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八回不少于150字精彩段子?

作者&投稿:宠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好段~

《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
  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
  曰:“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遂
  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

  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
  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却说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曰:“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问:“其子年几岁
  矣?”或答曰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封弟董晃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离
  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
  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
  数;家属都住在内。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卓常设
  帐于路,与公卿聚饮。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
  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
  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又一日,卓于省台大会百官,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吕布径
  入,向卓耳边言不数句,卓笑曰:“原来如此。”命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百官失
  色。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卓笑曰:“诸公勿惊。张温结
  连袁术,欲图害我,因使人寄书来,错下在吾儿奉先处。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
  众官唯唯而散。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
  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
  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是夜允听良久,喝
  曰:“贱人将有私情耶?”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允曰:“汝无所私,何夜深
  于此长叹?”蝉曰:“容妾伸肺腑之言。”允曰:“汝勿隐匿,当实告我。”蝉曰:“妾蒙
  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
  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
  辞!”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貂蝉跟允到阁中,
  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
  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
  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
  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
  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
  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曰:“大人勿
  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

  次日,便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布大喜,亲到王允宅
  致谢。允预备嘉肴美馔;候吕布至,允出门迎迓,接入后堂,延之上坐。布曰:“吕布乃相
  府一将,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错敬?”允曰:“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
  将军之职,敬将军之才也。”布大喜。允殷勤敬酒,口称董太师并布之德不绝。布大笑畅
  饮。允叱退左右,只留侍妾数人劝酒。酒至半酣,允曰:“唤孩儿来。”少顷,二青衣引貂
  蝉艳妆而出。布惊问何人。允曰:“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
  相见。”便命貂蝉与吕布把盏。貂蝉送酒与布。两下眉来眼去。允佯醉曰:“孩儿央及将军
  痛饮几杯。吾一家全靠着将军哩。”布请貂蝉坐,貂蝉假意欲入。允曰:“将军吾之至友,
  孩儿便坐何妨。”貂蝉便坐于允侧。吕布目不转睛的看。又饮数杯,允指蝉谓布曰:“吾欲
  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布出席谢曰:“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允曰:
  “早晚选一良辰,送至府中。”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少顷席
  散,允曰:“本欲留将军止宿,恐太师见疑。”布再三拜谢而去。过了数日,允在朝堂,见
  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侧,伏地拜请曰:“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
  卓曰:“司徒见招,即当趋赴。”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
  外各设帏幔。次日晌午,董卓来到。允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卓下车,左右持戟甲士百
  余,簇拥入堂,分列两傍。允于堂下再拜,卓命扶上,赐坐于侧。允曰:“太师盛德巍巍,
  伊、周不能及也。”卓大喜。进酒作乐,允极其致敬。天晚酒酣,允请卓入后堂。卓叱退甲
  士。允捧觞称贺曰:“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
  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卓曰:“安敢望此!”允曰:“自古有道伐无道,
  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卓笑曰:“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允拜谢。堂中点上
  画烛,止留女使进酒供食。允曰:“教坊之乐,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卓曰:
  “甚妙。”允教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捧貂蝉舞于帘外。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
  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
  不胜春。”又诗曰:“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
  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舞罢,卓命
  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
  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
  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卓称赏不已。允命貂蝉把盏。卓擎杯问
  曰:“青春几何?”貂蝉曰:“贱妾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允起曰:
  “允欲将此女献上太师,未审肯容纳否?”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允曰:“此女
  得侍太师,其福不浅。”卓再三称谢。允即命备毡车,先将貂蝉送到相府。卓亦起身告辞。
  允亲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后辞回。

