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冲突螺旋式报复何时休?

作者&投稿:鄘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有关巴以冲突~

资料一

沙龙政府2001年3月上台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特别是“9·11”事件后,沙龙借“反恐”之名,不断强化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军事打击,指认阿拉法特领导的巴民族权力机构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实体”,要求改变巴领导层,从而导致巴以和谈陷入僵局。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计划。此后,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在此基础上几经磋商,最终形成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在2002年12月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但由于以色列的阻挠,美国没有及时公布方案的具体内容。

去年3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并组成新内阁。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分别向巴以双方递交了“路线图”计划文本,并公布了“路线图”计划内容。6月4日,巴以美三方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举行峰会,宣布“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

为落实“路线图”计划,巴以首脑曾多次举行会晤,巴激进组织也一度宣布停火。由于以色列坚持其强硬政策,导致巴激进派别中止停火,巴以冲突再起,和平努力再次受挫。去年9月巴以和谈中断,“路线图”计划搁浅。


资料二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去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它可能成为一个有图无路的装饰品。一年半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路线图”确实仍停止在起跑线上。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11月11日去世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否在新一年里重启“路线图”,终止暴力冲突,返回和平轨道,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有关中东问题四方提出,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路线图”计划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被巴以双方所接受。对陷入僵局近3年的中东和平进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遗憾的是,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巴以双方陷入以暴易暴的怪圈而难以自拔。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的军事打击和“定点清除”逐渐升温,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也不断制造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以色列以阿拉法特“推进民主改革和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为借口,称他为“和平的障碍”,并拒绝与其接触。以色列总理沙龙后来抛出所谓的单边行动计划,试图通过撤出位于加沙的所有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部分定居点来实现与巴方分离,然后再根据以方的主张界定一个巴勒斯坦国。这一计划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的反对,也遭到了以色列极右势力的抵制,但是沙龙还是设法在10月26日获得以色列议会通过。

阿拉法特去世后,巴以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沙龙的强硬姿态表面上有所缓和,他日前发表讲话称2005年对中东和平来说是“等待多年的历史性突破年”。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方面顺利完成了权力过渡,并表示将通过明年1月举行的巴勒斯坦大选来推动巴方的政治改革。这些变化为重启已搁浅的“路线图”计划提供了契机。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联合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强调,有关各方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美国总统布什也表示,建立巴勒斯坦国将是他在第二个任期内优先考虑的事情。巴勒斯坦与以色列方面也对重开谈判态度积极。沙龙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日前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均表示愿意举行会晤,沙龙还表示将同巴方面讨论以色列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离的单边行动计划。可以预见,推动巴以恢复和谈、实施“路线图”计划,将在新一年里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调。

然而,“路线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将面临众多严峻挑战。首先是如何处理好“路线图”计划与沙龙单边行动计划的关系。沙龙政府极力推行单边行动计划,并已闯过数关,这一计划不仅赢得了美国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以色列议会的认可,沙龙决不会轻易放弃。而巴勒斯坦以及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单边行动计划必须纳入“路线图”计划之内,应以“路线图”计划为主线来实施巴以和平的步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定和处理好“路线图”计划和单边行动计划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美国能否摈弃“偏以压巴”政策,在巴以和谈中充当公正、公平的调解人角色,是中东和平能否向前推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偏以压巴”的政策过去一直制约着巴以和谈,美国支持并帮助以色列孤立和打压阿拉法特是巴以和谈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阿拉法特“自然离去”,对于早就希望他在巴以和谈中“靠边站”的布什政府来说,重启巴以和谈的机会成熟了。特别是蝉联总统的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焦头烂额,重启中东和平进程,不仅可以缓解他在伊拉克问题上面临的压力,还可以争取阿拉伯国家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然而,只要美国不放弃一贯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中东就很难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路线图”计划第一阶段的实施是其成败的关键。根据计划,以色列需要拆除2001年3月以后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的60多个小型定居点,大约有6万名犹太定居者将被迁回以色列境内。沙龙提出的涉及7000多名犹太定居者的加沙撤离计划,已遭到定居者和以国内极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路线图”计划第一阶段还要求巴方进行政治改革,打击恐怖活动、解散激进武装组织。在落实“路线图”方面,巴以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资料三

自4月30日“路线图”推出以来,中东和平进程明显加快,有关峰会接连不断,巴以也都表示出了一定的善意。尤其是5月29日以总理沙龙和巴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的第二次会晤,更是在一些棘手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这也是巴以爆发冲突两年半来最有成果的一次会谈。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中东和平就有希望。

