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佛学其实是最彻底的心理学”?

作者&投稿:载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佛学其实是最彻底的心理学”~

这个问题即使佛法里没讲,当你自己经历的事多了,你也会明白到底该不该执著。

佛法里的不执著并不是叫人坚持或者放弃,主要是指一种心态,相当于中国人说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吧,因为过分的执著其实毫无益处,浪费时间,徒增烦恼,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不少事是求之愈切,离之愈远,不求不盼,反而水到渠成,人生本就如此,世人痴迷,常常执著,佛是正遍知,智慧者,自然能识真相。

单就接纳自我这一点而言,佛法的精神与心理学并不冲突。撇开宗教因素,单从佛学研究,推荐你看看《百法明门论》。我比较喜欢广超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另外,陈兵老师所著《佛教心理学》也很全面地介绍了佛教心理学的内容。

现在我们谈到心理学,其实指的是沿革自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各家各言,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学意见。不过,基本上都是把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面: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佛教心理学把个体意识就分了八个层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然后又分为其它种种,如:
第二,心所有法五十一,分为六位:一、遍行五;二、别境五;三、善十一;四、烦恼(根本)六;五、随烦恼二十;六、不定四。
一、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二、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根本烦恼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恶见)。
五、随烦恼二十:
①、小随烦恼十: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
②、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
③、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学佛修行首先要接受每个人都有这些心理状态。所以你看,佛学的接纳自我,是建立在更细致地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的。不但不矛盾,可以说佛教的心理学包含了西方心理学诸多学说的分析。(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一个和尚朋友要去大学学习心理学课程,与教授深谈了几个小时后,那位心理学教授这样说的。)

佛教不是心理学。

第一点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心理学是以经验和统计为基础的。佛教纯粹是“经验”。有没有办法证伪它,所以这是不科学的。请注意,这是不科学的,不是伪科学。伪科学,属于第一个领域完全无知的领域,为了寻求外部识别或欺骗目的的领域目前中国主流社会公认的科学和广泛的类似方场一棒子打死。

心中有个信仰,也是你精神上的支柱。

其实在于用佛学去治疗一下心理病人,包括中医在内的许多领域都受到这种治疗。心理学是在科学论证的框架下进行的。目前,主流社会普遍认同最高端大气中人类心理活动的描述。因此,这个句子本身就是错误的。当然,我们可以扔掉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句子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对心理学感兴趣,因为这是“正统”“理解意图”的方式。也就是说,大多数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对统计学或学术研究不感兴趣。

他们想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即使他们能控制自己或控制别人。

如果要从这个意义上表达问题,那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方式的最彻底的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我想我不能这么说。所有的想法都在佛教中,而你将要“体验”。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佛教的本质是纯洁。无论你想纯洁,佛教都能为你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上层人士喜欢佛教的原因。

希望可以帮到你。




佛学大师总是比科学家们先到达顶峰吗?
我认为”佛学大师总比科学家们先到达顶峰“这句话是不对的。佛学大师其实指得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我认为科学和哲学之间是存在内在的联系的,科学就像是一个实践者,而佛学大师就像是一个预言家。但是预言家所说的话是否是真实的,就需要实践者去探索以后...

佛学怎么入门
如果想钻研透彻,表述明白佛学,那就不是佛学了,所谓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虽然像个笑话,但是从另一个层面阐述了佛学的玄妙之境。最终,总结一下,佛学其实就是修心,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忠告:不要陷入要证明其可信才去信,证明不了就不相信的这个荒谬的逻辑中,信仰,信仰,信则灵!

为什么说佛家思想不是迷信,而是人生宇宙真
因此,他不无感慨的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诚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佛学这种直觉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学的动力,世界上如果有什么真正的宗教的话,除佛教莫属。佛教对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类心灵的影响更是无法言尽,在这里就此问题先不叙述,有机会另文详谈。但是在...

佛学的核心就是因果??
说佛学的核心就是因果太片面。佛学核心,众说纷纭,而因果报应并非佛教独有。《吕祖说三世因果经》主要讲: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 果循环报应规律。因果报应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宗教认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报。因...

佛学是真的宇宙真理吗?真正实修过的人望请赐教。
有人真的懂吗?当然有 你说别宣传教义,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佛法,你只对真理好奇,那就很奇怪了,佛法的真理就在佛法里(教义),你既然对真理好奇,为什么不去探求?别以为所谓教义就是条条框框的东西,那你就大错特错和完全误解了。佛从不以神通来度众生,要亲眼见神通做什么?世人就是如此,贪...

爱因斯坦为什么说佛学永远走在科学的前一步
《相对论》序言上说的吧?爱因斯坦是因为看懂了佛法才受到启发写出了广义相对论的。所以有这话一点也不奇怪。

爱因斯坦说过佛教最科学? 大谎话?
爱因斯坦还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孙中山说:“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 学,可补科学之偏”。康有为:“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章太炎:“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启超:“佛学广 矣,大矣,深矣,...

