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关于江西鄱阳莲山的历史?

作者&投稿:闭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介绍一下江西莲山汉墓群?~

  江西最大的汉墓群

  在江西省波阳县莲山、桥头两乡交界地沉睡着一段汉朝历史。在方圆五六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那些长满野草、小毛竹和灌木丛的大大小小的半球形土堆,居然是沉睡了两千年的汉代古墓。这里,拥有江西最大的汉墓群。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按祖辈习惯,把这些土堆称之为“墩”,相传共有99座,并用充满着神话色彩的语言来演绎。

  198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队来到莲山作现场勘察和分析后,确认这些高大野冢为汉墓,总量有40余座,首次打破了这里世代相传的神话。2000年7月,莲山汉墓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波阳县文物工作人员再次到现场冒雨作了整整一周的详细勘察,给古墓标号并划定建设控制地界限和保护范围。他们惊奇地发现古墓的数量远远超出1983年的测算,确认基本保存完好的就达119座,其中最大的高18米多,底座周长达100余米,且规模可称得上“江西之最”。而鼎鼎有名的樟树古墓群数量也只不过90余座。

  从莲山汉墓群图上可看出,汉墓的排列分布状况令人叹为观止。汉墓群以莲花塘为中心向外扩展环绕,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簇拥着村庄,莲花有3个瓣,分别伸向西北的彭丰、马家边村,东北的叶家、王家村,正南方的汪家山、下脑村;又似一条飞腾的青龙,龙首在桥头街乡彭丰,龙身在莲山乡,绵延五六公里,若从高空鸟瞰,这条“龙”的形状可能更逼真。

  从波阳县城到莲山汉墓群有80余公里的路程,莲山乡政府所在地通往各村的是长达几公里崎岖狭窄的黄泥路,只能容纳一辆昌河面包车通过。2001年12月23日下午,连续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记者从莲花乡经过几十分钟的艰苦跋涉才来到汉墓群的中心地带百花塘村。村支部书记程香山及现任村委会主任为我们指路并详细介绍了汉墓的有关情况。并称在村里他们是最清楚古墓情况的,以前文物考古专家来考察时,也是他们当的向导。

  从百花塘村口上的乡间小路上远远望去,一座座蒙古包似的小山丘便映入眼帘,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山包上草木杂生,但因圆坡形地面的关系倒显得错落有致,别有美的韵律。一走进村庄,看到的是第一户人家的后山,村干部介绍说,我们已到了第9号墓。一间土砖砌起的房屋紧邻山坡而建,显然房子是挖掉小半座山包建成的。其实这山包就是一座典型的汉墓,径约八米,山顶上长着密密麻麻的小竹子,但因农户劈开了地表土,一些毛竹根裸露在外,地面撒满了干枯的竹叶。离山顶约3米高处,就是9号墓顶,呈拱形,由暗红色砖块竖着砌成,砖砌得整齐划一,做工精巧细致。拱形跨度约2.5米,洞中已被红土填得满满的。整个墓穴似船上的乌蓬。砖块明显比现在的要大,经测量,基砖长34.5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而砖的六个面都刻有花瓣形、铜钱形、线条或兽面形的花纹,而且砖块一头厚一头薄,以便把墓穴砌得坚牢些。不过,由于长年风雨剥蚀,砖大都已风化,轻轻一敲便分裂脱落。

  据了解,紧邻墓穴的那间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屋主挖开山包掘到一个由砖砌成的洞,洞里除了泥巴外没有任何东西,根本没怀疑到这是墓穴,就劈了一半下来。2001年11月,县博物馆文物工作人员把此墓标牌,但记者到来时牌子早已不翼而飞。记者还看到,墓穴一角也被挖开,用汉砖围成一圈,用以盛些稻草灰。显然,房主并没把这汉墓当回事,也许在他眼中汉墓的价值仅仅限于用来盛放物品罢了。

  站在1号墓顶登高望远,周围的村庄和绵延的古墓尽收眼底。对这些形状怪异的山包,其实当地村民早就注意上了,但没想到会是汉墓。波阳县博物馆馆长蔡晓凤女士告诉记者,莲山汉墓早在1983年就被发现。1982年年底,当地一些村民跑到有关单位报告,称他们在山包取土回家填地面和制土砖做房时,发现山包里的泥巴非常稀松好挖,土质富有黏性。许多人就一直挖下去,结果挖到一些坛坛罐罐和生锈的铁剑之类的东西,这引起了县文化局的重视。1983年,文化局领导派人邀请江西省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专家会同刚成立的波阳县博物馆有关人员,组成考古队,前往莲山现场考察。考察过程中,专家们了解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搞水利建设时就挖掉了许多山包,而且还挖掘出一些陶器、铁器,如釜、鼎、罐等,器具上还有些简单的花纹。于是他们深入村民家中寻找到一小批文物。根据文物的形状、花纹、大小式样,对照山包形状、地理位置等,专家们确认这是汉代古墓,至于具体属于汉初、汉末或东汉、西汉则还需作进一步考察论证。

