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意大利的传统与现代化能相互依存

作者&投稿:谢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描述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或者说观念层面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要把握这样几个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是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指封建社会)相联系、有其特定历史阶段标志的传统型的文化。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传递性(继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流动过程。③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实际是基于对其他文化模式比较后的结果(这里主要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方欧美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④特点的总结只能取其大要,难以周全。以主要特点为纲,次生(派生)特点为目;以类相从,辩证分析-既避免一味赞美的理想化,也不可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派生性特征:
  1) 思维方式上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主中庸,西方人主竞争;中国人取相对,西方人取绝对;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讲直率;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由孔子提出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中庸思想强调,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事、于物都要取一种执中和适度的态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传统中国,中庸思想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渗透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上,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思想的派生性特点有三方面:一是调和折中的处世方法;二是温良和顺,忍耐性强的人格特征;三是重安定,忌变革的社会心态。中庸之道的从正面效应讲:①有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因素。②主张和平,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③刚柔相济,有理有节的处世之道。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行为有致,社会有序。从负面效应看:①调和矛盾,强求平衡,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②容易形成因循守旧,恪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个人的惰性心理及抗争意识的缺乏。
  2)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制或家族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就是宗法制度以及由宗法制延续变化的封建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家国一体”,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架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族(或宗族)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国家的治理机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实际是家族关系和家族原则的外延。家与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三纲五常”来概括。这种家族本位的文化派生出一系列特点;①崇宗敬祖的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②尊老重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③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④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⑤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务实、求稳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其派生特点是:①重经验、重感性认识;轻科技,不追求精密严谨的思辨体系。②安土重迁、安定自保与知足守成的社会心态。③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价值观念。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
  5) 专制集权一贯制的权威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表现。
  中国自奴隶制时代就形成专制主义的政体,至封建社会而高度强化,由此形成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农耕经济、儒法学说、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分别构成专制集权政治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派生特点是:①民主精神的缺乏(有民本,无民治)。②官本位意识。③君权至上和君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④苟且心理和奴性意识。
  6) 宗教影响的弱化与泛神论性质的宗教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本(以人为核心)文化而非神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是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①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②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③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④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独断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明显对比。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 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即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
  2) 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等等)。
  3) 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由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

我相信,人类的“后现代化”,一定是中国传统文化唱主角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摘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一、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二、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三、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四、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三、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第三,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卢秀华副教、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

意大利优势产业传统与现代并进

  意大利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第八贸易大国、第八出口大国,是近代文明思想的诞生地,中小企业充满活力,时尚产业高度发达。20世纪先后有9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奖。基础研究中的物理与天文(如超导托克马克、同步辐射加速器、宇宙射线的研究和大型天体望远镜的研制等)、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高新技术领域如空间技术、信息通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万亿次)、核能等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一、高新技术领域

  (一)航空航天产业

  意大利在运载火箭结构、固体助推器、燃料泵、卫星天线、空间试验室压力舱、温控系统、密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意大利每五年制订一个国家空间发展计划,基本上由政府拨款,国家空间局负责实施。在空间基础研究、国际和平空间站利用、通信、对地观测、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培训等方面开展研发活动。

  芬尼美卡(FINMECCANICA)集团是意大利航空航天、国防、能源、运输和自动化领域的核心企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航空航天企业还有:

  阿维奥股份有限公司(Avio
S.p.A.):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拥有5000名员工。

  SELEX通信公司: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供应商,通信业务遍及全球,拥有员工5000多名,在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和南美等国设有分公司和工厂。产品主要包括:航空平台用激光报警接收机、具有增强型能源管理能力的VUHF无线电、高频无线电、IFF异频雷达收发机/寻讯器、坠机记录器、双向通信系统、着陆系统;以及LOAM式激光防撞和监测系统、海岸及陆路边境监控系统、海事应急管理系统、机场以及安全飞行管理系统、机场指挥系统等产品。

  阿莱尼亚航空
(Alenia
Aeronautica):主要从事各种军用以及民用飞机和飞行系统的设计、制造、改装,约有9000名员工。

  阿古斯塔-韦斯特兰(Agusta-Westland):直升机制造领域的领先者,目前由芬尼美卡集团100%控股,在全世界约有9000名员工。其海上救护、近海石油平台作业用和军警用直升飞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此外该集团还拥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项关键技术和产品。

  阿莱尼亚航天(Alenia
Spazio):欧洲电信、遥感、轨道系统和科学卫星领域的领先者,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以及堪称欧洲最现代化、最先进的实验室和设备。

  Vitrociset:欧洲防御系统和空中交通控制综合系统的设计、制造、整合与管理领域的领先者。

  比亚乔航空工业(Piaggio
Aero
Industries):擅长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结构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在意大利以及国际上处于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现在雇有超过1100名员工。