  乘马而行,不到半路,只见两行红灯照道,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见,便勒住
  马,一把揪住衣襟,厉声问曰:“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何相戏耶?”允急止
  之曰:“此非说话处,且请到草舍去。”布同允到家,下马入后堂。叙礼毕,允曰:“将军
  何故怪老夫?”布曰:“有人报我,说你把毡车送貂蝉入相府,是何意故?”允曰:“将军
  原来不知!昨日太师在朝堂中,对老夫说:‘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允因此准备小宴
  等候。太师饮酒中间,说:‘我闻你有一女,名唤貂蝉,已许吾儿奉先。我恐你言未准,特
  来相求,并请一见。’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太师曰:‘今日良辰,吾即当取
  此女回去,配与奉先。’将军试思: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布曰:“司徒少罪。布一
  时错见,来日自当负荆。”允曰:“小女颇有妆奁,待过将军府下,便当送至。”布谢去。
  次日,吕布在府中打听,绝不闻音耗。径入堂中,寻问诸侍妾。侍妾对曰:“夜来太师与新
  人共寝,至今未起。”布大怒,潜入卓卧房后窥探。时貂蝉起于窗下梳头,忽见窗外池中照
  一人影,极长大,头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貂蝉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
  以香罗频拭眼泪。吕布窥视良久,乃出;少顷,又入。卓己坐于中堂,见布来,问曰:“外
  面无事乎?”布曰:“无事。”侍立卓侧。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
  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卓见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曰:“奉
  先无事且退。”布怏怏而出。

  董卓自纳貂蝉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
  卓心意喜。吕布入内问安,正值卓睡。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
  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
  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归,
  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
  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
  依言。次日,使人唤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
  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
  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
  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
  “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已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
  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
  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
  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
  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妾度
  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愉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蝉牵其衣
  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
  戟欲去。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
  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
  偎倚倚,不忍相离。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
  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入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
  蝉,蝉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
  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
  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
  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
  肥躯做一堆。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鼓唇摇舌做说客 李肃言辞也动人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析之一
  
  【背景】
  《三国演义》中的说客可谓如过江之鲫,你方唱罢我登场,像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景,便是最为精彩的游说事件。读者一般对书中重要的几次游说场面耳熟能详,却未必注意到一个叫李肃的人,也成功地游说了一次吕布,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故事发生在小说的第三回,话说董卓为废立之事与丁原闹翻之后,丁原出城带兵向董卓挑战,结果丁原手下猛将吕布打败了董卓的部队。董卓非常想得到吕布这样的人才,正愁无计可施的时候,中郎将李肃自告奋勇愿做说客,于是董卓派李肃到吕布处游说。
  【原文】
  李肃赍了礼物,投吕布寨来。伏路军人围住。肃曰:“可速报吕将军,有故人来见。”军人报知,布命入见。肃见布曰:“贤弟别来无恙!”布揖曰:“久不相见,今居何处?”肃曰:“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布便令牵过来看。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布见了此马,大喜,谢肃曰:“兄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肃曰:“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布置酒相待。酒甜,肃曰:“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布曰:“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肃大笑曰:“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肃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布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肃取金珠、玉带列于布前。布惊曰:“何为有此?”肃令叱退左右,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布曰:“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肃曰:“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布曰:“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肃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布沈吟良久曰:“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肃曰:“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布与肃约于明日来降,肃别去。
  【赏析】
  劝人杀掉义父、背叛原主,本是世上最难启齿之事,但李肃却驾轻就熟,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顷刻间就说动吕布拱手来降,这实在不能不让读者啧啧称奇。李肃是如何来成功地策反了吕布呢?让我们沿着作者的笔触仔细往下看。
  首先,李肃一到吕布处,便以“故人”的身份和“贤弟”的称谓与吕布套近乎,这样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为游说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接着,李肃以“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之词,向吕布灌迷魂汤,同时利用吕布容易见利忘义的弱点,以名骥赤兔马来打动他,末了再加一句 “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让吕布飘飘然不辨东西。之后,李肃在与吕布对饮时,以“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之语,既引出丁原,羞辱吕布,同时也探测对方的底线。当吕布感到无地自容,不得不说出“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恨不逢其主耳”的话来时,李肃便从正面进行劝说,对吕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向吕布宣讲董卓的好处,为其指明一条“弃暗投明”的路,终于使吕布动了背弃原主之心。当吕布恨无投奔董卓的门路时,李肃拿出金珠、玉带,并挑明这些东西与前边的赤兔马均为董卓所赠,无疑给吕布吃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吕布第二次问李肃拿什么作回报?其实这正是李肃游说的目的,但他和第一次一样仍然不从正面回答,而是从侧面启发与暗示吕布:“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意在要他做一件大事,并且用激将法激吕布:“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吕布终于被逼得没有了退路,不得不下定归降董卓的决心。至此,李肃的游说工作大功告成,但他最后不忘再催促一下:“事不宜迟,在于速决。”
  李肃游说吕布这段文字,其出奇处在于从头至尾,李肃没有直接和明确地向吕布说一个“叛”字或“降”字,所有李肃想说的意思,都由吕布从自己口中说出了,让人不能不惊叹罗贯中笔下的李肃,实在是有着高超的游说本领。
 

