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末代皇帝》?

作者&投稿:晨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评价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大奖,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电影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讲述了一个人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电影从溥仪出生开始讲起,然后经少年到中年,最后到老年。将一个末代皇帝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从故事上来说,2个小时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有些赶。正因为溥仪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电影用闪回的方式夹叙夹议的描述溥仪那个时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其实,溥仪这个角色又何尝不是一个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呢?从出生开始,溥仪的一生就被被人安排好了。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应该喜欢什么不能喜欢什么,都被规定的死死的。但是,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如何。这样看来,溥仪不过是个代言人而已。

活了一世,到了最后被改造的那几年,溥仪才真正的做了一回人。可是,那个时候的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故事的最后,溥仪做到龙椅上,夕阳的光辉洒到他的脸上,不知道此时的他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除了人物之外,电影的色彩和配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音乐的运用和溥仪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处。而电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缘故。

《末代皇帝》是一部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传记电影,讲述的是我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影片表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扭曲,溥仪的一生就是扭曲的一生。


本部电影以倒叙的独特手法来描述,影片一开始就是溥仪作为战犯被押回中国,他感到此行危机重重,甚至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因此,他躲在卫生间中想要自杀,在自杀之前,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

溥仪三岁的时候,就被慈禧太后从醇亲王府接进了宫中,自此,成为了最后一位皇帝。但是,此时的溥仪还真真的就是一个小孩子,不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到底好还是不好、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满朝文武,而且,这些在他看来还不如小小的蝈蝈好玩。当然,溥仪也不需要怎么处理朝政,他只需要乖乖的当个傀儡就行了,一切有慈禧太后和大臣来处理。


溥仪慢慢的长大了,可以成婚了,有了自己的妻妾,但他还是只能当个傀儡,不能插手朝政。再后来,清廷被灭,他也从皇帝变为庶人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不再拥有皇帝的身份,从而开始了复辟清朝的道路,为此,他与日本合作,成为了伪满洲的“皇帝”,成为了日本的傀儡。



与此同时,他也与自己的妻子越行越远。日本侵华终究失败了,溥仪逃到了苏联,被苏联政府抓住,后又被遣送回国,这又是影片的开始。溥仪自杀没有成功,后被改造,改造成功后又被放了出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个人来说整部剧还是可以的。

《末代皇帝》成片于1987年,曾经获60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影片语言为英语,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部电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入到紫禁城拍摄的故事片电影(不包括纪录片)。

影片整体的质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回忆,服饰与布景遵循了一种在考据基础之上却又不被束缚的会适度发挥想象的感觉,但如果追查起来,却可能比现在许多清宫戏真实得多。影片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色调与光影,表现了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与剧中人物的心境。某些影评人所说这影片主要使用自然光,其实并不是。打光打得自然,和使用自然光是两回事。举个例子这个镜头,虽然看起来是自然光,但太阳的平行光,怎么能把桌子腿的影子照向两边?所以其实是窗户外面两侧各有一个光源,才能把影子打成这个形状。

色调、光影与摄影角度,伴随着主角内心世界的切换而改变着,时而朦胧,时而压抑,时而光明,时而悲凉,时而梦幻,时而现实。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影片前段紫禁城中的那些段落尤其出彩,而后段特别是到伪满洲国那段,不知为何,镜头密度和张力略有降低。此外,贝纳尔多其实是一个欲望与理想横飞的意大利导演,比如《戏梦巴黎》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的胶片里,总是少不了情欲的描写,而这部分也是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电影意象上来看,牢笼和门的反复出现,其实可能预示着这个片子真正将到的是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溥仪生在一个外在紫禁城,内在皇权的牢笼之内,这是大家为他打造的。他一开始总想要出去看看,获得自由,大家却不让。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离开了这个牢笼,却发现自己内心在乎的,是这个他童年时代拼命想要挣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当日本人找到他时,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愿的走向了伪满洲国的皇宫,重新被关了起来。但随着日本战败,一切成为了泡影,他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但他仍觉得自己是皇帝,执意要担负起日军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长的生活后,当他被放出来时,不管是被迫、被监狱长感召或是自愿,他终于平静地放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门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蝈蝈放出来,脸上却充满了释怀的微笑。因为此时他已经和蝈蝈一样,从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来,终于自由。

遗憾的是,他那时候距离生命的结束也不远了。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大奖,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电影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讲述了一个人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向左转|向右转

电影从溥仪出生开始讲起,然后经少年到中年,最后到老年。将一个末代皇帝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从故事上来说,2个小时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有些赶。正因为溥仪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电影用闪回的方式夹叙夹议的描述溥仪那个时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其实,溥仪这个角色又何尝不是一个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呢?从出生开始,溥仪的一生就被被人安排好了。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应该喜欢什么不能喜欢什么,都被规定的死死的。但是,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如何。这样看来,溥仪不过是个代言人而已。