  空间通讯(Telespazio):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卫星技术的应用,包括最重大的国际空间项目。

  (二)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将欧洲铁路管理系统(ERMS)应用于商业化高速铁路运行的国家,在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设计、施工、铁路安全关键技术的集成和车辆制造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轨道运输车辆方面,安莎尔多公司生产的无人驾驶城市轨道车辆等技术水平先进,丹麦哥本哈根地铁车辆由该公司提供。

  在铁路机车制造、铁路安全控制系统和国际空间站机器人摄像系统方面,MERMEC机械制造公司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三)专用机械设备、机床和机器人

  意大利的机械设备产业位居全球第四位(欧洲第二),总销售额达214亿欧元,并且出口比例极高(超过产值的70%)。德国、中国及美国是意大利产品的重要客户。意大利机械产业特点是具有创意、高超的技术水准,擅长依照客户要求定制产品方案,以及悠久的生产传统。

  机床和机器人是意大利在高技术领域中出口最为活跃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也是我国自意大利进口的主要优势产品。2006年意大利机床和机器人的产值达到48亿欧元,出口额27.3亿欧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2%和15.3%。中国已经成为意大利机床和机器人的第二大进口国。

  意大利的机器人产业是意大利机械制造业的精髓,在一些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德国和日本。目前意机器人生产企业共50家,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一般占其销售额的5%~10%。意大利用于车辆制造的机器人系统,如焊接机器人、车辆组装机器人、车身喷涂工艺机器人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四)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

  2006年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共222家,大部分企业从事与人类健康有关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其销售额占生物技术企业总销售额的94%。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员工总数1.4万人,2006年企业销售额为40.83亿欧元,研究与开发投入为12.83亿欧元。目前在世界上的418种新药中,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研发的有77种,占18.4%,有35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42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22家企业中有168家员工数少于50人,销售额平均1000万欧元。意大利在制药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产品和较为庞大的研发体系。尤其是抗肿瘤、抗精神病等药物的制造技术与产品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意大利已经有大约50种新药处于三期临床实验阶段。

  意大利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问题,由此诞生了各种生物科技园,它们在诊断、神经科学、肿瘤学等领域拥有自己的专长,在生物医药、生物信息、生物力学及纳米生物科技等领域也取得应用成果。

  (五)环境保护技术产业

  1.城市与工业垃圾处理

  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城市与工业垃圾处理的经验与能力,按技术与处理程序不同可分为两类:机械处理程序与化学处理程序,例如,预处理和分类,城市有机垃圾的堆肥填埋,垃圾衍生燃料的生成。不同燃烧系统热处理程序(包括旋转筒式炉,往复循环炉和滚动炉排,流化床,热解气化技术等)。英波基洛(Impergilo)是意大利该领域的领先企业。由英波基洛设计建造的焚烧厂严格按照欧洲排污规定,可以充分利用垃圾生产能源(蒸气和电力)。英波基洛在意大利建造了2座欧洲最大的市政垃圾焚烧厂。为了巩固其在环境保护市场上的主导地位,2002年英波基洛成功收购了著名的德国环境工程公司-巴高克环境工程公司(Babcock
Environment)。从而使英波基洛在固体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占据20%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在烟雾处理方面占据25%市场份额,列全球第一。费塞亚巴高克环境工程公司(Fisia
Babcock
Environment),目前正在丹麦、瑞士、德国和意大利建造7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美国和欧洲建造许多拥有先进技术的烟雾处理厂,曾为上海和宁波的垃圾焚烧厂提供主要焚烧炉设备。

  2.太阳能利用与光电电池

  ENI集团下属的Eurosolare公司已经从事了20年的光电电池装置研制。该公司生产单晶和多晶硅输出范围从16Wp~170Wp的光伏模块,也提供建筑用途和特殊要求的模块。此外,Eurosolare公司还生产和销售PV模块并提供从设计到落实PV系统的技术支持。

  3.废弃物处理

  ECOLSIR公司总部设在INVERUNO,生产厂位于米兰附近的BERNATE。公司的目标确定在生态领域:研究与开发、工程、有毒废弃物的处理、工业物资的回收再利用、补救技术,特别是电器装置(如:变压器、线路断开器、电容器等)的PCB的净化技术,以及介电矿物油中PCB的净化技术。ECOLSIR公司从1985年进入PCB净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世界上解决有关PCB污染问题的最佳和安全的方法。

