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孔融让梨 一些类似的事迹啊?

作者&投稿:孔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类似于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还有什么~

凿壁偷光或囊荧荧雪 孔融让梨

古代避讳的笑话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

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普通

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

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

谈。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

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

(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

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

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

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

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以上避讳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还好理解,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

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元仁宗因为属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

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

荒唐的是,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圣

旨,禁止民间养猪。他认为养猪、杀猪,是把矛头指向了皇帝。不想此令一

下,几年后,几乎全国的猪都断了种,以至于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

无法找到。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

禁令。

清代的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

羊肉”一类的话。但是慈禧太后嘴馋,又不能不吃羊肉。于是又下令,管“羊

肉”叫“福肉”“寿肉”,真是欺人欺己的可笑办法。



啼笑皆非的帝王梦



古代人做梦往往让人占卜一下吉凶祸福,以便趋吉避凶。普通人占梦,

一般不会有多大的举动。而封建帝王们的梦却不同了,他们有时“趋吉避凶”

的举动令人瞠目结舌,时常还会闹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南北朝时期,宋少帝刘子业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常令宫女们赤身

裸体地在宫里互相追逐取乐,不从者立斩不赦。一天夜里,刘子业梦见一个

宫女痛斥他无耻。少帝大怒,醒后召集所有宫女,发现其中的一个与梦中所

见的颇为相像,于是不容分说,将她拖出斩首示众。

公元944年一天早晨,后晋皇帝石重贵派太监去翰林院问众学士:“朕

昨夜梦一玉盘,中有一玉碗和一玉带,光莹可爱,是何征兆?宜即奏来。”

众学士商量一番,决定上表称贺。表中写道:“玉者,帝王之宝也。带者,


----------------------- 页面 3-----------------------

有誓功之兆。盘盂者,乃守器之象,为吉梦。”晋出帝做此梦后不到3年,

后晋政权就灭亡了。虽然后晋的灭亡与出帝做梦毫无关系,但这对众学士的

解释与祝贺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宋徽宗继位不久,梦一青衣童子从天而降,并向他出示一玉牌,上面写

着“丙午昌期,真人当出”8个大字,徽宗醒后喜不自胜。他想距丙午年尚

有二十余年,便预先写好将这美梦大大渲染一番的诏书,同时又派人去全国

各地寻访异人。他想,到了丙午年,辅佐自己的异人寻访到了,再拿出早在

20年前写好的诏书,这桩祥瑞大事岂不可以轰轰烈烈地庆贺一番?可是直到

丙午年前一年的乙已年,仍然未见有什么异人出现。那年冬天,他传位于太

子宋钦宗,即把钦宗当做“异人”,勉强去应验那个梦。可是不久,女真人

大举进犯,攻陷开封,自己和钦宗双双当了俘虏。做了阶下囚的徽宗仍不忘

记20年前的美梦,和被俘的大臣说,那梦为什么不灵验呢?这时有个大臣对

8个字的解释是,丙午是猖獗之期,女真人出现。反正这时君臣都当了俘虏,

说话也不用顾忌了,宋徽宗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明万历皇帝夜做一梦,有一只老虎咬伤了他的脚,醒后既害怕又恼怒。