  曹操奋勇刺董卓 英雄胆气惊天地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析之二
  
  【背景】
  刺客是古代社会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一些弱小的国家或利益集团为了对付强敌,不得不派遣一些崇尚节义、身怀绝技的武士,去谋刺敌方的国王或首领,以求得在重压下喘息的机会。“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其义无反顾的精神世代为人所颂扬。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也曾充当了一次刺客,他刺杀董卓一节是小说中惊险且精彩的场面之一,故事发生在小说的第四回。话说董卓乱朝,司徒王允等旧臣十分不满,于是王允以过生日为名,邀众人晚上来家中商议对策,曹操刺董卓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原文】
  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去了良久,回报曰:“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
  【赏析】
  当众人都在为如何除掉董卓,因无计可施而抱头痛哭时,曹操却反而鼓掌大笑。一句“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的质问,足以让众人羞愧得无地自容,也体现出曹操豪爽直率的性格。曹操不仅敢于讥笑无能之辈,而且也敢于自告奋勇地去刺杀董卓,豪言壮语加上立即行动,使他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作者通过强烈对比的手法,将众人的无能与曹操的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曹操借得王允的七宝刀,并且“沥酒设誓”,随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时,其壮志豪情和视死如归的气度,使读者仿佛又见到了另一个荆轲。
  第二天,曹操以马弱慢行的借口故意迟到,引出下文董卓让吕布为其挑选西凉好马。这一个小计谋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让董卓自己把行刺的障碍搬掉,又让吕布为他挑选脱身时需要的马匹。吕布一走开,行刺机会便来到了。但曹操想到董卓身高力大,吸取之前一个叫伍孚的人行刺董卓,由于力小反比董卓制服的教训,没有轻举妄动。凑巧的是,董卓这时“倒身而卧,转面向内”,行刺的最好机会终于来临了。这时的曹操没有丝毫的犹豫,“急掣宝刀在手”,就在他将要大功告成的一刹那间,没想到董卓从镜子里发现了他在背后拔刀,并且立即回过身来喝问他要干什么,“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情况突然间发生了逆转,曹操一下子处于十分危急的时刻。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一看行刺失败已成定局,于是立即将行刺变为献刀,于万分紧急中镇定从容地寻求脱身之计。终于,凭借自己过人的胆略和应变能力,他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点机会,从董卓的眼皮底下策马扬长而去。
  行刺有成功与失败两种显而易见的结果,曹操必定料到这两种结果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因而他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谋划。为了预防万一行动失败后,能够顺理成章地将行刺变为献刀,他预先从王允处借得了七宝刀,因为行刺的准备过程与献刀的过程基本相同;为了提前做好行动后迅速脱身的准备,他故意迟到并且将原因归结为“马羸行迟耳”,引出董卓为其赠送西凉好马,因为只有这样试骑的理由才会成立。作者通过对行刺事件一波三折的描写,极力表现了曹操的机智与权变,使读者感受到曹操不仅有勇有谋,而且还善于在。  
  
