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络俞穴速记有哪些???

作者&投稿:关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有人体十二经络穴位速记口诀?~

用针取穴必中的,全身骨度君宜悉:前后发际一尺二,定骨之间九寸别;
天突下九到胸岐,岐至脐中八寸厘,脐至横骨五等分,两乳之间八寸宜;
脊柱腧穴椎间取,腰背诸穴依此列,横度悉依同身寸,胛边脊中三寸别;
腋肘横纹九寸设,肘腕之间尺二折,横辅上廉一尺八,内辅内踝尺三说;
髀下尺九到膝中,膝至外踝十六从,外踝尖至足底下,骨度折作三寸通。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 “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刘小雨
  二、主治病侯
  本经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寒冷、疼痛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桡侧和手掌及拇指的桡侧。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 11个穴位。


  十二经络之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与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线,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血丑,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病证。
  三、经穴分布
  足阳明胃经经穴分布在头面部、颈部部、胸腹部、下肢的前外侧面。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 45穴
  十二经络之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起子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足大趾,内踝,下肢内侧,腹胸部第三侧线。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
  十二经络之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通过横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的脉:挟着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腋下,上肢掌侧面的尺侧缘和小指的桡侧端。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
  十二经络之手太阳小肠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经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指、掌尺侧、上肢背侧面的尺侧缘,肩胛及面部。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左右各19 穴
  十二经络之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属督脉);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属足少阳胆经)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排肠肌,出于外跟的后面,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血丑,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眼眶,头,项,背腰部的脊柱两侧,下肢后外侧及小趾末端。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穴。
  十二经络之足少阴肾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的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督脉),属于肾脏(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
  厥阴心包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足心,内踝后,跟腱前缘,下肢内侧后缘,腹部,胸部。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
  十二经络之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三寸处(天池)上行到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乳旁,上胶掌侧面中间及中指末端。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左右各9穴。
  十二经络之手少阳三焦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人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直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向上,出于耳部上行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眶下部;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目外眦(丝竹空之下),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二、主治病侯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穴分布在无名指外侧,手背,上肢外侧面中间,肩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左右各23穴。
  十二经络之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起子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颔厌),下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部;
  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
  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的脉:下行腋部,沿着侧胸部,经过季胁,向下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的外侧,出于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
  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目外眦,颞部,耳后,肩部,胁肋,下肢外侧,膝外侧,外踝的前下方,足第四趾端等部位。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左右各44穴。
  十二经络之足厥阴肝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丫),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 (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足背,内踝前,胫骨内侧面,大腿内侧,前阴,胁肋等。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左右各14穴。
  规律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肝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布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1,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抉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辟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


  ,别附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4,脾足大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人腹,属脾络胃,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
  5,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6,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臂臑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7,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胭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8,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9,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隔,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从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10,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隔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11,“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后;其支者,别锐毗,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隔,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含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12,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髁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人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隔,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注肺。”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一、督脉穴位分寸歌(28穴)

尾骨尖端是长强,
二一椎下腰俞藏。
十六阳关十四命,
十三悬枢细推详。
十一椎寻脊中穴,
十椎中枢穴需量。
第九椎是筋缩穴,
七椎之下即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
一椎之下陶道当。
一椎之上大椎穴,
入发五分哑门行。
风府哑上五分取,
脑户府上寸半量。
强间后顶两个穴,
相距俱做寸五量。
百会颅顶中央取,
向前寸半前顶张。
顖会百前三寸是,
上星入发一寸量。
神庭入发五分处,
素髎乃在鼻尖上。
水沟鼻下唇上纪,
兑端上唇正中央。
龈交门齿微上取,
二十八穴已章详。

二、任脉穴位分寸歌(24穴)

任脉会阴两阴间,
曲骨耻骨之上缘。
中极脐下四寸取,
脐下三寸是关元。
石门脐下二寸是,
气海乃在寸半间。
阴交脐下一寸是,
脐窝中央神阙传。
脐上上行各一寸,
水分下脘建里参。
中脘上脘与巨阙,
气穴行至鸠尾边。
中庭膻中下寸六,
膻中位在两乳间。
玉堂紫宫华盖穴,
上行俱做寸六看。
璇玑华盖上一寸,
天突胸骨上凹探。
廉泉喉头节上陷,
承浆唇下窝中间。

三、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11穴)

肺经穴起于中府,
华盖平去六寸处。
云门璇玑旁六寸,
锁骨之下外端处。
天府腋三臂内求,
侠白泽上五寸渚。
尺泽肘中横纹是,
孔最腕上七寸属。
列缺食指交叉尽,
经渠腕后五分处。
太渊腕后横纹头,
鱼际红白肉界处。
少商大指甲根旁,
喉痛刺之可除苦。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20穴)

