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言 言而不尽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华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知而不言,言而不尽”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知道的却不说,说也不全说。
文言文原文:
而其志不通矣。臣视君如天之辽然而不可亲,而君亦如天之视人,泊然无爱之之心也。是以社稷之忧,彼不以为忧,社稷之喜,彼不以为喜。君忧不辱,君辱不死。一人誉之则用之,一人毁之则舍之。宰相避嫌畏讥且不暇,何暇尽心以忧社稷。
数迁数易,视相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茕茕于上,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殒越也。
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握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以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太祖之用赵中令也,得其道矣。
近者寇莱公亦诚其人,然与之权轻,故终以见逐,而天下几有不测之变。然则其必使之可以生人杀人而后可也。
文言文翻译:
谋略不够深远,就会轻率肤浅;别人与我的地位会更迭,吉凶祸福也会更替;因此筹划谋略必须老成周到,宁愿考虑得复杂深远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集此为“远犹”卷,即深谋远虑也。
他跟随唐肃宗从马嵬驿北上,因随行士兵人少而多老弱,多次遭遇盗匪。李倓亲自挑选骁勇的士兵在肃宗身边护卫,拼死保卫肃宗安全。肃宗有时不能按时吃上饭,李倓悲伤不能自已,为军中上下所赞赏。
因此肃宗想封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统领诸将东征。李泌说:“建宁王确实有元帅之才;然而广平王李俶毕竟是长兄,如果建宁王战功显赫,难道要让广平王成为第二个吴太伯吗?”
肃宗说:“广平王是嫡长子,以后的皇位继承人,如何还需要去担当元帅之职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呢?”李泌说:“广平王尚未正式立为太子,现在国家艰难,众人心之所系都在元帅身上。
如果建宁王立下大功,陛下即使不想立他做继承人,但是同他一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难道肯善罢甘休吗?太宗与太上皇(即唐玄宗)之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于是,肃宗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要求诸将都服从他的号令。李倓听到这件事,向李泌致谢说:“您这样做正符合我的心意。”
此文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所著的《衡论·远虑》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4),苏洵得欧阳修推誉,将其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因此,他的文章名曰《衡论·远虑》。
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祐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张方平荐,得识欧阳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长厚之风,并荐洵于朝。修知礼部贡举,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第。
自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苏氏文章遂擅天下。以修举荐,朝廷两次召洵试策论于舍人院,洵辞不就,遂除洵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礼书,以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书成,方奏未报,赍志以殁。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释义: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只要我说的就没有不将我知道的都说出来的。
拼音: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出处:《衡论·远虑》
作者:苏洵
创作年代:宋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原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翻译:把知道的都告诉对方,对对方极度坦诚。很多人赞誉他,也不会因此而跟他更加亲密,很多人诋毁他,也不会因此而疏远他。
例句:林逸长期一个人,也憋的慌,所以遇见孤狼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些门派机密自然忽略了过去。

扩展资料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
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
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洵

意思是:知道的却不说,说也不全说。

文言文原文:

而其志不通矣。臣视君如天之辽然而不可亲,而君亦如天之视人,泊然无爱之之心也。是以社稷之忧,彼不以为忧,社稷之喜,彼不以为喜。君忧不辱,君辱不死。一人誉之则用之,一人毁之则舍之。宰相避嫌畏讥且不暇,何暇尽心以忧社稷。

数迁数易,视相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茕茕于上,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殒越也。

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握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以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太祖之用赵中令也,得其道矣。

近者寇莱公亦诚其人,然与之权轻,故终以见逐,而天下几有不测之变。然则其必使之可以生人杀人而后可也。

文言文翻译:

谋略不够深远,就会轻率肤浅;别人与我的地位会更迭,吉凶祸福也会更替;因此筹划谋略必须老成周到,宁愿考虑得复杂深远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集此为“远犹”卷,即深谋远虑也。

他跟随唐肃宗从马嵬驿北上,因随行士兵人少而多老弱,多次遭遇盗匪。李倓亲自挑选骁勇的士兵在肃宗身边护卫,拼死保卫肃宗安全。肃宗有时不能按时吃上饭,李倓悲伤不能自已,为军中上下所赞赏。

因此肃宗想封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统领诸将东征。李泌说:“建宁王确实有元帅之才;然而广平王李俶毕竟是长兄,如果建宁王战功显赫,难道要让广平王成为第二个吴太伯吗?”

肃宗说:“广平王是嫡长子,以后的皇位继承人,如何还需要去担当元帅之职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呢?”李泌说:“广平王尚未正式立为太子,现在国家艰难,众人心之所系都在元帅身上。

如果建宁王立下大功,陛下即使不想立他做继承人,但是同他一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难道肯善罢甘休吗?太宗与太上皇(即唐玄宗)之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于是,肃宗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要求诸将都服从他的号令。李倓听到这件事,向李泌致谢说:“您这样做正符合我的心意。”

此文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所著的《衡论·远虑》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4),苏洵得欧阳修推誉,将其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因此,他的文章名曰《衡论·远虑》。

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祐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张方平荐,得识欧阳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长厚之风,并荐洵于朝。修知礼部贡举,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第。

自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苏氏文章遂擅天下。以修举荐,朝廷两次召洵试策论于舍人院,洵辞不就,遂除洵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礼书,以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书成,方奏未报,赍志以殁。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懂得自然规律容易,达到忘言境界难。悟道而忘言,能静心发慧者,活得自然,活得真实。了解规律把它用语言说出来,那是人为的表象,并非真实。

在遇到知己的时候,能把自己所知道的毫无保留的说出来

我的理解是:知道但是不说,即是说也不全部说出来
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正好相反

不知道是不是宇宙大道达到深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神意会的。可以感受它的存在,却无法确实的表达它的意思。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而而不言是什么意思 -
芒法巴欣:[答案] 明明知道而不说. 出处:《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 示例:《周书·侯植传》:“兄既受人任使,安得~.”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是什么? -
芒法巴欣:[答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出自】: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示例】: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而不言,言而不记,力之所为,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
芒法巴欣: 应该是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知道但是不说,即是说也不全部说出来.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思考那些你该思考的.

鄱阳县18256213636: 言之不尽上一句 -
芒法巴欣: 言之不尽上一句:知而不言,言之不尽.意思:在遇到知己的时候,能把自己所知道的毫无保留的说出来.言之不尽:读音:yán zhī bù jìn 释义:想表达的意思说也说不完.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簪记·陈母投亲》:“欲说交颐泪两行,言之不尽,他们亲自到门墙.”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而不言是什么意思 -
芒法巴欣: 解释:明明知道而不说. 出处:《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 示例:《周书·侯植传》:“兄既受人任使,安得~.”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而不言言而毕失是什么意思 -
芒法巴欣: 应该是知而不言,言而不尽,言多必失去吧.

鄱阳县18256213636: 言而不尽是什么意思? -
芒法巴欣: 楼上说的是言无不尽的意思 言而不尽刚好相反好不好 是说说话不说完的意思 都不看清标题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之而不言的意思? -
芒法巴欣: 明明知道而不说.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之不言,言之不知是什么意思 -
芒法巴欣:[答案] 应该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吧 知:同“智”.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 也有作另一种理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

鄱阳县18256213636: 知而不言,言而无信 -
芒法巴欣: 知而不言 解释:明明知道而不说. 出处:《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 言而无信解 释:字面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信用(那么...).指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出 处:《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