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的感受是什么

作者&投稿:任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彪西月光和贝多芬月光的异同~

1.在音乐作品中,《月光》首先让人想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原题为《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然而这却是历史与他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贝氏原作并无“月光”这一标题,但H.F.L.雷尔斯塔勃(1799~1860)因乐曲第一乐章而想到了卢塞恩湖上的月光,因为为之定名“月光”。德彪西的《月光》(clair
de
lune)原属《贝加莫组曲》(Suite
Burgamasque)第三乐章,但作品实在太美了,以至人们常常将它单独抽出演奏,久而久之,便忘了其真正出处。
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可称是名副其实的“音画”。人们对王维的诗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用这一评价,德彪西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了。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瞬景。但大师毕竟是大师,他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作为其表现手法,转而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代表作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方式的便是《月光》。也正因为《月光》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以至于直到今天,现代派的作曲家们仍未能写出,至少未能写出广为流传的描摹月光之作。
德彪西处理《月光》的方式无疑是特别的。
2.如果说“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
贝多芬的月光是月光下流淌的故事,那流畅的旋律将故事娓娓道来;而德彪西的月光就是月光本身,一夜倾城。
3.就以月为题的音乐而言,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比之“否定叙述逻辑”的《春江花月夜》似乎应该说都是“肯定叙述逻辑”。但是,同样是“肯定叙述逻辑”,德彪西的《月光》似乎还处于“六朝抒情小赋”的境界,而贝多芬的《月光》则已经是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唐诗”、“宋词”。窃以为,贝多芬的《月光》比德彪西的《月光》似乎又要“超越”一些。
为了说明以上的论断,下面将就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做一些必要的展开。

  三《月光》的表现手法

  贝多芬《月光》第一乐章一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
  第二乐章一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象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一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
  德彪西《月光》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降D大调,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给人产生的印象。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是一些短小的乐句,左手是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轻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与第二、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终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缥缈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富有诗歌意。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由上呈现的乐思温和而幽静。一组组上行的琶音仿佛是短而小的笔触在画布上一点点铺叠、延伸,月光好象碎掉的白金一般洒满整个画布,琶音衬托着浮动着的主旋律,这一委婉的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接着,在一串和弦的晃动下。月光开始在混合的夜色中颤动。随着琶音的加快,踏板的重叠。音响的混合越来越模糊,形成了“一片色彩班驳、扑朔迷离的意境和音响”上声部轻轻奏出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速度稍稍加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流畅而舒展。在琶音衬托下,上声部旋律越来越明朗,着意描绘了溶溶的月色。最后。再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美结尾终曲。

  四《月光》艺术特色

  《月光》该曲是贝多芬标记着“幻想曲式奏鸣曲”,指出了这部作品的自由、即兴的性质。其突出表现是没有一般古典奏鸣曲快-慢一-快的各乐章布局.而且它的音乐素材运用得非常自由,表现了贝多芬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全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慢板代替了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是小快板;第三乐章是激动的快板。全曲的速度由慢变快,情绪也一步比一步热烈。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思想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布局大胆富有创造,具有动人的音乐效果。它深刻展示了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斗争,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显示了贝多芬所特有的感染力,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高尚的美的享受。
  《月光》这首作品虽然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但已初步显示了印象派艺术的风格。德彪西大胆的运用了和声手法与音乐形式处理,引导人们的奇异想象力,塑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形象。简单精悍的片断旋律和多变的演奏技法,特殊的和声组合,使整个曲子笼罩在飘忽不定,万般闪烁的气氛之中。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曾评论这首作品的再现部分:“那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作品细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和精致的和声描绘,以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别具一格,充分说明了《月光》所带来的迷人意境。作曲家采用柔美纯净的和声丰富的钢琴织体,描绘了幽暗的月光透过轻轻浮动的云,影影绰绰的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把灵艳的月光泻洒下的冰一样的银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首《月光》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聆听,带给我们的仍然是音乐最大程度的听觉享受。《月光》的魅力是永恒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他原有的魅力,它将跨越语言障碍。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艺术感染力永远的流在人们的记忆最深处。

德彪西的《月光》:柔和,悠扬,闲适。 贝多芬的《月光》:激昂,抗争,无奈。 德彪西的这首月光更像是小夜曲,像是我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咏叹。它表现的是心中的畅意自己对美好的歌颂。而贝多芬的月光原先并不叫月光,(以前小学课本里的讲的为盲女弹琴也是编造的。)它原先只是一首奏鸣曲,总共分为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较为柔和,后人因而将其命名为月光。第二乐章不作评价。第三乐章较为激昂,表现为其抗争的精神。 音乐这个东西,人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要不过分,怎么都是对的。我的回答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至于楼主会有什么感受还要自己体会。希望不要让我的回答影响你。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月光奏鸣曲》。这首奏鸣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传达出一种忧郁和悲伤的情感。它的标题“月光”反映了这种平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与夜空中的月光相似。因此,这首作品不仅是对贝多芬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音乐才华的展现。总的来说,《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情感经历和艺术表达的结晶。

【DAY 14】赏析 《月光奏鸣曲》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1年。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

贝多芬写下<<月光曲>>的经过是怎样的?
月光曲 作者: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A.D.1770-1827)《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

《月光奏鸣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 贝多芬将“月光奏鸣曲”于1802年题献给贝多芬的学生裘莉塔·圭齐亚蒂(Giulietta Guicciardi),据说贝多芬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但据称,题献给圭齐亚蒂其实并非贝多芬的原意,在该曲的创作过程中,贝多芬并未考虑到圭齐亚蒂。在亚历山大·会德丰·泰勒(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所撰的《贝多芬的一生...