商阳食指内侧端,
二间寻来本节前。
三间节后陷中取,
河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两筋陷,
偏历溪上三寸端。
温溜偏历上二寸,
溜上一寸下廉堪。
再上一寸上廉穴,
池下二寸三里辩。
曲池曲肘纹头陷,
池上一寸肘髎探。
池上三寸手五里,
臂臑池上七寸观。
肩髃最好举手取,
前后凹陷穴在前。
巨骨肩锁两端间,
天鼎扶突下寸端。
扶突喉节旁三寸,
禾髎沟旁五分参。
迎香鼻旁五分取,
大肠经穴已完篇。

五、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45穴)

胃之经系足阳明,
承泣目下七分寻。
四白目下方一寸,
巨髎鼻孔旁八分。
地仓口角四分处,
大迎颔前寸三分。
颊车耳下八分近,
下关合口有孔寻。
头维神庭旁四五,
人迎喉旁寸五分。
水突人迎气舍间,
气舍突外寸五分。
缺盆锁骨上窝取,
气户璇旁四寸平。
库房华盖去四寸,
屋翳库下一肋寻。
膺窗玉堂旁四寸,
第四肋间乳中明。
中庭旁边四寸许,
乳下一肋是乳根。
不容承满粱门穴,
关门太乙滑肉门,
六穴中横均二寸,
巨阙旁下一寸匀。
天枢脐旁横二寸,
阴交旁二是外陵。
大巨石门旁二寸,
水道关元二寸横。
归来终极旁二寸,
气冲曲骨二寸寻。
髀关伏兔之上取,
斜里去膝尺二平。
伏兔膝上六寸准,
膝上三寸阴市存。
粱丘膝上二寸定,
犊鼻膝下骨陷寻。
膝眼三寸下三里,
里下三寸上巨真。
里下五寸条口论,
里下六寸下巨明。
丰隆外踝上五寸,
解溪鞋带窝中存。
冲阳二三跖骨陷,
陷谷二寸到内庭。
内庭中次趾间取,
厉兑次趾外侧寻。

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分寸歌(21穴)

大趾内侧端隐白,
节前陷中大都称。
本节之后太白穴,
白后一寸是公孙。
商丘内踝微前陷,
三阴踝上三寸寻。
再上三寸漏谷是,
膝下五寸地基真。
曲膝纹头阴陵泉,
血海膝上二寸寻。
箕门血海上六寸,
本云宜浅或禁针。
冲门曲开三寸半,
府舍冲门上七分。
腹结横下寸三是,
孕妇不宜此穴针。
大横当脐外四寸,
再上三寸腹哀平。
食窦中庭旁六寸,
乳旁二寸天溪存。
胸乡玉堂旁六寸,
紫宫六寸是周荣。
大包腋下六寸取,
脾经穴位已分明。

七、手少阴心经穴位分寸歌(9穴)

心经穴起极泉中,
腋窝前端动脉冲。
青灵少海上三寸,
少海肘窝纹内通。
灵道腕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同。
阴郄通下五分地,
神门手腕纹陷中。
少府握拳小四界,
小指内侧是少冲。
心经九穴终于此,
惟有神门莫放松。
答案补充 八、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分寸歌(19穴)

小指外端为少泽,
本节前陷前谷穴。
节后陷中取后溪,
腕骨腕前歧骨侧。
阳谷腕背尺陷中,
养老尺骨凸起宅。
腕后五寸支正取,
肘端五分小海别。
肩贞腋缝上一寸,
臑俞肩胛骨端决。
天宗肩胛中央是,
三椎旁开秉风列。
肩胛上部曲垣取,
外俞陶道三寸切。
中俞大椎外二寸,
天窗扶后一寸别。
天容天窗上一寸,
颧髎颧骨陷中列。
听宫耳柱前下陷,
小肠左右十九穴。
答案补充 九、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寸歌(67穴)