  4.污染检测

  意大利国家研究总院(CNR)所属的大气污染研究所(IIA)是专业研究有关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成、转变、传送、沉积和有关产品与技术开发的技术产业化中心。主要产品与技术包括,遥感探测系统:可解译MIVIS遥感数据的飞行模拟装置;空气污染监测系统:由CNR-IIA研制的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设备:污染监测取样器以及用于被动取样系统。

  5.生物塑料

  Mater-Bi是一种用淀粉生产的生物塑料。它被英国大型连锁超市Sainsbury和Tesco用做生物产品的包装,并且已经由瑞典的Naty公司用于婴孩尿布的生产,该产品是意大利的诺瓦蒙特(Novamont)独创并产业化。公司基地在皮埃蒙特大区的诺瓦拉(Novara),16年来公司致力于用完全可以生物降解的材料来生产胶卷、包装、轮胎添加剂、农用地膜和家用产品。由于致力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品的创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意大利诺瓦蒙特公司进行了奖励和研究与开发支持。

  诺瓦蒙特公司2002年开始盈利,在2005年营业额达到3500万欧元。公司有120名员工,30%的员工从事企业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且平均有12%的营业额再次投资于研发。最近他们直接与Goodyear合作,生产橡胶轮胎用的添加剂,由于取代了传统配料中的硅和碳黑,制造出的橡胶无论对环境还是对工人健康影响都很低。

  二、传统优势技术产业

  (一)汽车制造

  以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在整车设计、制造和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多点喷射柴油发动机(Multijet)”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产品。

  该行业的发展还体现在大量的企业、大学和研究中心从事这领域的工作。数据显示,与其它国家相比意大利在欧盟2002–2006技术研究与发展第六框架纲要下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变化—可持续交通”计划中不仅提出了更多的方案,而且大多都获得了欧盟的财政支持。“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变化—可持续交通”计划的招标内容不仅在于可持续交通,还包括降低汽车重量和便于车辆的回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以及新的传动系统和燃料。

  主要企业简介:

  菲亚特集团创建于1899年,以菲亚特汽车公司为基础,逐步发展成意大利第一大汽车制造企业,产业涉及金融、保险、航空、能源等诸多发展领域,汽车年生产能力超过200万辆。菲亚特曾一度陷入经营危机,近两年开始重新盈利。截至2005年底,菲亚特在意大利及全球设有189个企业,120个研发中心,员工17.37万人。2005年经营收入465亿欧元、利润14.2亿欧元,排名全球汽车生产厂第10位,在本年度《财富》世界500强中列第79位。

  (二)汽车设计以及零配件制造技术

  在意大利的历史中,汽车设计一直代表着其历史的精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许多车型都带有意大利设计师独特的印记。主要代表企业包括平尼法利纳集团和乔治·亚罗设计公司。他们对汽车款式、空气动力学、新工艺、新材料、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以最大的灵活性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这两家企业的汽车设计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意大利汽车零配件生产历史悠久,特别是轮胎与精密机械、器具机械。齿轮、连接件和模具的生产在世界名列前茅,拥有19万员工和超过220亿欧元的营业额。在欧洲,意大利是排在德国、法国之后的第三大汽车零配件生产国。


tuscans属于什么档次
Tuscans是一个品牌,以其高质量、独特的设计和精细的工艺而闻名,通常被视为高端档次的品牌。以下是对Tuscans品牌的详细解释:品牌定位与特色 Tuscans以其深厚的意大利传统和工艺背景,打造出一种高端的生活方式品牌。其产品设计独特,注重细节,无论是家具、家居饰品还是时尚配件,都体现了意大利的经典与...

提拉米苏是什么(一种传统意大利甜点)
提拉米苏,一种源自意大利的传统甜点,因其浓郁的咖啡风味和丝滑的口感而享誉全球。"Tiramisu"在意大利语中意为“带我走”,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这道甜点的独特魅力。起源与历史 据说,提拉米苏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北部,尤其是威尼斯地区。有传说称,当时一位机智的咖啡馆老板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将咖啡与...

世界著名油画家有哪些
他出生于罗马犹太名门,一生追求礼赞生命与情爱,犹太人特有的敏感及意大利艺术的传统与根源均影响他的画作及石雕作品。・ 康丁斯基 1910年,具有东方血统(祖母为蒙古公主)的康丁斯基画下了美术史上第一幅纯粹抽象画。三十岁才立志学画的康丁斯基,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中,总是不断思考、审视、推进自己的创作,・...

意大利习俗
2、意大利人忌讳菊花。意大利的婚丧嫁娶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仪式多与宗教仪式相关。意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经过订婚(交换订婚戒指)、结婚(分为民政和教堂婚礼)两道仪式,3月、4月是意大利青年选择结婚高峰期。意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许离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决后,意大利人的离婚率...

