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十二平均律和中国的、印度、阿拉伯的音律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能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拉伯音乐,印度音乐的常用音阶有哪些?~

1、印度音阶,印度音乐术语。婆罗多的《舞论》指出印度音乐中每个音阶有7个音级,缩写为Sa、Ri、Ga、Ma、Pa、Dha、Ni。
从Sa开始的萨音阶和从Ma开始的玛音阶是印度传统音乐的基本音阶。萨音阶和玛音阶在8度内各包含22个什鲁蒂(微音程),每个什鲁蒂约相当于四分之一音。萨音阶和玛音阶是纯律或接近纯律的音阶。以萨音阶和玛音阶中的各音为主音可构成14种调式音阶。在印度古典音乐中音阶通过拉格来体现。
2、阿拉伯音阶以其中特有的四分之三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音阶。擅长数学的阿拉伯人,根据量音学原理,运用“四度相生法”,即将一弦舍其1/4,取其3/4,即得上方纯四度;依次相生,产生最初的九律。
10世纪,突厥人法拉比将律数增加到17,并区别为两类:按传统四度相生法所得的算作正律;根据中立音程所得的算作变律。到13世纪,波斯音乐理论家萨菲·丁在古代九律的基础上,再次往下生8次而得十七律,按其音高排列,即为:
但十七律在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未被广泛接受。1888年穆沙卡发明了“二十四平均律”,即把十二平均律的各半音再一分为二。其相邻两律间的音程值均为50音分,即所谓的“四分之一音”。但这种四分之一音在实际音乐中,只能与半音或全音相加为四分之三音或四分之五音使用。

扩展资料各种音阶:
吉卜赛音阶
吉卜赛是10世纪时从印度西北部分离出来的游牧部落,其音阶结构形态继承了古印度音乐文化的特点,并在西亚、东欧、南欧、北非各民族的音乐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两处增二度,每个增二度两端有半音镶边,形成一组以纯四度为框架的、“吉卜赛风”的四音音列,两组四音音列之间一处首尾交叠,一处有全音隔开,见下例3:用这种音阶,也可选其中不同的音当主音以建立不同的调式(但并非每个音都能当主音)。
平均五声音阶
爪哇人所用,当地称之为“定形斯连德罗”。其音程组织是将一个八度划分成大致相等的5个区间,每个区间大于全音而小于□音(见印度尼西亚音乐)。
以上各类音阶都植根于民间音乐中。此外尚有不少人工音阶,是由作曲家根据某种表现意图与风格要求而设计创造的,有的仅出现于某一特定的作品中,有的为某一作曲家所喜好常用,有的产生较大影响,为某个时期某个流派的一批作曲家所用。

全音音阶
由6个音级组成,也是一种平均音阶,即将一个八度划分成相等的 6个全音。
这种音阶的运用滥觞于F.舒伯特、G.罗西尼、H.柏辽兹的某些作品,其完整形态出现的最早例子见于俄国作曲家M.И.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以后A.C.达尔戈梅日斯基、F.李斯特、C.德彪西、G.普契尼、R.施特劳斯等都曾用过。它成为印象派音乐风格的特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度音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拉伯音阶

