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先秦至六朝士阶层的演变

作者&投稿:阮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学者的六朝共存论是什么?~

日本学者提出的六朝共存论当在甲午战后,研究是基于对东亚局势的关注。
所谓六朝,当是指魏晋宋齐梁陈。
与此相对应的研究是大陆学者的魏晋封建论。
参考文献可阅: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
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即怎样做才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份,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基于以上对于“儒”、“士”、“君子”的基本社会使命的分析,可以说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
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论语》一书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回答弟子们问“仁”的言论,其内容都是实行行为中所要遵循的各种具体规范和原则.如:
答樊迟问仁,一则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一则曰:“爱人”(《颜渊》).
答颜渊问仁,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答仲弓问仁,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答司马牛问仁,曰:“仁者其言也讱.”(《颜渊》)
答子张问仁,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
再如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刚、毅、木、讷,近仁.”(《宪问》)以及有子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等等,无一不是具体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
《论语》一书中也还记载着许多条孔子答问为政的言论,同样也都是十分具体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如:
答子贡问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
答齐景公问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答子张问政,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答季康子问政,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答子路问政,曰:“先之,劳之”,“无倦”.(《子路》)
答仲弓问政,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答叶公问政,一则曰:“近者悦,远者来.”一则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又答子张问从政,则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尧曰》)等等.
孟子除了进一步发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又以推行“仁政”学说而著称于世,而其所论的“仁政”内容,同样也是十分具体的.如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而所谓的“正经界,”就是“分田制禄”,“制民恒产”(《孟子·滕文公上》《梁惠王上》)等.再就是他经常举以为例的周文王的“仁政”内容,即:“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梁惠王下》),以及“尊贤使能”(《公孙丑上》)等等.孟子对为什么要行仁政和为什么可能行仁政,也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但他的那些理论说明,大都是感性直观的.如他认为,因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发之于政,即是“仁政”等,来论证行仁政的根据.又以“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等“推恩”理论,来说明行仁政的可能性等等.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也就是说更多地寄希望于人的本性的自觉.所以,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宪问》)、“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公孙丑上》),“求其放心”(《告子上》),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他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那么美好的,顺着人性的自然发展,必然造成社会的争乱.因此,必须用礼义法度等去化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所谓的“化性起伪”,然后才能使之合乎群体社会的公共原则和要求.所以,荀子在强调自我修养、道德自觉的重要的同时,更为强调“师”与“法”的教育与规范作用.如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又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荀子·修身》)
同样,荀子设计的治国原则:“明分使群”、“群居和一之道,”包括理想的“王制”与具体的“富国”、“强国”之策,乃至他的“礼论”、“乐论”、“君道”等等,可以说都是非常富于现实主义的.它都是在肯定当时已经形成的社会等级和职业分工的基础上,来规定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名分和位置,并要求其各尽其职,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一致.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荀子提出的治国原则中没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成分.因为,如果它的学说中一点理想主义成分都没有,那么,他的学说就不会有什么感染力,而他也就不能称为一名思想家.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是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显学”之一.他们提倡的道德修养学说在“士”阶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们设计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则因其主要精神,即一统天下和礼义王道为上等,太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了,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所以,原始儒家学说与以后成为实际社会制度依据的儒学不同,它还只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在我们以下的论述中,人们将会看到,分清这种差别是非常重要的.

