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灰吟》的资料

作者&投稿:咎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石灰吟》作者资料~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简介

   于谦像[2]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
  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

跟详细的这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166807.htm#4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注释:  石灰吟:石灰赞歌。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击: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古诗今译: 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于谦生平: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02.htm

诗人朝代:明朝。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1459年5月,义子于康将于谦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赏析】 本诗选自《忠肃集》,为诗人年青时所作。这是一首咏物诗,但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前两句主要写石灰的烧制暗喻若要做不平凡的人,定要经历“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般的考验。后两句议论是石灰的自白,点明石灰石甘愿经受此考验心态和原因: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的本色留在人间。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通过对石灰的赞美,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于谦青年时代写的这首诗果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石灰吟》背景资料: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的时候,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朝中政要的建议,将明都南迁。可考虑到京城百姓的安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而《石灰吟》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可当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后,1457年2月,于谦却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于谦一生为国为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石灰吟》中的石灰不正是于谦的人生写照吗,而“吟”既是对于谦的赞美,也是对于谦的悲壮牺牲而感到惋惜。

😌😌😏😚😏☺☺😒😌☺😒😒😒😌😒😍😒😍😏😌😍👿👿👿👿😉😇😇😇🙃😤😤😛😩😴👯👯👼💀💋💅💋💋💋💋💋💅👃🙇


于谦相关资料+对《石灰吟》的理解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

石灰吟的作者
3、于谦在明朝的政治生涯中,以清廉、刚正不阿著称。他在官场中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不讳,为国家和人民尽职尽责。然而,由于与当时的权贵不和,他被诬陷下狱,最终在土木堡之变中被冤枉致死。石灰吟的相关资料 1、石灰吟是明代文学家、将领于谦所作的一首诗歌,诗歌借用了石灰石的制作过程,表达了作者...

石灰吟的创作背景
2、从个人经历来看,于谦是一个忠诚、正直、有担当的官员。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曾多次参与抗击外敌的战争,并取得了显著的胜利。他的个人品质和性格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3、从诗歌本身来看,《石灰吟》以石灰为比喻,描述了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不仅...

《石灰吟》作者资料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简介 于谦像[2]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

《石灰吟》于谦的资料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

石灰吟是谁写的,什么朝代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石灰吟的作者是谁
就在暗中把于谦的这首石灰吟传了下来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

《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石灰吟》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代表作品,于谦用石灰自比,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和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以及思想感情。《石灰吟》原文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这首诗中,作者将高洁的人品和杰出的人才比作石灰。高洁的...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是什么啊?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自:于谦·明《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做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

明代政治家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诗《石灰吟》这首诗表现高尚情操的诗句...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表现高尚情操的诗句应该是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全诗如下:《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明代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七言绝句) - 搜狗百科
夙林伊得:[答案]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是什么意思? -
夙林伊得:[答案]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文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关于《石灰吟》的资料?
夙林伊得:《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诗人,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报效国家.[1]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的意思 -
夙林伊得:[答案]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请查出《石灰吟》这首诗的内容? -
夙林伊得:[答案]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要快、要全面、要短 -
夙林伊得:[答案]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吟:吟颂.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浑:全.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作者写作背景 -
夙林伊得:[答案]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编辑本段诗中涉及...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字 词意思和表达感情 -
夙林伊得:[答案] 我是复制的答案 不过能够涵盖你的所有问题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

三江侗族自治县13865268909: 石灰吟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
夙林伊得: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石灰吟》是于谦17岁时写的一首石灰的赞歌.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他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石灰吟 作者:于谦 (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