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其中每一个部分就是一个半音,每个半音的距离是相等的,它的最大好处是转调方便。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堉(1584年)。在十二平均律中,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扩展资料:
“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全音由两个半音组成。1-Ⅰ之间分成12份。具体1-2全音,2-3全音,3-4半音,4-5全音,5-6全音,6-7全音,7- i半音。
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曲调由音阶组成,音阶由音组成。音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声音是靠振动(声带、琴弦等)发出的,而振动的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就决定了的音的绝对高度。不同的音有不同的振动频率。人们选取一定频率的音来形成音乐体系所需要的音高。
十二平均律简而言之,就是把半根琴弦按照等比数列平均分成十二份。一根琴弦的长度设为1,可以表示为(1/2)^(0/12),第一品的位置是(1/2)^(1/12),第二品的位置是(1/2)^(2/12),依此类推,第n品的位置是(1/2)^(n/12)。因为这样的一组音是等比关系,所以无论从哪个位置开始弹起旋律都是一样的。
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比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大,比纯律小。因此,使用十二平均律奏和弦不纯,奏旋律导向性不够,所以在乐曲的演奏中,尤其在乐队多声部合奏的时候,实际上是多律并用的,根据实际情况,在演奏过程中,偏向一种律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十二平均律所有半音都相等的特点,因此还产生了“等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度--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是我国明代的朱载堉。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朱载堉在其《律历融通》中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原则称作“新法密律”(1581年序言)。“新法密律”就是用“等比级数”(也叫“几何级数”)来平均划分音律,这就是平均律。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 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 2 的 7/12 次方)与 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四个音乐体系:中国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印度音乐以及阿拉伯音乐,并且很粗略地将之分为两类,一是律制中含有微分音,但实际不使用微分音的中国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二是采微分音律制的印度与阿拉伯音乐。中国与西方古典音乐的乐律都是从五度相生的计算开始而导出十二律,然而理论家都知道这个系统所推算出来的第十三个音,与原先推算所用原点的音高是有差异的,同时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间也有所谓的「音差」(comma)存在(这裏没提到西方的纯律,但情况是类似的)。此外一个音阶当中也不需要使用到十二个音,十二律的被推算出来,一方面是从数学的角度,一方面是为了「音乐表现」上的需要,可能是审美的需要,可能是风格使然,总之,这个「表现」上的需要,指的是西方术语中所谓的「转调」以及「移调」。然而「音差」的存在造成乐器演奏在转调上的困难,因此理论家利用各种数学方法,寻求听觉与实际演奏上的平衡点,所以产生了西方各种的 mean-tone temperament(不知道该怎麼翻,「中间音音律」?),或是中国的「新律」、「十八律」等等之类的各种解决方案,也就是一个八度内除原先已得的十二音外再继续推算其他的音,或者调整某些半音的音高,来方便转调使用,这裏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微分音」。必须强调的是,即使这些微分音被计算产生,然而一个音阶当中却不会用到微分音,因为微分音不是为了「一个」音阶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是为了因应「不同」音阶互相转换而计算出来的结果。直到平均律的被计算出来後,转调的需要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微分音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但理论推导出来的结果并不代表会被实际展演所采纳使用,中国朱载堉的平均律就应该只流於纸上谈兵。至於印度音乐与阿拉伯音乐虽然都使用微分音,但是这两个体系的乐律却极为不同。印度的律制极其复杂,理论学说很多,古代与现代有异,理想上的理论推算与实际上的音乐展演也不见得都配合。现在,二十二个 shruti是一般比较接受的说法,也就是一个八音内有二十二个音高不相等的音,每个 shruti 都有各自的情绪与气质。虽然二十二个 shruti 都可以被拿来当做音阶的音(svara),但一个音阶(grama)中一般只用七个 svara(又可能另附加两个次要的 svara,也就是最多用九个 shruti)。