观诸过去一个月的巴以局势,至少在两个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是以色列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之后,终于接受了“路线图”;另一个则是巴勒斯坦改革取得进展,与哈马斯等激进武装的停火谈判也峰回路转。

在5月29日的巴以领导人会面时,承接这两大突破,沙龙和阿巴斯还在一些长期扯皮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比如,沙龙承诺解除对约旦河西岸城市的封锁,撤离部分巴控区,允许巴工人进入以色列工作,释放部分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相对于以方的“重建信任”举措,阿巴斯也表示出了强烈的和平意愿。他表示,巴方将打击暴力行为,为和平创造良好条件。他并且向沙龙通报了与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谈判情况。

这些“善意”举措如果能付诸实施,无疑为巴以双方落实“路线图”计划创造了良好氛围,也为下一步和谈奠定了基石。

巴以和谈之所以能在现在这个时刻出现进展,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最近的压力。作为启动和平关键一步,美国总统布什下星期将前往中东,分别与阿拉伯国家领袖和巴以总理举行高峰会谈,推动“路线图”付诸实施。面对这种大趋势,巴以也必须“表现”出自己的和平意愿。

从巴以内部来看,双方也确实都有实现和平的意愿。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半的流血冲突后,双方都认识到,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路线图”确实是一个历史机遇。沙龙此前也曾说,尽管他本人对“路线图”不“热衷”,但“路线图”却是目前最好的一个和平方案。

但也应该看到,盘根错节了50年的巴以问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巴以和谈出现了一些转机,但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巴以仍然存在着明显分歧。沙龙就为接受“路线图”设置了14条“保留意见”,其中包括巴方必须放弃难民“回归权”,以色列不停止犹太定居点建设。这些保留意见,自然遭到巴方拒绝。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很可能成为和平进程的“绊脚石”。

同时应该看到,对于“路线图”,巴以内部都有强烈的反对意见,也不排除会有阳奉阴违甚至故意制造事端者。这就需要巴以双方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智慧、果断的政治决策,放弃“以暴遏暴”的手法,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保持克制,为对方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国际社会同时也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巴以施加公正而强大的压力,确保“路线图”不再重蹈以前和平计划的覆辙。只有这样,中东初现的和平曙光才能最终转化为和平的果实。


资料四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 “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资料五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 “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目前,很多国家都公开指责以色列严重违反国际法一般原则和准则,抨击以色列犹太民族由一个饱受苦难和折磨的民族变成了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刽子手,称其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行动是侵略行径。


资料六
巴以冲突的由来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成为该地区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也来此并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希伯来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该地区后,将犹太人逐出该地并使之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公元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统治巴勒斯坦。


中东问题涉及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争端两方面,巴勒斯坦问题是其核心。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世纪末兴起,主张犹太人回到故土巴勒斯坦建立家园,随后许多犹太人开始移民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统治巴勒斯坦400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接管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并以约旦河为界把该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1917年,英国发表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准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纳粹德国的屠犹政策,大批犹太人想方设法移居巴勒斯坦,并不断与英国统治当局和当地阿拉伯人发生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该地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耶路撒冷市为国际城市。犹太人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但阿拉伯人坚持反对并最终没有建立国家。阿以矛盾此后不断激化,并于1949、1956、1967和1973年相继发生四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不仅占领了联合国决议划分给阿拉伯人的土地,而且占领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地区以及整个耶路撒冷市,近15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原因:
在以军士兵分别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和黎真主党武装抓走后,
以分别发动了在加沙的“夏雨”行动和针对黎真主党的军事打击。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寻求在两条战线上一并解决它面对的多种问题。

实施“夏雨”行动后,以政府就开始不断指责叙利亚和伊朗是造成以巴局势恶化的幕后之手。以色列称,叙利亚容留并资助哈马斯,“指使”哈马斯袭击以目标,它同时指责伊朗通过黎真主党向哈马斯转运武器和经费,制造以巴紧张局势来转移国际视线,以减轻国际社会对解决其核问题的压力。

此外,以色列把伊朗核计划看作是对以国家安全的威胁,一直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干预。以在黎巴嫩大规模展开海空军事行动,也是试图让“伊朗因素”浮出水面,以求加速解决伊朗核问题,消除它所感到的威胁。

但是,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很难“一劳永逸”地一揽子解决它与哈马斯、黎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朗之间的问题。

