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预习资料句子批注

作者&投稿:庄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学习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批注举例如下: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批注: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映成趣,“金碧辉煌”之宏伟和“玲珑剔透”之精巧,本是不和谐的,在这里却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见建筑师构思之巧妙。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做批注注意点

“批注” 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在原书地方写你的真实的感受并划下原句,写不下可用其他纸张。有什么写什么。不拘一格。如果该书你准备阅读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写。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批注:“众星拱月”突出了圆明园的主要地位,彰显了圆明园建筑风格上的美丽。众多的园林如同璀璨的群星,而圆明园就似被群星围绕的圆满无缺的月亮。如此美丽、圣洁的建筑却被无情摧毁,让人心痛。

2、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批注: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映成趣,“金碧辉煌”之宏伟和“玲珑剔透”之精巧,本是不和谐的,在这里却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见建筑师构思之巧妙。

3、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批注:此处注意,仅仅是“象征“,这是幻想的地方,久居皇室的人是寂寞的,他们也向往凡间的普通人生活,高高的城墙束缚了他们,不得已只好在这里再造一处。

4、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批注:从 “掠走”到“运走“再到”任意破坏、毁掉“,英法联军赤裸裸地在中国的地盘上开始了自己的强盗行为,在他们眼中,这是一场合理合法地光明正大地“拿取”;

是对清政府的震慑,就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的地盘上,这样为所欲为,还有没有一丝廉耻之心,从这一天起,中国价值连城的古代文物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别的国家的博物馆,而中国,却只能从历史记载中目睹它的神采。

扩展资料: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户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建议
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一步训练。“分清文章的主次”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知道课文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使学生能了解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3.在阅读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按照上一单元就词、就句、就段质疑的方法进行质疑,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对文章重点内容,也是难点的理解。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及“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等词加以理解。方法可以多样,如:联系上下文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播放的媒体资料来理解。)如“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可用填空、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从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抓住关键句理解,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凡是”“统统”是说全部,表示一个不剩。从中看出侵略者的贪婪。“任意”,想怎样就怎样,说明侵略者的野蛮,不讲道理。紧接着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或圆明园遗址图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最后以“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问题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学本课要注意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然后再使学生初步了解,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要重视朗读训练。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全文背诵有一定难度,应分散难点,讲求方法。第二自然段的背诵可用图示法,抓住“众星拱月”帮助记忆;第三自然段可用填空法、引读法概括出几种建筑风格;第四自然段抓住“总—分—总”段式进行背诵。
词语解释
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这是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
饱览:尽情地观看,看不够。
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
瑰宝:珍奇的宝物。〔例句〕:大熊猫是我国的瑰宝之一。
近、反义词
近义词:宏伟——雄伟瑰宝——珍宝仿照——仿造
反义词:破坏——建设热闹——清静精华——糟粕
难句解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语言积累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课后题解
2.(1)答:因为圆明园中珍藏有中国先秦至清朝几千年的珍贵文物、资料及世界许多国家进贡的珍稀礼品,它们代表着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水平,这么珍贵的瑰宝化为灰烬不能不说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2)“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充分暴露了侵略者强暴的强盗行径达到了顶峰。
体会:这些带点词语更激起我们对强盗贪婪、野蛮罪恶行径的憎恨。
3.从文中第2、3自然段看出来。因为只有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才会更激起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品读感悟
本文重点写了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所收藏的无价之宝,以及帝国主义的强盗罪行这两方面的内容,突出了人们热爱祖国和仇恨侵略者这一中心思想,从而激发读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提示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可惜现在已是残垣断壁,成了一片废墟。课文介绍的就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当年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建议
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一步训练。“分清文章的主次”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知道课文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使学生能了解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3.在阅读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按照上一单元就词、就句、就段质疑的方法进行质疑,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对文章重点内容,也是难点的理解。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及“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等词加以理解。方法可以多样,如:联系上下文来、结合自己的生活

圆明园的毁一文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才写了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其他文段一直在介绍圆明园的美丽,这是为了突出他被毁灭的可惜与侵略者的可恶。
最后一段的侵、闯、统统、任意破坏写出了侵略者的可恶。


圆明园的毁灭 求预习资料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象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段落大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604412597 | 推荐于20...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上个星期四,老师让我们预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在预习时,我就愤怒不已。 我从书上得知: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由圆明、长春、万春(当时称为绮春)这三园组成。当时清朝帝王用了150余年,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各种奇花异草,集国内外风景名胜,收集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名人书画…… 要知道一幅名人书画...

圆明园的毁灭
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2.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为《圆明园的毁灭》,学完后,带给我的感受很深,它主要是讲: 十九世纪左右,我们建了一座皇家园林,非常宏大也非常壮观,里面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历史文物,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非常美丽。可是后来英法联军看上了我们的财富,来抢夺圆明园的珍宝,并把圆明园烧了,给我国带...

2012年桐乡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卷
(《圆 明园的毁灭》)(6)请写出一句谐音的歇后语:神仙的茅坑—没有粪(分)。8、课外阅读(4 分)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是 ,因为 。二、阅读理解(25 分) (一)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

夕会的目的和意义
夕会就是一天工作情况的总结会,一般在下班前开,所以叫夕会。晨会是早上上班来开的会,夕会就是下班前开的会。

圆明园的毁灭 求预习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

伊吾县18243313384: 小学语文五年级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要重点句及重点句的批注,主要意思.表达出圆明园的毁灭损失的巨大. -
自岚热淋: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描述了圆明园昔日无比灿烂辉煌的景象和惨遭侵略者野蛮践踏以至彻底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严谨的结构、颇具匠心的布局,向读者展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惨遭毁灭的悲剧.文章首尾呼应,读者的痛惜、愤怒与作者共鸣,非常好地达到了思想教育渗透于语言文字中的作用.

伊吾县18243313384: 从课文中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三个句子课文: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 -
自岚热淋:[答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我们学的是这三句.o(∩_∩)o...

伊吾县18243313384: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
自岚热淋: 因为圆明园历经清朝多代皇帝的修缮,如人间仙境,被誉为“万园之园”.其中修多建筑及建筑上的绘画方式、雕刻方法等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圆明园毁灭后,这些试验将无法完成,继而进一步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伊吾县18243313384: 圆明园的毁灭 求预习资料 -
自岚热淋: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象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段落大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伊吾县18243313384: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华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体会句子的含义.(上面的出自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 -
自岚热淋:[答案]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

伊吾县18243313384: 五年级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文中三个高度评价的句子是什?五年级
自岚热淋: 文章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伊吾县18243313384: 圆明园的毁灭 句子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是为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石山不可估量的损失”.剧中连用两个... -
自岚热淋:[答案] 这句话突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以及世界文化造成的巨大损失,从侧面强调了圆明园的重要地位.

伊吾县18243313384: 理解句子的意思 是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刻的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自岚热淋:[答案] 额,这么跟你说吧,圆明园是的确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圆明园不止是丢失了那么多值钱的宝贝,是英法联军毁了清朝五代皇帝的心血,圆明园是康熙皇帝献给儿子雍正皇帝的,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去世之后他的四儿子雍正继承王位...

伊吾县18243313384: 缩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自岚热淋:[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缩句最简应为:毁灭是损失. 【注】“圆明园的”作定语,删掉;“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作定语,删掉. 愿对你有所帮助!

伊吾县18243313384: 急求《圆明园的毁灭》里一个句子的意思. -
自岚热淋: 闯进、掠走、破坏、毁掉这些动词,生动的表现了当时英法联军的野蛮.而凡是、统统、那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则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 参考资料:《小学教材全解》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