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如何解决说谎悖论的

作者&投稿:枕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解释一下罗素的悖论?~

q指不属于自身的类

p指属于自身的类

a是指类中的项,A∈A就是属于自身的项,A¢A就是不属于自身的项(要联系类看, Q就是指由不属于自身的项构成的一个类)


于是q假如属于p,则明显与定义相悖;
q假如不属于p,因为p是指属于自身的类,那么q就是不属于自身的类,这样和q的定义相符了,又是应该是属于自身的类,反而是属于p了。

于是无论作何选择都会产生悖论


简单点说,有个理发师悖论比较类似: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说谎者悖论”和“说谎者循环”是与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悖论,涉及真假、定义、名称、意义等语义方面的概念,这类悖论被称为“语义学悖论”。语义学悖论的实例很多,“格列林(K.Grelling)-纳尔逊(L.Nelson)悖论”就饶有趣味,它与形容词的应用有关:


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自谓的”,即可对于它们自身成立、对自己为真的。例如,形容词“Polysyllabic(多音节的)”本身是多音节的,“English(英文的)”本身是英文的,它们都是自谓的。另一类称为“它谓的”,即对于它们自身不成立、对自己不真的。例如,形容词“Monosyllabic(单音节的)”是它谓的,因为这个词不是一个单音节词;“英文的”也是它谓的,因为这个词是中文的而不是英文的。问题来了:形容词“它谓的”是不是它谓的?


得到的结果是:如果“它谓的”是它谓的,那么会推出“它谓的”不是它谓的,反之亦然。导致了自相矛盾。


集合论悖论与公理化


另一类悖论涉及数学中的集合论,被称为“数学悖论”或“集合论悖论”。集合论是19世纪70-80年代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它建立在一种无限观——“实无限”的基础上。所谓“实无限”,即把“无限”作为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观念实体来看待。例如,在集合论中用N={n:n是自然数}表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就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的几千年数学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另一种无限观,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潜无限”观念。所谓“潜无限”,是把“无限”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又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来看待。例如,把自然数看成一个不断延伸的无穷无尽的序列1,2,3,…,n,…就是如此。


集合论是数学观念和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由于它在解释旧的数学理论和发展新的数学理论方面都极为方便,因而逐渐为许多数学家所接受。然而,在康托尔创立集合论不久,他自己就发现了问题,这就是1899年的“康托尔悖论”,亦称“最大基数悖论”。与此同时,还发现了其他集合论悖论,最著名的是1901年的“罗素悖论”:


把集合分成两类,凡是不以自身作为元素的集合称为正常集,(例如,自然数集N本身不是一个自然数,因此N是正常集。)凡是以自身作为元素的集合称为异常集。(例如,所有的非生物的集合F并非生物,因此F是异常集。)每个集合或者为正常集或者为异常集。设V为全体正常集所组成的集合,即V={x:x?埸x},那么V是不是正常集?


如果V是正常集,由正常集的定义知V?埸V,又因V是全体正常集的集合,所以正常集V∈V,但这说明V不是正常集,是异常集;反之,如果V不是正常集,是异常集,那么由异常集的定义知V∈V,这说明V是全体正常集组成的集合V的元素,因而V又应该是正常集。


罗素悖论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集合论是隐含着逻辑矛盾的,如果把数学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之上,将会使数学大厦从根基上产生深深的裂痕,这种裂痕甚至有可能使整座大厦倾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关于数学基础问题的论战爆发了。


在这场论战中,最为激进的是以荷兰数学家布劳威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学派,他们对集合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并认为“实无限”的观念是集合论悖论产生的根源。与此相反,另一些数学家走上了改良的道路,他们试图亡羊补牢,对集合论加以适当的修正,以避免悖论。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是公理集合论,它已成为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公理集合论采用公理化的方法来刻画集合和集合的运算,并对康托尔集合论中的“概括原则”作了修正。概括原则可表述为:满足性质P的所有对象可以组成一个集合S,即S={x:P(x)},其中的P(x)意为“x具有性质P”。这就认定了任何性质可以决定一个集合,于是前述的F 和V名正言顺地成了集合,悖论也应运而生。


在公理集合论的ZF系统中,用如下的“分离原则”取代了概括原则:若C是一个集合,则C中满足性质P的那些元素构成一个集合S={x:x∈C且 P(x)},即在C是集合的前提下,任何性质可以决定它的一个子集。公理化的结果是:只有正常集才能成为集合,异常集则不能,F和V都不是集合,罗素悖论和其他的集合论悖论得以避免。