  求贤若渴访孔明,千呼万唤不出来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析之三
  
  【背景】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说得是刘备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深感人才的重要,于是在高人的指点下经过三次拜访,才请到了后来成为“千古名相”的诸葛亮。通过《三国演义》浓墨重笔的铺陈和渲染,“三顾茅庐”的故事成为礼贤下士、招募人才的经典性案例。故事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和三十八回,刘备前两次拜访都未遇,直到第三次去才见到了诸葛亮,说明要得到非凡的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片段节选的是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
  【原文】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玄德立马听之。……歌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二人歌罢,抚掌大笑。玄德曰:“卧龙其在此间乎!”遂下马入店。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玄德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长须者曰:“公何人?欲寻卧龙何干?”玄德曰:“某乃刘备也。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长须者曰:“我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颍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玄德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昨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玄德惊讶曰:“先生又非卧龙耶?”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玄德曰:“何处闲游?”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玄德曰:“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均曰:“少坐献茶。”张飞曰:“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玄德曰:“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因问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曰:“不知。”张飞曰:“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均遂进文房四宝。……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玄德闻歌曰:“此真卧龙矣!”滚鞍下马,向前施礼曰:“先生冒寒不易!刘备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驴答礼。诸葛均在后曰:“此非卧龙家兄,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玄德曰:“适间所吟之句,极其高妙。”承彦曰:“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落间梅花,故感而诵之。不期为尊客所闻。”玄德曰:“曾见令婿否?”承彦曰:“便是老夫也来看他。”玄德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正值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有删节)
  【赏析】
  这一段最大的看点是:由于刘备访贤求能的心情十分迫切,加之先后三次遇到的人,其外貌装饰和言行举止,都与之前传说中的诸葛亮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且这些人也确实都与诸葛亮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刘备三次都把他们误认成了诸葛亮,都毕恭毕敬地向其问候、行礼和请教,读者也跟着刘备把他们当成了诸葛亮,也觉得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了。但结果是他们谁也不是诸葛亮,传说中的诸葛亮仍然处于云遮雾罩之中,千呼万唤不出来,让刘备心急,也令读者心急。作者通过极力铺陈拜访诸葛亮的曲折和繁复,既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善于以情动人的特点,又反衬出诸葛亮确实是卓尔不群、闻名遐尔的奇特人才。作者在笔法上的奇妙之处在于,从正面看写来写去都是别人,始终不见诸葛亮出场,但从侧面看却处处写的是诸葛亮,而且是浓墨重笔,让人感到他的风采、神韵和影响无处不在。


  
  正话反说巧用智 相激同为破曹操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析之四
  
  【背景】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也是《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极力铺写的内容,这场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是孙刘两家是否能形成联合,因此两家的高层人士围绕联合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活动。本片段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都有求于对方,但为了在外交和军事行动中掌握主导权,谁也不想开口求对方而处于被动地位,于是两人正话反说相互激发,最后终于因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成功,而使双方取得了共破曹操的共识。
  【原文】
  至晚,人报鲁子敬引孔明来拜。瑜出中门迎入。叙礼毕,分宾主而坐。肃先问瑜曰:“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鲁肃愕然曰:“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瑜曰:“江东六郡,主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肃曰:“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鲁肃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
  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瑜曰:“来日入见主公,便议起兵。”孔明与鲁肃辞出,相别而去。(有删节)
  【赏析】
  鲁肃是孙刘联合的积极而坚定的倡导者,也是这段故事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吴蜀统一战线能否最终建立,东吴军事统帅周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鲁肃一心要周瑜和孔明两人尽快达成一致意见,谁料一见面,周瑜首先一再以反话激孔明,想让诸葛亮有求于他。然而诸葛亮偏偏将计就计,顺着周瑜的思路也以反话刺激他,并且故意装糊涂,不知道“二乔”是孙权、周瑜的妻子,并且恶毒地“造谣”说曹操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取这两个女子,因而他给周瑜出注意:只要将这两个女子献给曹操,即可解江南之危。当周瑜半信半疑要凭证时,诸葛亮煞有介事地背诵起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故意在其中伪造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样的句子,成为曹操用兵的证据。结果,周瑜终于被激怒了,痛下“吾与老贼誓不两立”的决心,并且“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大兵压境,江东危如累卵,本来是周瑜有求于孔明,但他却想让孔明反求自己,不料诸葛亮技高一筹,成功地以激将法调动起了周瑜,使他不得不承认“适来所言,故相试耳”,终于老老实实地请求孔明给予帮助。作者以极尽铺陈和渲染的笔法,将诸葛亮说服周瑜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摇曳多姿,给读者以奇特的阅读体验和艺术感染。
 