从头细数膀胱经,
内眦一分起睛明。
眉头即是攒竹穴,
眉冲神庭旁五分。
曲差庭旁一寸五,
五处寸半对上星。
承光通天络却穴,
相距俱是寸五分。
玉枕络却下四寸,
脑户旁开寸三分。
天柱哑门七分取,
亦云此穴寸三分。
由此脊中开寸半,
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厥阴四,
心五督六膈七论。
肝九胆十脾十一,
胃在十二椎下寻。
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五椎俞气海称。
大肠关元十六七,
十八椎乃小肠名。
膀胱俞穴寻十九,
二十椎下中膂真。
白环俞穴二十一,
八髎十八骶孔寻。
会阳骶下外五取,
脊开寸半穴分清。
脊开三寸背两旁,
附分二椎第二行。
魄三膏四神堂五,
譩譆膈关六七藏。
魂门第九阳刚十,
十一意舍二胃仓。
十三肓门四志室,
十九椎旁是胞肓。
秩边穴对二一椎,
背部二行已周详。
承扶臀下纹中取,
阴门扶下六寸量。
浮郄委阳上一寸,
委中外寸是委阳。
委中膝腘窝中是,
合阳委下二寸详。
承筋穴在合承界,
承山腓机分肉张。
飞扬昆仑上七寸
昆上三寸是跗阳答案补充 昆仑外踝后侧陷,
仑下寸半仆参详。
申脉踝下五分处,
金门申前五分藏。
京骨申前约三寸,
束骨节后陷中央。
通谷节前陷中取,
至阴小趾外测当。答案补充 十、足少阴肾经穴位分寸歌(27穴)

足掌中央是涌泉,
然骨公孙后寸观。
太溪 踝后五分对,
息下五分大钟悬。
水泉息下一寸陷,
照海踝尖下寸传。
复溜太息上二寸,
溜前五分交信连。
息上五寸筑宾穴,
阴谷膝纹之内端。
横赫气满注肓穴,
六穴横五直寸焉。
商曲石关阴都并,
通谷幽门五穴全。
上行俱是一寸取,
中行各开五分观。
步廊神封灵墟位,
神藏彧中俞府安。
上行寸六旁二寸,
二十七穴仔细研。答案补充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分寸歌(9穴)

心包络起天池间,
乳横一寸陷中安。
天泉腋缝下二寸,
曲泽肘窝正中参。
郄门腕后五寸地,
间使陵上三寸观。
内关距掌后二寸,
大陵手腕横纹间。
劳工握全掌心取,
中指之末中冲端。答案补充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寸歌(23穴)

关冲四指外侧端,
液门四五指缝间。
中渚液门上一寸,
阳池手腕背面传。
外关腕后二寸取,
池上三寸支沟言。
会宗沟外一寸取,
沟上一寸三阳堪。
四渎阳池上五寸,
天井肘上一寸探。
天井再上一寸地,
举臂可取清冷渊。
消泺肘间上四五,
臑会肩后三寸连。
肩髎肩膊关节处,
天髎肩井后寸边。
天牖乳突后下部,
翳风耳垂后面探。
瘈脉翳风上一寸,
颅息瘈上一寸端。
角孙卷耳当尖处,
耳门耳前上缺间。
禾髎耳前锐发部,
丝竹空在眉外端。
答案补充 十三、足少阳胆经穴位分寸歌(44穴)

瞳子目外五分连,
耳柱前下听会安。
上关穴在颧弓上,
额角后上颔厌探。
悬颅厌下六分处,
悬厘颅后五分观。
曲鬓角孙前一寸,
入发寸半率谷传。
天冲率后三分许,
冲斜下寸浮白悬。
窍阴浮白下约寸,
窍下七分完骨言。
本神神庭旁三寸,
阳白眉中上寸间。
临泣阳白直上取,
入发五分穴在焉。
目窗正营承灵穴,
距前均作寸五观。
脑空灵后四寸五,
风池横寸风府边。
肩井胛锁两骨际,
腋下三寸渊腋参。
辄筋渊腋前一寸,
日月九肋软骨端。
再下五分方是穴,
侧卧取之两侧然。
京门十二肋前下,
带脉脐旁七五探。
带下三寸五枢穴,
维道枢下五分间。
居髎维斜下三寸,
环跳股骨上陷悬。
风市垂手中指尽,
中渎膝纹五寸观。
阳关阳陵上三寸,
腓骨前下阳陵泉。
阳交踝后上七寸,
外丘阳交五分前。
光明踝直上五寸,
踝上四寸阳辅参。
悬钟踝上三寸取,
丘墟外踝之下前。
临泣距侠一寸半,
五会距临五分端。
侠溪四五足趾陷,
窍阴四趾外侧边。


人体经络主要作用是什么?
经络,是祖国医学的专利名词,西医里面看不到此类的名词,经络,通俗简单滴说,就好像人体里纵横交错的河流,催动着生命的存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0ed2b053 活跃答主 2020-12-28 · 守护你的好奇心是我的星辰大海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82...

俞穴和腧穴以及输穴是不是一样啊?
一样的,孔乙己不是把茴香豆的“茴”字一气写了四种写法吗?很腐朽。中医的经络穴位学说几经周折。古人嘴里的经络系统就是血管系统,这是有文字为证的:《内经》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视之可见,触之可得”,“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

跟着《百症赋》一起入门针灸(1):百症俞穴,再三用心
【注解】俞穴:《素问·气穴论》中的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是指流通之处的穴位,古书常将「流通」与「孔隙」区分解释,后人则合称为俞穴。头风:头痛不固定,遇到刺激即发作,由痰涎、风火郁结于经络引起,症状包括昏沉、便秘。1、囟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处,主治头痛、目眩、面赤肿...