.1.“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2.“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
  3、“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4.孔子的“仁”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在《论语》中,“仁”这个字出现过104次,可见它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说文解字》注:“仁,亲也,从人、二。”从字面上讲,“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将它变为一个道德范畴,认为“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的具体含意如下:其一是说“仁者,爱人。”凡是人都有“仁”性,能对别人的痛苦和欢乐产生共鸣,有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但孔子又说,按周礼的规定,各种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对国君的爱与对一个老百姓的爱是有“等差”的,也就是根据各个人不同的身份采取不同的态度。
  其二是说要有宽容忠恕精神: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自己希望有所建树,希望达到某种目的,就要想到别人也有同样的心愿,要想法成全别人,这就叫”忠“;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人。也就是要推已及人,尽已为人,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叫作“恕”。
  孔子认为,当“仁”与“生”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出“仁”的主张,这是“人”的发现。他第一次把“人”从“天”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放到人类社会中来对待,也可以这是从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表现。
  5.孔子的其他主张
孔子还提出了“德治”、“中庸”、“礼之用,和为贵”等主张。他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的天道观却是模棱两可的。他曾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祭神如神在。”“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但也曾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 死。”因此他的弟子说他“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敬鬼神而远之。”(《雍也》)
  在认识论上,孔子曾提出“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说“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同时又认为,大多数人,包括他自己在内,也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
6.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发挥孔子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韩非子说儒分为八,其中包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孙氏之儒等。子张本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曾遭“刑戮”,后来随孔子学儒。他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尊贤”、“崇善”,但同时将“爱人”扩大到了不分好坏的“容众”、“矜不能”,对不贤不善者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这就不符合孔子“爱有等差”、“能爱人,能恶人”的主张,而比较接近墨家“兼爱”的思想了。因此孔子认为“师也过”,“过犹不及”。
  子思之儒即以孔子之孙孔彶(字子思)为代表的一派儒家。他师从于孔子的门徒曾参。曾参以主张忠孝著称,《孝经》即曾参一派的代表作。子思将“昭明圣祖之德”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著作23篇,《中庸》一书即子思一派的主要作品。“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就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儒家提倡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一种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这种主张使儒家接近于社会实际,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有人认为,子思之儒是儒家继往开来的一派。
  颜氏之儒即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所承继的一派儒家。颜回对孔子最崇拜,孔子对颜回也最赞赏。孔子的一切主张,颜回都不折不扣地接受、传播,并认真去实践。但过于拘泥师法,没有自己的独创,因此在儒学发展史上不像孟子、荀子那样占有自己的地位。
  漆雕氏之儒是指漆雕开的儒学思想。他身患残疾,师从孔子,后来收徒讲学,自成一派。他刚毅尚勇,将仁义作为行为曲直的绝对标准。儒家认为,能以仁义作为曲直的标准就是大智;能够为行仁义而无所畏惧就是大勇。因此后人称漆雕开一派儒学为大智大勇的儒学。
关于乐正氏究竟是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梁启超认为是曾子的学生乐正子春,郭沫若则认为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乐正克一派编著了《大学》一书,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氏之儒即以孟子为代表的一派儒家,孙氏之儒则是指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仲良氏之儒所指不详。
二 孟子及其儒家思孟学派
  1. 思孟学派
  儒家思孟学派是指以曾参、子思、孟柯为代表的一派儒家,这是儒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派别。孟柯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前371——289年),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孔子死后儒家的著名代表,故儒家学说又称孔孟之道。孟子的著作也名为《孟子》。将“仁义“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提出性善论,政治上主张王道和仁政,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这是孟子学说的核心。
  2. 儒家的义利观
  义利观即儒家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故而孔子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命题,后来发展为“义利之辩。”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主张用仁义指导自己的行动,一切以“义”为准绳。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他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见利思义。他甚至提出:“夫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离娄下》)他认为,义不仅重于利,而且重于生命,假如“义”与生命二者不能兼得,则应该毫不犹豫地“舍生以取义。”荀子也认为“义”比“利”更为重要:“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3. 德之四端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德之四端,即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四种优良的品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因为它是人们先天所具有的品质,故而称为“良知良能”。如果人们能够自觉地扩展自己这种与生俱来的“四端”,就会形成“四德”,从而成为明是非、讲礼义的“仁人义士。”
  4. 性善论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性论已经有四种观点: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二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三有有性善有性不善,四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一三是先天人性论,二四是后天人性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
  5.王道与“法先王”
  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在政治上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即主张实行
实行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子所倡导的所谓圣人之道。因此他又主张“法先王”,反对“法后王”,即主张效法先王,以先王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但他所说的“法先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恢复周礼,而是借周礼的名义“托古改制。”他说,春秋五霸是先王的罪人,战国时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总之是一代不如一代。要平治天下,必须遵从他所说的“先王之道”。
  6.关于“仁政”的主张
  孟子认为王道的核心是“行仁政”,“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什么叫“仁政”?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其一,“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即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其二,主张“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
其三,在民富之后,则主张教民。
  其四,主张“分田制禄”,即恢复分田制禄的宗亲分封制。
  其五,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主轻”(《尽心下》),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君民君臣关系。
  其六,反对一切战争和改革,“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离娄上》)
总之,经济基础:井田制;上层建筑: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宗法制;对内减轻人民负担,主张富民教民,主张民贵君轻;反对法家的变法和耕战政策;对外反对一切战争及合纵连横。这就是孟子“仁政”的主要内容。
  