就公理集合论能避免已有的集合论悖论,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数学而言,它是成功的。遗憾的是,人们并不能证明公理集合论系统的相容性,即不能证明系统中一定不会推出逻辑矛盾。此外,现代数学中的某些结果需要使用“选择公理”,但这又将导致某些违背人们直觉的怪论(例如“分球怪论”)。因此,公理集合论的处理方式,尤其是选择公理的使用,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对悖论的一些深入探讨


罗素悖论的发现,也促进了对于悖论(包括语义学悖论)成因的深入思考。1905—1906年间,庞加莱在《数学与逻辑》一文中提出了悖论的根源在于“非直谓定义”的论断。所谓非直谓定义是指:借助于一个总体来定义一个概念(或对象),而这个概念(或对象)本身又属于这个总体。这种定义是循环的(罗素称为“恶性循环”),或者说是“自我涉及”的。例如,异常集“所有的非生物的集合F ”就是如此。因为,F是借助于“所有的非生物”这一总体来定义的,而F本身又是这一总体中的一员。考察语义学悖论,也会发现类似的“循环”或“自我涉及”的踪迹。例如,“说谎者循环”就是A,B两个人的话彼此循环,而格列林-纳尔逊悖论中的“自谓的”和“它谓的”定义,则涉及了形容词对于自身的真假。


1931年,塔尔斯基(A.Tarski)在《形式化语言中的真概念》一文中,提出了“语言层次”的理论。虽然这一理论主要是针对形式语言的,但对于日常语言中的语义悖论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塔尔斯基认为,日常语言在语义上是封闭的:既包含了语言表达式,又包含了陈述这些语言表达式语义性质(例如“真”、“假”)的语句。这是语义悖论产生的根源。要建立实质上适当、形式上正确的关于“真句子”的定义,就必须对语言进行分层处理:被谈论的语句属于某一层次的语言(称为“对象语言”),而陈述该语句语义性质的语句则属于高一层次的语言(称为“元语言”)。“说谎者悖论”就是因为断言了自身的真假,混淆了语言的层次而造成的。


1975年,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克里普克(S.A.Kripke)在《真理论纲要》一文中提出了解决悖论的新方案。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有根性”:要判断一个含有真值谓词(“真”或“假”)的语句,必须寻找这个语句的“根”——相应的不含真值谓词的语句。例如,要判断“‘净水是无色透明的’是真的”这句话的真假,就要看“净水是无色透明的”这句话对不对,后一句话不包含真值谓词,并且它的对错是可以判断的,因此,前一句话是有根的。只有有根的语句才可以判断其真假,无根的语句则不行。“说谎者悖论”和“说谎者循环”都是无根的,这是悖论的基本特征。


新近的悖论研究受到了“情景语义学”的影响,语言逻辑学家注意到:许多语义悖论实际上不仅仅涉及语义,也与说话时的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等语用因素密切相关。以“说谎者悖论”为例,当某人说“我正在说谎”时,这意味着他在某种语境中表达这句话为真的断言。但是,“‘我正在说谎’是假的”这一语句,却不能在同样的语境中陈述,陈述它的是另一种语境。因此,悖论的根源不在于“自我涉及”,而是因为不同的语境。只要分清每一句话的语境,许多所谓的“悖论”就不再是真正的悖论了。

“我在说谎”这句话其实不用专业术语也很好解释。罗素悖论就是指把语义分为两个不能同时成立的类别,假设一个类别是可以符合成立的,那另一个类别就是不符合成立的。这句话假设分为真话与假话,这两个类别不能同时成立,则假设“真话”成立,则我的确在说谎,则“我在说谎”就是一句假话,得到,我不在说谎,这是真话成立的结果,与原话“我在说谎”相悖,不成立,反之也是这样。这就是罗素悖论的解释。理发师难题悖论的内容是:理发师说“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则,理发师自己就把语义分为两层对立关系:(理发师)①为不会自己刮脸的人刮脸;②不为为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当理发师打算为自己刮脸时,刮脸,则理发师自己为自己刮脸,根据②理发师不能为自己刮脸,而根据①,理发师又能够为自己刮脸,这就是相悖了。其实,悖论就是在一句话上提出两个或多个对立存在的条件关系,当一个条件满足,其余对立条件必然不能够满足。产生悖论,则为一个语义同时满足几个对立关系。

