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中的之字有什么作用?

作者&投稿:籍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师说原文翻译(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的意思~

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原文: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白话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此文出自唐·韩愈《师说》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有两种说法:一是代词,代“六艺经传”;二是音节助词,只是为了句子念起来更加顺畅而存在,不用翻译

语气助词


台前县15341122816: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中的之字有什么作用? -
戎贤孚宁:[答案] 代词,指代六艺经传

台前县15341122816: 《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之”什么用法? -
戎贤孚宁:[答案] 有两种说法:一是代词,代“六艺经传”;二是音节助词,只是为了句子念起来更加顺畅而存在,不用翻译

台前县15341122816: 《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之”什么用法? -
戎贤孚宁: 有两种说法:一是代词,代“六艺经传”;二是音节助词,只是为了句子念起来更加顺畅而存在,不用翻译

台前县15341122816: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之解释为“它们”怎么翻译的通.我觉得之应为助词
戎贤孚宁: 这里确实是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如果要把它译出来,也确实是应该译为它们.但是由于古人语气、句式上的习惯和现代人有很大不同,所以译作现代文时,不译出更符合现代人的语气,所以大家会觉得可能应该是助词. 古人习惯说:六艺经传,都通习它们.这是把宾语前置之后,用“之”在后边代宾语,所以是代词. 现代人习惯说:通习六艺经传.所以不再需要代词来指代,会给大家造成误解,认为这个“之”是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这是不对的. 宾语前置一般在古文中很常用,大多是为了强调,或者为了保持句式的前后呼应.

台前县15341122816: 《师说》中“之、其、于”的用法? -
戎贤孚宁: 《师说》这篇课文只有400来字,“之”共出现27次,细加辨析,就可看出其用法共有八种情况. 一、作助词,可译为“的” 例如: 1、古之学者必有师. 译为:古代的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台前县15341122816: 师说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
戎贤孚宁:[答案] 一. 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

台前县15341122816: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之 -
戎贤孚宁: 代词,指代六艺经传

台前县15341122816: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之什么意思? -
戎贤孚宁: 之,应该是代词,指六艺

台前县15341122816: 急求《师说》中所有“之”字的用法急求!如果全部分析,我会追加分数
戎贤孚宁: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2.道之所存,师之所...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以前...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