“双重原因”助推黎真主党行动

黎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

黎南部与以北部接壤,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从现实层面看,分析人士称,真主党的行动有其更深的用意。首先,以色列正集中力量在加沙实施“夏雨”军事行动,此时在以北部打击以军,既可使以腹背受敌,又可以帮助哈马斯军事组织,也加强了真主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其次,有媒体报道称,黎真主党与伊朗、叙利亚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目前,伊朗正因为核问题而受到巨大压力,而叙利亚也屡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指责。真主党此时采取行动,与以方发生武装冲突,能够帮助伊、叙缓解受到的巨大压力。


黎巴嫩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创始人是穆萨维。该组织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

黎真主党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其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拥有民兵约5000人,在年轻的穆斯林教徒中很有影响。真主党总部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最高领导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贝卡谷地、贝鲁特南郊和黎巴嫩南部等什叶派聚居地区。现任书记是哈桑。纳斯鲁拉。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

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1991年阿以和谈开始后,真主党频繁袭击以在黎南部设立的“安全区”。因此,以色列一直视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和报复的对象,多次袭击其基地。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炸身亡。此后,哈桑。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的位子,成为真主党的领袖。

真主党从1992年起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并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反对党。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该地区实际上由真主党控制。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组织对以境内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

历史上的黎以冲突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人员12日向以色列境内多处目标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并与以军激烈交火,造成以军7名士兵丧生,2名士兵被绑架。随后,以军向黎南部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黎以冲突再起。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

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以报复以色列一架民用飞机在雅典机场遭巴武装人员袭击。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6月13日,以军撤出黎巴嫩。

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1985年1月,以色列开始分阶段从黎巴嫩撤军。但以色列以保卫北部领土安全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区”,并将以支持的“南黎巴嫩军”留在黎境内。

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此后,黎真主党武装同以军进行了多次交火,黎以冲突不断升级。

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在双方为期一周的激烈交火中,造成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7月底,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实现停火。

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2000年初,为报复真主党武装的袭击,以多次出动战机对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基地进行轰炸。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色列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历史背景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这一“退群”之举给本就脆弱的中东地缘板块带来巨大冲击,并直接引发了存有结构性矛盾的伊朗和以色列的刀兵相向。

“雨点般袭击”引发“洪水式报复”

就在特朗普发表“退群”讲话后1小时,以色列就向叙利亚大马士革南部的齐苏埃地区发射导弹。叙方称,导弹从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射,命中了伊朗军事设施,造成包括8名伊朗人在内的至少15人死亡。

回应很迅猛。5月9日深夜至10日凌晨,叙境内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戈兰高地发动了“雨点般袭击”——共发射20枚火箭弹,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报复不过夜。10日当天,以色列做出强势回应,进行所谓“洪水式报复”——出动28架战机,发射约60枚火箭弹,对伊朗在叙境内的几乎全部军事设施,包括武器库、运输设施和情报中心等进行打击。报道称,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以色列对叙最猛烈的攻击行动。以国防部长利伯曼称:“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设施基本被摧毁。”

此后,双方厉兵秣马,大战一触即发。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伊朗将约200枚导弹瞄准以色列大城市,而以色列则向戈兰高地调兵遣将,并关闭了以叙边界、戈兰高地以及约旦河以东的民用航空线路。联想到以色列议会近日刚通过一项提案,授权总理和国防部长在紧急状况下可直接宣战或批准重大军事行动,一时中东地区战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美国《大西洋月刊》称,本轮“互殴”是以色列近年来对叙利亚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伊朗对以色列目标极为罕见的打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问:“这到底是战争的序幕,还是未来僵局的一个信号?”还有评论称,伊朗和以色列的紧张关系好比“一辆只有加速器,却没有刹车的汽车”。分析认为,最糟糕的情况是,冲突蔓延到黎巴嫩,真主党决定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以色列继续对叙利亚发动袭击作为回应……双方的“螺旋式报复”引爆“第六次中东战争”。

“跳棋思维”触碰“底线中的底线”

事实上,自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以色列与伊朗围绕叙利亚的“暗战”就从未停止。以色列前空军司令埃斯赫尔称,伊朗一直将以色列视为最大敌人,并声称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但由于伊以之间不接界,伊朗就运用“跳棋思维”,先是从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入手,2011年以后又趁着叙利亚战争之机渗透到戈兰高地以北,使得如今这两地好似冷战时期的古巴,严重触碰了以色列的安全底线。