我喜欢看一些悖论,然后找出其错误。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将其斥之为“诡辩”后,就置之不理。事实上中国正是由于这样才与科学渐行渐远的。芝诺悖论引起了数学界的前两次数学危机,直到人们发明了无理数和微积分才解决。罗素悖论则引起了第三次数学危机。直接导致集合理论的破产。 乌龟和阿基里斯﹝Achilles﹞赛跑,乌龟提前跑了一段──不妨设为100米,而阿基里斯的速度比乌龟快得多──不妨设他的速度为乌龟的10倍,这样当阿基里斯跑了100米到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向前跑了10米;当阿基里斯再追了这10米时,乌龟又向前跑了1米,……如此继续下去,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到达被追赶者的原来位置,所以被追赶者总是在追赶者的前面,由此得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这显然与人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但芝诺却说是感官欺骗了我们,逻辑是真确的。 显然事实正好相反。但至今为止我们给出的解释仍不能令我满意。 一种解释是一个无限过程固然需要无限个时间段,但这无限个时间段之总和却可以是一个「有限值」。这个问题说明了古希腊人已经发现了「无穷小量」与「很小的量」这两概念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人们掌握了极限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地了解。 还有一种解释是是芝诺偷换了概念,他将空间概念偷换成时间概念,————显然无论人怎么跑他的时间总不会超过乌龟,因为乌龟比他先跑了一段,他只能无限接近。 另一种解释是他的理论在人赶上乌龟前是正确的,以后的情景就不能被描述。在人赶上乌龟前显然只能无限接近。 罗素悖论为,“我正在撒谎”。这句话会导致二律背反。如果你说我在撒谎,那我讲了事实,所以我明显没有撒谎;如果你说我没有撒谎,那我说我在撒谎,很显然我在撒谎。 与此相同的例子还有——————上帝能不能举起他举不动的石头。 —————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一直往上吞,能不能把自己的头吞掉? ——————村里只有一个理发师,他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问:他的头发谁来理?

我在说谎 罗素的经典悖论

罗素不过是个骗子


说谎者悖论是什么意思
1、“说谎者悖论”是说,有人声称“我在说谎”,如果我们相信这句话,就必须不相信这句话,因为它是“谎话”。2、如果我们不相信这句话,我们又必须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即真是在“说谎”。麦加拉派提出这些论辩的目的在于论证该派的基本主张,即只有普遍的东西“存在”才是绝对真实的,而对于个别事...

说谎者悖论
不成立,所有的克里特岛人包括哲学家埃比曼尼德,如果都说谎,那他说的这句话也是谎话,此命题为假;那反面,并不都说谎,那此命题还是为假。如果用集合的概念解释就容易多了,你们学过集合么?有个类似的题,你在自己想一下:有个小镇上的理发师有一天宣布他将不再为小镇上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说谎者悖论
事实上你们再怎么分析都还只是表面而已你们被说这个问题的人迷惑了~事实这个说谎者悖论的重点并不在与它是否成立!因为它本身就是成立的。至于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它是成立的我想你们忘了一句哲学上的名言‘透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解释这一类型的问题都要或多或少的用到‘相对论’的思想!至于如何详细解释...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欧布里德的悖论
没听过伪装者悖论,只听过说谎者悖论主要内容如下:‘我正在说谎’,这是由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我正在说谎’,说这句话的人是否在说谎?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则他在说谎;如果这句话为假的,那么他就在说真话,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怪圈---悖论。……有不少逻...

关于讲诚信和善意的谎言辩论会反方资料。急急急!!!我要恶意的谎言_百度...
人人心中都有谎言的标准,怎样把握这个度,是我们首先思考的。与动机不良的谎言相比,善意的谎言会使人们的感情变的更融洽,和谐,生活变的更有滋有味,它可以巧妙的避免冲突,实现情感沟通和顺利交往,又怎样妨碍诚信了呢? 因此,我们更要学会辨别恶意的谎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同时,提高自身修养,思考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数学中有哪些著名的悖论?
在发展现代逻辑学和集合论中一些巨大进展正是努力解决经典悖论的直接结果。 克里特人伊壁孟德 伊: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 M:他说的是真的吗?如果他说的是实话,那么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而伊壁孟德是克里特人,他必然说了假话。他撒谎了吗?如果他确实撒了谎,那么克里特人就都不是说谎的人,因而伊壁孟德也...

说谎者悖论内容是什么啊?
“说谎者悖论”和“说谎者循环”是与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悖论,涉及真假、定义、名称、意义等语义方面的概念,这类悖论被称为“语义学悖论”。语义学悖论的实例很多,“格列林(K.Grelling)-纳尔逊(L.Nelson)悖论”就饶有趣味,它与形容词的应用有关: 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自谓的”,即可对于...