三 荀子“一天下”的政治主张和关于天命、人性的独到见解
1.荀子“一天下”的政治主张
  荀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天下为一”(《成相》)。他周游列国,曾反复宣传这一主张,认为应该“臣使诸侯一天下”(《王霸》),“四海之内若一家”(《儒效》)。如何才能使诸侯为臣、天下一统、四海一家呢?他提出了种种政治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这就是隆礼重法,尚贤使能,平政爱民。
  所谓“隆礼重法”,即兼采儒法两家之长,将礼治与法制结合起来,巧妙地使用“教化”和“刑罚”两手政策。在这里,荀子与孔、孟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孔孟主张礼治与德政,认为对人民只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为政》)。荀子则认为:“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富国》)如果只讲隆礼,不讲重法,有礼无法,或者执法不严,赏不当功,罚不当罪,都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荀子指出,“礼”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必然产生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论》)
在“隆礼”的同时,荀子还主张重法。他认为,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礼重在教化,法重在赏罚。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国中的人民必须“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为了实现“一天下”的政治理想,荀子主张“法后王”,反对孟子的“法先王”。他认为孟子提出“法先王”是“呼先王以欺愚者”,“足乱世”(《儒效》),只能造成社会的混乱。虽然他也说过要效法尧舜,但又明确指出“百王之道,后王是也。”(《不苟》)荀子所说的“法后王”,实质上是主张实行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制度。
  3.荀子的天人观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荀子既不同意将天看作是人格的天,也不同意孔孟将天看作命运的天,而是吸收了道家自然之天的思想,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天人观。
  首先,他认为必须“明于天人之分”(《天论》),即从实际和理论上将天与人、自然与社会区别开来。他指出,所谓“天”,不过是日月、星辰、四时、阴阳、寒署、万物等自然现象,是物质的天,而不是有人格的意志的天。天有天的功能,人有人的作用,不能互相代替。“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以及星坠木鸣,“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倘见”等,都是“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天论》),是天的功能,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社会的治乱兴亡,个人的贫富祸福,则决定于人事,与天无关。
  其次,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舛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们的意志支配,吉凶在人不在天。自然界存在着“四时代御,阴阳大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天地万物千变万化的原因是由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引起的。这是天道与地道。
其三,荀子认为,人们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天论》),即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利用天道、地道为人类服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他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天论》)这种制天命而用之、利用和控制自然界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在自然观方面达到了先秦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
  4.性恶论
  人性问题的提出是先秦诸子重视人自身价值的标志之一。无论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都未能正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孟子着眼于人的社会属性,认为每个人的先天本质都是好的,只要加强自身修养,就可以保持这种善性,成为贤人与君子;荀子则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荣辱》),“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性恶》),一生下来就是“好利而恶害”(《荣辱》),因此本性就是坏的。认为“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一个人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各种恶性,才有可能成为正人君子,成为杰出的人才。在重视教育这一点上,荀子与孟子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相反相成:孟子的性善论论证了人接受封建礼义的可能性,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作一生最大的乐事;荀子的性恶论则重在论证人遵从封建礼义的必要性,其《劝学》《修身》《性恶》等篇都成为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后人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演变过程】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士的由来】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也有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