  由于考古专家们的确认,莲山汉代古墓群得到县里进一步重视,1986年波阳县政府公布莲山汉墓为县级保护文物,要求很好地保护起来。于是,县博物馆、莲山乡、村委会、村民层层签订责任状,规定为保护汉墓群,墓地周围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不允许搞任何基建,若违反协议必须层层承担责任,并按《江西省文物管理办法》有关条款处罚。但是由于波阳县财政紧张,实际上汉墓群并没有得到任何资金保障,因此,保护汉墓就一直维持在签责任状的水平,而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措施。以后乡长每3年一任,就每3年博物馆、村里签一次协议。

  好不容易发现的汉代古墓群就这么搁置着,总不是个事。1998年,蔡晓凤馆长重新搜集有关汉墓资料考察分析,向省文物局写了个关于要求将莲山汉墓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的报告。蔡馆长回忆说,她在报告中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莲山汉墓群规模很大,根据初步考察,古墓大大小小共有上百座(1983年称只有44座),分布在约五六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应是江西省最大的汉墓群;二、汉墓群的分布看上去很奇特;三、在江西同类古墓中,莲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有很高历史价值的文物,而且有商代文物,历史最早。2000年7月,莲山汉墓正式被批准为江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省文物局通知波阳县必须正式确定莲山汉墓的具体数量,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8月,蔡晓凤带领一名工作人员冒雨前往莲山勘察、划线并绘图。整整七天,他们和村民吃住在一起,削竹片做标签。入丛生的荆棘中做测量,打标记,绘制详细的汉墓群图,为以后申请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准备资料。经过几个月的重新勘探、划定保护范围和采取保护措施,波阳县在莲山建起全省最大的古汉墓保护控制地带,共保护汉墓119座。日前,江西省政府下文,莲山汉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专家分析指,莲山汉墓对研究江西乃至整个江南汉代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可以为研究汉代民俗、民间工艺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意义和价值

  波阳县莲山汉墓群虽被发现,但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究竟有多大,目前也许连考古专家们也难以下个结论。不过,对当地村民来说,他们很早便从中尝到了甜头而感觉非比寻常。

  这些野草茂盛的拱圆形山包早成为村民们放牧牛羊的好地方。放牛娃把牛赶到这里,让它们美美地饱食一顿,自己则登上山包顶站岗放哨或和伙伴们游戏欢闹;山包下取之不尽的优质红壤,则是穷困的村民们用来筑房子的最好原料。据村民介绍,在20世纪70年代,大家纷纷盖房挖掉了好些山包。在取土过程中,他们曾经掘到些像土窑的洞。洞里埋了很多古砖,而且保存非常完好,于是就视若珍宝,搬回家砌墙,有的人家几乎整个房子都是用这种砖建的。自从发现山包里有砖块,这些山包也遭了灾,毁坏的越来越多。据了解,迄今为止,被挖掘的已达几十座。

  就在村民们乐此不疲地取土挖砖时,他们又有了意外收获,继续掘出些铁剑、陶罐、铜鼎等文物。不过,这些东西在村民们眼中并不值钱,有的就让它们埋在土中,捡都懒得捡,看上去有点作用的则带回家中,当作存放物品的容器。

  1991年,乾湾村兴修马路,村民程礼玉挖到几件被文物专家们称为无价之宝的青铜器,消息在各村传开,如重磅炸弹引起村民议论纷纷,他们终于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并坚信那些山包是他们的一笔财富。江西省里几位老考古专家应邀前来对铜器作鉴定,并到挖掘现场和汉墓群作勘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著名考古专家陈文华考察分析后认为,铜器非比寻常,当属“江南第一宝物”,应是一级保护文物。两件叠合一体的青铜器为商朝铸造,上者形同蒸笼,下者宛若火钵,是用作蒸饭的器皿。它高75厘米,重达14.5公斤,外表花纹清晰可辨。有考古专家认为乃商代后期铸造的,是“仅次于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的无价之宝”。不过,波阳县博物馆馆长蔡晓告诉记者,她不同意“仅次于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的说法,这两件青铜器的确称得上价值连城,也可以称得上江西之最,但和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相比,毕竟还有差别。这两件青铜器目前已被江西省博物馆借用收藏。