于是下了一道圣旨,令西苑动物园禁止给老虎喂食。这一下老虎遭了殃,不

久就一个一个地全都饿死了。

可笑的是,有些帝王的梦不是真梦,而是编造出来的瞎话,以达到自己

的政治目的。

曹操受封魏王,时刻怕人谋害。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个侍从见他被

子掉了下来,出于好心为他去盖。这时,本来醒着的曹操一跃而起,拔出剑

来把这个侍从杀了,然后倒头又“睡”。早晨醒来见侍从被杀,他装作痛惜

的样子说:“孤夜里做梦杀人,望侍者小心。”然后厚葬被杀者。从此,他

睡觉时侍从们都远远地躲开,怕他再“梦”里杀人。

元世祖忽必烈攻打南宋,欲渡黄河。他事先已经探好水浅的地方,但不

对众人说出来。一天召集众将,宣称昨夜有神仙托梦,说有一处水浅可以渡

过黄河,众将率军而去,果然安全渡了过去。于是,众将士都信以为真,认

为天神保佑,大元将兴。

明太祖朱元璋也爱玩“做梦”这种把戏。洪武初年,他下令为开国功臣

建庙。庙刚建好时,朱元璋向大臣们宣布说,昨夜梦见关羽,询问为何不给

他建庙。关羽还说,明军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时,他曾领10万阴兵助战,

功劳极大。于是,朱元璋责成工部为关羽建庙。不难看出,关羽之梦纯属胡

言。这明明是朱元璋编造此梦,企图让臣民们相信,大明政权是应天而兴,

得到神人保护,自己则是真龙天子。

稀奇古怪的帝王梦,有时还会不明不白地让某些人占了便宜。

明洪武十八年适逢大考。在殿试状元的前夕,朱元璋做了一梦,梦见宫

中有一个巨大的钉子钉缀着几缕白丝。在朱元璋殿试阅卷时,发现一个考生

的名字叫“丁显”,姓名与梦境相符,所以不管答卷好坏,当即传旨,丁显

为本科状元。

无独有偶,明嘉靖二十三年大考殿试,考官们照例将已拟好名次的卷子

呈给皇帝御览。可嘉靖没有同意考官们排的名次,而是排出了一个叫秦鸣雷

的人做了状元。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夜里梦中听到了雷声,恰与鸣雷

的字相符。这正是十年苦读,不如取一佳名。可是这名字又实在难取,因为

谁也不知道到时候皇上会做什么梦。


----------------------- 页面 4-----------------------

历史上也有借解梦而进谏的事例。武则天称帝后,曾梦见一只鹦鹉,羽

毛非常丰满,但两只翅膀却折断了。第二天上朝,她让众大臣占梦。内使狄

仁杰奏道:“鹦鹉的鹉与陛下的姓同音,因此这羽毛丰满的鹦鹉象征着陛下,

而折断的两只翅膀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庐陵王和相王被放逐出京,若陛下召回

他们,则双翅齐全了。”当时武则天自立为帝,篡夺了大唐江山。放逐她两

个儿子是为了巩固武家统治的需要。因为庐陵王和相王都是唐高宗的合法继

承人。狄仁杰借圆梦进谏,可谓是胆大至极了。不过毕竟是“占梦”,不会

因此惹来杀身之祸,这也是狄仁杰过人的聪明之处。

因梦做官的事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西汉文帝时期的邓通就是典型的一

例。一天清晨,汉文帝贪睡,恍惚做了一梦,梦见自己腾空而起,差不点儿

登上云霄。正在要上又上不去的时候,突然身下来了一个黄头郎(宫中侍卫,

因扎黄头巾,故称“黄头郎”),使劲儿推了一下他的脚,方得登上天界。

文帝非常高兴,急忙回头看是谁帮了他的忙,无奈只看到了背影,似乎这人

的衣服破了一个洞。天亮时,文帝把宫中侍卫召集起来,让他们一个一个在

眼前走过。当邓通走过时,文帝立刻高兴了,原来,他的衣服正好破了一个

洞。另外,邓字的繁体字偏旁是个“登”字,“正是此人能让我登天”,文

帝大喜过望。立刻传旨,封邓通为大中大夫。就这样,一个庸碌无能的宫中

侍卫一下子升了官,而他自己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哩。



皇帝的业余爱好



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按理,他们要管理好国家,

应该是十分忙碌和操劳的。可是,有些皇帝把管理国家的事情都推给了心腹

大臣和自己信任的太监去管,自己则专务“业余爱好”。其中有些帝王的业

