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日 世上千年” 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司马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哪里?~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下面的事,不同出处我都引一下:
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出自《水经注》的《烂柯山传说》,源于晋朝樵夫王质上山看棋烂柯的故事。比喻时间流逝的极快
相传,晋朝中期有个樵夫名叫王质,家住衢城太白井旁,家有老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王质常年以砍柴为,他经常到衢城东南一山中砍柴,此山林深茂密,山中有一座巨大的石粱,它又形同石室而得名石室山。
有一天,王质到石室山中砍柴,在石梁下遇两童子(实为仙童)下棋,王质在一旁看了一盘棋,砍柴的斧头柄已腐烂,时间也过去数百年,回家后,家人已不复存在,王质重归石室山而得道成仙,烂柯山因此而得名。而山中一日,世间百年也流传开来,之后逐渐演变为山中一日,世间千年。

扩展资料: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古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东晋虞喜的《志林》、《隋书·经籍志》中的《洞仙传》、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人任防的《述异记》、宋朝祝穆的《方舆胜览》等等都有这种说法。
明清时期这样的记载就更多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就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记载。《封神演义》中的神仙,都是住在洞里的。

“山中一日 世上千年” 指时光在不知不觉之间流逝飞转,在山中度过一天的时光,下山之后却发现早已经过了许多年。

此句话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故事的大意是,古代在信安郡有座石室山(今浙江衢州烂柯山),晋代有个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 ,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

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这就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之出处。如今浙江衢州还有传说中的烂柯山,山上是有一洞,名曰"烂柯洞"。

扩展资料:

“山中一日 世上千年” 与"烂柯"的意思大致相同,都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关于烂柯山的传说,古书上的记载比较简单,流传在当地的民间传说,却详尽生动,引人入胜。

传说在很早以前,衢州府有户人家,全家三口人,一个瞎子嬷嬷和孙子、孙女。因家境贫寒,靠孙子王质上山砍柴,勉强维持生活。一天,有两个过路人经过王质家门口,肚子饿得厉害,就向瞎嬷嬷借灶做饭。可是,王质砍柴未归,家中无柴。过路客人并不在意,其中一人索性把腿伸进灶里当柴烧。

二人烧了一锅面条,各吃一碗,留下一大碗作酬谢,便告辞而去。王质听了感到奇怪,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家的桌子、板凳的腿全部烧焦了,顿时火冒三丈,绰起一把斧子便追赶出去。

一直追到城南一座山上,也不见踪影,只见有两个人在洞里下棋。王质本来就是个棋迷,见这两人下的正起劲,就用斧头柄往地上一垫,坐在一旁看棋。这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桃,还掰了半个桃递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没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发芽长成桃树。这时,两个老人提醒他说:“你还勿回去,看你的斧头柄都烂了。”

王质低头一看,大吃一惊,赶紧下山回家,可是回家的路全都变了样。他边走边问,好不容易走到城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向街坊邻居一打听,才知嬷嬷已过世好几百年,后代玄孙的胡子都已经花白了。王质感叹地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传说那两个煮面条、下棋的人,一个是铁拐李,一个是吕洞宾。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烂柯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烂柯人



意思是在山中过了一天,世上竟已过去了千年之久。全句为“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形容时间变化之快,有日新月异之感。这句话讲的是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用这句话指世事变幻,出自《述异记》“烂柯人”的故事,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扩展资料:

《述异记》讲述了王质伐木的故事,大意是,王质在石室山中砍树,看到童子在下棋,看得入迷了,等到他离开的时候才发现斧头都烂掉了,原来他在山上是误入了仙境,在山上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千年。有诗云:

山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闭眼观春秋,一切皆是梦。

意思是,山中一天,世上已经经过了千年,闭上眼看春去秋来,一切都是梦,一切都成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烂柯



意思是:指时光在不知不觉之间流逝飞转,在山中度过一天的时光,下山之后却发现早已经过了许多年。 与"烂柯"的意思大致相同,都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此句话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扩展资料