据以军方估计,目前伊朗在叙利亚境内大约能够调动10万人,此外还在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储存了大约10万枚火箭弹和导弹,对以色列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俄媒分析认为,以色列的“红线”是,戈兰高地以北50公里内,即叙境内靠近以边界的地区,不允许出现伊朗军事基地,同时阻止武器流入伊朗在黎巴嫩的盟友真主党手里。尤其在近日黎巴嫩大选中,真主党成为赢家。伊朗的影响力势必扩大,因此什叶派武装在叙以边境的威胁更是以色列“底线中的底线”。

对于安全威胁,以色列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色列海法大学约瑟夫教授认为,2000多年的苦难历程,特别是纳粹大屠杀带来的心灵创伤,让以色列人普遍有种“安全焦虑”,也让包括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历届领导人抱定一个信念:“要生存,只能靠自己。”

因此,自2012年以来,以色列对叙境内的伊朗武器运送车队发动近百次空袭。今年4月,以空军还袭击了叙T-4空军基地附近的伊朗无人机设施,导致几名伊朗人丧生。对此,伊朗政府很愤怒,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助手阿里·阿克巴尔·韦拉亚提放狠话称:“以色列空袭了伊朗的空军基地,它就等着遭受强有力报复吧……事情不会不了了之。”

“恐怖平衡”下的“低烈度冲突”

伊以在戈兰高地互射导弹,会否引发“第六次中东战争”?分析认为,双方在军事综合实力上各有千秋,逐渐形成“恐怖平衡”,未来博弈将更有可能以“低烈度冲突”的形式出现。

以色列是“默认”的拥核国,由于从德国购进可发射核导弹的潜艇,一般被认为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以色列每年的军事预算在200亿美元左右,远高于伊朗的60亿美元。因此,以军在战机、坦克、反导系统等重要武器装备的数质量方面均占优势。另外,以色列还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如摧毁伊拉克重兵防守的核反应堆、奔袭乌干达解救人质、重创叙利亚核设施等。近日披露的以色列前国防部长巴拉克的录音还显示,以领导层2010、2011和2012年三度试图打击伊朗核设施,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流产。

伊朗仅拥有一定的核能力,在许多常规装备上也同以军存在差距,但由于其巨大的体量和广阔的战略纵深,以及拥有一些“撒手锏”武器,同样也能让以色列心生忌惮。例如,伊朗“杰里科”系列弹道导弹,虽然载荷小、威力有限、射程不远,但足以对以色列这种国土狭小的国家构成致命威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副指挥官萨拉米就放言:“以色列全境都在我们武器的射程范围内,无处可逃。”此外,伊朗还可联合真主党、哈马斯对以境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实施导弹和火箭弹袭击,客观上也为其增添了博弈的筹码。

因此,在这种“恐怖平衡”下,双方更可能进行“低烈度冲突”以及之前一直进行的“代理人战争”。不过,正如英国《新政治家》网站所言,虽然双方都不想打仗,但他们也不愿意后退,这有可能让双方被动卷入一场谁都不愿卷入的错误战争。

来源:解放军报



我也不清楚的


傲风秦界第五章第二节
她每说一句手中就更掐紧了几分,只恨不得白已跑上去揍罗丰一顿,到最后金发男子大腿上的那块肉几乎成了三百六十度螺旋式,疼得他眼泪都快出来了,却又不敢直说,只好一边抹泪一边担忧地道:“可是姐姐,那位大人要是真把罗丰弄出个好歹来,只怕会遭到马罗部落的报复,十三部落的规章不可坏,皇天部落肯定也会下达逮捕...

关于死神的句子
(五)四月第一本书,今年第八本书,在读人类简史穿插起来读格外有感触,人类从动物到上帝的演变总是在矛盾中螺旋式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有时却是在违背自己本性而为之,就像开复老师以前做最好的自己,一切追求效率和价值,但当死神擦肩而过时中才悟出人类起源的自然规律不能违背 (六)如果有人问我,离死神擦肩而过...

人与自然
但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核武器的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并未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式进入...