  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
  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 。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 ,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
  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春秋以前,士作为一个等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士之子恒为士" 。到了战国,士虽然仍有等级的含意,但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大约在西周时期,才出现了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士,士阶层应是周代宗法制度的产物。现代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周代每世卿大夫以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诸弟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为庶人。至此士成为一个群体名词,有着鲜明的阶层特点,但基本上这只是一种血缘上的划分。
  贵族的庶孽无疑是士的一个重要来源。纵横捭阖的张仪出身于“魏氏余子”。余子即支庶。范雎原也是“梁余子” 。商鞅原是“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韩非出自“韩之诸公子”。这一类的例子比比皆是。总之,贵族、官宦的庶孽、后裔大部分落入了士这个阶层。目前我们虽无法作出具体统计,但这类人物的数目是不会很少的。例如齐靖郭君田婴有四十余子,其庶孽之多是可想而知的。这些庶孽沦落的第一站就是士。
  士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下面升上来的。这种情况早在春秋时已出现,到了战国更为普遍。《墨子·尚贤上》说:“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所谓“举之”,首先指选拔为士。有的从学的人第一步是通过学而为士。宁越是由学而为士、由士而为公侯师的典型。《荀子·王制》说:“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管子·小匡》载:“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朴野指农人。
  另外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下层人通过学进入士的行列。《荀子·大略》载:“子赣(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吕氏春秋·尊师》载:“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史记·甘茂列传》:“甘茂起下蔡闾阎。”秦王政的谋臣姚贾为“梁监门之子”。政治上活跃一时的史举,是“上蔡之监门也”。从春秋后期,特别是孔子之后,私人办学之风大盛,数以十计、百计甚至上千的生徒,都是士的后备军或即是士。以上说的是文士。武士主要是从战场上培养出来的。
  士是上与下的交会处。上下的对流量越大,士的队伍就越大。战国时期,上下的对流量比较大,因此士的队伍发展迅速。另外,士的发展与官僚队伍的发展成正比。士是官僚的候补者,官僚队伍的扩大,势必引起士队伍的扩大。战国时期是官僚制度普遍推行时期,它是推动士队伍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士的分类】
  1.逸士:隐居的人。
  2.知士:即“智士”。指足智多谋的人。
  3.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
  4.修士:操行高洁的人。
  5.下士:(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秦以后仍沿用。(2)最差一等的人。(3)动词,谦恭地对待贤士。
  6.侠士:行侠仗义的人。
  7.上士:(1)古代官阶之一。周代有上士、中士、下士。(2)道德高尚之人。(3)佛教用语。菩萨又叫上士。
  8.硕士:贤能博学的人。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
  9.寒士:(1)门第低微的读书人。(2)贫苦的读书人。
  10.学士:(1)在学之士;学者。(2)官名。南北朝以后,学士为司编纂撰述之官。唐置学士院,掌起草诏命。清内阁、翰林院皆置学士之官。
  11.画士:指从事绘画的人。
  12.豪士:豪放任侠之士。李白《扶风豪士歌》:“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13.甲士:身穿铠甲的兵士。
  14.壮士:勇士。
  15.处士:(1)有德才而隐居不愿作官的人。(2)未做官的士人。
  16.才士:德才兼备的人,有才华的人。
  17.材士:(1)勇武之士。(2)智谋之士。
  18.秀士:德才优异的人。清代也称秀才为秀士。
  19.居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20.义士:忠义之士。亦指勇于救困扶危的豪侠之士。
  21.隐士:(1)隐居不仕的人。(2)善说隐语的人。
  22.博士:(1)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2)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3)指称从事某些服务行业的人。如“茶博士”就是茶艺师。
  23.辩士:就是谋士,就是靠辩论、说服、出谋划策来谋生的士,所以也叫说客。
  24.文士:他有文才,文笔好。
  25.策士: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充当说客的游说之人。