常用经络穴位按摩挂图
经络理疗便是依据中医穴位基础理论,依照中医穴位和俞穴的作用主冶,采用针、灸、推拿按摩、推拿、导向等方法,从调养经脉下手,将经络疏通,使身体的每个内脏器官作用保持稳定、和睦,使血气顺畅,身体健康,进而提升人体对外开放来病症的抵抗能力,使人体从亚健康向身心健康情况转换的养生秘诀。下列有几种...

人身上的穴位有多少?都有哪些?
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n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

背部经络图6条的走向
督脉。中医学称之为阳脉之船,主气,即动能。间距督脉两侧0.5寸(手指头同身寸)的夹脊穴线。从颈夹脊、胸夹脊、腰夹脊,到骶椎夹脊。主血和三十一对神经。间距督脉两侧1.5寸的俞穴线,立即通五脏六腑。间距督脉两侧3寸的足太阳光膀胱经线。经络的作用有以下内容:1、联络的功效,身体是由五脏六腑...

肾俞穴的“俞”的读音是什么?
俞,有三个读音:yú、yù和shù。读作yú时是文言叹词,表示允许;有安的意思,是中国姓氏读音。读作yù时古同“愈”,更加的意思。读作shù时同“腧”。俞的具体含义:(1)独木舟,见《说文》:“俞,空中木为舟也。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因引申为运输工具,为输的字源。(2...

人体的穴位有哪些 分别又有什么作用?
“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人体十二经络的走向和起始点分别是哪里
人体十二经络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

每个脚趾对应哪个经脉 一看便懂
(注:中指有人认为是肾,可是我查了很多奇穴及反射区都无法找到资料?可是我看312经络研究科研证明是足三里下方那边又分出一条“胃经”之分支经络,也属于胃经)。脚无名指(胆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

镇远县17684906556: 12经络俞穴速记有哪些??? -
虫鸦西地: 一、督脉穴位分寸歌(28穴)尾骨尖端是长强, 二一椎下腰俞藏. 十六阳关十四命, 十三悬枢细推详. 十一椎寻脊中穴, 十椎中枢穴需量. 第九椎是筋缩穴, 七椎之下即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 一椎之下陶道当. 一椎之上大椎穴, 入发...

镇远县17684906556: 十二经络俞穴名称? -
虫鸦西地: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 “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

镇远县17684906556: 怎样快速背穴位? -
虫鸦西地: 下面我把学习经络以及背诵各个穴位的经验介绍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经络根本不需要背太多的穴位,“宁可忘其穴,不可忘其经”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每一条经络上你只要记住五腧穴、十二原穴、十五络穴、俞募穴就可以了,另外八...

镇远县17684906556: 中医 十二经脉各穴位 有简易 记忆方法吗? -
虫鸦西地: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臑中行. 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 是动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 所生病者为气嗽,...

镇远县17684906556: 怎么记住十二经脉名称和流注顺序 -
虫鸦西地: 十二经脉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三阳经分布于手臂的外侧,三阴经分布于内侧,足三阳经分布于前、外、后侧,足三阴经分布于内侧.十二经脉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就是所谓的走向和流注.

镇远县17684906556: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法 -
虫鸦西地: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镇远县17684906556: 十二经络的走向以及十二经络上的主要穴位和作用? -
虫鸦西地: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

镇远县17684906556: 如何记住穴位? -
虫鸦西地: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厉兑头维三,脾部隐白大包四.手心少冲极泉 来,胆家窍阴童子 ,厥肝大敦期门已.十二经穴始终歌,学人铭于肺腑记. 足少阳络是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为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 阴任之络为屏翳.脾之大络大包是,十五络穴君须记. 只记得这些,不好意思~

镇远县17684906556: 执业医师考试中十二经脉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
虫鸦西地: (一)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内容见书本)不需记忆,只要知道头痛就行了, 如:阳明头痛在头额,少阳头痛在耳两侧,太阳头痛在后头枕部,厥阴头痛在巅顶. 举例;A头额部 B面颊部 C侧头部 D头后部 E巅顶部 1手阳明经分布于( ) ...

镇远县17684906556: 请问,谁知道 十二经脉 穴位间的口诀.谢谢. -
虫鸦西地: 我的十二经脉及穴位之间的口诀比较多,请作为纪念慢慢掌握吧! 秘传穴位疗法经验- 歌诀 人体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 大椎尾闾通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 开心活关前后心、神阙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秘法治病九穴先. 注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