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那么厉害么?

作者&投稿:锻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那么厉害么?~

  窦太后(公元前?-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吕后时被入选进宫。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窦姬被选中去了代国。到了代国,代王刘桓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公元前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窦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后成了皇太后。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武帝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前一三五年,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自她之后,没有一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
  汉武帝登基以后,他开始按照董仲舒提出的思想进行改革,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是列侯就国,也就是把一些诸侯国的诸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国上去,不要呆在京城,第二是除关,也就是解除函谷关的关禁;第三是检举刘氏宗族和窦氏宗亲的违法行为。这三条中的第一和第三条都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
  利益,而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不惜牺牲刘氏宗族和窦氏宗亲的利益,实行新政,处在背后的窦太后开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赵绾建议汉武帝以后不要再向东宫汇报事情,一下子把老太后惹火了,这位老太后要整顿汉武帝一手建立起来的新政。
  窦太后内心对儒学有抵触情绪,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欲望,她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后,始终处在权力的中心。想让她交出权力是很难的,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较量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姜是老的辣。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

  中国历史上少年天子不少,但少年继位而能有所作为的不多,多的是傀儡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帝是其中三个比较特别的例子。少年天子无一例外的要从傀儡皇帝做起,但是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摆脱这种状态的呢?对于汉武帝来说,他是在30岁左右的时候,才得以完全摆脱傀儡半傀儡的状态,走向一个有为帝王之路。那我们的故事就从汉武帝30岁的时候讲起。这一年,是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时期的年号是元朔二年。
  汉武帝6岁成为太子,16岁继位为皇帝,是一个典型的少年天子,束缚汉武帝的,有三重囚笼,是哪三重囚笼呢?汉武帝又是怎么冲破这三重囚笼的呢?

  第一重束缚是权力囚笼。
  汉武帝在16岁到22岁的这几年,他的祖母窦太后还健在,这个老太婆在汉武帝父亲在位时就处处横加干涉,在这个年幼的孙子面前,更是变本加厉。窦太后信奉的是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的,而汉武帝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陶,他的老师就是现在的丞相卫绾,他是极力主张罢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他继位后,为了消除景帝朝的影响,他首先撤换掉了前朝的老臣,像丞相卫绾、御史大夫直不疑、郎中令周文等前朝重臣都被汉武帝换了下来。于是一批倾向于儒家的权贵和学者走上了政治舞台。
  窦婴、田蚡等人走上了显位。赵绾、王臧这批儒生成为朝庭重臣。他们上台后,就征用了一批儒学大师,如鲁申公、齐辕固生、还有公孙弘、董仲舒等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并准备按儒学治国。由于窦太后与汉武帝两派势力的信仰不合,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后来御史大夫赵绾主张撇开窦太后,不向太后报告朝庭大事,这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也直接导致了这届政府的集体罢职。窦太后的影响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才得以消除。那一年窦太后死了。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马上启用了田蚡做丞相。
  第二重束缚是观念囚笼。
  汉初盛行修生养息,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从孝惠、吕后,到文帝、景帝、窦太后,这些时期都是奉行黄老政治。所以一些激进的政治举措常常受到传统观念的强烈抵制。比如孝惠时期,本来孝惠帝是想有所作为的,但被曹参两句话就否定了。“你认为你比高帝要强吗?你认为我比萧何要强吗?”在承认不如前人的前提下,只好按部就班、萧规曹随。其实这样消极的政治态度,只是积压矛盾而已。在当时可能不能明显表现出什么危害,但太平无事的背后,实则危机四伏。比如文帝时代的一味纵容,结果在汉景帝时代就暴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到了汉武帝时期,各种矛盾更是此起彼伏,已经到了必须积极面对的关键时刻。这些都将决定汉武帝不能再无动于衷,必将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开拓者姿态,屹立于时代的锋口浪尖上。
  窦太后处在权力的中心,与汉武帝的观念格格不入,汉武帝这个千古一帝,也不得不败在她的手下,你说窦太后厉害不厉害?!

并非是 个人问题 当时的汉王朝自吕后以来就有这种风气,到汉武帝杀后立子之后有所好转,当时的的后宫对朝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力,另一方面,汉朝皇帝奉行孝道(其中汉文帝刘桓 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故事里,汉文帝刘恒排第二,仅次于舜帝姚重华)也是他们放任后宫的一个原因之一。至于个人原因只能说窦太后的人格魅力和教子有方了,其实汉景帝并不懦弱,平定七国之乱这种事绝不是一个懦弱的皇帝因为听信人言能做的。

