使人感到更象在描写狂风暴雨的俄罗斯油画;第三乐意中,他那李斯特式的演奏个性将速度大胆地变动,极端地夸张强弱力度,描绘出一幅暴风骤雨的画面。里赫特的表演艺术创造是在即时感情冲动的作用下进行的,这是一种感情倾泄式的演奏。他主要是表现为“投情派”的特征,但绝不头脑发热到失控的状态。里赫特代表了二十世纪音乐表演中强烈追求演奏个性色彩的浪漫主义表演美学观念。
威廉�6�1肯普夫代表了二十世纪音乐表演中那种既忠实于原作又追求音响自然,讲求客观主义和自我表现相平衡的音乐表演美学观念。他的演奏特点:含蓄细腻,织体清晰,亲切高贵;音色优美如歌,乐曲的分句和速度自然而合理,丝毫没有矫揉造作,追求外在效果的倾向。他所演奏的贝多芬《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处理得与众不同,极为出色:特别是第三乐章像是涌动着一种欢畅的流水一样的自信。威廉�6�1肯普夫1957年在波西塔诺主持过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讲座,并根据马坦森〔Martienssen〕的彼得版录制过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是本世纪诠释贝多芬作品的权威演奏家之一。


贝多芬的奏鸣曲暴风雨 第一乐章、第三乐章 分别相当于几级钢琴曲?
贝多芬的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第三乐章都相当于十级钢琴曲。贝多芬第17号钢琴暴风雨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在1802年创作了此曲,奏鸣曲内容鲜明,刚劲沉重,完美表现了成熟性音乐风格,第一乐章、第三乐章都相当于十级钢琴曲,难度较大;在这首奏鸣曲中,音乐大师贝多芬演绎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也...

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的创作背景、什么时候在哪里创作的、表达什么意...
不论从它的思想性、内容性,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音乐创作的地位方面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特别是在奏鸣曲《暴风雨》中,演奏的技术性与音乐性、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标志着贝多芬一生钢琴音乐成就的高峰,他的演奏速度与技巧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

请问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作曲编号是多少?
回答: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OP.31.2这首作品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共三个乐章。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听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的感想
”(2)作为贝多芬音乐奏鸣曲创作发展中期的一大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作为刚刚经历了1802年精神危机最严重考验的贝多芬,当他以坚韧的意志、超人的勇气战胜了危机的时候,他在《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的音乐创作中融入他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当贝多芬的弟子辛德勒探询贝多芬有关奏鸣曲Op�6�131 No�6�12和 Op...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一、钢琴奏鸣曲作品31之2《暴风雨》创作背景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因此,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贝多芬第17奏鸣曲,作品31之2。也就是《暴风雨奏鸣曲》,完成于1802年。是贝多芬最富有美妙诗趣的灵感作品。这首富有强有力和...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赏析
当代音乐2015年2月号MoDERNMUSIC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赏析朱敬文[摘要]贝多芬在1802年创作了《暴风雨奏呜曲》。这首奏鸣曲内容鲜明,刚劲沉重,完美表现了成熟性音乐风格。在这首奏鸣曲中,音乐大师贝多芬演绎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让世人感受到了暴风雨那极具特色、美妙诗...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谱最多是几度音程
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Op.31,No.2)是一首钢琴独奏曲,该乐曲在钢琴谱中出现的最大音程通常为十度音程。十度音程指的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其中包含了8个全音阶和1个半音阶。在《暴风雨奏鸣曲》的钢琴谱中,有时会出现音程扩展至十度,以展示曲目的丰富和复杂性。

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共有多少小节?
贝多芬对历史、哲学、文学都有研究,还醉心于古代神话。他研究了席勒、歌德的诗歌和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人的作品;他还入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阅读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以后,创作了著名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作品第57号)和《暴风雨奏鸣曲》(作品第31号)。 《暴风雨奏鸣曲》曲式结构: ...

贝多芬暴风雨第一乐章?
但是贝多芬的乐曲,旋律比较难突出,尽可能将旋律连起来(用连奏会好一点),比较利于表现。弹这首曲子,建议去听一下别人的视频,帮助会很大。希望采纳 贝多芬钢琴曲暴风雨介绍 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OP.31之2。其《暴风雨》的标题来自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的《...

贝多芬5首超级好听的钢琴曲:月光、悲怆、暴风雨、热情奏鸣曲
01 《月光奏鸣曲》贝多芬的钢琴曲中,《月光》可以说是贝多芬最为大众所熟知的音乐作品了。中小学的课本里就讲过这首曲子的故事:据说,贝多芬给一位盲人姑娘演奏钢琴的时候,风吹灭了蜡烛,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这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另外一种说法是,月光...

永红区15530212592: 听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的感想 -
斗蚁力邦: 贝多芬的音乐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

永红区15530212592: 对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理解
斗蚁力邦: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暴风雨奏鸣曲,刚劲沉重,英雄豪迈,气势磅礴,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永红区15530212592: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
斗蚁力邦: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罗曼·罗兰非常准确地把这首奏鸣曲的形象与贝多芬一生转折阶段相联系,它所表现出的热情确实达到了暴风雨的程度.“暴风...

永红区15530212592: 贝多芬d小调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曲式分析 求帮忙 在线等 -
斗蚁力邦: 《暴风雨奏鸣曲》全曲充满着奇异的、灰暗的紧迫感.全曲的三个乐章都是以奏鸣曲式写出的,这是本奏鸣曲最突出的特点.本曲在速度、节奏及主题处理上采用了一些新手法,琶音的基础形态贯穿于奏鸣曲各乐章的始终.总之,对表现大自然...

永红区15530212592: 从贝多芬的琴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怎样的高尚情怀?
斗蚁力邦: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

永红区15530212592: 贝多芬创作音乐的故事 -
斗蚁力邦: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传说是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举行音乐会,一天晚上,他听到了一对穷兄妹的对话,是关于他的,于是他走进屋弹了一曲,听到盲姑娘的称赞后借景即兴发挥创作的月光曲.

永红区15530212592: 简述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
斗蚁力邦: 1、维也纳初期是1794—1802年.这一时期他写了13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2、成熟时期是1803—1814...

永红区15530212592: 关于音乐的作文299字 -
斗蚁力邦: 篇一:感受音乐——触动心灵的情弦 有一句话说得很美: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与韵,而是在于聆听者用心聆听时,能真实地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那份美丽心境.只有把自己的心真实地融入音乐,体验与琢磨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心情...

永红区15530212592: 贝多芬第十五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分析..谢谢大家.急求 -
斗蚁力邦: 奏鸣曲式.1到39小节为主题,D大调,40到163小节为副题,属调为主,中间有向E大调(54到60小节)与升f小调(60到86小节)的临时转调,163到268小节为发展部,自由转调,有G大调,g小调,d小调b小调等.269小节以后为再现部.

永红区15530212592: 请教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注释 -
斗蚁力邦: 暴风雨奏鸣曲》曲式结构: 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 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第一乐章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 不安、好象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