而 raga 则不仅仅只是一个音阶,除了音阶裏每一个音所用的 shruti 都有规范外,演奏遇某些音时还必须以附近的 shruti 来加以修饰,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印度音乐没有绝对音高的观念,但演奏一首乐曲(也就是一个 raga)时,一旦主音的音高选定後就绝对不会改变。总而言之,一群邻近的 shruti 在一个 raga 中并不是独立的音,而是演奏者用来变换不同情绪气氛或是演奏技巧的表现手段之一;再进一步讲,这些微分音就是表现音乐气氛的媒介。阿拉伯音乐的乐律则是由四度相生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原先使用的九律中的某些音被理论家发现与 ud 琴上的实际音高有差异,因此有了一些律制的改变,而出现了介於小三度与大二度之间的「中间二度」。其实最初并没有「音」的抽象观念,对音乐家们来说,不同的「音高」是手指在 ud 琴指板上的不同位置。近代在受西方平均率的影响後,产生了「二十四平均率」,一个八度内均分为二十四个音,两个八度内有四十八个音,加上第三个八度一开始的主音有四十九音,每个音都各有名称。虽然每个音都是一个个体,但每个音也都以依附於其邻近的一个重要的音上,也就是各音的重要性有等级之分次。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一个八度内二十四等分,最小音程就是四分之一音,即半音的一半。然而这种四分之一音的音程观点并不存在於阿拉伯音乐的实际展演中,一个 maqam 中绝对不会包含有四分之一音的音程,顶多是如 D 到 E 降四分之一音这类的四分之三音。不同 maqam 的音阶由於不同的音程组合,而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气质,使听者得到不同的情绪感受。另外虽然查阅的书籍上都没有谈到这一点,不过就本人少数聆听阿拉伯音乐的经验,一个 maqam 中应该是没有所谓「转调」的情形发生,也就是每个 maqam 的音阶中所使用的音高是固定不会改变的,其主音的音高也不会在演奏途中升高或降低。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最简单地说,虽然这四个音乐体系的乐律理论裏都出现了微分音,但造成各自在实际使用上有无微分音的差别,是因为音乐上有无「转调」的需要。中国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之乐律中的微分音,乃因转调需要而产生,然而一个音阶中实际使用的音裏面并不包含微分音。相反地,印度音乐与阿拉伯音乐乐律中之所以含有微分音,是音阶本身就包含了这些音级,同时两者类似的是,这些音级所构成的不同音程都在音乐的情感气氛表现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首乐曲的主体情绪不变,其主音音高也就绝不改变,也因此没有转调需要所造成的演奏困扰以及接下来的乐律上的因应变革。四大音乐体系概分为二,在此还可对各体系对於微分音的使用做进一步的讨论。中国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在表面上看来最小都只用到半音音程,可是在中国音乐的实际演奏上,仍常常可见以弦乐器以按压琴弦的力度或位置改变,抑或是管乐器吹奏力度的变化,有意识地造成音高上的细微变化,藉以修饰主要音,从而形成中国音乐演奏上独特风味。这种音高变化的表现方式,在中国音乐上被认为是一种音乐的韵味体现,但如果被运用在西方音乐裏,可能就会被批评为「音准不正确」的演奏。可是中国音乐裏这种音高细微变化的微分音程,与乐律本身也没有关系,因为它的音高并不是依靠乐律的理论来规范的,而是在一个音乐的传统的传承下,演奏者本身的音乐经验与能力的展现。另一方面虽然西方古典音乐长时间以来都不使用微分音,但由平均律而导致的半音运用被发展到极致後,现代作曲家们为了寻求新的声响,也开始了微分音素材的创作。印度音乐与阿拉伯音乐都是微分音的音乐系统,然而两者对於微分音的使用仍大有不同。在这两个系统的音乐理论中,最小的音程单位都小於半音,也就是西方音乐角度下所认知的「微分音」,这些微分音程则是音乐情感的表现手段。可是真正运用於一首乐曲(也就是一个 raga 或 maqam)上时,只有印度音乐藉由主要音级附近的 shruti(群)来装饰该主要音级时才会真正地演奏出这个小於半音的微分音程,阿拉伯音乐裏一个八度二十四分的各个音高,乃是做为构成一个音阶的可能选择,实际音阶裏并不会出现四分之一音程,同时在理论上也没有类似印度音乐这种藉由附近的微分音来装饰主要音级的现象。另一方面,阿拉伯音乐的乐律是由四度相生的方式推算出来的,四度与五度乃为转位,因此四度相生或五度相生在道理和结果上是相同的,然而阿拉伯音乐的系统却和中国与西洋古典音乐截然不同,也再次证明音乐不仅是数学或物理角度下的声响结果,虽然都是从同样的数学理论来出发,但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也必然产生有不同的实践结果。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类,而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三种。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从历史记载看中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 《律学新说》 问世之时。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决音)、徵(读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吉他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
关于吉他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转自百度: 十二平均律 百科名片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2、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中国在音乐...