  据悉,因程礼玉保护文物有功,1991年9月波阳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奖励了他1400元钱。至今说起此事,程礼玉全身微微颤抖,显得有些激动。

  现年68岁的吴善造老人在和记者谈起青铜器时也激动万分。老人1989年56岁时调莲山乡任党委书记,一直任职到1994年离开,当年和另外三位乡干部一起处理了这几件青铜器的转交工作,并被波阳县人民政府授予“保护文物有功”的荣誉证书。

  墓主:未解之谜

  成群连片的汉墓群分布在波阳的莲山桥头,是人为,还是巧合?这些墓堆是真是假,是否埋葬了人,墓主是何许人也?这些都是未解之谜,有待史学界、考古界研究探索。

  原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兵器窟位于莲山一带,但考古专家既已考证这里的山包是汉墓,那么兵器窟和汉墓是否有关联?

  有专家指出,汉墓的形成是古代战争的结果,这里很可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战死的将士埋葬于此,形成一个个山包。这种说法的确有史学依据。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分化项羽阵营,曾把项羽的大将英布拉拢过来,封为淮南王,刘邦当上汉朝皇帝不久,视“异姓王”为大忌,大肆诛除,淮南王英布就在彭越被杀。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英布城,在府西北百五十里,汉初吴芮筑以居布。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布败于淮南,走渡江,被长沙哀王所诱至鄱阳,鄱阳人杀之于兹乡,盖即此地云。”其中的“此地”就是目前的莲山乡谢家滩英家。虽然现在英布城无可查寻,但这些墓堆却让人与这场战争联系起来。莲山一带,背靠皖赣边界的崇山峻岭,南濒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古乃皖赣通衢,兵家必争之地,说这里是古战场不无道理。

  有关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看法: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先民乃百越人,吴楚两国为争地盘激烈角逐,百越人辗转南迁,这些墓堆是否为他们南迁前留下的?

  对于汉墓形成各种猜测,蔡晓凤认为现在还不能下定论,必须综合史料、出土文物、地理环境、颁布状况等方面因素作进一步分析和考察论证才能得出结论。

  莲山汉墓群是我国古代留下的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保护这些历史文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只可惜发现得太晚,人为毁坏的太多,许多文物也还散落在民间。1983年省考古队确认莲山汉墓后,《波阳县志》对此作了记载。据称,建国后农民开荒建房和兴修水利毁坏了不少汉墓。目前,走在汉墓群村落中,随处可见用汉墓中的汉砖砌成的民宅,据村民介绍同,用汉砖砌墙的房子至少有10余幢。这些大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并不知是汉墓。只可惜即便在考古专家宣布发现汉墓后,一些村民的认识并未完全提高。

  吴善造老人说,1990年莲北村一村民建房时就发现了一座很大的汉墓,墓穴高约2米,面积有一个房间那么大,犹如一座地宫,洞里有三个由砖砌成的拱形门。村民们闻知挖到“地宫”,纷纷前往观看,但房主自命“地宫”主人,要求村民花一块钱才能入内参观。此后“地宫”居然被用来藏红薯和关猪。今年11月,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该地勘察时,发现“地宫”早已倒塌。这不能不令人痛惜。所幸,汉墓群发现后,县、乡、村各级都十分重视保护,大多数村民还是有了保护意识。有消息称,多年来,时常会有文物贩子偷偷来汉墓群探宝,村干部就会派人去抓,有些村民还自发去巡逻,不让盗墓者得逞。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感觉到当地村民对汉墓寄予了厚望,企盼能给自己带来致富机遇,部分人对多年来只保护不开发表示不理解。一名村干部感叹:总这样保护着也不是个办法,专家、官员来了一批又一批,但每次考察后也没看到采取什么大动作,究竟要将这些汉墓保护到何时呢?波阳县政府曾表示,要把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结合起来,提升波阳的文化旅游品位。但是,这些承诺将到何时能够付诸行动?