余爱好,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

唐玄宗接任于盛唐的国富民强,不愁吃喝,享受太平,闲来无事,专门

研究音乐。他组织了专门的宫廷乐队和舞伎,自己谱曲,自己编舞,把唐朝

的宫廷音乐推向高潮。他作的《霓裳羽衣曲》成为古代名曲。

唐僖宗可称得上典型的球迷皇帝。他曾得意洋洋地自我吹嘘:“我要是

应考打球进士,一定得头名状元。”四川节度使出缺,有陈敬暄、师立、牛

勉、罗元果四人争着要去。唐僖宗决定,采用击球选官。比赛结果,球艺较

精的陈敬暄出任四川节度使。

唐庄宗喜欢摔跤 (角抵之戏)。一天,他叫大臣李存贤和他较量,李存

贤最初没有施展出全部本领,唐庄宗嫌不过瘾,说:“如果胜我,赏你一郡。”

李存贤再次角斗时,竟斗胆把庄宗摔倒在地。庄宗不但没恼,反倒说话算话,

封他为蔚州刺史。

南朝齐废帝萧宝卷特别喜欢做生意。他为了过做生意的瘾,下令在宫中

的后苑设立市场,和宫女太监们共同做买卖,并建立起了“管理机构”。他

以宠妃潘氏为市场总管,自己则充任潘氏手下的管理人员。对违反市场规矩

的,包括皇帝自己,均可以鞭挞。

晋惠帝司马衷的儿子,从小不爱读书,当了皇帝后专门研究做生意。他

在宫中让人和他一起杀猪卖酒,竟练到可以用手掂量肉的斤两,毫厘不差。

南唐后主李煜当太子时就喜欢填词,当了皇帝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专

门研究写诗填词,即使在他亡国被俘的时候,也即景生情,写出很多感人的


----------------------- 页面 5-----------------------

词作。他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词名句,被人看做是五代词的顶峰,因

此,人们称他为“皇帝词人”。清代的乾隆皇帝却专门写诗,他的诗在艺术

成就上虽不及李煜,但在数量上却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人。据《四库全书简明

目录》记载,乾隆御制诗有4集,共达33940首之巨!又据郑鹤声、郑鹤春

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载,乾隆的诗有10多万首。以乾隆88岁寿数计,

他平均每天要写出3首诗。

宋徽宗赵佶的业余爱好是书画。他曾在宫里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画院,并

亲自给学员们上课和批改“作业”。他的书法艺术更是出类拔萃,所创造的

“宋体”字一直流传到今天,印刷体中的“仿宋字”就是仿宋徽宗的字体。

明熹宗朱由校喜欢盖房子。他亲自当木匠、操作斧头凿锯一点儿也不比

能工巧匠逊色。当他干得起劲儿时,不愿会见任何人。宦官魏忠贤投其所好,

专挑其“引绳削墨”兴趣最浓的时候奏事,熹宗往往回答一声:“知道了,

你去负责办这件事就是了。”结果魏忠贤操纵了朝政。不过,熹宗也真有耐

心和劲头儿,据记载,他仿造皇宫里的建筑,造出来的宫殿模型真是惟妙惟

肖。假如他不投胎皇家,说不定真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家哩。

与其他皇帝的业余爱好相比,北齐后主高纬的爱好却显得寒酸和下贱

了,他居然爱好当乞丐。他在后宫的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令人穿上破衣

烂衫当乞丐,自己也参与其间,充任一个角色,从事乞丐之间的生意买卖,

聊补精神空虚。



娃娃皇帝



中国的封建社会,帝王的“宝座”是世袭的,因此,出现了许多乳臭未

干的娃娃皇帝。据统计,仅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就有20多人。

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刘弗陵。他10岁时继承皇位。

最后一个娃娃皇帝是末代皇帝溥仪,他继位时是3岁(1908年)。

最小的娃娃皇帝是东汉的殇帝刘隆。他出生100天就当了皇帝。

2岁时当皇帝的有两人:东汉冲帝刘炳和东晋穆帝司马聃(dān)。

3岁当皇帝的是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5岁当皇帝的有东晋成帝司马衍、北魏孝文帝元宏和南宋的恭帝赵显。