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于那个国家?宫商角徵羽,产生于中国什...
从历史记载看中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 《律学新说》 问世之时。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至少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 (另或译为 《十二平均律曲...

十二平均律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谁发明的求大神帮助
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十二平均律比西方的十二平均律早出现了一百年。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其数学意义如下: 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因此在八度音中分为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即1.059463倍。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

我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西方却是七音,这是什么导致的不同...
因为保存和音乐教育框架过少,直接导致了我们第一次提出十二平均律时,没有丝毫实质性的进步和乐器改善。而西方十二平均律则是直接完成了所有乐器的推广和运用,并且主导了如今音乐理论。西方文化的七音,最早是古希腊时期的五音相生律提出了七音,五音相生律本质上和古中国三分损益法一样,但是运用程度不...

为什么中国的十二平均律比外国出现的早,但是外国的却发展的好
因为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思想比较保守,而外国例如英国法国等封建社会只持续了200年边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他们发展的较好

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为了更精细地校准音准,人们将八度分成12等份,每个部分的频率比例相同,这就是著名的十二平均律。它在音乐转调和管弦乐队的调音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进一步精确度量,人们引入了音分(Cent)的概念,它是十二平均律中半音的百分之一,一个大二度等于200音分,一个完整的八度音则包含1200音分。在中国古代...

十二平均律是什么?
这一体系在西方音乐史上的确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正当西方音乐家为他们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和实践的优越性感到自豪时,得知古代中国早在16世纪就有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新法密率”,对此惊讶不已。他们在这方面整整落后了一个半世纪!

音律的概念
音律的概念其实主要就是音和音之间绝对的准确高度和关系,音律分化的律制主要为三种——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而我们主要讲的则是十二平均律。一、音律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音律主要受到传统音乐和诗歌的影响,其中最早的音律理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三分损益法、十二律等。在汉朝时期,...

十二平均律是谁发明的?
十二平均律发明者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一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

基础乐理(十二平均律原理)
这样五度相生律一共十二个音就全求出来了:C、D、E、F、G、A、B、降D、降E、降G、降A、降B。看起来,五度相生律好像已经完美了,够用了。但其实不是的,不然也不会在之后出现革命性的十二平均律。在十二平均律之前的五度相生律、纯律,以及中国的三分损益法等等我们都可以统称为非平均律。而它们的缺点也就...

鱼峰区18789962337: 请问十二平均律和中国的、印度、阿拉伯的音律有什么区别 -
鄢龚神曲: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是我国明代的朱载堉. 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朱载堉在其《律历融通》中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原则称作“新法密律”(1581年序言).“新法密律”就是用“等比级数”(也叫“几何级数”)来...

鱼峰区18789962337: 音律中的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 -
鄢龚神曲:[答案] 你好.就是把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

鱼峰区18789962337: 什么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 -
鄢龚神曲: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 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 的7/12次方)与1.5...

鱼峰区18789962337: 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
鄢龚神曲: 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 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 ...

鱼峰区18789962337: 请问音乐中的 (十二平均律)如何理解呢? -
鄢龚神曲: 我来简单的说一下,无论五度相生,纯律,还是十二平均律都是确定音阶的方法,建立一种音阶体系.五度相生,与我国古代的三分损益,其数学意义相同,确定音阶的过程有所差异,但确定的音阶关系是相同的. 声音是复合音,有各个频率...

鱼峰区18789962337: 在音乐体系中,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
鄢龚神曲: 在音乐体系中,把一个八度音程可以小二度音程关系平均分为十二个音,就叫十二平均律? 求采纳

鱼峰区18789962337: 十二平均律是谁发明的? -
鄢龚神曲: 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

鱼峰区18789962337: 西方乐器和中国乐器的异同 -
鄢龚神曲: 一、音乐形态不同 1.西方乐器: 理性,逻辑,多线条,立体.复调是区别于东方音乐的根本要素.复调是一种多线条音乐同时发展的一种作曲方式. 2.中国乐器: 感性,天然,单线条,平面.中国音乐在远古时期发展与西方差不多,大致分为...

鱼峰区18789962337: 什麽叫做十二平均律? -
鄢龚神曲: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鱼峰区18789962337: 十二平均律起源于哪个国家: -
鄢龚神曲: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朱载堉(公元1536-1610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后裔、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不重爵位,潜心学术研究,著述宏富.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 《律学新说》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