窦太后(公元前?-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吕后时被入选进宫。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窦姬被选中去了代国。到了代国,代王刘桓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公元前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窦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后成了皇太后。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武帝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前一三五年,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自她之后,没有一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 汉武帝登基以后,他开始按照董仲舒提出的思想进行改革,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是列侯就国,也就是把一些诸侯国的诸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国上去,不要呆在京城,第二是除关,也就是解除函谷关的关禁;第三是检举刘氏宗族和窦氏宗亲的违法行为。这三条中的第一和第三条都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 利益,而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不惜牺牲刘氏宗族和窦氏宗亲的利益,实行新政,处在背后的窦太后开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赵绾建议汉武帝以后不要再向东宫汇报事情,一下子把老太后惹火了,这位老太后要整顿汉武帝一手建立起来的新政。 窦太后内心对儒学有抵触情绪,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欲望,她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后,始终处在权力的中心。想让她交出权力是很难的,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较量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姜是老的辣。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 中国历史上少年天子不少,但少年继位而能有所作为的不多,多的是傀儡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帝是其中三个比较特别的例子。少年天子无一例外的要从傀儡皇帝做起,但是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摆脱这种状态的呢?对于汉武帝来说,他是在30岁左右的时候,才得以完全摆脱傀儡半傀儡的状态,走向一个有为帝王之路。那我们的故事就从汉武帝30岁的时候讲起。这一年,是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时期的年号是元朔二年。 第一重束缚是权力囚笼。 汉武帝在16岁到22岁的这几年,他的祖母窦太后还健在,这个老太婆在汉武帝父亲在位时就处处横加干涉,在这个年幼的孙子面前,更是变本加厉。窦太后信奉的是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的,而汉武帝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陶,他的老师就是现在的丞相卫绾,他是极力主张罢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他继位后,为了消除景帝朝的影响,他首先撤换掉了前朝的老臣,像丞相卫绾、御史大夫直不疑、郎中令周文等前朝重臣都被汉武帝换了下来。于是一批倾向于儒家的权贵和学者走上了政治舞台。 窦婴、田蚡等人走上了显位。赵绾、王臧这批儒生成为朝庭重臣。他们上台后,就征用了一批儒学大师,如鲁申公、齐辕固生、还有公孙弘、董仲舒等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并准备按儒学治国。由于窦太后与汉武帝两派势力的信仰不合,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后来御史大夫赵绾主张撇开窦太后,不向太后报告朝庭大事,这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也直接导致了这届政府的集体罢职。窦太后的影响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才得以消除。那一年窦太后死了。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马上启用了田蚡做丞相。 第二重束缚是观念囚笼。 汉初盛行修生养息,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从孝惠、吕后,到文帝、景帝、窦太后,这些时期都是奉行黄老政治。所以一些激进的政治举措常常受到传统观念的强烈抵制。比如孝惠时期,本来孝惠帝是想有所作为的,但被曹参两句话就否定了。“你认为你比高帝要强吗?你认为我比萧何要强吗?”在承认不如前人的前提下,只好按部就班、萧规曹随。其实这样消极的政治态度,只是积压矛盾而已。在当时可能不能明显表现出什么危害,但太平无事的背后,实则危机四伏。比如文帝时代的一味纵容,结果在汉景帝时代就暴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到了汉武帝时期,各种矛盾更是此起彼伏,已经到了必须积极面对的关键时刻。这些都将决定汉武帝不能再无动于衷,必将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开拓者姿态,屹立于时代的锋口浪尖上。 窦太后处在权力的中心,与汉武帝的观念格格不入,汉武帝这个千古一帝,也不得不败在她的手下,你说窦太后厉害不厉害?!


在汉武帝眼中,窦太后是一个怎样的祖母?
历史上的窦太后一般是指西汉的孝文太后窦氏(一说为窦漪房),她是西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母亲与汉武帝刘彻的祖母。窦氏原本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嫁给了当时还不是皇帝的代王刘恒。在汉武帝眼中,窦太后应该是个既严厉又偏执的人。窦太后就是在历史和影视剧中非常有...

帮我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汉景帝
汉景帝(前188~前141) 景帝刘启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谥长信宫灯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

汉景帝的历史故事简说
汉景帝(前188~前141)景帝刘启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谥号“孝景皇帝”。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

窦太后是那个皇帝的媳妇
窦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老婆,同时也是汉景帝刘启的母亲,是汉武帝刘彻的祖母。1、简介 孝文窦皇后,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2、人物生平 (1)以赐代王 后来,吕太后欲释放一批宫人出宫,并将她们赏赐给诸侯王,窦姬也在其中。窦姬因为...

历史上窦漪房是什么样的人,汉文帝刘恒有多喜欢她?
窦漪房(?~公元前135年),汉景帝刘启的母亲,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她的生年不详,据说窦漪房于汉高祖初年生于清河郡观津县。这样说来,她一生历经了汉高祖、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七朝。窦漪房是一个从乌鸡变成金凤凰的人,她小时候以良家子...