6岁当皇帝的有清朝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和清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

淳。

7岁当皇帝的有后周恭帝柴宗训和元朝宁宗。

8岁当皇帝的有东汉质帝、三国吴废帝、北齐的幼主、北周的静帝、南

宋的广王赵昺。

9岁当皇帝的有西汉平帝、东魏的孝静帝、南宋的端宗和明朝的英宗。

10岁当皇帝的有东汉的和帝、三国魏废帝、南朝宋的后废帝和南朝宋顺

帝、北宋的哲宗。



古代君王的奇癖



人类社会历史漫长,无奇不有。而古代权力至高无上的君王们的奇特癖

好,更令人啼笑皆非。

中国春秋时期的楚灵王(前540~前530年在位)喜欢瘦弱细腰的美女。


----------------------- 页面 6-----------------------

为此他专门修了一座宫殿来收养细腰的宫女,称“细腰宫”。有的宫女为了

使自己的腰细,取得楚王的欢心而不吃饭,甚至出现饿死的情况。这可以说

是人类“减肥”的最早记录了。为此,后人把细腰的女子称为“楚腰”,变

成 了 9

一个典故。

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1556~1598年在位)特别宠爱个子小的人。他

在皇宫里养了数百名侏儒,并为这些侏儒提供豪华的待遇。酒足饭饱之后,

这位国王便和后妃、大臣们以戏弄侏儒取乐。他还为那些男侏儒选了一些女

侏儒当配偶,希望得到超级小人,但都未能成功。

18世纪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则特别喜欢五大三粗的男子汉。因此,

他养了一个“巨人兵团”。这些铁塔似的大兵饭量如牛,身穿特大军装,佩

带特大宝剑,一个个威风凛凛。虽然这些大汉如此雄壮,但国王从不让他们

上前线,而只是让他们享受美味佳肴。为了得到更大的巨人,他还专门选了

一些女巨人做他们的妻子。但这些女巨人生下来的后代却使国王大失所望,

因为他们个子都和平常人一样。

19世纪时期乌干达国王罗梅尼加喜欢腰粗如牛的胖女人。他养了10名

妃子,个个胖得只能爬行或仰卧。其中有一个最胖的,也是他最心爱的妃子,

体重达300余磅(合136公斤),但他还拼命地给她喂食一种“催肥茶”(实

际是一种南瓜汤)帮她催肥。

20世纪前期,埃及最后一任国王法鲁克,登基时只有16岁。这位国王

最大的爱好是当小偷。他为了学习偷技,甚至从监狱里把最老练的扒手带到

宫中当面学艺,结果,法鲁克学得了一手熟练的小偷功夫。他喜欢从来访的

客人衣袋里偷东西。他一生中偷了无数手表、钱包、打火机和化妆品。而他

把这些扒得的东西都放在一间小仓库里收藏。据说,在他扒来的东西里边,

还有邱吉尔的怀表。



孙膑诈疯脱身



战国时,孙膑经墨翟推荐,来到魏国与其同学庞涓一起为魏王效力。

一次,庞涓设酒宴与孙膑谈论兵法,孙膑对答如流,还提出了一些问题,

使庞涓“不知所出”。后来在魏王面前试兵布阵,孙膑又将庞涓的阵法一一

识破,而且还摆出精巧阵法,使庞涓“茫然不识”。

庞涓本来就嫉妒孙膑的才智,而如今孙膑来到魏国,对他的地位已构成

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庞涓便施用诡计,诬陷孙膑私通与魏国不和的齐国,

并以省亲扫墓为由,准备叛魏赴齐。魏王不辨真伪,就将孙膑革职,由庞涓

去问罪。庞涓本想杀掉孙膑,但想起《孙子兵法》尚未骗到手,又假惺惺地

装起慈悲来。他对孙膑说:“魏王本要判你死罪,是我再三恳求才改为刖足