沿着景湖公路西行,在离拓港乡不远,就能看见北面有座大山盘亘,它就是莲山。
莲山海拔288.8米,面积有800公顷。山周围有临江、马鞭、林七、孔山等小山分布,与主峰相构,有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而得名。昔时的莲山,山势峻险,树木苍翠,只有一条曲径通向山顶。山顶上一座建于唐贞观四年(630)的古庙,规模宏大,气字昂然。庙后有古柏,大可合抱。柏后有井,清冽甘甜,大旱不涸。山后有洞,传说为仙人万祖法师修炼之处。万祖法师与观音大士斗法,祖师不敌,左手受伤,便躲在此洞修炼了18年。山腰有两个"仙丹"池,一年四季,清泉涌流,泉水清澈如镜,光亮照人。现在一口已经干涸,一口长流不竭。山南有两口池,一名油池,一名盐池。传说过去这两口池常年淌出油和盐,有女比丘将流出的油盐偷下山去卖,从此这两口池便再也不流油盐了。如今,两池尚在,油盐却元。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是,这里是古文物的发掘地。山下的莲塘、彭丰一带原有80多座商周和两汉时期的古墓。虽然已有不少古墓自民国以来便遭到毁坏,但至今仍有30多座保存完整,有待挖掘之中的文物。此前,在这里出土的文物有:剑、铁鼎、陶瓷仓盖、果盒等。另外还刻有网线纹、叶脉纹、花格纹等八、九种纹饰的墓砖。无疑,这里定有不少未解的谜。莲山,除了让人熟知的典故之外,更有值得探究的秘密。