《许三观卖血记》本文的对话有何特色?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除此之外,余华还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运用了大量的重复修辞手法,重复修辞手法大多运用在诗歌上,运用在小说里让会读者有拖沓、反复之嫌,而余华打破了这种偏见,将重复的修辞手法在文章里运用的畅快淋漓,出神入化。《许三观卖血记》重复的修辞手法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类,不完全重复,完全重复和螺旋式...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概括?
如果“人人互害”社会一旦形成,这种可能的螺旋式“多米诺骨牌”效应,令人着实不敢想象“恶”的传染将产生多么大的危害。 对经典的重新解读,是西方舞台常见的形态。每一次解读,都因时代的变化、艺术家新的二度创作而赋予原作新的意义。在奔跑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需要一些看似“旧事重提”的作品,在更新了的声光电、...

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

怎样看待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化自然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这样,不仅人有自然的关系异化了,而且人本身也异化了。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

螺旋藻和食用碱同吃有冲突吗?
3) 绝大多数螺旋藻产品均是以螺旋藻干粉为原料制成,因此,其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干粉原料质量,和加工中是否有功能添加或充量添加.要提醒大家的是:螺旋藻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营养包,除了有特殊需要提取螺旋藻中某一单纯成分外,对螺旋藻的任何深加工,都会使螺旋藻原有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或灭失,所有所谓...

求佛经,我性格急,容易悲伤,而且心情大起大落,不能以寻常心看待事物变故...
15、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勿轻已灵,勿以善小而不为。16、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17、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会沾到两三滴。18、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19、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20...

民间流传的阴阳相通之法…!!
一】上楼梯时,数下一共几级有10级就够,(记住晚上11点到3点最灵),开始上楼到第4级停下回头看看,再到7级在回头看看,然后到2楼,楼梯口再回头看下,你就看到她了。 【二】一个人回家时候最好是在小区内(同样晚上11点到3点最灵),除了路灯之外,小区内的巷子,开始走,走4步回头看下...

巫溪县13823041083: 以色列与伊朗会爆发全面战争吗 -
用施哌奇: 战争大小,很难预测,不过个人认为会打的,原因如下:1、美国已经退出伊核协议,现在正在逼欧洲也退出;欧洲退出是必然的选择(因为欧洲和美国的贸易远大于伊朗欧洲贸易)!而欧美退出,则伊核协议有什么意思呢?只不过限制了伊朗自身的手脚.2、所以欧美退出后,伊朗也必然退出.退出后则要重启浓缩油计划.要不伊朗退出伊核协议做什么呢?3、一旦重启浓缩油计划,以色列必然打击.【因为以色列有打击伊拉克、叙利亚以及巴基斯坦(未果)核 设 施的前科!】而以色列有了F35战斗机,正好用来打击伊朗. 而伊朗被打击后,一定会反击以色列的.所以————以色列和伊朗在叙利亚的战争财刚刚开始,不过是什么时候发生而已!当然了,祈祷和平吧

巫溪县13823041083: 伊拉克为何经常发生爆炸事件 -
用施哌奇: 伊拉克战争后,伊境内教派冲突迭起,特别是2006年2月22日,阿里·哈迪清真寺爆炸事件,造成该寺金顶严重损毁,引发了伊境内最严重的教派冲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报复性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后伊国内政治力...

巫溪县13823041083: 黎以冲突、巴以冲突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交战原因、和交战具体内容 -
用施哌奇: 黎以冲突的“首因”是黎巴嫩真主党越境袭击以色列,并绑架了两名以色列士兵,进而引发了以色列的大规模军事报复.但世上往往没有如此简单的因果关系. 黎巴嫩真主党是谋定而动. 哈里里遇刺事件导致了支持真主党的叙利亚从黎巴嫩撤...

巫溪县13823041083: 介绍一下巴以冲突和伊朗核问题 -
用施哌奇: 您好!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巴以冲突的原因:就我个人比较狭隘的理解,认为巴以冲突的原因从开始的民族/文化冲突为主(窝里斗)逐渐变为资源争夺战(真正意义上的两国之战).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文化的不认同,战争的遗留问题,美国等...

巫溪县13823041083: 巴以冲突由来 发展 当今的巴以问题 -
用施哌奇: 圣经中耶和华把迦南地(现在的巴勒斯坦)应许给了以色列,而以色列人流亡世界后伊斯兰教势力占领了着一区域. 直至上世纪40年代,美国为自身利益帮助犹太人在故土建立犹太国家,这样一来...

巫溪县13823041083: 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前景 -
用施哌奇: 伊朗局势有可能出现三种前景:首先,伊朗妥协,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建议.在西方的强大压力下,不排除伊朗在关键时刻作出妥协的可能.事实上,伊朗希望在国际法基础上,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和平利用核能.国际社会至今没有任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