向左转|向右转

活了一世,到了最后被改造的那几年,溥仪才真正的做了一回人。可是,那个时候的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故事的最后,溥仪做到龙椅上,夕阳的光辉洒到他的脸上,不知道此时的他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向左转|向右转

除了人物之外,电影的色彩和配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音乐的运用和溥仪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处。而电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缘故。



电影《末代皇帝》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1950年的冬天,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还算巧的是,1931的这一天是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妃文绣达成离婚和议,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帝离婚案”宣告终结的日子。

除了中国史上所有皇帝中的独有的离婚经历,溥仪三起三落的一生也向大家宣示着这位传奇皇帝的不平凡。

对这样的传奇的人物,大众大抵是有窥探欲的。

但是除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和老师庄士敦、弟弟溥杰和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的回忆录之余,能够展现溥仪生命全貌的文史作品并不多。



因而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掀起了对这位传奇皇帝的一生影视化的风潮。

很著名的作品就有数种,后面也陆陆续续有一些,即使是几年前也还有消费这个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其中最优秀的无疑是我所怀想起来的这一部《末代皇帝》。

它在当时所得到的认可,也很能印证这一点。

次年的奥斯卡金像奖评选,本片囊括了包含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


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的坂本龙一、大卫·伯恩、苏聪

尽管没有在三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但在奥斯卡上斩获九项大奖也算是很大的殊荣了。

作为第一部以展现中国历史风情而获得奥斯卡的电影,却是由一位外国导演执导,想来还是感觉挺遗憾的。

无法否认的是,当时的中国导演并不可能有贝纳多·贝托鲁奇那样的发挥空间,毫无受限的内容和清场移除护栏很自由地在故宫取景。

我承认本片在艺术上拥有很高的成就,也很成功地重现了历史中溥仪等一系列人物,对包含溥仪一生的整个时代也有很细腻的展现。

获准在故宫拍摄的制作组在布景、道具、人物造型的确程度较高地进行了还原。

剧中慈禧繁复的造型、宫内外的黄土地等都可以被目为是很用心的举措。


但是详究细查一番,却发现这总还逃不脱外国人对中国的臆想的嫌疑。

曾被邀请担当影片《末代皇帝》顾问的清史专家,曾在故宫工作过半个世纪的朱家溍先生在文章中就专门提及了一些《末代皇帝》中细节问题。

譬如影片中慈禧逝世前所居的立满泥塑神像的大殿,朱先生都质疑清代并无如此形制的寝宫,慈禧更不可能居于太和殿或者寺庙的大殿之中。

再如片头去醇王府宣旨时并无仪门,正对大门的就是内眷居住的高楼,这也是无理据的。

尚有其余,难以一一枚举。

虽然说本片很讲究对细节的考据,但大多流于对当时流传的图片的重现,没有充分考虑图片的摄制情景。

据说,慈禧逝世前的宫殿里立满神像的构想就是得自于一张慈禧逝世前打扮成观音的照片。


当然了,尽管可以说是瑕不掩瑜,但我还是着重提到

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一部电影。时间横跨六十年讲述中国未代皇帝跌 宕起伏的一生, 溥仪是一个带有浓 悲剧色彩的人物。从3岁登基做皇帝到做伪满洲国傀儡他一次次被人捉弄,亲人都离他而去。最后做了阶下囚所以他的前半生即可恨又可怜。50年从苏联押回国接受审判、接受改造同时也是新生的开始。纵观近三个小时全剧讲述了未代皇帝的一生,同时也讲述了一个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的一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片。


《末代皇帝》中溥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末代皇帝溥仪三岁登基,当时只是一个孩子。后来又在东北做了傀儡皇帝,最后是一名年老的,自我改造的、期望成为一名普通人的溥仪。

末代皇帝结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个小孩儿一转头,溥仪就不见了。那...
蟋蟀所代表的的符号和象征的意味,在结尾得到了最大化的凸显。这世上不会有存活百年的蟋蟀,却有历经多个乱世的皇帝。蟋蟀更像是一种假想出的意象,意味着成长的丧失和岁月的轮回。历经世事沧桑的溥仪放出的绝不仅仅是只蟋蟀,更多代表的是对束缚他一生执念的一种释然和放下。2、“溥仪一转眼就不见了...