央视科教频道《科技之光》连续两集播出《沉睡古墓群》,给观众讲述了鄱阳县莲山古墓发南的前前后后,片中集中介绍了鄱阳考古工作者经不懈探求,终于揭开了古墓群的神秘面纱。 所谓神秘面纱,就是鄱阳莲山的百余座黄土包包是西汉初期,刘邦追杀淮南王英布时,英布战败,黄土包包即是当年战死沙场的的英布及百余名将士的墓穴。 这个结论无疑是为了证明莲山的众多黄土包包是古汉墓,并以英布战死沙场来说明莲山古墓的来历。 对于这个结论,观众反映不一。有观众为了解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叫好,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对古墓是否是英布及将士们的墓穴持质疑态度,笔者认同第二种观众的看法。 当地考古工作者认定古墓是古汉墓群,古汉墓群是当年战死沙场的英布及将士们的墓穴。而莲山圹英村村民说,这么多黄土包包是“兵器窟”,他们的祖先住此地是“守墓”。是“古汉墓”还是“兵器窟”?“守墓”,守谁的墓?成了鄱阳莲山的两个大谜团。 谜团之一:黄土包包是古汉墓还是兵器窟? 经专家考探,鄱阳莲山莲花圹现有119座黄土包包,这些黄土包包外型特征,而此地已发现了大量兵器古剑及大量有奇异花纹的古砖、陶片等,专家认家均是汉初时文物。初看起来,这里的确是古汉墓群。但村民们且说,他们的祖辈们一直传说着这些黄土包包是兵器窟。传说不一定是真,但也不会是穴来风。面对访问的说法,我们必须采取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兵器窟”,谁的兵器库?笔者带着这个谜团。在古今资料中探寻答案。 要破解是“古汉墓”还是“兵器窟“这个谜团,我们必须深层次地去认识一个我们早已熟悉且没有深究的人。 这个人就是鄱阳家喻户晓的,番阳置县时的首任县令吴芮。古城人自古至今口称赞吴芮,古人称之曰“番君”,令人赞之曰“历史文化名人“。吴芮虽去二千二百余年,但二千二百年来,他一直影响着鄱阳,王德琏在《鄱阳记》中云:”吴芮之遗风难泯。“ 吴芮是番阳县首任县令,他与鄱阳莲山圹黄土包包有关系吗?笔者认为有关系。而且,吴芮是破解莲山黄土包包是兵器窟的关键人物。清同治十年的《鄱阳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英布城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布为吴芮婿,使将兵屯此”。另外,《万有文库·读史方与纪要》中也有似记载:“英布城,在府西北百五十里,汉初吴芮筑以居布。” 两段史料给了我们重要信息:“英布城,使将兵屯此。” 吴芮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县令,吴芮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秦末,由于始皇及二世的暴政,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反抗,举起了反秦义旗。此时的吴芮虽在番阳任小小的县令,但他洞察秦王朝局势,认定秦王朝必然灭亡。同时,他也在考虑自己在乱世中如何作为。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项羽也从叔项梁起义,刘邦亦在沛县起义,秦王朝已动荡不安了。此时的吴芮没有急于起义,但他在积蓄政治、军事力量,储势待发,他的策略是: 招降纳叛 屯兵练兵 英布是安徽六县人,曾坐法黥面,故又称黥布。公元前221年,刘邦以沛县亭长送刑徒去骊山,沿途徒金逃亡,英布此时与在骊山的服苦役的同伙逃亡起义。英布闻番阳县令吴芮大名,即率七千刑徒组成的部队投吴芮。吴芮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顾不得英布是刑徒,幸然纳叛,并以女许配于英布。随后就在鄱阳莲山英村筑英布城居布。此实乃屯兵于此。这样,吴芮就一边让英布在莲山操练陆兵,一边又让其部将梅(狷)在城内督军湖(即今城内东湖)操练水军,储势待发。 善待百姓 从筹粮草 吴芮在番阳任县令13年(前221年——前208年),他以政治家的眼光,以德施政,安定民心。在番阳,他体恤百姓疾苦,减轻百姓劳役及苛捐杂税,鼓励生产,甚得民心,番阳人尊之曰“番君”后并立庙祀之。 洞察局势 储势待发 吴芮深知,作为一个朝庭命官,在天下大乱之际,一旦起义,朝庭必定派大军镇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相继起义,吴芮还在等待。随着起义军的节节胜利,秦王朝已摇摇欲摧,吴芮于公元前208年8月,在番阳举起了起义大旗。 招降纳叛,屯兵练兵。善待百姓,从筹粮草及洞察局势,暂缓起义,就是吴芮的一个策略。这个策略较以后明初朱升献给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要早1560余年。吴芮是从鄱阳走出去的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这就是我们今天对吴芮的新的认识。 吴芮屯兵于鄱阳莲山莲花圹,这是吴芮策略的一部分。英布当年带七千人投吴芮,加上吴芮自己的部队,莲花圹,即英布城的屯兵,至少在万人以上。万人屯兵于此,万人练兵于此,此地兵器库之多之大,也就顺理成章了,故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吧。黄土包包周边出现的大量铁剑,大量古砖是有因的,是否是当年英布练兵场兵器库的遗留之物,在黄土包包挖掘之前,笔者自然也不敢作为绝对认定,但这是一个重大疑点和重要线索,何况它与当地流传的黄土包包是兵器窟的传说是吻合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黄土包包周边及民宅屋墙中与庭院内有大量古砖出现。试想,如黄土包包是埋葬英布及百余名部将的墓穴,并用砖砌成墓穴,那人力、物力、财力哪里来?时间允许吗?英布是叛军,当时的形势许可吗?再者,主帅可厚葬,百余名将士也会厚葬吗?此地出现大量古砖,正好说明了砖是造兵器库需要的材料,说明在此地造兵器库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都很充分。 综上所述,黄土包包正是汉初吴芮的兵器库,它与史料、实物相符合,也与民间传说相吻合。 莲山自筑英布城后,一直会有守兵器库的将士居住,自然也会有人死后葬于此,会有汉墓。到英布死于此地,仍有人居住在此。汉“五铢”钱的发现,便证明了这一点。“五铢”钱是英布死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铸造之钱。