月光奏鸣曲赏析
一、 《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那年他三十一岁。这首作品是目前在听众中最为流行的钢琴奏鸣曲之一,而它的颇具文学色彩的标题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有人认为,“月光”一词的来源是因为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把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比作是费尔伐里斯吉特湖上月色的夜景...

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论文
除5首钢琴协奏曲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这些作品中,《月光奏鸣曲》可以说是一首极其优美而有诗意般的柔情的作品。 2《月光奏鸣曲》创作背景 《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该曲当初并无“月光”的标题,关于此曲,充满着各种传说,使人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妇孺...

贝多芬钢琴名曲月光单手简谱。
月光单手简谱:1\/4:2\/4:3\/4:4\/4:相关介绍: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和“月光曲”。分为三个乐章。为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题赠给他一八零一年时热情的对象一首作品,但后来他为这段感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月光奏鸣曲最出名的乐章
月光奏鸣曲 作者: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A.D.1770-1827)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像一朵朵晶莹的花朵在盛开。海面上又慢慢平静了下来。原名《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传说在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从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月光曲的传说
作者: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 又名:《月光奏鸣曲》或《月光》乐圣贝多芬的《月光曲》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的月光曲和德彪西的月光给人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
蔡瑶茵莲: 你会觉得贝多芬的月光比较忧郁 德彪西的月光比较舒畅明快 那是因为贝多芬是继承了古典音乐风格的同时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他的音乐被誉为“用古典主义的旧杯装浪漫主义的新酒”而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 所以你会觉得他们作品的音乐风格不同.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的《月光》和德彪西的《月光》从旋律、节奏和色彩上的不同 -
蔡瑶茵莲: 贝多芬的≪月光≫突出了寂静,也可以看出贝多芬那种寂寞的内心,而德彪西的≪月光≫比较欢快,可以显出作曲者的愉快,旋律、节奏上都有所不同.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的月光和德彪西的月过有什么异同? -
蔡瑶茵莲: 贝多芬 和 德彪西的月光 都有对月光皎洁的赞美 、、 而不同处就是 · 贝多芬的月光曲有种悲凉 、 荒淡的感觉 让人难过 · 德彪西的月光曲就是有种恬静 ,轻快 让人心情放松的吧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的 月光曲 和 月光奏鸣曲 是不是同一首曲子? -
蔡瑶茵莲: 是同一首曲子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 月光 》的听后感 -
蔡瑶茵莲: 贝多芬的月光.它的第一乐章,给人一种苍凉悲凉凄凉的感觉.但在那凄凉中却感受到那种寂静的美,那右手小指的音可以一直回旋在耳畔,仿佛那黑暗中的一丝光明.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之情,无奈. 第二乐章,是很温和温柔,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谐谑的曲子,轻柔. 第三乐章,是很激烈的,是内心的释放.自我感觉有点贝多芬的怒吼,他对这世界的反抗,完全表达在第三乐章中,以迅速的结尾,那种激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我感想,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的<月光>与德彪西的<月光>有什么区别 -
蔡瑶茵莲: 首先,贝多芬的《月光》不是描写月光的,德彪西的才是. 贝多芬的《月光》是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旋律构成严谨,节奏规整,和声比较传统,多为功能性,音乐的表情多于色彩. 德彪西的月光是印象主义时期作品,旋律比较自由,节奏不太规整,和声多为色彩性,声、光、影融合在音乐色彩中.

禹州市15682974951: 好像有两首叫《月光》的曲子~~ -
蔡瑶茵莲: 分别是: 德彪西:《月光》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14钢琴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这首小曲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一首. 《贝加摩组曲》是作者的早期作品,由《前奏曲》、《小步舞曲》、...

禹州市15682974951: 『急』求月光奏鸣曲的听后感 -
蔡瑶茵莲: 《月光奏鸣曲》其实此标题并非贝多芬自题,实际“月光”一词来自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博,他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作瑞士琉森湖上月色的夜景,根据他的创意从而流传开来 有比作是单相思引起内心痛苦忧愁的.总之,充满灵感、朦胧、寂...

禹州市15682974951: 贝多芬月光曲的听后感,五百字左右,深刻.形象、 -
蔡瑶茵莲: 《月光曲》又名《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曲,又称《升 C小调奏鸣曲》,写于1801年.这曲子初版上有“献给黛莉冉”字样.黛莉冉是贝多芬的恋人,是一个伯爵的女儿.后来,黛莉冉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加路伦彼尔伯爵....

禹州市15682974951: 《月光》和《月光奏鸣曲》是同一首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吗? -
蔡瑶茵莲: 月光奏鸣曲有三个乐章 其中慢板乐章就是我们平时熟悉的<>, 都是贝多芬的作品 还有一首特别著名的<>是德彪西的作品 也许你老师讲的两分多的就是这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