这是传说中的一句话。故事的大意是,古代有一年轻人上山砍柴,下山时遇见一个山洞内有两位年长者正在下棋,他便将柴火和斧子搁于洞旁而站立一边观棋,双方精彩的对弈使其忘记了返回。后经老者提醒才匆忙下山,此刻发现自己的斧子柄已经朽烂,下山后更是令其一片茫然,发现原来的村庄早已变换,经打听,自家的亲人竟早已成了几代人的先祖了。原来他在山上是误入了仙境。这就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之出处。如今浙江衢州还有传说中的烂柯山,山上是有一洞,名曰"烂柯洞"。



这是传说中的一句话。故事的大意是,古代有一年轻人上山砍柴,下山时遇见一个山洞内有两位年长者正在下棋,他便将柴火和斧子搁于洞旁而站立一边观棋,双方精彩的对弈使其忘记了返回。后经老者提醒才匆忙下山,此刻发现自己的斧子柄已经朽烂,下山后更是令其一片茫然,发现原来的村庄早已变换,经打听,自家的亲人竟早已成了几代人的先祖了。原来他在山上是误入了仙境。这就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之出处。如今浙江衢州还有传说中的烂柯山,山上是有一洞,名曰"烂柯洞"。

意思是:神仙过的日不觉光阴荏苒匆匆千年


章贡区17190004536: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什么意思? -
蒲左胜艾:[答案] 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章贡区17190004536: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什么意思? -
蒲左胜艾: 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 是指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变.儿童五言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十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醒世恒言》卷三十八里:李道人独步云门:“一路想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章贡区17190004536: 输阵不输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含义 -
蒲左胜艾: 输阵不输人, 说的是在对阵比赛中,我们输掉了结果没有关系,但是不能输了我们的风格和人格.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说的是,能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得不到的也是命运安排的,其实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一个意思.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说的是,自己避世的时间并不久,可是社会上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甚至是面目全非,让人非常感慨.

章贡区17190004536: 看看这句话的意思 -
蒲左胜艾: 应该是: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烂柯山”故事 《述异记》,晋王质上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未看完,斧柄已烂,下山回村,闻同代人都去世了,自已还未变老.“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

章贡区17190004536: 许你一世欢颜,遮我半世琉璃.是什么意思 -
蒲左胜艾: 即:许~应许~答应;一世:即一生;欢颜:欢快的脸~开心的样子;遮:挡做:此处有丢弃与失去之意;半世:不是50年~~而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是以修行者禅定日算的”,所以50年*1000年*365日=18250000(人世间年);18250000年÷1世(100年)=182500世.琉璃:是佛的“琉璃世界”~故而代表成佛:也代指艰难的修行. 所以全句是:我应许你成100年的婚姻(欢颜的最高者是大喜或至喜,也叫红喜,与死人的白喜相对,所以欢颜代指结婚),我宁愿舍弃我182500世的修行,为了倍你~~连佛都不作了;我是如此爱你!!!

章贡区17190004536: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是什么意思? -
蒲左胜艾: 这是《狱中联欢》(罗广斌,杨益言所著小说《红岩》章节)一文中女牢的对联,这对联的隐喻意是:渣滓洞里的人,虽然被关起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外面的战势已经预示着共产党胜利在望.压迫人民几千年的三座大山终于要被推倒,因而才有了后面“世上已千年”这句话.

章贡区17190004536: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现象有可能发生吗?说明其理论依据 -
蒲左胜艾: 不会.这句诗是古代隐居山林的隐士对白驹过隙的慨叹而已.山中与世上是存在于同一个时空的,并不是因为它是山中所以会有时空结界

章贡区17190004536: 山中无甲子,世上已千年,今日何世?原文是什么 -
蒲左胜艾: 这是传说中的一句谚语,原文为:"山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意思是指在深山老林中居住或修行,时间过得很快,而外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句话也表达了人们对出世隐居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章贡区17190004536: 请问睡了一觉才发现外界变化很大的诗句 -
蒲左胜艾: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还有版本:据北魏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千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这个山就是衢州市烂柯山 这个故事就是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出处

章贡区17190004536: 地上一年,天上一天怎么理解?
蒲左胜艾: 你说的是不是洞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一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