为什么说佛法是一种科学
佛法讲的是自然规律。佛教是佛陀教育,涉及世间法,出世间法。现代科学只有世间法。佛法的科学从身心下手,调御身心与六道众生和谐相处。修正行为观念,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与责任。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宇宙虚空是紧密的联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阿弥陀佛!

学佛教对人生有什么益处
(三)佛教所有的经典不是在显示佛的权威与能干,而是完全而彻底地解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刚逝世不久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赞成的是佛教。’国父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

佛学是无神论吗 ?
无神论是宗教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世间有两种无神论,一种是唯物的无神论;一种是佛教所说的无神论。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而佛教所讲无神论,是说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说的全知、全能,主宰创造...

南和县18611733682: 为什么说“佛学其实是最彻底的心理学” -
征吕欣泰: 这个问题即使佛法里没讲,当你自己经历的事多了,你也会明白到底该不该执著.佛法里的不执著并不是叫人坚持或者放弃,主要是指一种心态,相当于中国人说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吧,因为过分的执著其实毫无益处,浪费时间,徒增烦恼,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不少事是求之愈切,离之愈远,不求不盼,反而水到渠成,人生本就如此,世人痴迷,常常执著,佛是正遍知,智慧者,自然能识真相.

南和县18611733682: 佛学和心理学有哪些相似之处,有相通的地方嘛?? -
征吕欣泰: 楼主的问题提得很好.佛法包括了心理学,但心理学不能包括佛法.佛陀就如同一位大医师,能够治疗人们各种心理的和生理的疾病.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就有八万四千法门.佛法认为一切众生烦恼(心理疾病)归根结底在于“我执”,在于对自己的执着. 在这样一个“我执”的基础上去分别外界的好坏、美丑、有用没用等等,衍生了无量的烦恼. 没有我执,就不会有那么多贪嗔痴. 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就不会去贪,去嗔恨,去愚痴爱着. 心理学还有有待进一步发展,许多心理疾病用目前心理学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 看破才能放下,你看到事物本质的虚妄,你的烦恼(心理疾病)就转为了智慧,烦恼即菩提.学心理学的可以适当了解一下佛法,对心理研究大有裨益.

南和县18611733682: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佛学完胜西方心理学 -
征吕欣泰: 西方心理学由现象出发了解内心.佛法是直接研究心的学问,把心念具体化,量化,形象化等等.比如心识刹那就是一个细微的量化单位.贪心,嗔心,痴心是具体心的表达方式这些心之间没有掺杂,无所谓贪心中含有嗔心,贪心中含有慈心等等.这些心理的现象都可以在出定的状态下观察到.西方心理学与其他学问分不开,构成一个体系,比如社会学,占星学,生理学等等,不能形成独立体系.

南和县18611733682: 如何理解佛学与心理学之关系 -
征吕欣泰: 心理学类似于佛学中的十二因缘论,因果论,缘起法等等,从因到果及因与果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在佛学中属于世间法的范畴,可以证得罗汉果位.阿罗汉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同看手中的物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普通人看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只能看到当前.佛学的根本是出世间法,即产生精神世界的那个根源,目前的心理学应该还研究不到这个方面.

南和县18611733682: 佛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
征吕欣泰: 单就接纳自我这一点而言,佛法的精神与心理学并不冲突.撇开宗教因素,单从佛学研究,推荐你看看《百法明门论》.我比较喜欢广超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另外,陈兵老师所著《佛教心理学》也很全面地介绍了佛教心理学的内容...

南和县18611733682: 用佛法解决心理问题有用吗? -
征吕欣泰: 济群法师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疗方法.而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 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

南和县18611733682: 想学佛学心理学有知道的吗 -
征吕欣泰: 宗教是治心的,尤其是佛学本来就是“心智科学”,佛学中的心理学内容需要从佛法基本的起缘知识、五蕴知识开始了解,而后需要去理解唯识学方面的很多理论.在唯识理论中和佛法的五蕴概念中,对心、思维的种种功能、过程,都有非常具...

南和县18611733682: 佛学与科学心理学什么关系 -
征吕欣泰: 佛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关系 (1)心理学只能算佛教心理中最初级,心理学最多讲到“潜意识”,“潜意识”顶多只到佛学的第六识,第七识,佛学还谈第八识.(2)一个人不能拒绝科学,宗教,包括我们这个佛教要去适应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把宗教的观念和科学的观点对立起来,因为他们是不同领域的问题.也就是说,宗教也能够解释世界,科学也能够解释.因为宗教最根本的是信仰,哲学最根本的是人性,科学最根本的信条是实验,到哲学它讲理性,宗教它讲信仰,信仰跟心有关.

南和县18611733682: 为什么说佛教是最圆满的智慧教 -
征吕欣泰: 说对了,佛教是人的智慧的宗教.作为人,无论你有何等智慧,只能与人分享,想要教育他人,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既然是彻底的无神论,那就没有资格教育人.

南和县18611733682: 为什么说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 -
征吕欣泰: 搞错了.佛法是因果法,不是生死学.众生辗转六道,生生死死,苦苦轮回,就是迷惑颠倒,造诸业行的果报.学佛是为了出离生死,修学的是出离心,不是去搞什么生死学,本末倒置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