意大利特色手工艺品介绍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铁艺工艺在意大利盛行,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如尖顶、拱门、浮雕等,彰显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它以其自身金属材料的质感和变形工艺的特殊品质,决定了它的厚重、古朴、极富古典华贵气息,引来了众人的青睐。作为意大利三大传统手工艺之一,拼贴工艺源于古文明时期,是意大利艺术...

意大利的传统食物是什么
一顿正式的传统意大利式晚餐一般会有四至五道菜式,除了从菜单挑选外,也可参考定期更新的晚市套餐(Set menu)。虽然选择较少(每道菜约三个选择),便分量会较散叫为少。 头盘意大利文称Antipasto,是“用餐之前”的意思。可分为冷(如火腿香肠、沙律或醋腌蔬菜等)及热(煎、炸菜式如炸鱿鱼等)头盘,亦可选拼盘(Misto...

世界著名画家有哪些
4.伦勃朗(1606-1669)17世纪荷兰绘画黄金时代最具象征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画肖像、人物群像、风景,还画一些极为精美的铜版画。在荷兰乃至全欧洲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成名作是《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最后一幅画是《浪子回家》。据统计,他一生留存...

意大利菜特点是讲究什么?
2、自然风味 烹制意大利菜,总是少不了橄榄油、黑橄榄、干白酪、香料、西红柿与Marsala酒。这六种食材是意大利菜肴调理上的灵魂,也代表了意大利当地所盛产与充分利用的食用原料,因此意大利菜肴能无出其右地被称为“地道与传统”。3、花样繁多 意大利人善做面、饭类制品,几乎每餐必做,而且品种多样,...

学烘焙去哪个国家好
解释:一、法国烘焙技艺的卓越性 法国以其精湛的烘焙技艺和丰富的面包文化著称。在法国,烘焙不仅仅是制作面包和甜点,更是一种生活艺术和文化的体现。这里的面包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独特。学习法国的烘焙技术,可以深入了解法式面包的制作流程、技巧以及选材要求。二、意大利的糕点传统与独特风味 意大利以其...

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传统面食。意大利面是意大利的代表性食品之一,通常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口感而闻名。这种面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意大利,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意大利面。意大利面的特点:1. 独特的形状:意大利面的形状多样,有长条形的、管状的、蝴蝶形的等等。这些不同...

洛南县19548927735: 意大利现代设计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籍饶保心: 意大利的设计概念:他们能将实用主义和技术知识与坚实的古典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他们的设计从战后至今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表达了一种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设计文化,...

洛南县19548927735: 为什么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摇篮 -
籍饶保心: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首先,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 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其次,意大利更直接、更系统 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这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

洛南县19548927735: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是否矛盾? -
籍饶保心: 1,不矛盾.2,发扬传统文化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了解,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肯定.3,而引进和借鉴西方文化是辩证的对待外国先进文化,我们要去其...

洛南县19548927735: 意大利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原因 -
籍饶保心: (一)13~15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二)优良的文化传统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二、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表现和特点 (一)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表现 (二)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特点 三、意大利经济的衰落和科学中心北移 (一)经济发展不利条件日益突出 (二)政治力量分散软弱 (三)外族的长期侵扰

洛南县19548927735: “意大利模式”是什么?这种模式有何作用 -
籍饶保心: 你说的是不是意大利的北方经济和工业发展模式?在二战后意大利经济开始腾飞,在其北部形成了有其特色的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以下特点. 1.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4.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5.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总之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很像我们的温州.

洛南县19548927735: “第三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成功之道 -
籍饶保心: 由于历史原因,意大利的产业结构与大多数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企业构成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行业也多集中在纺织、皮革、机械、食品等传统领域.然而正是在这些中小企业和传统轻工行业的推动下,意大利经济在近30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

洛南县19548927735: 求助问题'''全球化,现代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
籍饶保心: 吸收有益的传统,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局势

洛南县19548927735: 西方的小学学习生活 -
籍饶保心: . 师生关系 中国的教师强调对学生严格要求,强调纪律性、听话、努力学习,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西方则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学生的环境比较自由、宽松,强调顺其自然的发展,师生关...

洛南县19548927735: 关于欧洲各国的民族精神 -
籍饶保心: 这个问题要说起来确实太大了,无从下嘴的赶脚~其实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的.罗马为何勇猛,其实主要观点有罗马人天生的荣誉感,地缘形成的民族性,包容的政策,合适的政治体制,善于学习的精神等等,究竟哪一个原因起主要哪一个原...

洛南县19548927735: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 -
籍饶保心: 与传统工业区特点比较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1)以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生产过程大多数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4)资本集中程度低; (5)工业大多分布于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