黥面。”心诚意善的孙膑信以为真,在肢体残疾的情况下还恭顺地为庞涓默

写《孙子兵法》。幸好庞涓的一位家丁起了怜悯之心,将真相告知孙膑。

孙膑虽然知道了庞涓的蛇蝎之心,但如今自己肢体残疾,如何逃脱庞涓

的魔掌呢?想来想去,最后才找到一条妙计,既然庞涓加害于我是因为我的

才能,何不采取“能而示之不能”的办法来脱身呢?于是,孙膑装起疯来。

只见他披头散发,痰涎满面,时而大哭,时而又大笑。庞涓闻讯,亲自赶来

察看,孙膑更是“疯性”大发,表演得惟妙惟肖。庞涓仍有疑心,于是又叫


----------------------- 页面 7-----------------------

人把孙膑拖到猪圈,送酒食试他。孙膑将酒菜打翻在地,反而嚼食递给他的

粪便,庞涓这才信以为真。眼看着孙膑如今已变成了行尸走肉,庞涓渐渐地

放松了警戒,任孙膑在猪圈里爬来爬去。

后来,齐国想办法救出了孙膑,然后任命孙膑为军师,在马陵道与魏军

开战,孙膑终于设计杀了庞涓,报了深仇大恨。



计献美人图



公元前200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带领40万大军进犯中原,一直打到太原,

围住了晋阳。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抗击,很快就攻进了晋阳城,刘邦下令乘

胜追击入侵之敌。

冒顿单于兵驻代谷,隐蔽了精兵强将,只布署了一些老弱残兵引诱刘邦,

汉兵果然中计。刘邦求胜心切,带领一队人马急速追赶,结果在平城东南的

白登山被困。白登山地势险要,匈奴兵把守住各道口,汉兵余部无法实施救

援,刘邦这支部队成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孤军。

一日,刘邦、陈平登山观察敌情,见敌营有女人骑马奔跑,一打听,知

是冒顿单于将王后阏氏也带来了,陈平顿时心生一计。次日,刘邦派一位使

者前往匈奴军营,求见阏氏。献上一大堆光彩照人的黄金和珍宝,阏氏爱不

释手,这时,使者又拿出一幅美女图,对阏氏说:“汉皇刘邦恐怕大王不退

兵,想把中原第一美女献给大王,这是她的画像,请王后过目,看看怎样。”

阏氏只见那画中美女,花容月貌,眼溢秋波,令人销魂,阏氏惊呆了。转念

一想:要是单于迷上了这中原美女,我岂不是失宠了吗?忙对汉使者说:“珠

宝等物我收下,这美女就不用了,我请单于退兵就是了。”

当天晚上,阏氏说通冒顿单于,下令匈奴军让开一条路,刘邦仓皇逃出

重围,一路狂奔与大军会合。



巧猜吕后心



吕后和刘邦只生一子,刘邦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汉惠帝。汉惠帝

继位时年仅17岁,并且一直体弱多病,所以朝中大事,多是吕后做主。

没想到公元前188年8月,汉惠帝在位仅7年,24岁的皇帝就去世了。

这对于仅有一子的吕后来说,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

祭奠汉惠帝的时候,众大臣及吕后都聚在惠帝的灵柩前,众大臣无不为

惠帝的英年早逝而痛哭失声,但是,吕后的哭声却与其他人不一样,声音特

别高,简直就是在嚎。

令人奇怪的是,吕后哭尽管是哭,但却没有眼泪。祭奠结束时,众大臣

都很纳闷,连老谋深算的丞相陈平也猜不透吕后的心思。

按理说,吕后已是60多岁的人了,汉惠帝又没有一个可以继位的儿子,

老年丧子该是大不幸的事情啊,她没有理由不哭。

当时,在祭奠的人群中,有一个15岁的少年官员,他是张良的儿子,叫

张辟强,在朝中任侍中。他似乎看出陈平等老臣们的疑惑心情,就问陈平说:

“太后只有孝惠皇帝一子,今天驾崩,但哭而不悲,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陈平一听,心里一愣,知道张良的后代出语不凡,肯定有新的见解。于

是,在散朝时私下里向张辟强请教。


----------------------- 页面 8-----------------------

张辟强说:“惠帝早逝,身后无成年儿子接续大统,因此吕太后对元勋

大臣有疑惧情绪,她心里面惦记的是江山是否稳固,怎么会哭得安心呢?”

陈平一听,觉得有道理,便问:“那么,依你看怎么办呢?”

张辟强说:“吕太后担心的是兵权。丞相不妨向太后推荐,让太后的侄

子吕台、吕产、吕禄为大将,掌握皇宫的军队。”

第二天,陈平按照张辟强的意见向吕后上了一道奏疏。果然,吕后高兴

地任命了她的几个侄子掌管了兵权。

再一次哭祭惠帝时,吕后果然悲痛欲绝,泪如泉涌。这时,60多岁的陈

平心里暗服张辟强的精明与智慧。


皇宫里的村庄



隋文帝的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后,整日里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他手下

有几个侍臣为了讨好太子,四处寻求奇珍异宝,还招来几个美女供太子玩乐。

久而久之,太子的学业荒废了,人也变得越来越昏庸。

太子的种种恶行传到了隋文帝耳朵里,隋文帝十分忧虑,他打算废掉太

子而改立别的儿子。

杨勇听说自己的太子地位要保不住可吓坏了,他急忙把侍臣们找来商量

对策。一个侍臣说:“京城附近的新丰有一个叫王辅贤的人,很会占卜,把

他找来问问吉凶吧。”

王辅贤来了,对太子说:“我夜观天象,见有白虹贯于太子的宫门,恐

怕于太子不利。”

杨勇一听更是着慌,急忙问计。王辅贤说:“只要让太子殿下改做平民,

方能避灾。”

古时候的人是十分迷信的,一听说能避灾,杨勇高兴了。于是,他叫人

在宫庭的后园里建了一个庶人村。特意盖了几间茅草房,房内是土炕草席。

太子则一改往日锦衣玉食的习惯,穿起了土布衣服,吃起了粗菜淡饭,过起

了老百姓的日子。

杨勇满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躲过灾难,谁想到他建的“庶人村”竟被

皇上知道了。隋文帝十分生气,他派大臣杨素到太子府上去查看。杨素一看,

确有其事,向文帝汇报。隋文帝大怒,严斥太子,杨勇不得不脱掉布衣,又


----------------------- 页面 16-----------------------

恢复了太子的装束。

后来,隋文帝到底废掉了太子,改立了他人。

是指古代杰出少年故事吧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主席怎样读书?

司马光称象,曹冲让梨,孔融砸缸 这些比较类似,反正都是编出来的

孟母三迁
惊弓之鸟
精卫填海

黄继光,赖宁

贾逵隔篱偷学,陶弘景菜园求学......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救的那个人是谁你知道吗?
获救之后的上官尚光的家人非常感谢司马光,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传播甚远。在成年之后,上官尚光为了感谢司马光幼年时候的救命之恩,因此替司马光建造了一座凉亭,取名为“感恩亭”。可在之后上官尚光就没有过多的历史讲述了,而司马光大家也知道,在朝中做官,很有一番作为。所以说,司马光和上官尚光是...