电视剧中的窦漪房,历史上她的原型人生有多么传奇?
窦太后一直想让自己所有的儿子都过一把当皇帝的瘾,窦太后天真的想法遭到她堂侄子窦婴的反对,从此窦太后开始记恨窦婴。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薄皇后,一年以后景帝下令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景帝知道自己的母亲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在刘荣被废以后他一直没有新立太子,景帝在等待自己的母亲发话。果然窦太后...

窦婴是汉景帝母亲窦太后的堂侄,为何在汉武帝朝因矫诏被杀?
最终,汉景帝废除了太子刘荣,改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太子,而当时的太子太傅窦婴据理与汉景帝争辩,反对汉景帝废除太子刘荣,窦婴还一度以此事为由托病不出,因此与汉景帝之间不和,也被汉景帝渐渐疏远,尽管后来窦婴还是回到了朝廷,但已经不受汉景帝待见。当时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极力推荐窦婴担任景帝朝的...

汉景帝知道母亲结过婚吗?
父亲是汉文帝。生育有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公主刘嫖。 这段史事清晰,不知道会有此问? 这个问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汉景帝刘启的母亲窦氏如果没有结过婚,她是怎么成为汉文帝刘恒的小妾和皇后的?又哪里来的后来权倾天下的窦太后?窦氏虽不是汉文帝明媒正娶进门的原配,当初只是吕后送给时任代王的汉文帝的一名宫女...

历史上的窦太后有几位
历史上的窦太后 历史上的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氏出生贫寒,后来被选入宫中,吕后在将宫女赏赐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当时的代王刘恒。她与代王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而她最宠爱的是她的小儿子刘武。窦太后像 历史上的...

窦太后权势滔天,但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够好吗?
在古代数量众多的太后里,像她这么有权势的太后是很少的,可见她的政治能力有多强。可惜窦太后虽然在政治上很有手腕,但她却不擅长处理家庭关系。她在教育孩子上犯了不少错,因此她并不是一个好的母亲。窦太后在教育孩子上主要犯了以下三个错误:一、对大儿子汉景帝太苛刻,经常用孝道来压汉景帝。汉...

遵化市19738414307: 历史中的窦漪妨有多厉害?是什么人物? -
解诸腹膜: 希望对你有帮助: 窦漪房,又称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现代影视剧中多称作“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

遵化市19738414307: 汉朝十大皇后(有名的皇后)
解诸腹膜: 窦漪房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候,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

遵化市19738414307: 为什么西汉窦太后的权利那么大? -
解诸腹膜:不仅是窦太后,在整个西汉和东汉,都存在外戚乱政(如吕后,还有后来东汉末年的何太后等)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皇帝权利虽大,但他在孝方面必须为天下人榜样,那么太后有个什么命令,皇帝如果敢违命,即为不孝,那么不仅会被群臣所谏,而且会为天下人所笑.所以,即使汉武雄才大略,在窦婴案中的与太后的争斗也只有失败的命运.他也只有等窦老太后归西之后才能一展拳脚.

遵化市19738414307: 为什么窦太后为什么会干政,是不是因为汉景帝太懦弱了? -
解诸腹膜: 窦太后干政主要原因是: 1、景帝因为好色,纵欲过度,身体不好. 2、景帝临死前的几年,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太子比较懦弱,窦太后倾向于自己的小儿子梁王.欲仿兄传弟,景帝不干.这种矛盾差点引发内战. 3、武帝继位后,一改尊崇“黄老”的国政,欲以儒家思想统治国家.这和窦太后的主张也是矛盾的.

遵化市19738414307: 窦漪房的生平简介 -
解诸腹膜: 孝文窦皇后(前3世纪-前135年),为汉文帝皇后、汉景帝生母,出身清河郡观津.《史记》和《汉书》均未提及她的名字.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中,提到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称窦皇后的名字为“猗房”. 汉惠帝时期,窦氏以...

遵化市19738414307: 窦太后的生平简介?谁知道? -
解诸腹膜: 历史上曾有多位窦姓的皇后、太后,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

遵化市19738414307: 历史上窦漪房是什么人 -
解诸腹膜: 她是个幸运又固执的女人.出身卑微因为幸运嫁了刘恒,而更幸运的是刘恒在汉初的争权斗争中幸运的做了皇帝.可以说她一生都是个幸运的人,但同时他很固执,她用她的固执影响了大汉政权.但不是美人心计里有谋略的女人

遵化市19738414307: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解诸腹膜: 孝文窦皇后,名不详(《史记索隐》云名猗房 [1] ).约汉高祖初年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 [2] 其父早年经历秦朝动乱,隐居于观津不问世事,过着清贫垂钓的生活,后来却不幸坠河而死. [3] 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名窦长君(《史记索隐》云名...

遵化市19738414307: 大汉皇后窦漪房的生平 -
解诸腹膜: 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 ...

遵化市19738414307: 汉景帝刘启的生母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
解诸腹膜: 窦太后,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