它的出土,只能证明在兵器库周边也会有前195年之后的汉墓,不然此地不会有这么多的黄土包包。 谜团之二:英村祖辈守墓,守谁的墓? 莲山黄土包包是否是当年战死沙场的英布及将士们的墓穴?英村为何都姓英?要破解这个谜团,就必须了解关键人物英布。英布是何许人也? 英布是安徽六县人,是汉初异姓王之一淮南王。我国权威辞书《辞海》中“英布”的注释是:“英布(?——前195年)汉初诸王。六县人(今安徽六安东北)人。曾坐法黥面,输骊山,故又称黥布。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属项羽,作战常为先锋,封九江王。楚汉战争中归汉,封淮南王。······因举兵反,战败逃江南,被长沙王(吴芮子成王臣)诱杀。” 英布起义反秦后,他是如何来到番阳的?在番阳他干了此什么?以及兵败后,他为什么逃到莲花圹英家村?最后他被谁人所杀?笔者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在不断探求。 吴芮起义后,势力不断扩大。英布得到吴芮的帮助,便渡江淮,进攻秦军。英布勇猛善战,作战常为先锋,被项羽封为九江王。楚汉战争中英布归汉,被刘邦封为淮南王。 汉初,刘邦诛杀异姓王。彭越、韩信相继为刘邦所杀,英布见机反叛。前196年,刘邦亲讨英布在蕲西交战,英布战败逃走。刘邦因中箭受伤班师长安。此时,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诚惶诚恐,惧怕刘邦加害自己,吴臣为表对刘邦的“忠心”请命杀其姐夫英布。史记,黥布列传有这样记载:“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人走江南。布故与番阳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给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长沙王吴臣是英布妻弟,番阳是其与吴芮起义老巢,英布毫无防备来到番阳,落入吴臣的圈套,遭来杀身之祸。《万有文库·读史方与纪要》云:“为长沙王哀王所诱,至鄱阳,鄱阳人杀之兹乡,盖即此地云。”另外,余干县志亦有记载说,吴芮是余干人,英布战败后,逃至余干邓墩,被吴芮之子吴臣诱杀在民居里。两地县志的记载,杀英布时并无“战争”“战场”之杀。英布死后葬于何处?《波阳县志》载:“淮南王英布墓,在县城北一百五十二里,即今肖家岭大岩山龙圹石屋柱间。现不易寻找。 两地历史资料都没有记载在鄱阳发生的“战争”、“战场”痕迹,均同《史记》中记载一样是“诱杀于民宅”,而随英布逃番阳的百余名将士的生死均元记载。百余名将士也许在莲花圹留了下来,而且是永远地留了下来。他们在莲花圹繁衍生息是有可能的,从而也就引来村民所说,他们的祖先住在此地是“守墓”。英布在番阳仅一年时间,虽娶妻,但不一定有后代留在番阳。英氏祖先是谁?英村人为何都姓英?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 英村人何来?笔者在没有见到《英氏宗谱》前,不敢妄言断定。但根据莲花圹众多黄土包包及英布被杀,百余名将士生死不明的情况,我们可否做这样的推测:英村是汉初英布城兵器库守卫及逃亡番阳的英布旧部在此居住,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村庄。英布城实际上是吴芮的屯兵地,吴芮、英布、梅狷助刘邦打天下远征后,大后方的兵器库不会放弃,仍需防守。数年后,英布带百余人逃来此地,英布被诱杀,随从百余名将士只要不抵抗,他们就一定会留在此地。这样,他们和兵器留守将士,一道成了守墓部落(守英布墓)。守墓部落在守护过程中,繁衍生息而形成了村庄。为表达他们对首领英布的忠心,义气和孝意,守墓人逐渐改姓英,并世世代代秉成祖训,守护英布墓,守护黄土包包兵器库。(在江西新建县石乡,璜源村就是当年为明藩王宁朱权守墓,守墓部队(或家奴)在五百年的守护过程中,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村庄。村庄村民的祖辈改姓朱,对朱权充满敬意,以姓朱而感到自豪。) 英布有无后裔,一直是个悬念。英布从投吴芮到起义远征,在番阳仅大半年时间,虽已娶吴芮女,不可能在出征前有儿女。后十余年,是否有儿女,谁也说不清。即使有,到英布死时也不会大于十岁。英布死后,其妻其弟也会将小外甥出番阳到长沙国抚养。据有资料显示,英布妻梅子,英布妻梅子,在英布死后11年时,死于长沙其娘家。由此推测,英村可能无英布后裔居住。英村有宗谱,宗谱是后人记载姓世系和世系中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我国宗谱始于宋,《英氏宗谱》同所有宗谱一样,是世系祖先根据其祖辈传说而撰修的,时间久远,英氏姓英始于何时,也就难以考究了。有趣的是,在英氏宗谱中,英布图像额题是“九江王英布”。英布是汉淮南王,英氏祖先为何以小换大,称英布为“九江王”?这只能说明:英氏祖辈从英布死后,一直憎恨刘邦诛杀英布。从中也就透出英村村民(英布旧部后裔)对英布的忠、义、孝是何等致诚。英村辈辈的守墓守库,代代相传,不仅守住了使命,也守出了精神。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忠、义、孝。守墓者祖祖辈辈的守墓精神,本身也就形成了一种遗产,一种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珍重和珍惜。 三洪:南宋洪皓及其三子洪适、洪迈、洪遵(都有文名,后人称为“鄱阳三洪”,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大臣,洪迈著有《容斋随笔》,洪适官至宰相。),还有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以及大家所熟识的南宋词人姜夔、汪藻等皆出于饶州故地。唐颜真卿,北宋范仲淹曾是此地父母官。其中洪迈尤甚,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容斋,南宋文学,史学家,江西鄱阳(今江西上饶市鄱阳县)人。父亲洪皓,建炎间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当朝皇帝都称赞他“虽苏武,不能过也。“回国后被秦桧迫害致死。长兄洪适,金石学家;二兄洪遵,钱币学家;与迈均工文词,世称“三洪”。《宋史》称洪迈“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巍石山,坐落于鄱阳县凰岗镇昌江南岸,高70米,面积0.3平方公里。既无摩天之势,又无连绵之脉,在长江以南丘陵地区,此类大小的山比比皆是。然而因了文人的欣赏落笔,巍石山的神韵得以彰显无遗。