  
  瞒天过海蒙曹操 阚泽智勇也过人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析之五
  
  【背景】
  “诈降”现象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屡见不鲜,赤壁之战的双方竟然也都用了这条计策:曹操派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周瑜也用“苦肉计”向曹操诈降,结果周瑜及其部下技高一筹从中胜出,曹操诈降之计被周瑜识破并且被利用。本片段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说得是黄盖被周瑜痛打之后,须派人向曹操献诈降书,这是一份十分危险的差使,须有大智大勇之人不可,参谋阚泽便承担了送信人的角色。
  【原文】
  泽领了书,只就当夜扮作渔翁,驾小舟,望北岸而行。是夜寒星满天。三更时候,早到曹军水寨。巡江军士拿住,连夜报知曹操。操曰:“莫非是奸细么?”军士曰:“只一渔翁,自称是东吴参谋阚泽,有机密事来见。”操便教引将入来。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问曰:“汝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泽曰:“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甚不相合。黄公覆,汝又错寻思了也!”操曰:“吾与东吴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如何不问?”泽曰:“黄公覆乃东吴三世旧臣,今被周瑜于众将之前,无端毒打,不胜忿恨。因欲投降丞相,为报仇之计,特谋之于我。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操曰:“书在何处?”阚泽取书呈上。操拆书,就灯下观看。……
  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曰:“黄盖用苦肉计,令汝下诈降书,就中取事,却敢来戏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斩之。左右将阚泽簇下。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教牵回,叱曰:“吾已识破奸计,汝何故哂笑?”泽曰:“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操曰:“何不识人?”泽曰:“杀便杀,何必多问!”操曰:“吾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汝这条计,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我!”泽曰:“你且说书中那件事是奸计?”操曰:“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你今有何理说?”阚泽听罢,大笑曰:“亏汝不惶恐,敢自夸熟读兵书!还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战,必被周瑜擒矣!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汝手!”操曰:“何谓我无学?”泽曰:“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操曰:“你且说我那几般不是处?”泽曰:“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操闻言,改容下席而谢曰:“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泽曰:“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操大喜曰:“若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泽曰:“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操取酒待之。
  少顷,有人入帐,于操耳边私语。操曰:“将书来看。”其人以密书呈上。操观之,颜色颇喜。阚泽暗思:“此必蔡中、蔡和来报黄盖受刑消息,操故喜我投降之事为真实也。”操曰:“烦先生再回江东,与黄公覆约定,先通消息过江,吾以兵接应。”泽曰:“某已离江东,不可复还。望丞相别遣机密人去。”操曰:“若他人去,事恐泄漏。”泽再三推辞;良久,乃曰:“若去则不敢久停,便当行矣。”(有删节)
  【赏析】
  周瑜使用的“苦肉计”是一条险计,一是将黄盖打轻了骗不过曹操,打重了有可能把人打死;二是如果其他人为黄盖叫屈而闹出事来,会完全打乱周瑜的部署;三是曹操如果吸取蒋干被耍弄的教训,不相信也不接纳黄盖投降怎么办?所以实行这条计策非常危险,曹操本身就是一个足智多谋、惯行诈术的人,闹不好不但让黄盖白白受了苦,让送信的人有去无回,而且还会全局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果然,曹操看了黄盖的信,立刻就喝破这是周瑜的苦肉计,令左右将阚泽推出斩首。但阚泽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他早料到曹操是不会轻易相信的,因而他一见曹操就频频使用反激之语,不断地迷惑曹操;特别是当他将要被推出斩首时,他更是“仰天大笑”,让曹操一时摸不着头脑。阚泽不愧为能言善辩之人,曹操自认为“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阚泽偏偏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无可辩驳地证明他是“无学之辈”,也同时占得了道理上的优势,终于让曹操打消了疑虑。这段故事的奇妙之处在于,本来诈降之事已被曹操喝破,但阚泽并不惊惶失措,而是通过机智奇妙的应对,使形势发生了惊天大逆转,最后终于将曹操瞒过。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 仪亭