士阶层的演变进程

我国古代往往称男子为士
,

常以士女对称。但是,在更多场合,
古文献和考古资料所指的士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
担当一定职务的特定阶层,


我国
直到封建社会初期阶级结构中的等级之一。

士首先是从
后期部落显贵身边的亲兵蜕变而来。
如在山东大汉口文
化的后期墓葬中,
发现了一些成年男子的墓,
他们用龟甲来护膝和生殖器,
手执
牙制钩形器,
考古界推测他们生前是战士,
或许是显贵的亲兵。
进入
后,
原来的显贵亲兵继续保留自己的荣誉地位,
以指挥作战为自己的营生手段,
凭勇
力和权势来维护
国家的统治,
他们自然而然蜕变成为统治阶的成员——
士。

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

当时把人划为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
隶、僚、仆、台①,呈宝塔状。士界于宝塔的中层,是下级奴隶主。士上面有天
子、诸侯、大夫是大中奴隶主。士以下有庶人(平民)、工商,再往下就是服各
种杂役的家内奴隶(皂、舆、隶、僚、仆、台)。士居于“ 国” 中,是“ 国
人” 中的主要成员。
详情可见百度文库地址【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dq_i08LqTi-PdgCvp-YxwBDIFJwW0Os9VkUMDwluo5KwBdnbhlBJy43ry4HpOJ8E5_uhaXDvLLj8Utbhzys9JacMYMyPmKpFvHwtU-PnV_】

士阶层的演变进程

我国古代往往称男子为士
,
故《诗经》常以士女对称。但是,在更多场合,
古文献和考古资料所指的士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
担当一定职务的特定阶层,


我国奴隶社会直到封建社会初期阶级结构中的等级之一。

士首先是从原始社会后期部落显贵身边的亲兵蜕变而来。
如在山东大汉口文
化的后期墓葬中,
发现了一些成年男子的墓,
他们用龟甲来护膝和生殖器,
手执
牙制钩形器,
考古界推测他们生前是战士,
或许是显贵的亲兵。
进入阶级社会后,
原来的显贵亲兵继续保留自己的荣誉地位,
以指挥作战为自己的营生手段,
凭勇
力和权势来维护奴隶社会国家的统治,
他们自然而然蜕变成为统治阶的成员——
士。

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

当时把人划为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
隶、僚、仆、台①,呈宝塔状。士界于宝塔的中层,是下级奴隶主。士上面有天
子、诸侯、大夫是大中奴隶主。士以下有庶人(平民)、工商,再往下就是服各
种杂役的家内奴隶(皂、舆、隶、僚、仆、台)。士居于“ 国” 中,是“ 国
人” 中的主要成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论述题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中国文化概论的一篇论文,我想写一篇关于中江挂面,求高人!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化学影响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

古代中国的家庭有哪些主要特点?
由于奴隶制度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大兴,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得更多的人掌握了原来为贵族所垄断的文化与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为更多的家庭实施学前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子女与社会最早的...

古代中国的家庭有哪些主要特点
由于奴隶制度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大兴,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得更多的人掌握了原来为贵族所垄断的文化与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为更多的家庭实施学前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子女与社会最早的...

邻水县19832865960: “士”的意义在古代经过了哪些变化 -
殷宣盐酸: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邻水县19832865960: 历史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迁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急!!!! -
殷宣盐酸: 西周士指贵族,春秋士指知识分子 原因:随着铁犁牛耕出现,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邻水县19832865960: 士的起源是什么?士中国古代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关于其起源是什么?
殷宣盐酸: 历来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士阶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士”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通称,在《史记》与先秦文献中,以上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不下二百...

邻水县19832865960: 古代时候士是指哪一类人 -
殷宣盐酸: 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

邻水县19832865960: 求中国古代士阶层的地位的演变过程 -
殷宣盐酸: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邻水县19832865960: 士阶层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殷宣盐酸: 你是想问士阶层的出现对后世的影响吗|?我不是专家,只能找到几点,希望能帮到一点点.建议你可以请教专业人士. 1、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促使士阶层崛起.士阶层的崛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对教育制度的变更、教育思想的丰富、教育...

邻水县19832865960: 帮忙介绍“战国时期'士'的有关知识和历史上有名的'士的故事“. -
殷宣盐酸: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从战国的历史发展看,士是由等级向社会阶层转变的时期.等级是由政府明令或由习惯法约定成俗的规定.社会阶层不同于等级,它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活动的方式.可是在等级社会中,阶层又不能不受到等级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在习惯上,人们还是把士视为高于民的一个等级,这是在转变时期产生的现象.

邻水县19832865960: 先秦的选官制是什么 -
殷宣盐酸: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氏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尤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证,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邻水县19832865960: 诸子百家是“士”阶层吗? -
殷宣盐酸: 首先,士这个词的使用是根据时间的不同而演变的.最初,士,专指贵族的等级.就如你所说的,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这时士的阶层其实是很小的,天子的嫡长子是天子,其余的是诸侯或卿大夫,而诸侯的...

邻水县19832865960: 简述中国古代绅士阶层发展状况 -
殷宣盐酸: 哪有这个阶层?古代有士族和缙绅,和绅士地位相似,但不是一回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