  早在绍兴元年,岳飞屯兵于巍石山时,就写了一首《鄱阳巍石山龙居寺题》: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紫金诸佛像,白雪老僧头。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

  龙居寺楹联“云影回环龙自在,花香芬馥佛如来”。现珍藏于鄱阳县博物馆。

  数百年后的今天,龙居寺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在吟诵诗联时,仍然能遥想到昔日的巍石山的的确确是个幽静美丽的修道悟禅之地。无论从任何角度观看,巍石山活脱脱就是一头全鬃全尾的雄狮,仿佛因长途跋涉,累了,渴了,就俯卧在昌江边,饮水化石。倘若泛舟昌江,船行峰移,俨然兽脊踊动,狮鬃威竖,拦江欲吼,不但形似,更为神似。故此,巍石山又名狮子山。狮子山共有三峰:尾峰狭窄陡峭,如神鞭拽地;肥硕高耸、圆隆性感的是臀峰;腰际深凹,弧线优美。头峰与臀峰几乎等高,但苍岩峭壁,怪石嶙峋,犹如狮鬃,钢威不凡,若是舟行其下,峭壁危崖劈浪扑来,山欲摧,崖欲崩,心生颤意.越往里去,林子越幽深,地势却总不见高升。都说攀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可我们偏偏走岔了,信马由缰地就来到一座古墓前。碑上刻:徐氏三世祖七公夫妇合墓,碑联云:居福地千枝共茂,衍家声一脉相承。

  关于此墓的传说,我自小就耳熟能详。

  据传,始祖大太公徐布卿于唐昭宗天佑元年(即904年),中进士,任郎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即924年)解祖南还,道经饶州凰岗,见山水秀丽,遂定居凰岗。大太公生小太公廉溪公,小太公生七子,其中长子、二子、四子、五子均返浙江龙泉,三子、六子、七子留驻江西凰岗。一日,七子问精通周易的三子,何处有好地,三子指着河对面的山说:巍石山宛若雄狮,臀部圆隆高耸,其下密林幽深,有两个小山包,酷似卵子,藏风聚气。时年,七子夫人身怀六甲,除夕夜,阖家团圆后,不见七子,挑灯举火到处寻觅不见。天快亮时,三子一拍大腿:不妙,快随我来。果然,七子已然泅水渡河,自缢于小山包树上。

  传说中的七子就是此古墓中的七公。他以年青的生命占了一处好穴,以一个遗腹子繁衍生息了近四十代万万人。三公、六公后裔不到七公人丁的六分之一。至今,凰岗还流传着一句经典民谣:“河东的孙仂,培里的叔,湾头的公仂还在箩窠(摇篮)里哭”。


鄱阳湖的鄱是念po还是bo,我说是po,而且没有第二音,在中华字典里看的,有...
释义:〔鄱阳湖〕湖名,在中国江西省。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鄱桂[pó guì]南朝齐鄱阳王萧锵与桂阳王萧铄的并称。2、鄱阳湖[pó yáng hú]中国最大淡水湖。3、鄱阳白[pó yáng bái]纸名。4、鄱湖[pó hú]鄱阳湖的省称。5、鄱阳神[pó yáng shén]鄱阳神为蒲松龄著作《聊斋志异》...

关于鄱阳湖大战的佳句
曾经我疯狂地恋上文字,那种把真情作为一种寄托,把理想作为阶梯的梦,那就是就是文学。诗歌、散文、小说,年少的日子里,我所珍藏的所有便是那一本本爬满书卷的心情脚印。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江西人,我们都很自豪地说是赣鄱大地的儿女。从小我就接受这种在感恩教育,一路走来,阅读过不少关于鄱阳湖的诗文,美丽的风...