孙坚暴毙,蒯良献策,宜火速进军,趁虚直入,江东可得。刘表仁慈,放虎归山。长子孙策,厚葬孙坚,自此屈己待人,招贤纳士,四方云集。各诸侯以孙策年幼,不以为意。

董卓怪癖,日日奸淫掳掠,酷刑杀人,肆意寻欢,官民苦不堪言,又无敢异动。

司徒王允,望卓哀叹。一日见美姬貂蝉,思及董卓吕布皆好色之徒,心生一计。再拜说与貂蝉,蝉深明大义,不惧污浊,立时应允,以身试美人计。

司徒先请吕布吃酒,席间貂蝉挑逗,并趁势许予吕布,布筋骨酥倒。再将貂蝉密赠董卓。吕布不爽,兼貂蝉挑拨,父子嫌隙渐生,以至凤仪亭大闹,布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卓持戟追砍,摔作一摊肉泥。至此,二人隔阂不可平。


三国演义貂蝉出现的片段
貂蝉出现的片段有歧义呵: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回
吕布跑得快,董卓身体肥胖根本撵不上,就势扔戟投向吕布,吕布抬胳膊把戟打落在地。董卓拾起戟来气喘吁吁再次追赶,吕布早已跑远。董卓赶出园门,对面一人飞奔前来,与董卓撞了个正着,董卓扑通一声摔倒在地。黄其军 作于2018年4月30日(古历三月十五) 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 白话《三国演义》第七回 “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白话版前十回不少于300字内容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 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 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

三国演义概括一到十回主要内容不少于300字
公孙瓒不重用赵云。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

三国演义回目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

三国演义第8回读后感
在《三国演义》第八回中,王司徒用了“连环计”,与吕布二人一起除掉了董卓,“连环计”在这次事件中尤为重要。“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即为“连环计”,意思是:敌方兵多将广,力量强大之时,我方不可以与之硬拼,应当使以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

三国演义连环美人计主要故事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连环计是发生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央视版电视剧是在第六集连环计。内容为:王允将貂蝉私下许配给吕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将貂蝉送给董卓,并且告知吕布是董卓接貂蝉回府,择日将与董卓完婚。后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两人之间离间,使得两人相互猜忌,并且结下怨仇,在...

三国演义第七回、第八回读后感
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王允与...

三国演义 每回概括(120-150字)
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 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 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 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

