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人成为君子

作者&投稿:锺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哪些人可以称君子,为什么~

战国四公子: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贾谊《过秦论》
何为君子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 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 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 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 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 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

柳下惠。。正人君子典故《孟子》称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赞曰“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故世称“和圣”。柳下惠热爱父母之邦,为士师三次被罢免,从无怨言。齐伐鲁(前634年),鲁僖公派展喜向柳下惠请教,如何措辞。柳下惠面授机宜。展喜见到齐侯后说:“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齐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君来计弊邑之罪,其亦使听从而释之,必不泯其社稷;岂其贪壤地而弃先王之命?其何以镇抚诸侯?恃此以不恐。”(《国语"鲁语上》)齐兵于是退了。
有一次,爰居鸟落在了鲁东门上,臧文仲让国人祭祀它。柳下惠说:“越矣,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后来果如其言,海上大风暴,冬暖异常,臧文仲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荀子"大略》篇载:柳下惠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柳下惠怕她受冷,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其余的有孔子。屈原。文天祥等等。
战国四公子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见于易中天《百家讲坛》——《先秦诸子》)
  君子的道德品质:
  君子者 权重者不媚之 势盛者不附之 倾城者不奉之 貌恶者不讳之 强者不畏之 弱者不欺之 从善者友之 好恶者弃之 长则尊之 幼则庇之 为民者安其居 为官者司其职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此君子行事之准 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君子一词的起源和演化:
  君子一词早在《易经》(传说为周文王所著)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在《大学》有“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中的“君子”应解释为“君王”,还有类似的章句,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也是如此。可见,先秦的君子是有“君主”之意的。
  在论语中也对君子的描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说,在宗法制度下,正妻的第一个孩子叫嫡长子,第二个孩子叫次子;妾的孩子叫庶子。由长子形成的家庭体系叫大宗,大宗的长子方可叫君,诸候之君叫国君,大夫之君叫家君,如果是天之子就叫天子,公之子就是公子,君之子就是君子。大宗里的男性就简称君子。其余由诸如次子和庶子组成的家庭体系就叫小宗,小宗里的这些男性就简称小人。
  古人认为修养高的人必定地位高,比如大宗里的人从小就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是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相对高的素质和修养,听音乐也要听高雅音乐;而地位低的人一般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自然只能听街头的流行音乐。这种素质和修养的差别自然影响到人的道德水准。
  孔子首次在他的学说中就将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增加了道德因素,虽然增加了道德因素,但宗法制度的前提并没有改变。如他有一句话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现在一般理解为:唯有女人和小人是难以对待的,和他们关系亲近,他们就不尊重你;和他们关系疏远,他们又会抱怨。如果放在宗法环境下来理解,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理解:这里的女人和小人是小宗里的人,他们和大宗同属一个大家庭,在一个大家庭里,虽然分了大宗和小宗,但必竟是一家人,所以处理和小宗的人的关系就很难,和他们亲近,他们就会有非分之想,想获得和大宗的人一样的待遇,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抱怨不把他们当一家人看。可见这句话的要点在一个“难”字上。
  对君子的论述,孔子还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讲得比较 广泛,只是讲言行中各个方面的总的原则。
  曾参则进入了更具体的要求。他说:“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少而学,长而忘之,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韩诗外传集释》)另外,《曾子立事》篇还有大量的对君子的严格要求,比如:“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者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之忠矣。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往,亦可谓知矣。”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忄冒 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显然,曾参对君子的定义大大地具体化和严格化,虽然并未超出“九思”的范围要求。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这种师徒相承的样式,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由于曾参学派对“君子”的要求过分严厉,所以有时又不免流露出一些道家者流的味道。《曾子立事》篇还说:“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这种做人的小心翼翼的态度,虽其要求基本上还是在儒家的范围之中,但用道家的逻辑来要求君子,其消极避让的倾向已很明显。这种倾向,也许是曾参当初要避免的,但思想的发展,形同其他许多人能参与其中的事情一样,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出现自身难以把握的变形。曾参对君子修养的要求中 。
  后世儒家对“君子”做了更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柳下惠。。正人君子典故《孟子》称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赞曰“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故世称“和圣”。柳下惠热爱父母之邦,为士师三次被罢免,从无怨言。齐伐鲁(前634年),鲁僖公派展喜向柳下惠请教,如何措辞。柳下惠面授机宜。展喜见到齐侯后说:“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齐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君来计弊邑之罪,其亦使听从而释之,必不泯其社稷;岂其贪壤地而弃先王之命?其何以镇抚诸侯?恃此以不恐。”(《国语"鲁语上》)齐兵于是退了。
有一次,爰居鸟落在了鲁东门上,臧文仲让国人祭祀它。柳下惠说:“越矣,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后来果如其言,海上大风暴,冬暖异常,臧文仲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荀子"大略》篇载:柳下惠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柳下惠怕她受冷,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其余的有孔子。屈原。文天祥等等

柳下惠。。正人君子典故《孟子》称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赞曰“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故世称“和圣”。柳下惠热爱父母之邦,为士师三次被罢免,从无怨言。齐伐鲁(前634年),鲁僖公派展喜向柳下惠请教,如何措辞。柳下惠面授机宜。展喜见到齐侯后说:“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齐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君来计弊邑之罪,其亦使听从而释之,必不泯其社稷;岂其贪壤地而弃先王之命?其何以镇抚诸侯?恃此以不恐。”(《国语"鲁语上》)齐兵于是退了。
有一次,爰居鸟落在了鲁东门上,臧文仲让国人祭祀它。柳下惠说:“越矣,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后来果如其言,海上大风暴,冬暖异常,臧文仲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荀子"大略》篇载:柳下惠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柳下惠怕她受冷,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其余的有孔子。屈原。文天祥等等。
战国四公子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古之10圣都可以称为君子

圣人,例如孔子~


人类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圣人君子?
儒家 儒家主要强调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为传续儒门道统的圣人之代表。而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还有一些先贤大儒,只能被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虽然他们有时也被尊称为圣人,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圣人。)佛教 佛教中的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得道者,类似其它宗教中的圣人。但是...