如何评价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凭借《末代皇帝》一炮而红的陈道明,他在这部剧中有何惊艳的表现?
陈道明在《末代皇帝》这一部作品中惊艳的表现就是他把爱新觉罗·溥仪所经历的种种都演的特别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看到当时的爱新觉罗·溥仪一样。陈道明他被选为一个演员,并且他凭借《末代皇帝》这一部作品迅速的走红。陈道明在这部作品中,他的演技是很棒的,把当时的爱新觉罗·溥仪...

末代皇帝结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个小孩儿一转头,溥仪就不见了。那...
蟋蟀象征着溥仪,当小孩打开盖子时,象征着束缚溥仪一辈子的牢笼和枷锁被打破了。小孩儿一转头溥仪就不见了是因为这是代表着曾经的皇帝已经不复存在,皇城也成了观光点,一切都被历史所埋葬。《末代皇帝》剧情简介:1950年的冬天,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

电视剧末代皇帝是哪年播放的
电视剧《末代皇帝》集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也是迄今为止对历史场景、宫廷生活礼俗等还原最为准确的国产历史剧之一。 【编剧】王树元 【导演】周寰、张建民 【摄像】王东明、高志虹 【美术设计】何宝通、蔡龙西 【艺术指导】梅阡 【顾问】溥杰、阳翰笙、朱家溍、李伯钊、张挺、金照...

有哪些电视剧你一直以为它是中国拍的,其实它是外国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1987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指导尊龙主演的电影《末代皇帝》 还有十几年前由罗伯·明可夫执导,成龙、李连杰、刘亦菲、李冰冰、迈克尔·安格拉诺、邹兆龙主演的动作魔幻电影《功夫之王》。一部是反映清朝末代皇帝的没落,一部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功夫神话。虽都是以中国历史或神话为...

陈道明演的皇帝叫什么电视剧
1989年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获得第九届飞天奖长篇特等奖。陈道明在剧中饰演16岁-39岁的爱新觉罗·溥仪,既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曾经是被日本军国主义扶持上台的“傀儡”,最后又被改造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1985年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第...

凭借《末代皇帝》一举成名的陈道明,他在这部剧中究竟有何惊艳表现?
陈道明是1995年出生于天津的一名演员,到现在更是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可谓是中国的老戏骨了。在1989年,陈道明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一举拿下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电视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并被全国人民所熟知。那么凭借《末代皇帝》成名的陈道明在剧中有什么惊艳的表现呢?《末代皇帝》这部电视剧主要...

求末代皇帝电影剧情简介,要按电影中年份分段的剧情简介
·贝托鲁奇当时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两个拍摄计划,另一个是安德烈·马尔罗(Andr Malraux)的小说《人的命运》(La Condition Humaine)。中国政府同意了本片末代皇帝 剧照(20张)的拍摄,并对内容没有作任何限制。 幕后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为本片提供了他们的摄影棚和大量的临时演员,作为回报他们得到了本片的国内发行...

镇雄县15086489397: 未代皇帝的观后感 -
弭俊葡醛: 未代皇帝的观后感: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这个皇帝不是他想当的,小时候他问身边的太监,当皇帝是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太监回答说是.可是他连母亲去世都不能踏出紫禁城看一眼.从小就活在身边人编织的皇帝梦里,而手中却一点...

镇雄县15086489397: 《末代皇帝》中的溥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弭俊葡醛: 电影中的溥仪是一个小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溥仪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本身就既具有神秘色彩.正是这部电影将一个末代皇帝的人生完美的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是喜或是悲只有观众自己明白.溥仪...

镇雄县15086489397: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细节有多少是符合历史记载的? -
弭俊葡醛: 电影《末代皇帝》中有很多细节符合历史记载的,因为它就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镇雄县15086489397: 斩获9项奥斯卡的《末代皇帝》中,哪些演员的表演最经常? -
弭俊葡醛: 1987年上映的《末代皇帝》由中英意三国合拍,讲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也见证者中国整个时代的变迁.该片在1988年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等九项大奖,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优秀.在电影中饰演...

镇雄县15086489397: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弭俊葡醛: 溥仪..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光绪、慈禧先后病笃.慈禧死到临头仍念念不忘把持政柄,突然决定立溥仪为嗣,并于10月20日发下“懿旨”,召溥仪入宫.结果演出了一场溥仪大哭殿的闹剧.溥仪闹殿后代第三天,慈禧旧一命呜呼了.慈...

镇雄县15086489397: 介绍一下溥仪的一生 -
弭俊葡醛: 溥仪,是清朝第十二个皇帝,通称宣统皇帝,辛亥革命后退位.后经日本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后被判决有期徒刑15年.新中国成立后,获释并改造成为新公民,著作有《我的前半生》等作品.后因患肾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