小时都学过司马光砸缸,你知道救出的小孩是谁?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熟悉司马光主要还是因为在小学课本上学习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年幼时期的司马光便可以意识到“救人如救火”真是难能可贵。可是等到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司马光砸缸”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司马光砸缸”并不是最好的结局途径。砸缸虽然可以救人,可带来...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又是谁?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要兄友弟亲,要谦虚谨慎。如此多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孕育了许多的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有一个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说的是在宋朝时期,有个七岁的小孩子叫司马光,他从小就十分聪明。有一次,他和小伙伴在后院玩耍嬉戏的时候,一个小孩子不老实...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寓意是什么?
所以说,《资治通鉴》这本书很值得大家去研读,利用课余时间、休闲之时,可以拿这本书打发时间,又能丰富知识,还能学到许多处事之道。话说回来,这么一部出色的作品是由司马光编著出来的,这足以证明他很优秀。其实司马光的优秀在他小时候就有体现了。相信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这个...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名字叫做司马光。有一天,司马光和自己的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有人躲在树后面,有人躲在草丛中,有人躲在假山后面。这时,意外发生了,躲在假山后的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假山下面的一口大水缸里,大水缸里装满了水,如果不及时将孩子救出来,恐怕就要溺水身亡了。小伙伴们都...

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少年强则国强,古代还有哪些聪明机智的少年故事...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天,年幼的司马光和朋友们在花园里玩,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旁边的大水缸里。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胆小的孩子甚至吓...

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你知道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吗?他后来怎么样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现在教科书上还有这个故事,被一代一代的学生们作为榜样。这故事讲的就是司马光在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有一个小伙伴失足掉进了水缸里。这几个小朋友都吓傻了,有一些小朋友去叫了父母,有一些小朋友只知道吓得哭。眼看着这个小朋友就快被淹死了,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文言文的原文是什么?
左氏春秋》,很喜爱它,回来给家里人讲述,就能懂得书的主要意思。从此手不离开书,到了不知道饥渴冷暖的地步。有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孩子攀上大水缸,一脚踏空掉下去淹没在水缸里。孩子们都抛下他跑走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撞击水缸,撞破了它,水喷涌出来,那孩子就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一个小孩,在和司马光玩,一不小心掉了缸里,司马光一点也没慌,赶紧用石头砸,刚杂碎了,一堆人就过来表扬他。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

维扬区18343283906: 古代像元方这样聪颖机制的儿童还有很多 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具体一点, -
战贷帕利:[答案] 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

维扬区18343283906: 12. 我国古代出现过众多聪颖、机智、勇敢、守信的少年,除《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杰出少年的故事?示例:司马光砸缸 -
战贷帕利:[答案] 示例: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王戎识李;匡衡凿壁借光.(写出两个即可)

维扬区18343283906: 古代机智少年例子 -
战贷帕利: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3]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

维扬区18343283906: 古时写人机智与聪明的故事例子的名称 如司马光砸缸 -
战贷帕利: 曹冲称象,孔融让李,文彦博树洞取球,杨氏之子,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晏子使楚

维扬区18343283906: 煤矿安全生产小故事 -
战贷帕利: 最佳答案杨氏之子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

维扬区18343283906: 古代聪颖儿童的故事 -
战贷帕利: 杨氏之子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

维扬区18343283906: 5个我国现代和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简要 -
战贷帕利: 1、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明过人. 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麽也摸不到底.怎麽办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

维扬区18343283906: 中国古代关于天才儿童的故事 -
战贷帕利: 甘罗拜相,曹冲称象,骆宾王咏鹅,晏殊五岁能诗、十四岁赐进士,伤仲永,司马光砸缸,伦文叙、徐文长……太多太多

维扬区18343283906: 中国古代机智少年的其人其事 -
战贷帕利: 智勇双全少年天子——康熙擒鳌拜谦逊有礼——孔融让梨

维扬区18343283906: 我搜集了一些我国古人小时候的故事名字,请问有那些 -
战贷帕利: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文彦博灌水浮球 匡衡凿壁偷光 孔融让梨 陆绩怀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