三国演义第七回到第三十三回的主要内容
第七回 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第八回 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第九回 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不少于150字精彩段子? -
店显芙新: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 仪亭孙坚暴毙,蒯良献策,宜火速进军,趁虚直入,江东可得.刘表仁慈,放虎归山.长子孙策,厚葬孙坚,自此屈己待人,招贤纳士,四方云集.各诸侯以孙策年幼,不以为意.董卓怪癖,日日奸淫掳掠,酷刑杀人,肆意寻欢,官民苦不堪言,又无敢异动.司徒王允,望卓哀叹.一日见美姬貂蝉,思及董卓吕布皆好色之徒,心生一计.再拜说与貂蝉,蝉深明大义,不惧污浊,立时应允,以身试美人计.司徒先请吕布吃酒,席间貂蝉挑逗,并趁势许予吕布,布筋骨酥倒.再将貂蝉密赠董卓.吕布不爽,兼貂蝉挑拨,父子嫌隙渐生,以至凤仪亭大闹,布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卓持戟追砍,摔作一摊肉泥.至此,二人隔阂不可平.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简述(不少于200字) -
店显芙新: 第8回开始描述的是董卓的残暴,杀死了很多汉朝的忠臣和百姓.抢夺了很多财产.司徒王允有心杀贼,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才能除掉董卓,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其女貂蝉见状愿为父分忧.王允先后设宴招待吕布,承诺将貂禅嫁给吕布,吕布见貂禅貌美,很是欢喜.然后王允将貂蝉献于董卓,吕布前来质问时推说是董卓强迫他把貂禅送入董卓王府,吕布心怀怨恨,后趁董卓不在时与貂蝉私通,不想被董卓发现,董卓以布所持画戟要杀吕布,吕布董卓自此反目.此即为连环计.记得采纳啊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概括短一点300 -
店显芙新: 本回主要内容讲司徒王允将貂蝉先讲以吕布,后赠与董卓,貂蝉利用美人计是吕布和董卓产生间隙.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貂蝉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大闹凤仪亭,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貂蝉面对董卓,吕布,使出两副心肠,装出两副面孔,以衽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最终使连环计成功,杀死董卓.因而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杀之,可谓女中豪杰,女将军也.本回表现了貂蝉的胆识,智慧,王允的忧国使计,董卓吕布的好色,贪婪,昏庸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概括孙仲谋坐领江东,曹孟德麈兵官渡(白话文 100字)急 -
店显芙新: 第二十九回 孙策被许贡家客袭击,身受重伤.琅琊宫道士于吉为百姓散施符水,孙策认为于吉妖言惑众,就将他斩杀.孙策因此急火攻心,疮口迸裂,不治身亡.孙策之弟孙权继领父兄基业,在江东招贤纳士. 第三十回 袁绍起七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军中无粮,许攸向袁绍献计攻取许都,但袁绍认为许攸子侄作奸犯科,不予采纳,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劝说曹操袭取袁绍粮草囤积地点——乌巢.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第8回 故事概要 200字 -
店显芙新: 《三国演义》(毛本)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大致讲的是:孙坚死后,孙策以黄祖换回孙坚尸体.董卓因孙坚之死而放下心来,更加肆无忌惮.司徒王允觉得董卓是大患,设下一“连环计”,讲义女貂蝉,先献给吕布,再献给董卓,貂蝉深得二人喜爱,又故意在中间挑动两人反目,终于在凤仪亭中,说得吕布对董卓有所不满,而董卓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中一起说话,就用吕布遗下的方天画戟当做武器扔吕布.至此,王允的连环计成功,董卓吕布义父子二人的关系僵化,为后来的吕布杀董卓埋下伏笔.自己写的……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概括300字 -
店显芙新: 1、(少点的)王允收貂蝉为义女,先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让她在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 2、(多点具体点的)从汉朝末年的十长侍乱朝纲和黄巾起义开始.刘备、关羽、...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文言文概括200字 -
店显芙新: 刘关张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朝廷降旨,要清除因立战功而当官的人.刘备自然也在此列.此时,朝廷派来的督邮来到安喜县巡视考察...

昌宁县15945832017: 摘抄三国演义第八回后的原文+赏析(注明是第几回和题目) -
店显芙新: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里面关于董卓大闹凤仪亭的段落有哪些 -
店显芙新: 是最后一段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入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蝉,蝉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

昌宁县15945832017: 三国演义第8回感想150字 -
店显芙新: 本回主要表现了貂蝉的胆识和智慧,可谓女中豪杰,女将军也.还表现了王允的忧国使计,和董卓,吕布的好色,糊涂. 读完这一回之后,我纵观千年历史,不少英雄好汉堕落之前都和当代的绝世红颜有莫大的关联,真是应了''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千古名句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