关于“说谎者悖论”的一个问题……
先说下"说谎者悖论"吧,之后再看看你的问题所在 !说谎者悖论有个更简练的变种:"我说的这句话是句谎话",指涉的是自身。"这句话"指的就是"我说的这句话是句谎话" ! 这才会有矛盾 ……再看看你的:“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想推出悖论,你就要问,这个诗人说...

说谎者悖论是什么意思啊网络用语
说谎者悖论是一种逻辑悖论,指的是当一个人说谎时,他所说的话是否为真实的问题。这种悖论经常出现在网络用语中。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说“我现在正在说谎”,那么这个人是否在说谎呢?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他就不是在说谎;但如果他说的是谎话,那他就是说真话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遇到了说谎...

什么是悖论
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最早的悖论被认为是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原理 同时假定两个或更多不能同时成立的前提,是一切悖论问题的共同特征。形式 悖论有三种主要形式。1.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错了,但实际上却是对的(佯谬)。2.一种论断看起来...

南江县13678645578: 怎么样解决逻辑悖论.请详细解决下说谎者悖论于理发师悖论这两种逻辑. -
宥肩茵白:[答案] 1-1 谎言者悖论 公元前六世纪,哲学家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所有克利特 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就是这个著名悖论的来源. 《圣经》里曾经提到:“有克利特人中的一个本地中先知说:'克利特人常说谎话...

南江县13678645578: 求解“说谎者悖论”,解答请通俗一点~RT -
宥肩茵白:[答案] 《圣经》里曾经提到:“有克利特人中的一个本地中先知说:'克利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提多书》第一章).可见这个悖论很出名,但是保罗对于它的逻辑解答并没有兴趣. 人们会问:艾皮米尼地斯有没有说谎?这个悖论最简...

南江县13678645578: 一个人说:"我在说谎"你能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
宥肩茵白: 这是一个语义学悖论. 罗素对此的解决方法是:讲“说谎”作为低层次的对象语言,而将“我”判断自己说谎作为高一层次的形式语言.这样悖论就消除了. 根据近代的模糊逻辑学原则的话,定义“真”语句真值为1,“假”语句真值为0,则这句话真值为1/2.

南江县13678645578: 说谎者悖论的罗素命题 -
宥肩茵白: 问题并不简单:哲学家罗素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悖论,并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他在《我的哲学的发展》第七章《数学原理》里说道:“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无论哪一个学派的逻辑学家,从他们所公认的前提中似乎都可以推出一些矛盾来....

南江县13678645578: 罗素悖论到底是怎么解决的?我也就高中集合那么点知识,别说的太深奥了. -
宥肩茵白:[答案] “自我指涉”可导致罗素悖论.简单来说,一个命题的真或假依赖于其本身的真假,即可为自我指涉.日常交流中,我们应该避免、也没有必要说出自我指涉的话.【练习题】请用自我指涉创造罗素悖论.例:这句话是假的.

南江县13678645578: 什么是说谎者悖论 -
宥肩茵白: 公元前六世纪,哲学家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就是这个著名悖论的来源. 《圣经》里曾经提到:“有克利特人中的一个本地中先知说:'克利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

南江县13678645578: 说谎者悖论与罗素悖论在逻辑上有什么不同? -
宥肩茵白: 逻辑上?不懂.鄙人的粗浅理解是:说谎者悖论是自循环否定,理发师悖论是两句话无法自相容.

南江县13678645578: 罗素悖论怎么解决的? -
宥肩茵白: 罗素悖论的解决引入了罗素关于“类”和“级”的划分,和Z-F公里系统等,同时还产生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从而证明了对于一个公里化系统总是可以引入新的公里的

南江县13678645578: 罗素悖论为什么那么难被解决? -
宥肩茵白: 罗素悖论和理发师悖论是等价命题,在理发师悖论里面,集合元素应该为不给自己理发的人.集合A =(B≠B, C≠C …)现在的问题是假设理发师为a ,在理发师没有给自己理发之前,a ≠a .但是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了,那么a =a 了,这里=是理发的意思.所以a ≠a 一旦放到集合中,性质就会改变.因为这个集合包含一个动作,或者说是一个运算,这就说明,如果一个集合的元素是一种运算的对象,那么这个集合就不能含有运算的主体.很多悖论产生的原因就是运算对象和运算主体互相纠缠不清.

南江县13678645578: 如何判断一个人说的是真是假?
宥肩茵白: 如果说的是一些无所谓的事情,比如流言蜚语,就没有必要去追究谁对谁错了,因其本身就没有知道的价值,对吧?但如果涉及到你自身或你好朋友的利益,名誉,你可以问问当事人调查一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