大家知道历史上都是有哪些谦谦君子的人物?
谢安, 东晋宰相,汉族,从东山再起到淝水之战,谢安完成了从安于身到安于国的华丽转身。相比于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的韩信、鸟尽弓藏的文种和信奉黄老的张良,他无疑是将为人为臣之道领悟最深之人,也是历代文人最为推崇之人,风流无人出其右。

论语中说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当君子?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世纪网络17 2022-08-16 · TA获得超过22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

君子的含义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荀子劝学》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同社诸君子。——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3]【引证解释】君子观王约...

古代,“君子满朝”的时代有哪些,由哪些帝王创建?
狄仁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武则天因为信任狄仁杰,而狄仁杰有着宽厚的胸怀,独特的眼光以及独到的见地,因此狄仁杰为武则天举荐的能臣也很多。后来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就是狄仁杰举荐的人之一。君子满朝并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历史上确确实实有皇帝做到了这一点,确实是非常厉害了。

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儒道思想的伟人有哪些?
1、孔子:万世之表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儒家创始人,他的学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穷其一生探索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并坚持身体力行。此为“立德”。他著《春秋》,记录其日常言行的《论语》至今被奉为经典,其中很多是人生警句。北宋的首任宰相赵普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戊戌六君子是指哪些人?
六位君子的名字是:康广仁、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公元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被慈禧下令斩首在北京菜市口,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就此寿终正寝,仅仅持续了103天“百日维新”结束。“戊戌六君子”从容就义外,还有被捕幸存及成功出逃四君子,即...

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称为君子?
孔子教导学生要做“君子儒”不作“小人儒”,在这里,“君子”是指有道德的人。道德修养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称为君子。《论语》有关修养的言论大约将近全书一半,除了仁、礼和本讲中上面所讲的各种品德,还有一些是针对君子的修身作出的论述,成为千古传诵的修身格言。这些格言,涉及修养的各个方面,...

贤人君子是什么意思啊
4.成为贤人君子的道路 成为贤人君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和努力的积累。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行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品德。这包括学习优秀的人物典范、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参与道德教育和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等方面。5.贤人君子的意义和影响 贤人君子的存在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他们是社会...

人为什么要做君子、不能做小人?(做君子有什么好处)
世间上的人,好人一半,坏人一半;君子一半,小人一半。好人受人欢迎,君子则受人尊重,坏人、小人大多为众人唾弃。为何古人这样器重君子呢?因为君子着重自我的修持,行住坐卧不会随便,让人感到崇高,值得敬爱。如何成为一个君子?这里提出「君子四不」,供大家参考: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

新密市13897463465: 可以叫做君子的古人有哪些?人名+为什么可以称君子+事例 -
邓肾善存: 1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

新密市13897463465: 古今中外有哪些人堪称君子典范? -
邓肾善存: 古有魏信陵君、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这四位王公贵族,是秦汉之际社会所公认的君子榜样.现在也很多,不一定是名人,也可以是普通的人, 比如君子论坛网上写的,七旬老人住房简陋老旧 仍捐出祝寿金助学 .

新密市13897463465: 能称为君子的人 -
邓肾善存: 战国柳下惠,颜回,东汉杨震(震畏四知就是指次人),冯异,三国荀彧,诸葛亮和鲁肃,晋羊祜和陆抗,唐魏徵,郭子仪,明袁崇焕,宋濂,刘伯温等等,以上是本人的个人意见!

新密市13897463465: 古往今来可以被称为真君子的人有哪些
邓肾善存: 古往今来,我认为可以被称为君子的人有:孔子,文天祥,岳飞,林则徐,方孝孺等等

新密市13897463465: 你认为历史上哪个人物可以成为君子?简要说明
邓肾善存: 柳下惠退居柳下后,则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死后,弟子要为他议谥号.其妻说:“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遇难三黜,终不弊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鬼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烈女传》)展禽故谥为“惠”.

新密市13897463465: 中国古代哪些人称得上是君子?要写出理由 -
邓肾善存: 孔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新密市13897463465: 我国历史上的五君子都有哪些 -
邓肾善存: 尧、舜、禹、汤、孔子被称为"五君子". 尧:帝喾次子,名放勋,字伊祁,年十三,佐兄挚治理天下,封在陶丘.年十六,改封为唐,史称陶唐氏.年十八代挈为天子,居高辛古城.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子九,长子丹朱、次监明、三开明、...

新密市13897463465: 纵观历史谁才是君子呢? -
邓肾善存: 天下无君子,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所有以“义”(个人理解为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为行事准则的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可以区别于“小人”.

新密市13897463465: 古代谁是君子?
邓肾善存: 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新密市13897463465: 自古今来何人堪称为君子? -
邓肾善存: 君子者,“楷模”耳!自古今来何人堪称为君子?笑哉!无非数事之君子耳,安有一世之君子乎?“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世纷纷说魏齐”,文圣孔子,何以对之?“虎子”、“犬女”,君子之言乎?武圣关公,若非戏言?故而言之,所谓君子,仅以数事言之耳,岂有尽其百年而无一憾事乎?又何言“堪称为君子”之说? 丈夫于世,坦坦荡荡,身行善意,心存感恩.闻过不非,闻过而喜,至若撒手之时,问心终能无愧,终不妄世间百年!至若“君子”之称,实愧不敢当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