鄱阳 的鄱 念bo 还是po 呢?
鄱阳的鄱念pó(声母:p,韵母:o,声调:阴平)。鄱阳县古称番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4215平方公里。鄱阳县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史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

不查字典,就你平时的读法,“鄱阳湖”的“鄱”到底读什么呢?
我是读po,二声。上学时就这么念。

...县谢家滩镇有那些历史足迹和历史名人…谁能告诉我。谢谢!
淮南王英布墓、汉墓群,出土文物有剑、铁鼎、陶器,已被县博物馆列为一级收藏品;有位于大岩石峡内深不可测的龙潭及溶洞,已发现潭内有极为珍贵的“白甲鱼”;更有明朝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日战鄱湖,夜宿檀溪”的景观——檀溪渡,现存古石板桥,河床马蹄印,碑文等。

鄱的读音
鄱的读音是【pó】。拼音:【pó】。注音:ㄆㄛˊ。部首: 阝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4画。异字体:番。五笔:TOLB仓颉:HWNL郑码:PFKY四角:27627电码:6776区码:5922规范编号:5763统一码:9131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五行属性:水。笔顺: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フ丨。(鄱)鄱阳、...

我是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成年人没案底,我盗窃别人6300元也是临时起心...
我跟你说,对于盗窃来说,性质已经比较恶略了,判无罪是没有可能的,所以只能追求从轻处罚,所以要寻找从轻的情节,这就涉及到很多法律专业的问题,一时半会儿是说不清的。当初,一听说被逮捕了,就要马上聘请律师,然后让律师想办法,才对。记住,只有律师是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跟公检法系统对抗的,法律...

能告诉我鄱阳的 那几高中比较好呢
鄱阳四中。

谁能告诉我番国是哪个国家
番国 也作潘、鄱,周代己姓小国,远古时代祝融八姓之一的昆吾之后,与楚国同源。西周及其以前的番国应在河南温县附近。西周末年南迁到淮河上游,今河南信阳一带早期以后,又东迁到河南固始、淮滨地区。西周中晚期,番国贵族就世代在周王室任要职。番氏也嫁女于周,与王室结为亲戚。西周中晚期早期,番...

描写赣江的诗句
1. 关于赣江的诗句(关于赣江的诗句请各位大哥帮帮忙知道了就告诉我O∩) 关于赣江的诗句(关于赣江的诗句请各位大哥帮帮忙知道了就告诉我O∩) 1.关于赣江的诗句 请各位大哥帮帮忙 知道了就告诉我 O(∩ 章贡汇流成赣江,水绕吉昌连鄱阳。 十八险滩猫子神,山河锦绣沿赣江。 富饶江西人杰地,游览庐山胜景光。

惠州市15253376874: 江西鄱阳有没有一个叫'莲山'的地方 -
熊紫加斯: 有一个叫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山乡

惠州市15253376874: 哪位能告诉我一些有关莲的名胜古迹,要地址、历史、意义等,尽量详细 急求! 谢谢! -
熊紫加斯: 一、山岳黄山莲花峰:在安徽省歙县境内,因峰形酷似荷花而名庐山莲花峰:在江西九江市南.华山莲花峰: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为华山的中峰.衡山莲花峰:为湖南衡山之峰,层峦叠嶂,形似荷花,故名.五夷山莲花峰:位于福建崇安...

惠州市15253376874: 知名度高的房屋中介有信用吗? -
熊紫加斯: 1由于害怕上当.总觉的中介有个门脸,可靠性高,不知道他们最擅长拖,能一周办完告你要一个月,能压你款就压你款.2想省事.觉得找了中介可以少跑腿,其实你要是清楚带什么手续,跑腿次数一样,还不怕证件被人挪做他用.别信什么知名度高,尽是连锁加盟,各自独立,就算所在品牌要求严,不合格的被踢调,照样顶着原先的牌子干,除非出了事才有人捅出来.自己眼睛擦亮些,多调查多看看比什么都强.

惠州市15253376874: 谁能告诉我世界自然遗产崀山的传说
熊紫加斯: 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崀山,见此处山水奇异,便赐一“崀”字,意即良好的群山,新华字典因此为“崀”字作了专注.

惠州市15253376874: 谁能告诉我“山”在中国古代代表什么啊? -
熊紫加斯: 1、出自烈(一作列)山氏之后,相传,炎帝为上古时姜姓部族的首领,是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他的后代有...

惠州市15253376874: 有谁能告诉我对于屈原之死有什么看法? -
熊紫加斯: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